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学习题.doc_第1页
成本会计学习题.doc_第2页
成本会计学习题.doc_第3页
成本会计学习题.doc_第4页
成本会计学习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分配和归集五、计算分析题 1某企业本月生产A产品25台,B产品40台,C产品50台。共同耗用甲材料3672公斤,甲材料单价5元。三种产品单位材料消耗量分别是60公斤、40公斤和10公斤。 要求:根据以上材料,采用“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法”分配甲材料费用,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2某生产车间领用专用工具一批,计划成本36000元,本月低值易耗品成本差异率为节约3%,该批工具在一年半内分月平均摊销。 要求:编制领用、调整成本差异和摊销的会计分录。 3某工业企业某月发生动力费用7600元,通过银行支付,月末查明各车间、部门耗电度数为:基本生产车间耗电50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500度;辅助生产车间耗电20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300度;企业管理部门耗电600度。 要求:(1)按所耗电度数分配电力费用,A、B产品按生产工时分配电费。A产品生产工时为3000小时,B产品生产工时为2000小时。(2)编制该月支付与分配外购电费的会计分录。(注:该企业基本车间明细账不设“燃料及动力费”成本项目;辅助车间不设“制造费用”明细账;所编分录列示到成本项目)。 4.某工业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的一台设备计划在6月份进行大修理。预计大修理费用为21000元,年度内各月均衡负担该项费用。企业规定从1月份开始,每月预提1750元。该项大修理由机修车间进行,领用材料9860元,发生工资费用8300元,制造费用5840元。 要求:编制112月份预提固定资产修理费用和修理费用分配的会计分录。5某企业设有修理和运输两个辅助生产车间、部门。修理车间本月发生费用4510元,提供修理劳务量2600小时,其中,为运输部门修理400小时,为基本生产车间修理2000小时,为行政管理部门修理200小时,修理费用按修理工时比例分配。运输部门本月发生的费用7920元,运输材料物资等7500吨公里,其中,为修理车间提供劳务300吨公里,为基本生产车间提供运输劳务5200公里,为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提供运输劳务2000吨公里。要求:采用直接分配法计算分配修理、运输费用,编制对外分配的会计分录。6某企业设置修理和运输两个辅助生产车间、部门。修理车间本月发生的费用19000元,提供劳务20000小时,其中,为运输部门修理1000小时,为基本生产车间修理16000小时,为行政管理部门修理3000小时。运输部门本月发生的费用20000元,提供运输40000公里,其中,为修理车间提供的运输劳务1500公里,为基本生产车间提供运输劳务30000公里,为行政管理部门提供运输劳务8500公里。要求:采用交互分配法计算分配修理、运输费用,编制会计分录。(辅助生产车间不设“制造费用”科目。7某企业修理车间和运输部门本月有关经济业务汇总如下:修理车间发生费用35000元,提供劳务20000小时,其中,为运输部门提供3000小时,为基本生产车间提供16000小时,为管理部门提供1000小时。运输部门发生费用46000元,提供运输40000公里,其中,为修理车间提供3500公里,为基本生产车间提供30000公里,为管理部门提供6500公里。计划单位成本:修理每小时2元,运输每小时1。20元。要求:(1)计算按计划成本分配合计数额。 (2)计算辅助生产(修理、运输)实际成本数额。 (3)计算辅助生产差异。 (4)编制按计划成本分配和辅助生产成本差异的会计分录。8某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共计生产工时22000小时,其中,甲产品7500小时,乙产品8500小时,丙产品6000小时。本月发生的各种间接费用如下:(1)以银行存款支付劳动保护费1300元。(2)车间管理人员工资4000元。(3)按车间管理人员工资的14%提取应付福利费。(4)车间消耗材料1700元。(5)车间固定资产折旧费1600元。(6)预提修理费500元。(7)本月摊销保险费400元。(8)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运输费)转入1200元。(9)以银行存款支付办公费、邮电费、水电费及其他支出等共计1940元。(10)采用工时比例法在各种产品之间分配制造费用。 要求:根据上列资料编制制造费用 发生和分配的会计分录习题答案 五、计算分析题 1A产品原料定额消耗量 =2560=1500(公斤) B产品原料定额消耗量 =4040=1600(公斤) C产品原料定额消耗量 =5010=500(公斤) 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3672 =102 1500+1600+500 A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数量=1500102=1530(公斤) B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数量=1600102=1632(公斤) C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数量=500102=510(公斤) A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费=15305=7650元 B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费=16325=8160元 C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费=5105=2550元会计分录如下: 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7650 B产品 8160 C产品 2550 贷:原材料 18360 2领用时:借:长期待摊费用 36000 贷:低值易耗品 36000 调整成本差异: 360003%=1080(节约) 借:长期待摊费用 1080 贷:材料成本差异低值易耗品差异 1080 本月摊销低值易耗品(360001080)18=1940 借:制造费用 1940 贷:长期待摊费用 1940 3(1)分配电费:分配率=7600(50002000+600)=1 基本车间:产品用电费=45001=4500元 照明用电费=5001=500元 辅助车间: 用电费=20001=2000元 企业管理部门用电费=6001=600元 合计 7600元 分配A、B产品动力费:分配率=4500(3000+2000)=09 A产品负担:300009=2700元 B产品负担:200009=1800元 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燃料及动力)2700 B产品(燃料及动力)1800 辅助生产成本(燃料及动力) 2000 制造费用基本车间主任 500 管理费用 600 贷:银行存款 7600 4(1)16月份预提大修理费用时: 借:基本生产成本 1750 贷:预提费用 1750 (2)6月份发生大修理费用时: 借: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24000 贷:原材料 9860 应付工资 8300 制造费用 5840 (3)结转修理费用; 借:预提费用 24000 贷: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24000 (4)712月份每月分摊大修理费用: 借:基本生产成本 2250 贷:预提费用 2250 其中:2250=(24000-17506)6 5(1)对外分配劳务量修理: 2600400=2200(小时) 运输: 7500300=7200(吨公里)(2)分配率 修理: 45102200=205(元/小时) 运输: 79207200=110(元/公里)(3)对外分配金额 基本生产车间: 应分配修理费用=2000205=4100(元) 应分配运输费用=5200110=5720(元) 行政管理部门: 应分配修理费用=200205=410(元) 应分配修理费用=2000110=2200(元)(4)会计分录 借:制造费用 9820 管理费用 2610 贷:辅助生产成本修理 4510 运输 7920 6(1)交互分配前的分配率修理:1900020000=095(元/小时) 运输:2000040000=05(元/公里)(2)交互分配 运输应分配的修理费:1000095=950(元) 修理应分配的运输费:1500050=750(元)(3)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对外分配数额)。 修理: 19000+750950=18800(元) 运输: 20000+950750=20200(元)(4)交互分配后的分配率(对外分配率) 修理:1880019000=098947 运输:2020038500=052468(5)对外分配(尾数四舍五入) 基本生产车间: 修理费=16000098947=1583152(元) 运输费=30000052468=1574040(元) 行政管理部门: 修理费=3000098947=296848(元) 运输费=8500052468=445960(元)(6)会计分录 交互分配时: 借:辅助生产成本修理 750 运输 950 贷:辅助生产成本运输 750 修理 950对外分配时: 借: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3157192 管理费用 742808 贷:辅助生产成本修理 18800 辅助生产成本运输 202007(1)计划成本分配数额修理:200002=40000(元) 运输:40000120=48000(元)(2)辅助生产实际成本。 修理:35000+(3500120)=39200(元)运输:46000+(30002)=52000(元)(3)辅助生产成本差异 修理:3920040000=800(元)(节约) 运输:5200048000=+4000(元)(超支)(4)会计分录借:辅助生产成本修理 4200 运输 6000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32000+36000) 68000 管理费用(2000+7800) 9800 贷:辅助生产成本运输 48000 修理 40000借:管理费用 3200 贷:辅助生产成本修理 (800) 运输 40008(1)借:制造费用 1300 贷:银行存款 1300(2)借:制造费用 4000 贷:应付工资 4000(3)借:制造费用 560 贷:应付福利费 560(4)借:制造费用 1700 贷:原材料 1700(5)借:制造费用 1600 贷:累计折旧 1600(6)借:制造费用 500 贷:预提费用 500(7)借:制造费用 400 贷:待摊费用 400(8)借:制造费用 1200 贷:辅助生产成本 1200(9)借:制造费用 1940 贷:银行存款 1940 制造费用分配率=1320022000=06(元/小时) 各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 甲产品 750006=4500(元) 乙产品 850006=5100(元) 丙产品 600006=3600(元)(10)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4500 乙产品 5100 丙产品 3600 贷:制造费用 13200第四章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与归集五、计算分析题1甲产品由两道工序制成。原材料随生产进度分工序投入,在每道工序开始时一次投料。第1工序投入原材料定额为280公斤,月末在产品数量3200件,第二工序投入原材料定额为220公斤,月末在产品数量2400件。完工产品为8400件,月初在产品和本月发生的实际原材料费用累计528864元。 要求:(1)分别计算两道工序按原材料消耗程度表示的在产品完工率。 (2)分别计算两道工序按原材料消耗程度表示的在产品的约当产量。 (3)按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费用。2某工业企业生产乙产品。6月初在产品费用:原材料费用1400元;工资和福利费3000元,制造费用1000元。完工产品4000件,单件原材料费用定额2元,单件工时定额1。25小时。月末在产品1000件,单件原材料费用定额2元,工时定额1小时。 要求:采用定额比例法分配计算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费用。习题答案 五、计算分析题11分工序计算在产品完工率(投料率)第一工序:280(280+220)100%=56%第二工序:(280+220)(280+220)100%=100% 分工序计算在产品的约当产量第一工序:320056%=1792(件)第二工序:2400100%=2400(件)合计 4192件原材料费用分配率528864(84004192)=42分配原材料费用完工产品840042=352800(元)月末在产品419242=176064(元)2生产费用累计 原材料:9600 工资和福利费:3600 制造费用:1200 费用分配率 原材料: 9600(8000+2000)=0.96 工资和福利费: 3600(5000+1000)=0.6 制造费用: 1200(5000+1000)=0.2 完工产品费用 原材料: 定额 40002=8000 实际80000.96=7680 工资和福利费:定额40001.25=5000小时 实际50000.6=3000 制造费用: 定额 5000小时 实际50000.2=1000 合计 11680月末在产品费用 原材料: 定额10002=2000 实际20000.96=1920 工资和福利费:定额10001=1000(小时) 实际10000.6=600 制造费用: 定额 1000(小时) 实际10000.2=200 合计 2720 第五章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概述四、问答题2. 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辅助方法各有哪几种?基本方法和辅助方法的划分依据是什么? 2答: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三种,辅助方法有分类法、定额法、标准成本法、作业基础成本法等。基本方法和辅助方法的划分,主要是以该种方法与生产类型的特点有无直接联系;从计算产品实际成本的角度来说,它们是否是必不可少等方面进行。第六章 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四、问答题 1简化分批法的特点是什么? 2试比较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3什么是成本还原?为什么要进行成本还原?五、计算分析题 1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生产组织属于小批生产,采用分批法计算成本。 (1)5月份的产品批号有:9414批号:甲产品10台,本月投产,本月完工6台。9415批号:乙产品10台,本月投产,本月完工2台。 (2)5月份各批号生产费用资料见表:生产费用分配表 批号原材料工资及福利费制造费用94143360235028009415460030501980 9414批号甲产品完工数量较大,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其他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在产品完工程度为50%。 9415批号乙产品完工数量较少,完工产品按计划成本结转。每台产品单位计划成本:原材料费用460元,工资及福利费用350元,制造费用240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分批法,登记产品成本明细账,计算各批产品的完工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2某工业企业生产组织属于小批生产,产品批数多,而且月末有许多批号未完工,因而采用简化的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 (1)9月份生产批号有: 9420号:甲产品5件,8月投产,9月20日全部完工。 9421号:乙产品10件,8月投产,9月完工6件。 9422号:丙产品5件,8月末投产,尚未完工。 9423号:丁产品6件,9月初投产,尚未完工。 (2)各批号9月末累计原材料费用(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和工时为: 9420号:原材料费用18000元,工时9020小时。 9421号:原材料费用24000元,工时21500小时。 9422号:原材料费用15800元,工时8300小时。 9423号:原材料费用11080元,工时8220元小时。 (3)9月末,该厂全部产品累计原材料费用68880元,工时47040小时,工资及福利费18816元,制造费用28224元。 (4)9月末,完工产品工时23020元,其中乙产品14000小时。 要求:(1)根据上列资料,登记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和各批产品成本明细账。 (2)计算和登记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 (3)计算各批完工产品成本。 3有关资料如下:产成品成本还原计算表 产品名称:甲产量: 100件 单位:元 项目 产量(件) 还原分配率 半成品 原材料 工资及福利费 制造费用 成本合计 还原前产成品成本 8400 2800 4160 15360 本月所产半成品成本 2900 1380 2720 7000 产成品所耗半成品成本还原 还原后产成品总成本 还原后产成品单位成本 要求:(1)计算还原分配率。 (2)将还原前产成品成本中的半成品费用,按本月所产半成品成本的结构进行还原,计算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4资料: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分三个步骤连续加工,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各步骤发生的费用已填列在成本计算单中,三个步骤的产量记录如下:(计量单位:件)项目 第一步骤 第二步骤 第三步骤 月初结存在产品数量 300 400 200 本月投入(或转入)数量 800 1000 1200 本月完工转出数量 1000 1200 1100 月末结存在产品数量 100 200 300 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 60% 50% 50% 要求:(1)按约当产量比例法的要求,计算各步骤的总约当产量。 (2)计算各步骤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 (3)编制产品成本计算表,并作产成品入库的会计分录。计算各步骤的总的约当产量:第一步骤: 直接材料项目= 其他费用项目=第二步骤: 其他费用项目=第三步骤: 其他费用项目=产品成本计算单 第一步骤 产量: 摘要 直接材料 直接工资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 103500 11700 8700 123900 本月产品费用 100500 13200 9975 123675 费用合计 单位成本(分配率) 应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 广义在产品成本 产品成本计算单 第二步骤 产量: 摘要 直接材料 直接工资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 5560 4140 9700 本月产品费用 15440 11610 27050 费用合计 单位成本(分配率) 应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 广义在产品成本 产品成本计算单 第三步骤 产量: 摘要 直接材料 直接工资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 1800 1300 3100 本月产品费用 20700 14950 35650 费用合计 单位成本(分配率) 应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 广义在产品成本 产品成本计算单 甲产品 产量: 摘要 直接材料 直接工资 制造费用 合计 第一步骤份额 第二步骤份额 第三步骤份额 完工产品总成本 单位成本 习题答案一、填空题 1品种法 分批法 分步法 2直接 每种产品 直接 成本明细账 成本计算单 分配 成本明细账 成本计算单 3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 4批别 5数批 6不固定 7基本生产成本二级 直接计入费用 生产工时 成本项目 基本生产成本二级 8逐步结转 平行结转 9综合结转 分项结转 10半成品 半成品 11半成品 成本项目 12半成品 半成品 份额 13尚在本步骤加工中的在产品 本步骤已完工转入半成品库的半成品 已从半成品库转到以后各步骤进一步加工、尚未最后制成的半成品 14同时 逐步结转 15费用结转 实物管理 资金管理四、问答题1答:简化的分批法,也称累计间接计入费用分配法。这种方法与一般的分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各批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计入费用的工作以及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工作,是利用累计间接计入费用分配率,到产品完工时合并在一起进行的。这就是说,各项间接计入费用累计分配率既是在各批完工产品之间分配各该费用的依据,也是在完工批别与月末在产品批别之间以及某批产品的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各该费用的依据。采用这种方法,仍应按照产品批别设立产品成本计算单,但在产品未完工前,单内只登记各月发生的直接计入费用和生产工时,不用按月登记间接计入费用,只有到该定单产品全部完工时,才按累计分配率计算、登记完工产品成本,而不用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因此,这种方法又称为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在简化的分批法下,为了按月提供全部产品的累计间接计入费用和累计工时资料,还必须设立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以便登记各批产品的直接计入费用、间接计入费用和累计工时数。2答:逐步结转分步法与平行结转分步法的相同之处是:按照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多步骤生产。逐步结转分步法与平行结转分步法的不同之处是:(1)各步骤提供的资料不同:在逐步结转分步法下,各步骤产品成本计算单中所归集的生产费用不仅有本步骤发生的,而且还包括随半成品实物转来的以前步骤的生产费用(第一步骤除外),因而能够为各生产步骤在产品的实物管理和资金管理提供资料;在平行结转分步法下,各步骤产品成本计算单中所归集的生产费用只是各该步骤发生的生产费用,不包括以前步骤发生的生产费用,因而不能为各个步骤在产品的实物管理和资金管理提供资料。(2)生产费用分配的对象不同:在逐步结转分步法下,各步骤产品成本计算单中所归集的生产费用是在各该步骤的半成品(或产成品)与狭义在产品之间分配的;在平行结转分步法下,各步骤产品成本计算单中所归集的生产费用是在产成品与广义在产品(最后一个步骤为狭义在产品)之间分配的。(3)在产品的含义不同:在逐步结转分步法下,在产品是狭义的,也就是指本步骤正在加工的在产品,它的成本是按所在地反映的,有利于在产品资金的管理;在平行结转分步法下,在产品是广义的,它不仅包括正在本步骤加工的在产品和本步骤已完工转入半成品库的半成品,而且还包括已从半成品库转到以后各步骤进一步加工、尚未最后产成的在产品,它的成本集中留在成本发生地的成本计算单内,也就是按发生地反映的。(4)产成品成本计算的方法不同:在逐步结转分步法下,产成品成本是将最后加工步骤成本计算单内的半成品成本,加上最后步骤加工费用求得,所以在综合结转分步法下,有成本还原问题;在平行结转分步法下,产成品成本是由原材料加上各步骤应计入产成品的工费求得,所以没有成本还原问题。(5)半成品成本处理的方法不同:在逐步结转分步法下,由于半成品可能对外销售,所以每月要计算各步骤完工半成品成本,并随着半成品实物移转而结转;在平行结转分步法下,一般不计算半成品成本,半成品实物向下一步骤转移,它的成本仍留在发生地的成本计算单内,所以不便于半成品资金的管理。如果半成品需要出售,要另行计算半成品成本。(6)成本计算的及时性不同:在逐步结转分步法下,要按加工步骤的顺序来累计产品成本,要等上一步骤成本计算完毕,才能计算后一步骤的成本,且在综合结转法下,最后还要进行成本还原,会影响成本计算的及时性;在平行结转分步法下,各步骤可以同时结转成本,平行计入产品成本,而且不需要进行成本还原,因此成本计算比较及时。3答:在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时,最终产成品成本项目中反映的数据并不能显示产品成本构成的实际情况,因此在管理上要求从整个企业角度考核和分析产品成本的构成和水平时,还应将综合结转算出的产成品成本进行成本还原。所谓成本还原就是从最后一个步骤起,把本月产成品成本中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还原成原材料、工资及福利费、制造费用等原始成本项目,从而求得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资料。五、计算与分析题 1(1)甲产品成本明细账,如表所示: 产品批号:9414 投产日期:5月 产品名称:甲 批量:10台 完工日期 :5月完工6台 月日摘要原材料工资及福利费制造费用合计531本月生产费用3360235028008510531完工产品成本20161762502100587850531完工产品单位成本(6台)3362937521097975531月末生产费用134458750700263150 表内数字计算: 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3360(6+4)6=2016(元) 月末在产品原材料费用=3360(6+4)4=1344(元) 在产品约当产量=450%=2(台) 完工产品工资及福利费=2350(6+2)6=1762。5(元) 月末在产品工资及福利费=2350(6+2)2=587。50(元) 完工产品制造费用=2800(6+2)6=2100(元) 月末在产品制造费用=2800(6+2)2=700(元) (2)乙产品成本明细账,如下表所示: 产品批号:9415 投产日期:5月 产品名称:乙 批量:10台 完工日期:5月完工2台月日摘要原材料工资及福利费制造费用合计531本月生产费用4600305019809630531单台计划成本4603502401050531完工2台产品计划成本9207004802100531月末在产品费用3680235015007530 2(1)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如下所示:月日摘要原材料工时工资及福利费制造费用合计930生产费用累计数68880470401881628224115920930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0406930完工产品成本324002302092081381255420930余额364802402096081441260500 二级账中数字计算: 工资及福利费累计分配率=1881647040=0.4 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18000+14400=32400(元) 完工产品工时=9020+14000=23020(小时) 完工产品工资及福利费=230200.4=9208(元) 完工产品制造费用=230400.6=13812(元) (2)产品成本明细账 甲产品成本明细账 产品批号:9420 投产日期:8月 产品名称:甲 产品批量:5件 完工日期:9月月日摘要原材料工时工资及福利费制造费用合计930生产费用累计数180009020930完工产成本(5件)1800090203608541227020930完工产品单位成本360018047216108245404 乙产品成本明细账: 产品批号:9521 投产日期:8月 产品名称:乙 产品批量:10件 完工日期:9月完工6件月日摘要原材料工时工资及福利费制造费用合计930生产费用累计数2400021500930完工产品成本(6件)14400140005600840028400930完工成品单位成本2400233333933331400473333930余额96007500 产品成本明细账 产品批号:9422 投产日期:8月 产品名称:丙 产品批量:5件 完工日期: 月日摘要原材料工时工资及福利费制造费用合计930生产费用累计数158008300 产品成本明细账 产品批号:9423 投产日期:9月 产品名称:丁 产品批量:6件 完工日期: 月日摘要原材料工时工资及福利费制造费用合计930本月生产费用1108082203(1)还原分配率=84007000=1.2 (2) 产成品成本还原计算表 产品名称:甲 产量:100件 项目 产量(件) 还原分配率 半成品 原材料 工资及福利费 制造费用 成本合计 还原前产成品成本 8400 2800 4160 15360 本月所产半成品成本 2900 1380 2720 7000 产成品所耗半成品成本还原 12 8400 3480 1656 3264 0 还原后产成品总成本 100 3480 4456 7424 15360 还原后产成品单位成本 3480 4456 7424 153 4(1)计算各步骤的总约当产量:第一步骤: 60件 第二步骤:100件 第三步骤:150件 (2)计算各步骤应计入产成品的份额 第一步骤:直接材料项目=1000+100+400+200=1700件 其他费用项目=1000+400+200+10060%=1660件 第二步骤:其他费用项目=1200+200+20050%=1500件 第三步骤:其他费用项目=1100+30050%=1250件 (3) 产品成本计算单 产品成本计算单 第一步骤 产量: 1100摘要 直接材料 直接工资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费用 103500 11700 8700 123900 本月产品费用 100500 13200 9975 123675 费用合计 204000 24900 18675 247575 单位成本(分配率) 120 15 1125 应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 132000 16500 6300 160875 广义在产品成本 72000 8400 6300 86700 产品成本计算单 第二步骤 产量: 1100摘要 直接材料 直接工资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费用 5560 4140 9700 本月产品费用 15440 11610 27050 费用合计 21000 15750 36750 单位成本(分配率) 14 105 应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 15400 11550 26950 广义在产品成本 5600 4200 9800 产品成本计算单 第三步骤 产量: 1100摘要 直接材料 直接工资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费用 1800 1300 3100 本月产品费用 20700 14950 35650 费用合计 22500 16250 38750 单位成本(分配率) 18 13 应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 19800 14300 34100 广义在产品成本 2700 1950 4650 产品成本计算单 甲产品 产量: 1100摘要 直接材料 直接工资 制造费用 合计 第一步骤份额 132000 16500 12375 160875 第二步骤份额 15400 11550 26950 第三步骤份额 19800 14300 34100 完工产品总成本 132000 51700 38225 221925 单位成本 120 47 3475 20175 第七章 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四、问答题1简述分类法的特点。它适用于哪些类型的企业?2什么是联产品?什么是副产品?两者有何联系和区别?3试述定额法下定额变动差异及脱离定额差异的含义及其区别。五、计算与分析题1甲产品采用定额法计算成本。本月份有关甲产品原材料费用的资料如下: (1)月初在产品定额费用为5000元,月初在产品脱离定额差异为为节约145元,月初在产品定额费用调整为降低100元。定额变动差异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2)本月定额费用为100000元,本月脱离定额差异为节约5100元。(3)本月原材料成本差异率为超支1%,材料成本差异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4)本月完工产品的产量500件。甲产品单位成本产品原材料费用定额为220元,定额变动系数为0。9。要求:(1)计算本月完工产品的原材料定额费用 (2)计算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费用。 (3)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实际费用(脱离定额差异,按定额费用比例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习题答案四、问答题1答:成本计算分类法是按产品类别归集生产费用,先计算各类产品的总成本,然后再分别计算出该类各种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分类法不是一种独立的成本计算方法,它必须与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结合起来应用。它是以类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为每类产品设置成本计算单,先计算出各类产品的总成本,然后通过一定比例或分配标准计算出每一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凡是产品的品种、规格繁多,又可以按照规定的要求划分为若干类别的企业或车间,均可采用分类法计算成本。分类法与生产的类型没有直接关系,因而可以在各种类型的生产中应用。联产品所用的原料和工艺过程相同,因而最宜于也只能归为一类,采用分类法计算成本。多步骤大量生产的钢铁厂可采用分步法计算各类钢铁产品的成本,然后采用分类法分别计算各类中各种产品的成本。单步骤、大量大批生产的无线电元件厂可先采用品种法计算出某一类元件的成本,然后采用分类法分配计算该类不同规格的各种元件的成本。还有一些制造企业,除了生产主要产品以外,还可能生产一些零星产品,这些零星产品虽然内部结构、所耗原材料和工艺过程不一定相近,但是它们的品种、规格多,而且数量少、费用比重小,为了简化成本计算工作,可以将这些零星产品归为几类,采用分类法计算成本。2答:联产品是使用同一种原材料,经过同一生产过程,同时生产出来的几种具有同等地位的主要产品。副产品是指在主要产品生产过程中,附带生产出来的非主要产品。联产品和副产品之间的联系,在于它们都是联合生产过程的产物,都是投入相同的原材料,经过同一生产过程而产生的。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价值。联产品的价值一般较大,而副产品的价值一般较小。同时,联产品是企业生产的主要目的,因此是企业的主要产品,而副产品则是随主要产品附带生产出来的,是非主要产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