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训总结》word版.doc_第1页
《参训总结》word版.doc_第2页
《参训总结》word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 习 总 结2011年6月15日,我有幸参加了由四川省人民医院主办的急诊急救新进展及急救技能规范化操作培训班学习,根据这次的学习培训情况,我深切体会到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急诊科的急救水平可体现一个医院的整体技术水平,所以应注重整个急诊科的发展。据此,我做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总结:一、切实提高急救技术水平。1、首先要提高急救意识,对待每一次急救无论是院前还是院内,都应高度重视,认真对待,把握时间,争分夺秒,积极挽救病人的生命。 2、处理及时:(1)当接到求救电话时应立即出诊,不能因为出诊人员个人原因,影响出诊时间,而贻误病人的最佳抢救治疗时间;(2)出诊人员到达现场后,应首先处理危及病人生命的情况,充分体现生命第一的原则;(3)出诊人员在转运病人的途中,应尽早与相关科室联系,使其做好相应准备;(4)当危重病人送至急诊科时,无论什么情况都应无条件的及时抢救。 3、急诊救治得当:这就有赖于对病情的评估和初诊是否准确,这就需要医护人员能正确掌握检诊方法,在短时间内对病情做出全面详细而准确的评估后做出正确的处理。 4、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急救理论知识和急救技能;了解急救用药的适应症、禁忌症、毒副作用;掌握各种仪器设备的性能、使用方法及故障排除法。可通过集中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的方法来提高急救理论知识与急救技术水平 5、积极开展新业务新技术的学习与推进,了解国内外医疗护理发展新动向。二、规范记录,做好沟通。记录应及时准确完整,交接病人应仔细,对交接的情况要做好相应的记录;同时,要做好与病人和家属的沟通解释工作,注意语言沟通技巧,这样可有效的避免与病人和家属发生不必要的纠纷。三、院前急救应合理配备物资,做好辅助建设。1、结合我院情况,救护车还需配备脊柱板、便携式呼吸机、充电吸痰器、一次性喉镜、可塑颈托、可塑固定胶、耳温计、防护服。输液观察室应有中心吸氧和呼叫器。2、做好信息化建设。如集成RFID、3G、GPS、GPRS、语音录音,视频压缩传输等多种技术实现的急诊医疗物联网应用平台,通过手持医疗信息采集终端设备使得急救事件中的一线信息同步传递至后方医疗机构,同步做好救治所必需的各种准备工作,赢得抢救时间,降低生命健康权侵害的风险。四、 优化服务流程,结构布局合理。1、在早晨交班前有门诊输液病人等候输液时,可安排办公或白班护士配药输液,不参与交班,这样可避免因晨交班而让病人等候过久。2、按“红”、“黄”、“绿”分区,同时还应配ICU、手术室、急诊药房、收费室、检验科、放射科、B超室。五、做好专科护士培训,提高护理技术水平。以开展专科护士培训为契机,通过急诊专科规范化培训和急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