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物态变化单元质量检测卷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物态变化单元质量检测卷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物态变化单元质量检测卷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物态变化单元质量检测卷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物态变化单元质量检测卷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物态变化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一杯充分混合的冰水混合物,放在10 的房间里,过一段时间后仍有少量的冰,则()A.冰的温度不变,水的温度升高B.冰水温度都升高C.冰的温度升高,水的温度不变D.冰水温度都不变2.用铁锅能熔化锡,而不能用锡锅熔化铁,这是因为()A.铁的密度比锡小B.铁比锡硬C.铁传热比锡快D.铁的熔点比锡高3.室内温度为20 ,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下面图中哪幅图正确反映了温度计读数随时间的变化()4.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中,表示海波熔化的图像是()5.日本札幌是著名的“温泉之乡”,它位于日本北部,冬天非常寒冷.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的记者在札幌看到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公路上一点积雪都没有,但是路旁的积雪却足足有两三尺高.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几种解释,你认为最有道理的是()A.道路上的车太多了,雪来不及覆盖路面B.积雪都被风吹到路旁去了C.道路下面都铺了温泉管道,路面温度较高D.路面是黑色的,吸收太阳辐射的热使积雪熔化6.如图所示,在家中用电热水壶烧水,第一次烧了半壶水直到沸腾,第二次仍用该壶烧了一壶水直到沸腾(第一次为细线,第二次为粗线),则两次水温随时间变化关系正确的是()7.下列各种自然现象形成的过程中,要吸收热量的是()A.夏天,冰棍“冒出”的“白气”B.冬天,天上纷纷飘落的雪花C.秋天,草丛之上晶莹的露珠D.春天,冰雪融化汇成的溪流8.寒冬,自来水管往往因管内水结冰膨胀而破裂.在自来水管外捆扎发泡塑料,可以有效解决该问题,这是因为发泡塑料的()A.硬度较小B.导热性好C.隔热性好D.导电性好9.我国古代有许多艺术性、科学性较高的饮器.有一种杯子叫“常满杯”,杯中有用上等白玉做成的圆锥体.这种杯子放在某些地方的空气中,白玉圆锥体上就会有水滴产生,过一段时间后杯中就会盛满水,故称常满杯.下列有几种关于此杯的说法,其中错误的是()A.杯中的水是水蒸气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B.杯中的水是空气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C.有水滴产生时,白玉温度比周围空气温度低D.利用杯子在缺少水源的崇山峻岭中可自动“生”水10.关于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A.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B.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非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C.晶体熔化时不需要吸热,非晶体熔化时要吸热D.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都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11.为研究影响蔬菜和水果水分散失快慢的因素,有A,B,C,D四组同学各自做了研究实验(实验材料是相同的胡萝卜),如图所示,这四组实验中,研究方法不正确的是()12.根据下表一些物质的凝固点和沸点,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水水银酒精乙醚凝固点/0-39-117-114沸点/1003577835A.酒精温度计B.乙醚温度计C.水温度计D.水银温度计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3.日常生活中液化石油气,就是在常温下用的方法,使它变成液体储存在钢瓶里的.若不小心被100 的水蒸气烫伤,比被同质量的100 的水烫伤厉害,这是因为.14.如图所示,观察下方的“水循环状态变化图”,请在空白方框内填上适当的物态变化名称.15.如图所示是两种物质的凝固图像,图像中是晶体(填“A”或“B”),从图中的凝固曲线可以看出凝固需要的时间为,物质凝固过程中,其状态处于态,它需要不断,温度保持,图中可以看出其凝固点为.16.夏天对着开水杯“吹气”,能使开水变凉,这是因为,使水温下降.冬天,有的同学在擦眼镜时先向眼镜“哈气”,使眼镜变得潮湿更容易擦干净,这个过程中水蒸气发生了现象,此现象是一个热过程.17.如图所示两幅图是从某交通宣传栏和某冷饮厂广告宣传片中选取的.请你任选一幅并指出其中违背科学规律之处:.18.高空中,水蒸气遇冷成大量的小水珠或成大量的小冰晶,这就是我们看到的云.在一定的条件下,小水珠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大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下落,下落过程中,冰晶成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当夜间气温降低时,白天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在夜间较冷的地面、花草、石块上成小水珠,这就是.如空气中有较多的浮尘,水蒸气就液化成小水珠附在这些浮尘上面,就形成了.在秋冬季节,地面温度迅速降到0 以下,水蒸气直接成固态的小晶体,这就是“霜”.19.如图所示,让沸腾产生的水蒸气通入试管A中,水蒸气在试管中遇冷将,过一段时间,容器B中的水温(填“升高”“降低”或“不变”),这个实验说明了.三、简答题(每小题3分,共6分)20.阅读下列短文,完成文后问题.大厅里的雪花1779年,一个寒冷的夜晚,俄国首都彼得堡市中心的一个大厅里灯火辉煌,六千支燃烧着的巨型蜡烛,把厅里的舞会气氛烘托得热气腾腾.在悠扬的乐曲声中,夫人小姐、名流雅士拥满大厅,翩翩起舞,有的人还在冒着汗水.正在大家跳得如痴如狂的时候,一位小姐突然晕倒,旁边的人不知所措.有人喊道:“快打开窗户.”打开窗户后,刺骨的寒风涌入大厅,突然出现了奇怪的现象:大厅里竟然飘起了雪花,纷纷扬扬落到人们的头发和衣服上.在场的人无不目瞪口呆,面面相觑.就在这时,一位先生迅速把这位小姐搀扶到门口,并把发生的现象向大家做了科学的解释.(1)大厅里出现雪花的原因是什么?(2)舞会上小姐晕倒的原因是什么?(3)读过此文后,你对物理与生活、物理与自然的认识是什么?21.某医院的急诊室里,进来了一个因为发高烧而痛苦地哭叫着的幼儿.初诊后,护士遵照医嘱,先给幼儿输液;接着把那些紧紧裹着幼儿的厚厚的衣服解开,然后用纱垫醮着酒精在幼儿身体的不同部位小心地擦拭.会儿,幼儿安静地躺在妈妈的怀里了.请你回答,上文中画了横线的操作应用了哪些物理原理或知识?四、实验探究题(第22小题5分,第23小题8分,第24小题4分,第25小题4分,共21分)22.某同学在做研究某物质熔化时的规律的实验时得出如下数据:加热时间(min)0246810121416182022温度()646872768080808084889296则由上表可知:(1)此物质一定属于.(填“非晶体”或“晶体”)(2)此物质的熔点是,加热到第10 min时,物质处于态.(3)在下图中用笔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23.如果小华从水温升高到90 时开始记录数据,以后每隔1 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直到水沸腾5 min为止.(1)如图(1)所示是小华实验中使用温度计时的情况,不当之处是:;其中水沸腾时的气泡现象和图(2)中的图所描述的一样(选填“甲”或“乙”),水在沸腾时吸热,温度会(“继续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2)实验中某次温度计读数如图(3)所示,则此时水的温度是.(3)实验中小明实际测得水的沸点不是100 ,可能的原因是:.(4)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给出一种原因即可),解决的办法是.24.在家庭内,让食物快速降温,一般可以把食物放在空气中冷却;或者把食物放在水中冷却.那么,水和空气哪个的导热性能好呢?为此,小明用两个相同的牛奶瓶,都装入热牛奶,一个放在温度与室温相同的水中,另一个就放在空气中,如图所示,为了尽量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他把两个瓶都用木块垫起来,放在同一个桌面上.实验时他每隔一定的时间记录一次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时间/min024681012141618甲的示数/70605347423937353433乙的示数/70666158555250484644(1)对甲、乙两个瓶中的牛奶,小明要控制它们哪些量相同?.(2)小明通过实验,得到的正确结论是什么?.(3)进一步分析表中甲的示数,小明又发现,在冷却过程中,牛奶冷却的快慢前后并不一致,是越来越的(选填“快”“慢”或“保持不变”).(4)小明又仔细分析了冷却速度变慢的原因,认识到这是因为牛奶冷却的快慢还会受到的影响.25.小明同学在做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又进一步探究了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他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时间/min051015253545556570温度/100715545352824222222小明通过描点画出图中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1)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推知,小明做上述实验时的环境温度(即室温)应在左右.(2)根据图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可知沸水在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是.【答案与解析】1.D解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 ,房间的温度是10 ,由于房间的温度高于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所以会发生热传递,即冰水混合物会从房间里吸收热量,然后冰熔化,但在熔化的过程中,混合物的温度保持不变.故选D.2.D解析:铁的熔点为1535 ,而锡的熔点为232 .也就是说,如果把铁和锡放在一起加热,总是锡先熔化.故用锡锅熔化铁的话,锡锅都熔化了,铁的温度还没达到铁的熔点,所以锡锅不能熔化铁.故选D.3.C解析:因室内温度为20 ,所以温度计开始时示数是20 ,排除选项D;当将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时,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会带走一部分热量,温度计的示数会降低,排除选项A;但当酒精蒸发完后,温度计的示数会上升,最终与室温相同,排除选项B.故选C.4.D解析:A图是非晶体的熔化图像;B图是非晶体的凝固图像;C图是晶体的凝固图像;D图是晶体的熔化图像.故选D.5.C解析:A.路旁的积雪却足足有两三尺高,说明雪很大,即便是来往的车辆太多,路面上也会有雪的,不符合题意;B.积雪被风吹到路旁,不会吹得那么干净,不符合题意.C.道路下面都铺了温泉管道,路面温度较高,积雪达到熔点,继续吸热,熔化了,符合题意;D.路面是黑色的,但如果被雪覆盖时没有太阳照射,能够吸的热很少,达不到熔点,积雪不会熔化的,不符合题意.故选C.6.B解析:由于电热水壶的功率是相同的,所以半壶水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升高得快,但最终温度都要达到相同的沸点温度,故选B.7.D解析:A.夏天,冰棍“冒出”的“白气”,是液化现象,要放热,故A错误;B.冬天,天上纷纷飘落的雪花,是凝华现象,要放热,故B错误;C.秋天,草丛之上晶莹的露珠是液化现象,要放热,故C错误;D.春天,冰雪融化汇成的溪流是熔化现象,要吸热,故D正确.8.C解析:寒冬,气温很低,露天自来水管内的水凝固成冰,体积变大,很容易把水管胀破,也就是常说的“冻破”;包上发泡塑料后,发泡塑料的导热性能差,隔热性能好,有效防止了寒气的入侵,起到了保护的作用.故选C.9.B解析:把这种圆锥形杯子放在某些地方的空气中,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白玉杯子)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白玉杯内壁上,积少成多,过一段时间后杯中就会盛满水,故称常满杯.由此可见:杯中的水是水蒸气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故A正确,B错;有水滴产生时,白玉温度比周围空气温度低,C正确;利用这种杯子,在缺少水源的崇山峻岭中,空气中水蒸气可以液化成水,即自动“生”水,D正确.故选B.10.C解析:A.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非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需要吸收热量,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D.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都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11.C解析:对于此类多因素问题通常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解答,即保持其他因素不变,改变其中一个因素,探究液体蒸发快慢与其的关系如何.A选项中的胡萝卜一个在阳光下,一个不在阳光下,这样其他因素都相同,但液体的温度会不同,故可以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的关系;B选项中的胡萝卜的表面积不同,而温度和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相同,故可以研究液体蒸发快慢与表面积的关系;C选项中的胡萝卜的各种因素都相同,无法研究;D选项中的两个胡萝卜表面空气流速不同,而其他因素相同,故可以探究液体蒸发快慢与空气流速的关系.故选C.12.A解析:我国寒冷地区的气温会达到-50 ,低于水银的凝固点-39 ,故D错误;有的地区气温超过40 ,故B错误.我国各地区气温最高不会超过78 ,最低也不会低于-117 ,故酒精在我国各个地区不会凝固成固态,也不会沸腾变成气态.故选A.13.压缩体积与100 的水相比,多了一个液化放热的过程解析: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两种,即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日常生活中用的液化石油气,因为是在常温下使用的,不可能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其液化,所以采用的是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它液化之后贮存在钢罐中的.当100 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人体时,要液化,而液化要放热.故在同质量情况下,100 的水蒸气与100 的水相比,多了一个液化放热的过程,所以,其烫伤的后果更严重.14.液化熔化解析: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是液态的,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冰是固态的,水是液态的,固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熔化.15.B4 min固液共存放热不变接近50 解析:解决此题需要掌握晶体和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的特点: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不断下降;由图知B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B是晶体;B从第4分钟开始凝固,到第8分钟凝固完,所以凝固过程所用时间为8 min-4 min=4 min;晶体在凝固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态,在凝固过程中不断放热,但温度不变.从图中可以看出,B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接近50 不变,所以其凝固点为接近50 .16.加速了水的蒸发,蒸发吸热液化放解析:对着开水杯“吹气”加速了空气的流动,使水的蒸发加速,蒸发吸热,使水温下降;对眼镜“哈气”时,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镜片上,在这一过程中是放热的.17.a图中“启动”应改为“刹车”b图中“上升”应改为“下沉”,并把图片中冒的“气”向下画(任选一)18.液化凝华熔化雨液化露雾凝华19.液化升高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解析:烧瓶中水沸腾时产生的大量水蒸气进入试管A中,试管A放在装有冷水的容器B中,试管A的温度也比较低,通入试管A中的水蒸气受冷就会液化,形成小水珠,附着在试管壁上;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冷水吸收热量后温度会升高,所以温度计的示数会升高.20.(1)水蒸气遇冷凝华.(2)缺氧.(3)物理与生活、自然紧密联系.解析:(1)凝华是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雪花是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成的固体小冰晶;(2)正常情况下,大气中的氧含量是 20.9%.如果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