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考试有其自身的特点:不能书写,录入只能通过.doc_第1页
计算机考试有其自身的特点:不能书写,录入只能通过.doc_第2页
计算机考试有其自身的特点:不能书写,录入只能通过.doc_第3页
计算机考试有其自身的特点:不能书写,录入只能通过.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献检索课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纪绍平(陕西理工学院图书馆 陕西 汉中 723001)【摘要】介绍了文献检索课考试系统的设计思路及实现方法。该考试系统是将ASP技术与数据库相结合开发而成,实现了文献检索课程在网络上考试的设置和管理。【关键词】 ASP 数据库 网络考试 考试系统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和发展,以网络教学为代表的远程教育迅速兴起,它不仅为传统教学模式提供了新的选择,而且由于网络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中时空的限制,可于学生之间双向沟通,为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创造力提供了很好的环境。考试系统做为网络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也应该受到重视和开发。当然,也有很多将考试系统和教学其它系统整和在一起开发的研究和实践,但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如由于学生平时的随机抽题练习,有可能出现漏题现象,从而失去考试的保密性和公平性,为此,我们实践开发了独立的考试系统以应用与文献检索课的教学之中。文献检索课做为一门公共课程,涉及的系别广、人数多,传统的纸卷考试组织实施起来必将消耗很多的人力、物力,且阅卷及成绩统计的效率却很低,给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实现了网络化考试后,大大的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为科学化的教学管理奠定了坚实的一步。1、系统运行环境及功能分析1.1 服务器配置P350/128/4G及以上配置,Microsoft Windows NT Server ,Office 2000简体中文版(ACCESS),安装IIS5.0并启动Web服务。客户端: Microsoft Windows NT中文版操作系统与服务器连网。总体设计:实现了文献检索课考试时试题的随机抽取及客观试题的评阅工作。1.2 程序设计的总体思路利用ASP和SQL查询语言的结合来实现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操作功能。利用VBSCRIPT实现判断、循环和条件语句。以HTML语言来编写考试系统界面。1.3 基本功能设计数据题库的设计、试卷的自动生成、客观题的自动批阅、考生成绩查询。管理员和教师可隨时录入、删除和修正试题库中的试题;系统采用两级权限:管理员和教师。管理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师和试题录入者的人数,以完成试题的录入工作。教师可完成试题的设置:如试题类型、考试时间、考试分数、开考时间,同时教师还可以修改考生信息、查看考生的成绩、完成主观题的阅卷以及删除、修改试题库等运作。采用学生帐号激活系统,完成考生登陆工作。且考试完毕之后学生就能查询客观题的分数。2 、数据库设计该考试系统主要包括两类数据库:系统数据库和临时数据库。2.1系统数据库用来存放系统所有数据信息。包括试题库(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和主观题)数据表;管理员数据表用来存放教师或管理员的信息(管理员名称、密码、考试时间、考试班级、试题总分、试卷组卷标准等);考生数据表(学生的姓名、班级、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主观题的分数);教师表用来存放教师或试题录入者的信息。2.2临时数据库用来临时存放学生登陆考试的各种信息,主要是实现考生登陆随机抽取的试题。此数据库中的表为考生登陆时创建的,即每一个考生登陆就根据机号在此数据库中创建一个自己的数据表,考生所抽取的试题和考生答案存放在此数据库中,然后再根据用户的姓名写入系统数据库中相对的考生信息中存放其考试成绩。3、系统开发技术计算机考试有其自身的特点:不能书写,录入只能通过键盘完成,如果录入的工作量过大,对于大部分考生而言绝大部分时间用来文字输入有失本考试系统的设计初衷:并不是考察他们的录入速度,而是对文献检索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系统中试题的题型设计主要采用单选题、多选题和填空题为基本题型,还有部分综合应用类型题。选择题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知识覆盖面较大。填空题主要考察对知识掌握的精确程度。采用串联体结构和并联体结构两种。串联体结构指两个空或多个空的内容不可以互换,每个空的内容是唯一确定的;并联体结构是指两个空或多个空的内容的位置可以互换,连续的多个并联体组成一个独立的答案区域。计算机对每一个答案区域进行综合评分,答案区域的确定由出题教师设定。并在评卷系统的预设中给出。答案采用标准答案+关键字组成。关键字在答案中应为多个或多组。读取考生答案字符串和标准答案字符串和答案关键字比较是否相等。如果相等则是满分,否则再比较是否有关键字。若有则对每一组关键字分别进行匹配比较,取每一组符合相等的百分率,计算出该题的最终得分。否则,该题是0分。3.1 数据库连接程序:(ASP与ACCESS连接)%dim conn,path定义变量set conn=server.createobject(adodb.connection) 建立服务器环境变量path=server.MapPath(data/database.mdb) 获取数据库地址conn.openprovider=microsoft.jet.oledb.4.0;data source=&path&连接并打开数据库%3.2数据读取程序%set objrs=server.createobject(adodb.recordset)建立对象sql=select*from Tablename读取数据库表名set objrs=conn.execute(sql)执行sql语句,对象已经建立%3.3给数据库中写数据程序%数据库连接程序sql=insert into Tablename(字段1,字段2)values(值1,值2)添加记录sql语句conn.execute sql%3.4随机抽取试题程序连接临时数据库建立学生表set conn=server.createobject(adodb.connection)path=server.MapPath(data/studentdata.mdb)conn.openprovider=microsoft.jet.oledb.4.0;data source=&path&连接系统数据库建立记录对象set conn2=server.createobject(adodb.connection)path1=server.MapPath(data/database.mdb)conn2.openprovider=microsoft.jet.oledb.4.0;data source=&path1&set objrs=server.createobject(adodb.recordset)sql=select*from&kemujdt&objrs.open sql,conn2,1,3随机抽取选择题添加到studentdata中iAll=objrs.recordcount-1读取系统数据库总记录数iSelect=adrs(examtyle_shumu)-1读取系统数据库中考试类型的设置ReDim QuestionLib(iAll),CurQuestionLib(iSelect)Randomize初始化随机数生成器,初始化题目列表For i=LBound(QuestionLib) to UBound(QuestionLib)QuestionLib(i)=INextFor i=0 to iSelectiQuestion=Int(iAll-i)*Rnd) 产生0到UBound(QuestionLib)之间的随机数CurQuestionLib(i)= QuestionLib(iQuestion)+1取出QuestionLib中的第iQuestion个元素+1将0-99之间的随机数据变为1-100QuestionLib(iQuestion)= QuestionLib(iAll-i)将QuestionLib中第UBound(QuestionLib)-i个元素与最新的元素交换,防止重复选择NextFor i=LBound(CurQuestionLib) to UBound(CurQuestionLib)set rs=server.createobject(adodb.recordset)mysql=select*from&kemujdt&where idnumber=&CurQuestionLib(i)rsopen mysql,conn2,3,1更新临时数据库中记录添加数据记录到临时数据库中next4. 考试系统的性能分析及使用评价该考试系统提供了一个友好的界面,结构清晰,使用方便。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对于一个考试系统而言,评价其性能的指标之一是它的试题库中试题的数量。我们准备进一步充实题库中试题的含量,以降低相邻考生抽取出的试卷中相同试题的比率。帐号激活系统,虽然可以完成考生登陆,但无法实现真正的无人监考,完全杜绝替考现象的发生,将来可采用数码相机实时传送学生照片,以便考前进一步核查考生身份;对于理论性知识及主观性论述的考点较易设制,但对实践操作能力的部分却无法进一步检验,尤其是文献检索这样的课程,检索实际操作更是应该重点考察的部分,如何设计一个模拟实践操作过程的检验系统与本系统相配套,将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参考文献1.王国荣.ACRIVE SERVER PAGES &WEB 数据库.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9.32.张信东.信息系统开发教程:使用Visual Basic.NET 和SQL Server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33.张世伟.数据高手:Access数据库轻松做 北京:北京电力出版社.2003.5The Realization and Design of the Testing-systemfor the Course Document-ScanningJI SHao-ping(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onology library, Hanzhong 723000, China)Abstract: This essay introduces the train of thought and method for realization for the testing-system for the course Document-Scanning.The testing-system is d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