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普通心理学题库一、填空题1、中枢神经系统包括( 脑 )和( 脊髓 )。2、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是以( 1879 )年德国心理学家( 冯特 )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为标志的。3、内部感觉是指反应机体内部状态和变化的感觉,包括动觉、( 平静觉 )和(内脏感觉 )。4、空间知觉是对物体的空间关系的认识,它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 距离知觉 )和(方位知觉)。5、心理学中经常使用实验方法进行研究,通常实验方法分为(实验室试验)和(自然实验)两种。6、个体心理分为认知、(动机和情绪 )和(能力和人格 )三个方面。7、注意有两个特点:( 指向性)与(集中性)。8、神经元是具有细长突起的细胞,它由胞体、( 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9、人身上的腺体有两类,分别是( 有管腺 )和(无管腺体 )。10、颜色具有三个基本特性,即色调、( 明度)和(饱和度 )。11、肤觉的基本形态有四种,( 触觉 )、冷觉、温觉和( 痛觉 )。12、根据人脑所认识的事物特性,可以把知觉分成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13、语言的发音器官主要是由( 呼吸器官 )、( 喉咙和声带 )和口腔、鼻腔、咽腔三部分组成。14、常见的无意识现象有无意识行为、( 对刺激无意识)与(盲视)几种。15、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可以分为( 听觉编码 )和(视觉编码 )。16、根据思维任务的性质、内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将思维分为直观动作思维、( 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17、情绪是一种混合的心理现象,它是由独特的主观体验、( 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三种成分组成的。18、表象具有直观性、(概括性)和( 可操作 )的特征。19、语言活动通常分为两种形式:( 外部语言 )和( 内部语言 )。20、在信息加工的观点中关于记忆的理论认为,(编码)是人获得个体经验的过程,相当于记忆中“记”的阶段,而(提取)是从记忆中查找已有信息的过程,相当于记忆中的“忆”的阶段。21、动机的功能主要具有( 激活功能 )、( 指向功能)、维持和调整功能。22、根据动机的性质,人的动机可以分为(生理性动机 )与( 社会性动机)。23、面部表情、( 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等,构成了人类的非言语交往形式,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称之为(“体语”)。24、人格具有独特性、(稳定性 )、( 统和性)和功能性的本质特征。25、词汇产生可以分成(词汇选择阶段 )、语音形式编码阶段和(发音运动阶段)三个阶段。二、单选题1、正是通过对(割裂脑)的研究,从而揭示了大脑两半球的不对称性。 A、动物脑 B、失语症病人C、割裂脑 D、脑成像 2、以下说法只有一个是错误的,请指出是哪一个(华生是机能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 A、冯特、铁钦纳是构造心理学派的代表。 B、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 C、魏特海墨是格式塔心理学派的代表 D、华生是机能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3、若一个学生在一个月里接受两次测验,所得成绩相差很大,那么这两次测验的 (信度)不好.A、效度 B、施测时间 C、信度 D、常模 4、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出现的被称为心理学第三势力的心理学派别是(人本心理学)A、神经心理学 B、人本心理学C、认知心理学 D、社会心理学5、认为人类行为是由某种潜意识动机驱使的心理学观点是 (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 A、格式塔心理学的观点 B、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观点C、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 D、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 6、行为主义主张研究(人的行为及影响因素)A、人的行为及影响因素 B、影响及决定人行为的潜意识C、区别于动物的动机、欲望、生命意义、情感等复杂体验D、人的感知、记忆、思维等信息加工过程及影响因素7、教师想了解学生对作文的态度,让学生填写了问卷,与部分学生座谈,与个别学生谈话,找到了问题及原因。他用的是(调查法)A、观察法 B、调查法 C、测验法 D、实验法8、心理活动的源泉和内容是(客观现实)A、感觉与知觉 B、客观现实C、认识过程 D、反映活动9、通过对大脑两半球一侧优势的研究,(逻辑推理)功能的定位不在右半球。 A、艺术欣赏 B、知觉空间关系 C、逻辑推理 D、幻想 10、机能系统学说是由(鲁利亚)通过对大脑损伤病人的临床治疗中总结提出的。 A、布鲁德曼 B、加尔 C、弗洛伦斯 D、鲁利亚11、感觉阈限和感受性之间的关系是(反比关系)。 A、正比关系 B、反比关系 C、对数关系 D、常数值 12、人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A、脑和脊椎 B、大脑和小脑C、脑神经、脊神经、植物性神经 D、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13、在现代心理学流派中,主张采用内省方法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的是(构造主义). A、构造主义 B、机能主义C、行为主义 D、格式塔心理学 14、“情急生智”所描述的一种情绪状态是(应激)。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理智15、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最小单位是(神经元)。 A、神经元 B、胶质细胞 C、突触 D、反射弧 16、大脑内信息处理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回路)。 A、神经元 B、突触 C、神经回路 D、神经系统 17、高兴时手舞足蹈属于下列哪种表情?(身体表情)A、面部表情 B、身体表情 C、语调表情 D、言语表情18、生物节律给人提供了判断时间的信息,故这种节律也可叫(生物钟)。A、生活节律 B、作息节律 C、生物钟 D、生物反馈19、认为整体大于部分的相加,主张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的心理学派别是(格式塔心理学)A、格式塔心理学 B、人本心理学C、认知心理学 D、社会心理学20、厨师做菜会越做越咸,是因为(味觉适应)造成的。 A、味觉对比 B、味觉失灵 C、味觉混合 D、味觉适应21、当你中途离开电影院,在强阳光下反而什么也看不清,是因为感觉有(明适应)的特性。A、对比 B、暗适应 C、明适应 D、疲劳22、一位亲眼目睹美国9.11事件的妇女到现在头脑中还经常浮现出那悲惨的一幕。这属于(情景记忆)。 A、形象记忆 B、情景记忆 C、情绪记忆 D、动作记忆 23、对一般人来说大脑两半球机能是不对称的,其右半球占优势的功能是(空间形象知觉功能)A、言语功能 B、数学计算功能C、空间形象知觉功能 D、抽象思维功能24、下列哪种是外部感觉?(味觉)A、运动觉 B、平衡觉 C、味觉 D、内脏觉25、在路上遇见小时候的同伴,虽然叫不出他(她)的姓名,但确认是认识的,此时的心理活动是(再认)。 A、重现 B、保持 C、回忆 D、再认 26、在时间精确性的判断上,(听觉)表现最好。 A、视觉 B、听觉 C、触觉 D、嗅觉27、脑神经有( 12)对。A、13 B、14 C、12 D、11 28、胖人宜穿竖条的衣服,瘦人宜穿横条的衣服,是利用(错觉)改变其在他人心目中的印象。A、适应 B、错觉 C、知觉的选择性 D、知觉的理解性29、天空有云彩飘动时,我们看到月亮象在云彩中穿行,而云彩没动,这是(似动)现象。A、真动 B、似动 C、幻想 D、自动30、看到红、橙、黄色使人产生温暖的感觉的现象叫(联觉) A、感觉对比 B、感觉后象 C、感觉适应 D、联觉31、内驱力其实就是(内部动机)。 A、生理性动机 B、社会性动机 C、内部动机 D、外部动机 32、梦通常出现在(快速动眼睡眠阶段)。 A、以混合的、频率和波幅都较低的脑电波的浅睡阶段 B、出现睡眠锭波的阶段 C、深度睡眠阶段 D、快速动眼睡眠阶段 33、“心不在焉,则黑白在前而不见,擂鼓在侧而不闻”说明人的心理活动过程离不开(注意)。A、感知 B、记忆 C、注意 D、思维34、汽车司机在驾驶时,能熟练地做到眼耳手脚并用,这种注意特性是(注意分配)。A、注意分散 B、注意分配C、注意转移 D、注意广度35、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受一个人的(心境)的影响所致。 A、激情 B、心境 C、热情 D、应激36、看同样一个人,由于距离远近不同在视网膜上视象大小相差很大,但我们总认为他并没有什么变化,这是(知觉恒常性)。A、知觉整体性 B、知觉选择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37、万绿丛中一点红容易被注意到是利用刺激物的(对比)。A、强度 B、对比 C、变化 D、活动38、注意具有的两个基本特点是(集中性和指向性)。A、指向性和选择性 B、指向性和调节性C、集中性和指向性 D、集中性和选择性39、1956年,英国心理学家提出短时记忆容量为(5-9)个单位。A、5-9 B、7-9 C、5-7 D、9-1140、过度学习能增强记忆效果。一般来说,过度学习的程度达到多少(50%)时效果较好?A.10% B、30% C、50% D、70%41、如果一个失语症病人无法将看到的物体和听到的物名声音之间建立起对应的联系,而不能理解语词的意义,那么我们可以大致判断病人的(角回)受到损伤。 A、布洛卡区 B、威尔尼克区 C、弓形束 D、角回 42、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说明知觉过程受(经验)影响。A、经验 B、情绪 C、态度 D、性格43、当我们在阅读祥林嫂时,头脑中出现的祥林嫂的形象是(再造)想象的形象。A、有意 B、无意 C、再造 D、创造44、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椎)A、脑和脊椎 B、大脑和小脑C、脑神经、脊神经、植物性神经 D、脑神经、脊神经45、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借助(突触)实现的A、突触 B、轴突 C、髓鞘 D、树突46、语言中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是(语素)。 A、音位 B、语素 C、词 D、句子 47、通过失语症的研究,人们相信语言功能主要是由(左半球)来执行的。 A、左半球 B、右半球 C、两半球共同 D、不同个体情况不同 48、一种语言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是(音位)。A、音位 B、音节 C、音强 D、语素49、当人处于应激状态下时会出现肌肉紧张、血压升高等反应,这是情绪的(生理唤醒)表现。A、主观体验 B、外部表现 C、生理唤醒 D、行为反应 50、人类可以通过有限的语言规则生成无限数量的语句,这说明语言具有(创造性)。A.结构性 B、创造性 C、指代性 D、意义性三、名词解释1、合取概念:是根据一类事物中单个或多个相同属性形成的概念。2、绝对感觉阈限:指人的感觉器官接受某种刺激时刚刚能够引起反应或刚刚能停止其反应的刺激,即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3、知觉恒常性:当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象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即知觉恒常性。4、远距离联想能力:是彼此在距离很远的观念间看出其关系的能力。5、认知:指通过心理活动(如形成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获取知识。是个体认识客观世界的信息加工活动。6、持续性注意:指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某个认识的客体或活动上,也叫注意稳定性。7、倒摄抑制:指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当先前学习的记忆内容,随着时间的流逝,受到其他活动或刺激的影响,记忆力逐渐减弱的现象。8、前摄抑制:指之前学习过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以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9、分配性注意:个体在同一时间内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获奖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中。10、信度:指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稳定性及可靠性,一般多以内部一致性来加以表示该测验信度的高低。11、功能固着:指人们把某种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人们能否改变事物固有的功能以适应新的问题情境的需要,常常解决问题的关键。12、晶体能力:指获得语言、数学知识的能力。它决定了后天的学习,与社会文化有密切的关系。13、选择性注意:指在外界诸多刺激中仅仅注意到某些刺激或刺激的某些方面,而忽略了其他刺激。14、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实验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15、言语理解:借助于听觉输入的语言材料建构意义的过程。16、意识狭窄:指在激情状态下意识的广度受到影响,即将意识的焦点集中于某处而对其它的情况视而不见。17、效度:即有效性,它是指测量工具或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需测量的事物的程度。18、流体能力:指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的能力,它较少依赖于文化和知识的内容,而决定于个人的禀赋。流体能力的发展与年龄有密切关系。19、再认 :对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再度感知的时候,觉得熟悉,认得它是从前感知过的,叫做再认。20、权力动机:指试图通过影响他人和改变环境的驱力。21、似动:把客观上静止的物体看成是运动的,或者把客观上不连续的位移看成是连续的运动现象。22、成就动机: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美状态的动机,即一种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力取得活动成功为目标的动机。23、应激:机体在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及社会,心理因刺激因素时所出现的全身非特异性适应反应,又称为应激反应。24、差别感觉阈限:产生感觉体验需要的最小物理刺激量,档次计量的变化必须达到一定程度,人们才能感觉出有差别。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量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感觉阈限。25、感觉适应 :刺激物持续作用于感受器而使其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四、分析说明题1、古人说“衣食足而知礼仪”。 请用有关的心理学知识分析说明。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可以帮助你来解答这个问题。“衣食”属于人的生理需要,是低层次的需要,也是缺失性的需要;当“衣食”满足之后,人就有了高一层的需要,及人际交往的需要,也就是“礼仪”的需要,属于生长性需要。当然,该需要层次理论中还有更高层的需要,如自尊、爱等等。2、同一口是井水,你冬天觉得它很温暖,夏天觉得很清凉,其实温度没有变,这是为什么?试用有关的心理学知识说明这种现象。 感觉对比,进水温度不会变,是人的感觉在变,人的感觉是受环境因素影响的,冬季气温低,相对感觉井水热;反之,夏天感觉凉。 3、当人从明亮的地方走到暗处,或从暗处走到明亮的地方,刚开始什么都看不见,过一会儿便能看见了。在厕所呆久了,就觉得里面的气味不太臭了。请用有关的心理学知识分析说明。 这是感觉适应现象。感觉适应指相同刺激物持续作用于某一特定感受器而是感受性发生变化现象。其中,前者为暗适应,后者为明适应。4、全班同学听一位教师讲课,各人的理解、收获和体会是完全不一样?请用有关的心理学知识分析说明。 虽然听同一位老师的课,个人的理解、收获和体会是不一样的。因为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的反映,每个人的个体经历、知识经验、个性特征等不一样,不同的人对同一客观事物会有不同的反应。即使一个人对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条件下,也会有不同的反应。5、我们在听一场内容丰富、生动有趣的报告时会觉得时间过得非常快,而在有急事等公交时却觉得过得非常慢。请用有关的心理学知识分析说明。 (1)因为在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与性质是影响知觉的因素。在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越多,性质越复杂,人们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较长。一个报告,如果内容丰富、行动有趣,人们就会时间过得很快。(2)个体的兴趣和情绪也是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以及能引起积极情绪体验的东西,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出现对时间的低估。相反,对厌恶的东西会觉得时间过得慢,出现对时间的高估。6、刚入学的小学生在学习写字时,注意了字的笔划就忘了写字的姿势,写字时东倒西歪。请用有关的心理学知识分析说明。 注意力分配水平不高7、当被问到钥匙的用途时,我们最先想到的是它能开锁,而想不到钥匙还可以做导线等其他一些用途。请用有关的心理学知识分析说明。在心理学中,上述心理现象被称为功能固着。即人们习惯性地赋予某种物体以某些固定的功能,而忽略该物体其他功能的一种倾向。具体说就是指一个人看到某个物品的一种习惯用途后,就很难堪出它的其它用途。因为钥匙最惯常的用途就是开锁,所以人们看到钥匙时最先想到的是它能开锁,而不易想起它的其它功能。8、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请用有关的心理学知识分析说明。气质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通常,他不会因活动的变化而变化。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可能会有所改变,但其变化很慢,几乎看不出其变化。9、低年级学生常混淆相似的数字和相似的文字如把6看成9,把“折”看成“析”等。请用有关的心理学知识分析说明。 这主要是由于低年级学生知觉事物不精确所致。10、有的女生能一边看电视,一边打毛衣,电视看得明明白白,毛衣也打得一针不错。试用有关的心理学知识说明这种现象。这是一种注意分配现象。注意分配是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同时指向不同的对象。条件是:同时进行的活动只有一种是不熟悉的,其余活动都达到了自动化的程度。五、简答题1、简述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2、简述脑的三个机能系统。人脑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机能系统。我们的一切心理活动都是脑的机能。脑的三个主要的机能系统,即感觉机能系统、运动机能系统、联络机能系统,以及大脑两半球之间的分工和协作。3、简述感觉在人类的生活和工作中的意义。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人们可以通过感觉根据自己的身体状态来调节自己的行为;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没有感觉提供的外界信息,人就不能正常的生活;感觉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没有感觉,一切较复杂、较高级的心理现象就无从产生。4、简述知觉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知觉活动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辩证的、互相依存的。5、简述影响时间知觉的各种因素。(1)感觉通道的性质;(2)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3)人的态度和兴趣。6、简述感觉与知觉的联系与区别。联系:(1)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直觉产生的前提和基础;(2)它们都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在头脑中产生的对当前事物的直接反映,离开了当前事物的直接影响,便不可能产生任何感觉或知觉;(3)感觉和知觉密不可分。区别:(1)感觉和知觉所反映的具体内容不同;(2)从生理基础来看,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而知觉是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的结果。 7、简述似动的主要形式有哪些?动静运动、自主运动、诱导运动和运动后效8、简述意识的局限性与能动性。 局限性:许多作用于人的感官的刺激并不可能被意识到,同一时间进入人的意识的信息量是有限的。能动性:人们有时可以听到、看到、触摸到和意识到事实上不存在的东西。人们可以有限度的超越外部的信息内容,构建自己的意识内容。9、简述影响短时记忆编码效果的因素。(1)觉醒状态;(2)组块;(3)加工深度10、简述信息存储的条件与方法。(1)组织有效的复习;(2)利用外部记忆手段;(3)注意脑的健康和用脑卫生11、简述心理学研究中推理的主要形式。(1)三段论推理;(2)线性推理;(3)条件推理12、简述问题解决中的策略。(1)算法;(2)启发法;(3)爬山法13、简述语言的发音机制。(1)呼吸器官;(2)喉头和声带;(3)口腔、鼻腔和咽腔14、简述影响言语理解的各种因素。(1)语音类似性;(2)语音强度;(3)噪音掩蔽;(4)语境15、简述影响词汇理解的各种因素。(1)字母长度或笔画数量;(2)单词的部位信息和字形结构信息;(3)正字法规则;(4)字词的使用频率和词汇习得年龄;(5)语音的作用16、简述影响篇章理解的各种因素。(1)推理;(2)语境;(3)图式和策略;(4)文章标记17、简述动机和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是U型曲线关系,动机强度一旦超过某个水平,反而会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根据耶基斯多德森定律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18、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马洛理论把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需求无类。19、简述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是人格的一种心理特征。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技能是通过练习而获得和巩固下来的,完成活动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能力不是知识和技能,但和知识、技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没有某种能力难于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能力决定着掌握知识技能的方向、速度、巩固的程度和所能达到的水平。所以,不能简单地用知识技能当作标准来比较人们的能力高低。20、简述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人的能力在一生中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能力的发展变化既有一般趋势,也存在着个体差异。人在一生中的不同时期,能力变化的一般趋势也有所不同。(1)童年期和少年期是某些能力发展最重要的时期。从34岁到1213岁,智力与特殊能力的发展几乎是等速的。随后,智力发展呈负加速度增长。(2)人的智力在1825岁之间就达到了顶峰。但是,智力的不同成分达到顶峰的时间是不同的。一般来说,知觉推理能力接近成人水平的时间较早,言语理解和语词流畅性达到成人水平则较迟一些。(3)根据对人的智力毕生发展的研究,人的液态智力在中年之后有下降趋势,而人的晶体智力在人的一生中却是稳定上升的。(4)成年人是各种能力发展相对稳定的时期。富有创造性的活动也常常在这个时期出现。(5)能力发展的趋势存在个别差异。高能力者不仅能力发展快,而且达到顶峰的时间也较晚;而低能力者能力发展慢,达到高峰的时间也相对较早。六、论述题1、什么是遗忘?论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电商平台数据分析在供应链优化中的应用报告
- 烹饪营养与卫生(第3版)-课件 15.项目四任务二.食物中毒及其预防 (一)
- 校长在全校教职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守好饭碗、护好学生、建好学校
- 幽默安全培训开场白课件
- XXXX社区党支部学习教育总结报告范文
- 2025年求职招聘应用与数字广告洞察分析报告
- 岩石与矿产的课件
- 输煤检修培训课件
- 本章总结提升
- 输液室讲的课件
- 应用技术推广中心 报告1212
- 理财规划大赛优秀作品范例(一)
- 一级烟草专卖管理师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小学数学《分数除法》50道应用题包含答案
- 教学第七章-无机材料的介电性能课件
- 应急值班值守管理制度
- 外国文学史-总课件
- 《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补充说明
- 房屋租赁信息登记表
-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1.6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丨苏教版 (共15张PPT)
- 小学生汉字听写大赛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