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58:47,1,口腔颌面部囊肿、肿瘤 和肿瘤样病变的影像诊断,陈光祥 讲师 泸州医学院医学影像系 Department of Medical Imageoloy , Luzhou Medical College,19:58:47,2,内容提要,概 述(影像检查方法) 口腔颌面部囊肿 牙源性 牙源性角化囊肿(始基囊肿) 含牙囊肿 根尖周囊肿 残余囊肿 非牙源性 鼻腭管囊肿 球上颌囊肿和正中囊肿 颌骨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 成釉细胞瘤,19:58:47,3,概 述 (Introduction),口腔颌面部肿瘤性病变在头颈部肿瘤性病变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早期、及时和准确地对此类病变作出诊断,对其治疗和预后评价都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经常用于口腔颌面部囊肿、肿瘤和瘤样病变的医学影像学诊断方法主要有X线、超声成像、计算机体层摄影(CT)和磁共振成像(MRI)等。此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与核素成像等医学影像学技术对某些特殊部位和类型的口腔颌面部肿瘤也具有特别的诊断和治疗价值。,19:58:47,4,一、普通X线检查,普通X线摄影在颌骨囊肿、肿瘤和瘤样病变的诊断中仍是首选检查方法。与新近发展起来的其它影像技术方法相比,X线摄影检查在显示颌骨病变(包括炎症、囊肿、肿瘤和瘤样病变等)与牙 (牙囊、牙根和牙周等)之关系方面的作用仍无法为其它影像方法所取代。 在评价颌骨内病变侵犯颌骨外周结构时,普通X线摄影的作用是极为有限的,需结合其它影像学检查方法,如CT和MRI等。,19:58:47,5,二、超声检查,超声检查能明确判断大多数颌面部浅表软组织肿块性病变的有无; 颌面部软组织囊肿的超声影像表现常有特征性; 超声检查多能明确颈部软组织肿块对其周围颜面大血管的影响; 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检查尚能显示颌面软组织血管瘤或血管畸形性病变的形态和血流异常表现; 能在超声引导下进行颌面部软组织肿块的穿刺活检; 超声检查对颌面深部软组织、颌骨囊肿、肿瘤和瘤样病变的诊断能力有限。,19:58:47,6,三、CT 检 查,CT检查不仅能判断大多数病变的有无,而且还能明确病变的部位、形态、内部结构密度、边缘及其与周围正常组织结构的关系。,19:58:47,7,四、MRI 检 查,MRI能直接多方位和多平面地显示颌面部软硬组织结构; MRI的多参数成像特点能为准确判断颌面部囊肿、肿瘤和瘤样病变提供更多信息; MRI的软组织信号分辨率优于CT的密度分辨率,其能在不同的软组织和软组织与病变之间形成良好的信号对比; MRI在判断颌面部肿瘤与颌面部重要血管关系时无须注射对比剂; MRI对颌面骨骨髓受侵的检出敏感性高于CT; MRI对颌骨密质骨侵犯的显示不及CT敏感; MRI对颌面部肿瘤性病变内的钙化显示不及CT。,19:58:47,8,五、DSA 检 查,观察颌面部肿瘤或瘤样病变(如血管畸形)与颌面颈部重要血管的关系; 观察颌面部肿瘤或瘤样病变的供养和回流血管; 观察颌面部肿瘤或瘤样病变的内部血供情况和血供范围; 用于某些口腔颌面部肿瘤和瘤样病变的介入性治疗前准备和治疗后评估。,19:58:47,9,六、核素检查,唾液腺肿瘤的诊断; 颌骨恶性肿瘤的诊断,尤其适宜于评价颌骨转移性肿瘤(包括颌骨恶性肿瘤的远处骨转移和全身其它部位的恶性肿瘤对颅颌面骨的转移); 评价颌面部肿瘤的复发和淋巴结转移情况。,19:58:47,10,第一节 口腔颌面部囊肿,骨 牙源性 牙源性角化囊肿(始基囊肿) 含牙囊肿 根侧囊肿 腺牙源性囊肿 根尖周囊肿 残余囊肿 非牙源性 面裂囊肿 鼻腭管囊肿 球上颌囊肿和正中囊肿 孤立性骨囊肿 动脉瘤样骨囊肿,软组织 婴儿龈囊肿 成人龈囊肿 鼻唇囊肿 甲状舌骨囊肿 鳃裂囊肿 涎腺囊肿 皮样和表皮样囊肿,19:58:47,11,颌骨囊肿 (Cyst of Jaws),【概述】 概念:颌骨囊肿是指在颌骨内出现的含有液体的囊性肿物。 囊肿的病理:以衬有上皮的纤维囊壁和内含流体或半固体的囊腔为特征。 分类:根据颌骨囊肿的起源和发育不同,一般将颌骨囊肿分为牙源性囊肿和非牙源性囊肿两类。前者由成牙组织或牙演变而来;后者由胚胎发育过程中残留于颌骨内的上皮发展形成,如面裂囊肿、亦可为损伤所致的血外渗性囊肿以及动脉瘤样骨囊肿等。,19:58:47,12,颌骨囊肿 (Cyst of Jaws),临床表现: 1.颌骨进行性无痛性肿大,进展缓慢,多无自觉症状; 2.较大者扪诊有乒乓球样压弹感; 3.常有牙的病变(根端囊肿)或缺牙; 4.穿刺抽出草黄色液体,镜下可见胆固醇结晶。角化囊肿(颌骨囊肿的一种类型)的囊液为乳白色角化物或皮脂样物; 5.光表现为颌骨内的囊性透光影。此透光影边界光滑平缓,有一致密白色硬化边。,19:58:47,13,颌骨囊肿 (Cyst of Jaws),影像诊断 普通X线检查是显示和诊断颌骨囊肿的主要基本影像学方法。CT和MRI作为选择性使用。 颌骨囊肿的X线表现具有许多共同表现特点,但各种颌骨囊肿又有其自身的影像表现特点。 囊肿与牙关系的显示常是鉴别诊断中的重要依据。,19:58:47,14,一、根尖周囊肿和残余囊肿,根尖周囊肿(radicular cyst)残余囊肿(residual cyst)属于颌骨炎症性囊肿。 根尖周囊肿: 常为根尖周肉芽肿转变而来,其病变中心发生变性、坏死、液化而形成囊肿。 常无自觉症状。 多有龋齿、畸形牙等病原牙存在。 以病原牙根尖为中心的囊肿。根尖偶有吸收。 残余囊肿: 为根尖肉牙肿在拔牙后未作适当处理发展而来。 临床多无症状,如遇继发感染,可有颌骨膨胀和疼痛 。 X线特点是在拔牙后牙槽窝周围骨质区有低密度小圆形囊腔。,19:58:47,15,病例1 下颌骨根尖周囊肿,男,28岁 (periapical cyst of mandible,male,28yrs),主诉:面部两侧不对称1周。 病史:左侧反复牙痛史数年,未行治疗。 临床表现:左侧面部略肿大。左下颌体部可见5cm3cm大小之隆起,扪之有乒乓球感,肤色正常。口内检查左侧上下第一磨牙为残根。 曲面体层片(局部)示左下颌体部有一大小为40cm28cm类圆形低密度影,边缘光滑,有致密白线包绕。 病理诊断:左下颌骨根尖周囊肿,19:58:47,16,病例2 下颌骨根尖周囊肿,男,33岁 (Periapical cyst of mandible,male,33yrs),主诉:左侧面部肿胀伴左下牙咬痛1周。 病史:左下第二双尖牙于数年前有根管治疗史。 临床表现:左侧面部略肿大。扪及左下颌骨体部有硬性隆起,有压痛。口内检查见左下第二双尖牙有银汞充填物伴轻度扣痛。 曲面体层片(局部)示左下颌骨体部见大小为 38cm32cm类圆形密度减低影,病变呈分叶状,边缘部分清晰,部分致密白线影模糊。 病理诊断:左下颌骨根尖周囊肿。,19:58:47,17,根尖周囊肿,19:58:47,18,左下颌骨残余囊肿,男性,49岁。左下拔牙区阵发性酸痛4年。4年前有左下牙拔除史。口内检查见:左下第1磨牙缺失,牙龈表现正常,无隆起性改变。扣有酸胀感。左下颌骨侧位示:左下颌第1磨牙缺失,其牙槽部有直径为1cm的类圆形骨质密度降低区,边缘光滑。,19:58:47,19,左下颌骨残余囊肿,男性,54岁。左下颌后牙拔除后6月,近1月出现拔牙区不适感。下颌骨正位(A)和左侧位(B)示:左下颌体有类圆形低密度骨质结构破坏区,部分边缘模糊。左下第3磨牙近中倾斜,且位于病变上方。,19:58:47,20,根尖周囊肿?,19:58:47,21,二、含牙囊肿,病理与临床: 含牙囊肿(dentigerous cyst)又称滤泡囊肿(follicular cyst),属颌骨发育性牙源性囊肿。 含牙囊肿包围着一个未萌芽的牙冠且附着于该牙颈部。 临床常见。最好发于下颌第三磨牙区。 最多见于2040岁,男多于女。 手术治疗后很少复发,预后较好。 影像学表现: 颌骨中边缘光滑的类圆形囊性病灶。 囊内含有未萌出的牙(恒牙多见,单个或多个)。 所含牙的牙冠一般朝向囊腔,囊壁常包饶此牙的冠根交界处。,19:58:47,22,病例3 上颌骨含牙囊肿,男,12岁 (dentigerous cyst of maxilla,male,12yrs),主诉:左鼻翼旁肿胀7个月。 病史:7个月前发现左鼻翼有小隆起,渐增大。 临床表现:左鼻唇沟变浅,面部和牙龈区隆起明显。质硬,无压痛。扪之有乒乓球感。 曲面体层片(局部)示左上前牙和双尖牙根方有一大小为35cm30cm囊状骨密度减低影,内含一多生埋伏牙,此多生牙牙冠朝向囊腔内。 病理诊断:左上颌骨含牙囊肿。,19:58:47,23,病例4 下颌骨含牙囊肿,女,13岁 (dentigerous cyst of mandible,male,13yrs),主诉:左面部肿胀3天。 病史:左面部反复肿胀伴左下后牙溢脓,抗炎治疗有效。 临床表现:左侧面部肿大明显。左下颌升支前缘和角部隆起明显,有压痛。 曲面体层片 (局部)示左下颌升支和角部有大小为28cm45cm类圆形骨密度减低影,边界清晰,骨致密白线影稍模糊。病变(近中侧)内含有牙冠,并见其朝向囊腔。 病理诊断:左下颌骨含牙囊肿,部分囊壁有炎症改变。,19:58:47,24,含牙囊肿,19:58:47,25,含牙囊肿,19:58:47,26,含牙囊肿,19:58:47,27,含牙囊肿?,19:58:47,28,三、牙源性角化囊肿,病理与临床: 牙源性角化囊肿(odontogenic keratocyst)作为一种独立病变仅20余年历史,约占全部颌骨囊肿的10%。 一般认为来源于牙板及其残余,或口腔上皮基底细胞层的分株。 WHO分类:与始基囊肿同义。 最多见于2030岁和50岁组,男多于女。 下颌骨(第三磨牙区)上颌骨(第一磨牙后区)。 早期多无临床症状。 易继发感染。 有转变为成釉细胞瘤和发生恶变的可能。 10%患者的具有多发性。 具有一定的复发倾向。,19:58:47,29,三、牙源性角化囊肿,影像学表现: 单囊型,多见。 / 多囊型,仅占20%30%。 囊肿内可含牙齿或不含牙齿。 颌骨膨胀可向舌侧发展。 牙根吸收少见,多呈斜面状。 多囊者囊腔大小相差不明显。 如同时伴有皮肤基底细胞痣或癌以及其他异常,则称为“多发性基底细胞痣综合征”或“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 。(其他骨骼异常:分叉肋、颈肋;大脑廉钙化;蝶鞍韧带钙化;脊柱弯曲或椎体及其附件畸形等)。,19:58:47,30,病例5 上颌骨牙源性角化囊肿(单囊型),男,34岁 (odontogenic keratocyst of maxilla,male, 34yrs),主诉:右上后牙肿胀1年半。 病史:1年半前始有右面颊部酸胀感,以后出现面部反复肿大。抗炎治疗有效。 临床表现:右面颊部肿大明显。口内检查:颊侧牙龈隆起,可见瘘管,有压痛,扪之无乒乓球感。 华特位片示右上颌窦内有半圆形软组织影,其内密度不均,边缘光滑。右上颌窦外底壁有破坏吸收 病理诊断:右上颌骨牙源性角化囊肿伴继发感染。,19:58:47,31,病例6 上颌骨牙源性角化囊肿(单囊型),男,16岁 (odontogenic keratocyst of maxilla,male, 16yrs),主诉:上前牙区反复肿胀伴牙痛流脓1年余。 病史:既往曾有反复牙痛史。1年前发觉上颌区组织渐膨隆。 临床表现:右侧面部明显肿大,触诊有压痛,并见硬性隆起。 曲面体层片(局部)示右上颌骨区有一单囊状骨密度减低影,边缘光滑,可见致密白线。病变上方含有牙。 病理诊断:右上颌骨牙源性角化囊肿伴继发感染。,19:58:47,32,病例7 上颌骨牙源性角化囊肿(单囊型),男,19岁 (Odontogenic keratocyst of maxilla,male, 19yrs),主诉:左上后牙区肿胀伴流脓1年余。 病史:1年前发现左上后牙区周围组织肿大突出,有压痛并伴有流脓。 临床表现:两侧面部基本对称。口内检查见远中颊侧骨性隆起区,有压痛并伴有脓液流出。 横断面CT(骨窗)示左上颌骨和上颌窦内有直径大小为35cm之水样组织密度影,边缘光滑。病变内含牙。左上颌窦外侧壁膨胀明显。 病理诊断:左上颌骨牙源性角化囊肿。,19:58:47,33,病例8 上颌骨牙源性角化囊肿 (多囊型),女,60岁 (odontogenic keratocyst of maxilla, female,60yrs),主诉:右眶下肿胀加剧1月余。 病史:右眶下部肿大史10余年。15年前曾有右面部纤维瘤手术史,术后至今右面部始终有肿胀感,近1个月来肿胀加剧。 临床表现:右侧面部明显肿大,质偏硬,有轻压痛和乒乓球感。 横断面CT示右侧上颌骨和上颌窦内有水样密度组织占位性病变,境界清晰。右上颌窦前壁和部分内侧壁明显受压变薄。病变呈多囊分叶状并见其突入右眶下区和右侧鼻腔 病理诊断:右上颌骨牙源性角化囊肿。,19:58:47,34,病例9 下颌骨牙源性角化囊肿(单囊型),男,19岁 (odontogenic keratocyst of mandible,male,19yrs),主诉:右侧下面部肿胀月余。 病史:3个月前发觉右侧面部肿胀感,渐增大。 临床表现:右侧下面部较左侧略肿大,触诊为骨性隆起,无压痛和乒乓球感。 曲面体层片(局部)示右下颌骨体角部有一单囊状骨密度减低影,边缘光滑,其内包含牙冠,牙根未见吸收 病理诊断:右下颌骨牙源性角化囊肿。,19:58:47,35,病例10 下颌骨牙源性角化囊肿(单囊型),男,44岁 (odontogenic keratocyst of mandible, male,44yrs),主诉:右下颌无痛性肿块3月余。 病史:3个月前偶然发觉右下面部有隆起。 临床表现:右侧下颌骨内侧有大小为2cm1cm骨性肿块,无压痛和乒乓球感。 曲面体层片(局部)示右下颌骨体部有一大小为40cm25cm单囊状低密度影,边缘清晰,可见致密白线。病变区内牙根未见吸收 鉴别诊断:单囊型成釉细胞瘤鉴别。牙源性角化囊肿多沿颌骨长轴生长,较少有对牙槽骨和牙根的浸润表现。 病理诊断:右下颌骨牙源性角化囊肿。,19:58:47,36,病例11 下颌骨牙源性角化囊肿(多囊型),男,24岁 (odontogenic keratocyst of mandible, male,24yrs),主诉:右下颌骨颏体部明显隆起9个月。 病史:9个月前,偶尔发觉两侧面部不对称,右侧较左侧明显隆起,不伴有疼痛。 临床表现:两侧面部不对称,右侧隆起明显,主要向唇颊侧。病变质硬,不活动,无压痛,局部扪之有乒乓球感。 曲面体层片(局部)示于颌骨体部可见多囊状骨密度减低影。病变主要沿下颌骨长轴发展,边界清晰,有致密白线。右下颌骨体部下缘明显变薄。与病变区相关之牙根未见明显吸收 病理诊断:下颌骨牙源性角化囊肿。,19:58:47,37,病例12 下颌骨牙源性角化囊肿(单囊型),男,58岁 (odontogenic keratocyst of mandible, male,58yrs),主诉:右下颌区无痛性隆起3个月。 病史:偶尔发觉右下颌区有硬性隆起,无疼痛史。 临床表现:右侧面部略膨隆。扪及颊侧有骨性膨隆,无压痛,黏膜无红肿。牙无松动。 横断面CT骨窗(1)和冠状面CT骨窗(2)示右侧下颌骨体部有一单囊状骨质破坏区,大小约为5cm3cm5cm。病变CT值为20HU,向颊侧膨胀明显,边界清晰 病理诊断:右下颌骨牙源性角化囊肿。,19:58:47,38,病例13 下颌骨牙源性角化囊肿(多囊型),女,25岁 (odontogenic keratocyst,female,25yrs),主诉:右下面部酸胀不适感4个月。 病史:4个月前始觉右下颌区有酸痛酸胀感。 临床表现:两侧面部基本对称。口内检查见右下颌牙龈区略有膨大,无压痛。 横断面CT软组织窗(1)和骨窗(2)示右侧下颌骨体部大小约为6cm2cm骨质破坏区。病变CT值为17HU,沿下颌骨长轴生长,边界清晰。右下颌骨向颊舌侧膨胀不明显 病理诊断:右下颌骨牙源性角化囊肿。,19:58:47,39,病例14 下颌骨复发性牙源性角化囊肿,女,34岁 (recurrent odontogenic keratocyst of mandible,female,34yrs),主诉:左下颌骨膨胀不适感近1年。 病史:4年前曾因上下颌骨多发性角化囊肿而行手术。 临床表现:两侧面部基本对称。口内检查见右上下颌磨牙大部分缺失,远中牙龈略膨出,无压痛。扪之有乒乓球感。 曲面体层片(局部)示远中之下颌骨内可见直径为25cm圆形密度减低影,边缘光滑,有致密白线 病理诊断:左下颌骨复发性牙源性角性囊肿。,19:58:47,40,病例15 下颌骨复发性牙源性角化囊肿,男,51岁 (recurrent odontogenic keratocyst of mandible ,male,51yrs),主诉:左面部无痛性肿块半年。 病史:因患左下颌骨牙源性角化囊肿而多次手术治疗,前后历时5年。 临床表现:见左面部明显肿大,以颧弓为中心呈哑铃状表现,范围大小约为3cm7cm,质软,界清,无粘连,有轻压痛。 横断面CT示左侧颞下间隙和咬肌间隙区有大小约为6cm3cm 3cm软组织肿块影。病变中心CT值为7HU,边缘CT值为30HU。左下颌骨升支受压变形,正常形态消失。 病理诊断:左下颌骨牙源性角化囊肿复发于左颞下窝区。,19:58:47,41,病例16 颌骨多发性牙源性角化囊肿,男,14岁 (multiple odontogenic keratocysts of jaws,male,14yrs),主诉:双侧面颊部渐进性无痛性肿大半月余。 临床表现:两侧面颊部呈不对称性隆起、无压痛、口内检查见左上、下牙龈和右侧颊、舌侧龈沟均有隆起改变,牙无松动、牙周无溢脓,下唇无麻木。 曲面体层片示两侧下颌骨体角部和左上颌骨双尖牙与第一磨牙根方各有单囊状骨密度减低影出现,边界清晰。各个单囊内均可见牙体包含其中。右侧下颂骨体角部单囊状病变明显大于其它单囊病变 病理诊断:左上、下颌骨多发性牙源性角化囊肿。,19:58:47,42,病例17 基底细胞痣综合征,女,11岁 (basal cell nevus syndrome,female,11yrs),主诉:左面部无痛性肿大4月余。 临床表现:患者头颅较大,眼眶间距略宽。左侧面部稍肿大。口内检查见左上牙龈区明显膨隆,牙有倾斜,扪之有乒乓球感,无压痛。两侧下颌基本对称,其尖牙和双尖牙区牙龈稍膨隆,无压痛。 曲面体层片(1)示左上颌骨,左右下颌骨各有类圆形骨密度减低影,边界清晰。病变周围牙有被推移位表现。胸部后前位片(2)示左第25肋骨呈分叉状。头颅侧位片(3)示螺鞍前后床突之间有带状钙化影将其相连 病理诊断:上下颌骨病变为牙源性角化囊肿,最后诊断为基底细胞痣综合征。,19:58:47,43,四、面裂囊肿,概述 属于发育性囊肿,系由胚胎期面突融合线内残余上皮发展而来。 有特定的发生部位和形态,与牙齿无关。 鼻腭管囊肿: 是非牙源性囊肿中最常见的一种。 发病高峰年龄,3060岁;男/女=3/1。 X线特点:病变位于上颌中线和左右中切牙牙根之间或后方,多呈心形。 球上颌囊肿和正中囊肿: 前者位于上颌侧切牙和尖牙之间, X线特点:位于前述区域的倒置梨形透光区,两牙根被推分开。 后者位于上颌或下颌中线区。X线特点:上颌或下颌中线区囊状透光区,与牙无关。,19:58:47,44,病例20 鼻腭囊肿,女,20岁 (nasopalatine cyst,female,20yrs),主诉:上前腭部无痛性隆起半年。 临床表现:两侧面部基本对称。口内检查见硬腭正中区有直径约3cm半圆形隆起,表面光滑。无压痛,扪之有乒乓球感。上颌牙无明显移位。 上颌前部片示上颌正中有直径为4cm鸡心形骨密度减低区,边缘光滑。两侧上颌中切牙被推移位 病理诊断:上颌鼻腭囊肿。,19:58:47,45,病例21 球上颌囊肿,男,18岁 (globulo-maxillary cyst,male,18yrs),主诉:左侧腭部无痛性隆起3个月。 临床表现:两侧面部基本对称。口内检查见:左侧硬腭区有直径为2cm半圆形隆起,质硬无压痛,扪之有乒乓球感。左上侧切牙和尖牙牙冠分别向近中和远中倾斜。 左上颌后部片示左上颌前部(之间)有直径大小为3cm类圆形骨密度减低区,边缘光滑。左上侧切牙和尖牙被推移位 病理诊断:左上颌球上颌囊肿。,19:58:47,46,病例22 上颌正中囊肿,男,35岁 (median cyst of maxilla,male,35yrs),主诉:腭部无痛性隆起3个月。 病史:3个月前偶感腭部不适,渐渐出现腭部无痛性硬性隆起。 临床表现:见腭部正中有半圆形隆起,质硬,扪之有乒乓球感,无压痛。腭部粘膜颜色正常。 上颌前部片示腭部正中有直径大小为3cm类圆形低密度影,边界清晰,有致密白线。病变未累及上颌前牙。 病理诊断:上颌正中囊肿,19:58:47,47,病例23 下颌正中囊肿,男,13岁 (median cyst of mandible,male,13yrs),主诉:下颌前部舌侧肿胀半年。 病史:半年前发觉舌前伸不适,触有膨隆感,近来似觉增大。 临床表现:两侧面部基本对称。口内检查发现硬性隆起,无压痛,扪之有乒乓球感。穿刺为黄色液体。 下颌骨后前位示下颌颏部正中直径大小为3cm类圆形骨密度减低影。有推移改变。病变边界清晰。 病理诊断:下颌骨颏部正中囊肿。,19:58:47,48,第二节 颌骨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 (Benign Tumors and Tumor-Like Lesions of Jaws),【概述】 分类:发生在颌骨内的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种类繁多(P113)。 一般可将其分为颌骨牙源性与非牙源性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两类。 普通X线摄影是检查颌骨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的主要方法。CT和MR作为重补充。 多数颌骨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均能在普通X线检查中得到确诊。 少数颌骨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因其X线影像表现缺少特殊性而不能被明确诊断。,19:58:47,49,一、颌骨牙源性良性肿瘤和肿瘤样病变,成釉细胞瘤(ameloblastoma) 牙源性钙化上皮瘤(calcifying epithelial odontogenic tumor) 牙源性腺瘤样瘤(adenomatoid odontogenic tumor) 牙源性钙化囊肿(calcifyiing odontogenic cyst) 牙瘤(odontoma) 牙源性纤维瘤(odontogenic fibroma) 牙源性黏液瘤(odontogenic myxoma) 良性成牙骨质细胞瘤(benign cementoblastoma),19:58:47,50,成釉细胞瘤(ameloblastoma),概述 是最常见的牙源性肿瘤。也叫造釉细胞瘤。 病理: 一种良性、但具有局部浸润生长特点的肿瘤。 肿瘤主要由颌骨内牙源性上皮残余增生而成。 瘤细胞形态:包括滤泡型和丛状型。 巨检:实性、囊性、囊实混合性。 肿瘤可呈出芽状生长,形成子囊。,19:58:47,51,成釉细胞瘤(ameloblastoma),临床表现: 多见于3049岁,无明显性别差异。 下颌(70%发生在磨牙和升支区)上颌。 生长缓慢,早期无症状。 面部不对称。 扪诊:乒乓球感。 牙齿松动、移位、脱落。 手术切除后容易复发。,19:58:47,52,成釉细胞瘤(ameloblastoma),影像学表现: X线表现多种多样:多房型、单房型、蜂窝型、局部恶性征型。 共同的X线特征: 颌骨膨胀,以向唇颊侧为主; 牙根呈锯齿状吸收; 肿瘤侵入牙槽侧,造成牙根之间的牙槽骨浸润及硬骨板消失; 肿瘤边缘可有部分增生硬化; 肿瘤区牙齿可被推移或脱落却失; 瘤内罕见钙化;瘤内可有含牙。,19:58:47,53,病例1 下颌骨成釉细胞瘤(单囊型),男,30岁 (ameloblastoma of mandible,male,30yrs),主诉:右下颌骨膨大1年余。 病史:1年前,右下后牙龈开始肿痛。切开引流后肿胀消退,但留有一硬性肿块。 临床表现:右下颌骨体部膨大,面颊部略向外突出,约4cm3cm。质硬无压痛。张口正常。 下颌骨正位片(1)和右下颌骨侧位片(2)示右下颌骨体部近磨牙区根方有大小为40cm25cm类圆形密度减低区。边缘光滑。牙根可见锯齿状吸收。 病理诊断:右下颌骨成釉细胞瘤。,19:58:47,54,病例2 下颌骨成釉细胞瘤(单囊型),女,15岁 (ameloblastoma of mandible,female,15yrs),主诉:右下颌骨隆起2年余,疼痛半年。 病史:发现右侧面部有硬性突起物2年,近半年来,突起处出现疼痛,无压痛。 临床表现:两侧面部明显不对称,右侧下颌角和升支部明显隆起。扪之有乒乓球感,无压痛。 曲面体层片(局部)示右下颌骨体和升支部有大小为45cm55cm类圆形低密度骨病变区。病变内含牙,边缘呈分叶状,境界清晰。右下颌升支前缘受压变薄。 病理诊断:右下颌骨成釉细胞瘤。,19:58:47,55,病例3 下颌骨成釉细胞瘤(单囊型),女,30岁 (ameloblastoma of mandible,female,30yrs),主诉:右下颌无痛性肿大6月余。 病史:6个月前,偶然发现右下面部出现隆起肿大,无疼痛感。 临床表现:于右侧下颌骨体部可扪及3cm3cm大小之质硬隆起物。病变向颊侧和舌侧均有膨隆。 无压痛。 曲面体层(局部)示右下颌骨体部近磨牙区有大小约为30cm25cm分叶状骨密度减低区。病变已溶解牙槽侧骨质结构,边界清晰。 病理诊断:右下颌骨成釉细胞瘤。,19:58:47,56,病例4 下颌骨成釉细胞瘤(多囊型),男,50岁 (ameloblastoma of andible,male,50yrs),主诉:右下颌无痛性肿大2年余。 临床表现:两侧面部明显不对称,右侧肿大。于右下颌骨体部和角部可扪及3cm3cm质硬肿块。病变向下外膨隆明显,无压痛。 曲面体层片(局部)示右侧下颌骨体角和部分升支部有大小为6cm6cm骨质结构破坏区。病变呈多囊状,各囊大小不等,相差悬殊。病变内密度不均匀。下颌牙槽骨和磨牙牙根均有吸收。边缘清晰,呈分叶状。 鉴别诊断:多囊型牙源性角化囊肿。成釉细胞瘤之多囊常常表现为囊的大小相差悬殊,病变对牙槽骨浸润破坏明显,牙根呈锯齿状吸收。 病理诊断:右下颌骨成釉细胞瘤。,19:58:47,57,病例5 下颌骨成釉细胞瘤(多囊型),女,53岁 (ameloblastoma of mandible,female,53yrs),主诉:右面部肿大3年余。 临床表现:右侧面部明显突出肿大。于右下颌骨体部可扪及一质硬隆起物,表面光滑,有轻压痛。 下颌骨正位片(1)和右下颌骨侧位片(2)示右下颌骨体部有多囊状骨结构破坏区,各囊大小不等。病变密度不均,边界清晰,病变周围骨质密度增高,呈硬化表现。 病理诊断:右下颌骨成釉细胞瘤。,19:58:47,58,病例6 下颌骨成釉细胞瘤(多囊型和蜂窝型),男,41岁 (ameloblastoma of mandiboe,male,41yrs),主诉:左下颌膨隆畸形半月余。 临床表现:于左下颌体和升支部触及大小为6cm3cm骨性隆起,边界清晰,扪之有乒乓球感,无压痛。 曲面体层片(局部)示左下颌骨体部和升支部有大小为10cm4cm低密度骨结构破坏区。病变大致呈多囊状改变,近磨牙区处呈蜂窝状改变。远中根有锯齿状吸收。病变边缘清晰,可见分叶状改变 病理诊断:左下颌骨成釉细胞瘤。,19:58:47,59,病例7 下颌骨成釉细胞瘤(局部恶性征型),男,32岁 (amelobl astoma of mandible,male,32yrs),主诉:左侧面部无痛性肿大8年余。左面部肿块出现溃破溢脓1年。 临床表现:左侧面部较右侧明显肿大。左下颌骨有大小为18cm12cm8cm肿块。扪之有乒乓球感和囊性感。局部皮肤可见瘘口形成,压有黄色液体溢出。 下颌骨正位片 (1)和左下颌骨侧位片 (2)示左侧下颌骨已被大部溶解破坏,其正常外形结构消失。病变内可见不规则形骨隔和恒牙存在,边界不清。左下颌周围软组织明显肿大。 病理诊断:左下颌骨成釉细胞瘤。,19:58:47,60,病例8 下颌骨成釉细胞瘤(单囊型),男,25岁 (amelobl astoma of mandible,male,25yrs),主诉:左下颌骨无痛性隆起1年。 病史:1年前偶尔感觉左下颌骨酸胀,继而出现局部隆起,不伴有疼痛感。 临床表现:两侧面部略欠对称。左侧下颌骨下缘和舌侧隆起明显,质地硬,扪之有乒乓球感,无压痛。 横断面CT示左下颌骨体角部有一大小为27cm37cm36cm类圆形骨质破坏区。病变内部密度均匀,CT值为35HU。边缘光滑。未见其侵入周围软组织。 病理诊断:左下颌骨成釉细胞瘤。,19:58:47,61,病例9 下颌骨成釉细胞瘤(多囊型),男,37岁 (amelobl astoma of mandible,male,37yrs),主诉:左侧面部肿胀2年余。 临床表现:左侧面部较右侧明显肿大。于左下颌骨体部和升支部扪及一大小约为5cm7cm4cm质地偏硬肿块。病变不活动,无压痛。 冠状面CT(骨窗)示左侧下颌骨体部和升支部有大小约为7cm8cm6cm多囊状骨质结构破坏区,各囊大小不一。病变内部CT值范围为2069HU。左下颌升支内外边缘破坏吸收明显,病变侵入邻近软组织间隙,界限不清。 病理诊断:左下颌骨成釉细胞瘤。,19:58:47,62,病例10 下颌骨复发性成釉细胞瘤,女,30岁 (recurrent ameloblastoma of mandible,female 30yrs),主诉:右下颌骨反复肿痛1月余。 病史:8年前曾因右下颌骨成釉细胞瘤行手术刮除。 临床表现:两侧面部基本对称。口内检查见:右下磨牙和第二双尖牙缺失,相应部位牙龈隆起,质地较软,有压痛。 曲面体层片(局部)示右下颌骨体部有大小6cm3cm密度减低区,内有不规则形骨隔存在,牙根有吸收。病变边缘清晰,呈分叶状 病理诊断:右下颌骨成釉细胞瘤(复发)。,19:58:47,63,病例11 下颌骨复发性成釉细胞瘤,女,24岁 (recurrent ameloblastoma of mandible,female,24yrs),主诉:右侧下颌手术区无痛性膨隆3个月。 病史:2年前曾因右下颌骨成釉细胞瘤而行手术切除,术中并行髂骨移植术。 曲面体层片(局部)示右下颌移植骨近中端与右下颌骨交界处有直径为12cm圆形密度减低区,边缘光滑,可见致密白线。 病理诊断:右下颌骨成釉细胞瘤(复发)。,19:58:47,64,病例12 下颌骨复发性成釉细胞瘤,男,73岁 (recurrent ameloblastoma of mandible,male,73yrs),主诉:右侧眼眶外肿大4年余。 病史:10年前曾因右下颌骨成釉细胞瘤而行右侧下颌骨部分切除术。4年前发现右侧眼眶外缘有肿物隆起,近来似有增大趋势。 横断面增强CT(1)和冠状面增强CT(2)示右侧下颌骨升支缺损。于右侧颞下间隙、眼眶外侧和颅内大脑颞叶区可见大小约为25cm40cm85cm软组织肿块。病变内部可见液化区,增强后,软组织实性区有强化表现。病变部分边缘不清。 病理诊断:右侧颌面深部成釉细胞瘤(复发源于右下颌骨成釉细胞瘤)。,19:58:47,65,病例13 下颌骨复发性成釉细胞瘤,男,5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小结课件
- 2025年剑桥上册题目及答案
- 习俗常识题库及答案
- 稀土化工试题及答案
- 香港德勤笔试题库及答案
- 食品安全抽检小知识培训课件
- 丹东六中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函数试题及答案if
- 吸痰护理试题及答案
- 西语高考模拟试题及答案
- 应急信息报送
- 2024-2029年中国网络流量分析软件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战略投资分析研究报告
- 《医药电子商务》1-电子商务概述
- 《垃圾发电厂钠碱湿法烟气脱酸系统技术规程》
- 植物的生物节律与生物钟
-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课件
- 工程经济学(第6版)全套教学课件
- 烹饪面点职业生涯规划书
- 高中单词速记3500表打印
- 仓库消防知识培训课件
- 植物的生物钟与时间感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