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教学点“空巢”现象令人忧-关爱空巢老人论文农村教学点“空巢”现象令人忧 我是一名基层政协委员,近来下乡发现,农村教学点日益严重的“空巢”现象令人忧思。校舍简陋,“人走校空” 我所任教的宝丰镇,是竹山县的教育大镇,全镇有11个教学点。其中,深沟教学点目前仅有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1人,2名教师。原来只有几间年久失修的平房,每到雨季,“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老师下班的时候,一定要把粉笔盒放在一个雨淋不到的地方,生怕粉笔被雨淋湿。操场则是刮风天像沙尘暴,下雨天满是泥泞。2013年,在郧阳师专的援建帮扶下,该教学点建好两间新教室,但仍只是杯水车薪。 和深沟教学点一样,很多教学点办学条件差,导致生源流失。很多农村教学点都是“裸教学楼”,没有围墙、操场、宿舍等,除了教学楼和简易厕所外,再无其他配套设施。教学设备上,除了陈旧的黑板和缺角少腿的桌凳外便再别无他物。教师上课“一根粉笔打天下”,与城镇小学的差距越拉越大。 农村教学点除了校舍简陋,布局也很不合理。有的离中心完全小学或村小较近,该拆而没有拆;而有的地方有生源却缺乏教学设施,孩子们往往要跋山涉水十多里去上学。学生数逐年减少,是乡村教师最为忧虑的事情。随着城乡一体化的统筹推进和劳务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学校生源流失严重,许多校舍即将成为“空房”。3个年级一个家,一个教师12个娃 在马场教学点,有学前班、一、二年级共12名学生,其中有9名留守儿童,3个年级组成一个“家”。吴华忠是这所学校唯一的教师,在这里一呆就是38年。去年8月中旬,吴华忠向教育主管部门递交了申请书,申请退休后继续留校任教,申请得到批准后,吴华忠心里才踏实下来。他坚守着心中的梦想,也守望着深山的希望。 虽然只有12名学生,但教学任务极为繁重。吴华忠每学期要写十多门课的教案。上完一年级的课,接着上二年级的课;讲完语文,又讲数学;忙家访,写家访日记样样都不能马虎。因为3个年级12个学生同时上课,他就把黑板分成了三部分:左边写一年级的生字,中间写二年级的生词,右边区域空着给不同年级上课进行板书,一个备用的小黑板上还画着拼音格子。 上课时,吴华忠布置学前班的孩子做认识拼音游戏,一年级的孩子复习学过的生字组词,二年级的孩子读书,找出相关词语。二年级学生的朗读一结束,一年级学生也在黑板上组好词回到了座位在艰苦的条件下,吴华忠总结了一套“多级合作,以高导低”的复式教学方法。 学校没有体育设施,为了让孩子们锻炼身体,吴华忠就组织孩子们进行拔河、踢毽子、打陀螺、滚铁环、掰手腕、老鹰捉小鸡、猫捉老鼠等传统游戏。为了保证孩子们能够安全回家,每逢雨天,吴华忠就护送孩子们一个个过河。河水涨了,他就将他们一个个背过河。 “年轻教师都不愿意来这里教书,我不晓得自己还能撑多久”看到孩子们一个个的转走,年轻教师又不想来农村教学点任教,吴华忠表现得忧心忡忡。 师资力量薄弱是农村教学点面临的现实问题。很多农村教学点长期由本乡、本村的“民转公”老同志支撑着,他们大多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师范教育,基础较差,且一个教师同时兼任几个年级的课。与中心学校相比,在学历、年龄以及能力水平等方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