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十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 小学 2学科:小学语文3课题:厄运打不垮的信念4课时:15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2)通过百度搜索引擎【】查找与本课相关的资料。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技能目标: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情感目标:通过语言文字,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懂得在人生的道路上,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会有希望。使学生受到心灵的启迪。三、教材分析: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单元的课文。文章记叙了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在艰难的困境中两次撰写明史巨著国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教学重点:1 结合课文,理解翔实可信、奋笔疾书、一袭破衫等词。2 明白文中数据使用的作用。教学难点:体会谈迁的在厄运到来时打不垮的信念,并懂得只要有信念,生活就会充满希望。四、教学方法:为了充分实现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求知,我采用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变学生的苦学为乐学。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通过多种互动的交流,给每个学生语言实践和自我表现的机会,并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发问、探究,通过自主的尝试、实践升华为学会学习。教学中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促悟,读中悟情,以情促读,读中深化认识,陶冶情操。创设情景,引领体验,合作对话,自主构建。五、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激情导入: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近史学家谈迁,走进他那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学生齐读课题)这是什么样的信念?再读课题,读出坚定的语气。2谁有如此坚定的信念?谈迁的信念是什么?生:写一部流传千古的名著国榷师:对,老师出示了以下几个四字词,哪位聪明的同学来读一下,出示: 家境贫寒 博览群书 一袭破衫 终日奔波 年老体弱 奋笔疾书你能用几个词语来说说你所了解的谈迁吗?谁能具体说一说?【百度搜索】/view/108473.htm#1再看这组词,又是描写什么的呢?出示: 翔实可信 鸿篇巨制 下落不明 化为乌有 翔实精彩 明史巨著3、谁能同样选用这些词来说说谈迁所写的国榷。哪位同学能具体介绍一下国榷?【百度搜索】/view/110591.htm4、教师介绍:(出示图片)这就是流传千古的明史巨著国榷。关于它,课文第三自然段是这样介绍的:出示:新写的国榷共104卷,500万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师:为什么要新写?生:被小偷偷走了!师:他偷走的仅仅是一箱书稿吗?他偷走的是20多年的心血,三分之一的生命啊!你们知道谈迁是多大年龄去世的吗?64岁。这的确是致命的打击呀!5、原先的那部国榷是什么样子的?生读、画,指名读,出示: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6、这句话中有几组数字(显示红色)。数字是枯燥的,但组合到文章中却有别样的意味。当这些具体的数字跳入你的眼帘,你读懂了什么?你眼前仿佛浮现了什么情景?(感受到20多年中,谈迁付出了大量的心血。20多年时间长,6次反复地查证、修改,内容在不断地充实,50多岁从30岁的青年写到了老年,500多万书稿的工程浩大。)指名读。带着感受,读出有生命的数字。二、重点体会数字的表达效果。二十多年,几千个日日夜夜,让我们把镜头聚焦在一个个普普通通的日子吧。出示:“有一次,为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自由读这段话,你读出了什么呢? 100多里路,50000米!相当于我们200米的跑道要跑250圈!当他抄完这一点史料后,还要再走50000米,这一来一回就是100000米呀,他为什么心甘情愿呢?谈迁这样风餐露宿,啃干粮喝冷水去抄史料仅仅是只有一次么?不,肯定还有许多许多次。正是由于这种刻苦治学、信念坚定的精神,20多年,谈迁历经艰辛,终于造就了一部翔实可信的鸿篇巨制。(设计意图:重点体会数字的表达效果:突出了信念的潜在力量, “一点”资料,要走“一百多里”,那么,“20多年”、“6次修改”、“500多万字”,谈迁要找多少资料,走多少路呢?谈迁为什么能做到这些,并且坚持了20多年呢?说明有一股力量在支持着他,这股力量就来自他的信念。)同学们,编书难啊,编史书更难,编翔实可信的史书难上加难啊,谈迁克服千难万难,终于完成了这部可以流传千古的鸿篇巨制,谈迁心中的喜悦是可想而知,你们为他高兴吗?用你的朗读告诉谈迁先生。齐读,出示句子: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三、品读感悟学习第二小节,。1、过渡:20年的努力,20年的奋斗,终于功成名就,谈迁的心情会是怎样?用你学过的词来形容一下。(欣喜若狂、喜极而泣)可是,就在这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书稿被窃!二十多年的心血,转眼间什么都没有了。哪位同学读一下当时的情形?师:同学们,天有不测风云,二十多年的心血一夜之间化为乌有正可谓:二十余载成巨制,一夕之间化云烟。这种灾难、这种打击对年近六旬、体弱多病的谈迁来说真是。这真是厄运啊!师:你能用你学过的词描述以下这种厄运吗?生:(痛不欲生、灭顶之灾、晴天霹雳、飞灾横祸、祸从天降等)师:这样的厄运要给谈迁带来多大的打击呀,你从哪里读出厄运带给谈迁很大的打击?生圈画,指名读,出示句子: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师:同学们,所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这种打击太致命了,难怪当时的谈迁老泪纵横,仰天长叹: “噫,吾力殚矣!”指名读。(唉,我力气已经用尽了)读着这样的句子,你仿佛看到谈迁怎样?他在想些什么?一个无比坚强老人的,此时此刻也发出这样的长叹,所受的打击可想而知啊,谁能读出谈迁此时的痛苦。生读(20多年的心血不停地流淌)2“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当生活遇到狂风暴雨时,真的男儿就能显现出不屈不饶的英雄本色。同学们,谈迁垮下去了么?谈迁就此沉沦了么?他是怎么做的呢?生读:很多人从头撰写这部史书, 是呀,谈迁没有被厄运打垮,他很快就挣脱痛苦,当时的他对自己说,出示:吾手尚在,宁已乎!(我的手还在,难道就这样结束了吗?)师:是什么原因让谈迁很快就挣脱痛苦?力量的源泉是什么?生:就来自于坚强的信念。师:所以,谈迁目光坚定、暗下决心:从头再来!师:看,这就是指题: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为了这个信念,他已经奋斗了20多年,经历了20多年风雨洗礼的信念是更不可能轻易放弃的,他重新回到书桌旁,此时,他肉体上是个体弱多病的老人,而精神意志上呢,他就像什么?(打不垮的勇士 意气风发的青年 百折不挠的铁人)来,让我们一起读第二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感受老人背后的坚强引读(坚强有力地)出示: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但厄运并没有打垮谈迁,他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又回到了书桌旁,下决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 (板书:决心重编)3、师:此时,老师耳边回荡着一首歌,我认为是对谈迁精神的最好写照。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其中蕴含的道理。师播放从头再来【百度搜索】/player/66/player_58028.html师:是呀,心若在,梦就在,再苦再难也要坚强,一切只不过是从头再来!过渡:在厄运面前,谈迁重新站了起来,为了让这部巨著更加翔实、精彩,他又是如何向命运挑战,与厄运抗争的呢?四、解读品析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边读 边画出能够打动你心灵的语句。出示:四处寻访,搜集考察 一袭破衫,终日奔波 面对孤灯,奋笔疾书(四处寻访,搜集考察去了很多地方,找了好多资料;一袭破衫,终日奔波整天在外,受尽了各种苦,衣服都又破又脏的;面对孤灯,奋笔疾书时间不多,抓紧时间写书)为了使这部书更加完备、准确 ,读1、“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你是怎样理解“终日”的?我们读书要把文字想像成画面。清晨,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人们还_,他一袭破衫,已经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中午,烈日炎炎,人们正_,他一袭破衫,仍然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晚上,月黑风高,人们已_,他一袭破衫,依然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最后引读:从清晨到中午,从中午到晚上,他都在奔走、忙碌,一句话 2、“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一天劳顿下来,已是筋疲力尽,本该好好休息,但谈迁,读他为什么要奋笔疾书?他是在和时间赛跑,在和短暂的人生赛跑。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心头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努力拼搏,就会走过险境,获得胜利。 谈迁就是如此,经过几年不懈地奋斗,一部新的国榷诞生了。把你此刻的感受读出来,生读新国榷句。3、正是因为谈迁有了坚定不移的意志,他才从厄运中走出来而名垂青史。什么是名垂青史?他为什么名垂青史?这正是: 厄运不改男儿志,从头再来垂青史。同学们,带着崇敬的心情,一起朗诵这首赞美谈迁的小诗吧!五、升华认识与情感1、谈迁成功了,谈迁用自己不幸的经历,精彩的人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出示: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2、你还了解哪些像谈迁一样的人,交流。他们的成功说明了什么道理,把这个道理告诉大家。(齐读)。3、同学们,在你们的学习生活中,厄运也许没有遇见过,但是大大小小的困难,一定遇见过,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想对自己说?有什么想对别人说?(学生自由表达。)六、作业:课后搜集有关信念的格言,准备在班会上交流。七、小结:师:让我们牢记这句朴素的真理,让他成为我们人生的座右铭,同学们,咱们的生活就像在大海中航行的轮船,在航行中很可能会遇到大风大浪,甚至会翻船,但只要我们记得,不管我们遇到了什么,请记住: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生活就会充满希望。把它当作是一次从头再来的机会,重振旗鼓,卷土再来。让我们在从头再来的歌声中结束今天的学习吧。附教学板书:板书 : 家境贫寒 不向困难屈服 书稿被偷 坚定信念 从头撰写 自强不息 国榷 名垂青史教学反思: 这篇文章写的是明末清初的史学家谈迁如何确立信念,编成国榷,遭受厄运,竟至失落,又重新编写的经过,表现了谈迁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口头回答,我出示了一系列的句子,指导学生抓住句子中的关键字词认真体会谈迁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精神。通过一步步地分析,学生知道了谈迁为了撰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吃的苦,受的累,是一般人无法想象的。由此可以看出谈迁的信念是何等的坚定。这样就引领学生走进了人物的精神世界,感受、感悟到了谈迁的坚定信念。我还发现本篇课文在写作上最大的特点之一是,运用了大量的四字词语。如“刻苦好学”“博览群书”“翔实可信”“家境贫寒”“流传千古”“鸿篇巨制”“家徒四壁”等。这些四字词语概括性强,包含的信息量大,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读起来也朗朗上口。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积累这些词语,这有利于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促进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效果检测:1.学生学习效果评价:通过学习,学生学习情绪高涨,读书有了明显的进步。课件的适当运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学习气氛浓厚,学生注意力集中,谈迁的精神深深印在学生心里。2.教师教学效果评价: 这个教学设计我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营造了营造宽松与主动的氛围,培养学生读的能力。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学情,合理评价,为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使他们在主动感知、愉快获取中体味到成功的愉悦。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围绕重难点展开,各个环节的设置也是为了对这个重难点进行抽丝剥茧,最后让学生有一个明确地认识,对谈迁的精神世界有更深的感悟,对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科学知识,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课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教学体会:现在的网络非常发达,网上的资源特别丰富,通过教学,我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提前解除合同补充协议
- 棋牌茶艺合伙协议书
- 书出版合同范本模板
- 项目咨询技术合同范本
- 新房漏水协议书模板
- 沙石材料垫资合同范本
- 模板钢筋总包合同范本
- 水坝工程分包合同范本
- 旅行社客运合同范本
- 新房屋销售合同范本
- 药物性肝损伤科普
- 延续护理模式
- 财务会计招聘模板
- 2025企业级AI Agent(智能体)价值及应用报告
- 学堂在线 中国建筑史-史前至两宋辽金 章节测试答案
-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论文
- 《现代文阅读技巧提升:高中语文阅读教案》
- 2025年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社会招聘43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上海高三物理高考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复习必背)
- 医院医学影像科科室年终总结
- 温岭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置项目环评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