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药学复习题C.doc_第1页
生药学复习题C.doc_第2页
生药学复习题C.doc_第3页
生药学复习题C.doc_第4页
生药学复习题C.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药学复习题C一、简答题1. 生药的拉丁名是如何命名的?2. 什么是药品的质量标准?3.简述当归的性状、粉末显微鉴别要点及功效4. 药材关龙胆有何主要的显微特征?主含何种化学成分?5. 莪术的原植物有几种?药材有几种?如何区别? 6. 简述何首乌的来源与性状鉴别要点。 7. 如何区别白芷与杭白芷?何种为地道药材?主产地为何地? 8. 简述厚朴干皮的性状和粉末显微的鉴别要点。9. 简述苦杏仁的性状和粉末显微鉴别要点。二、简述下列生源的来源、性状鉴别要点1、川贝母2、麝香三、简述下列生药的鉴别要点1、生药鹿茸、苦杏仁、生晒山参的性状鉴别要点。2、简述生药黄连的显微鉴别要点。3.简述生药的拉丁名的构成4.给出生药附子、天南星、大青叶、辛夷的来源5.给出生药柴胡、天麻、黄柏、洋金花的化学成分和功效6.简述生药质量的限量控制的内容及方法生药学复习题C答案一、简答题1. 生药的拉丁名是如何命名的?生药的拉丁名通常有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药用部位的名称,用第一格表示,常见的有:根Radix,根茎Rhizoma,茎Caulis,木材Lignum,枝Ramulus,树皮Cortex,叶Folium,花Flos,花粉Pollen,果实Fructus,果皮Pericarpium,种子Semen,全草Herba,树脂Resina,分泌物Venenum等。第二部分有多种形式:原植(动)物的属名(第二格);原植(动)物的种名(第二格);兼用原植(动)物的属名和种名(第二格),用以区别同属他种来源的生药;原植物(第二格)和其他附加词,用以说明具体的性质或状态。有些生药的拉丁名中没有药用部位的名称,直接用原植(动)物的属名或种名。矿物类生药的拉丁名,一般采用原矿物拉丁名。2. 什么是药品的质量标准?药品的质量标准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药品的质量和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以及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律依据;对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起着重要作用,它是药品现代化生产和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3. 简述当归的性状、粉末显微鉴别要点及功效略呈圆柱形,下部有支根5-5条或更多;表面黄棕色至棕褐色,具纵皱纹及横长皮孔;根头具环纹,上端圆钝,有紫色或黄绿色的茎及叶鞘残基;主根表面凹凸不平,支根上粗下细,多扭曲,有少数须根痕;质柔韧,断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具放射状纹理,习称“菊花心”;皮部厚,有裂隙及多数棕色油点,习称“朱砂点”;木部色较淡,形成层环黄棕色;有浓郁的香气,味甘、辛、微苦。粉末:纺锤形韧皮薄壁细胞,壁较一般薄壁细胞略厚,非木化,表面(切向壁)有极微细、斜向交错的纹理;有时可见1至数个菲薄而略弯曲的横隔。油室及油管碎片时可察见。导管主为梯纹及网纹,木栓细胞淡黄色。4. 药材关龙胆有何主要的显微特征?主含何种化学成分?外皮层细胞表面观类纺锤形,每一大细胞由横壁分隔成数个扁方形的小细胞,每个小细胞又由纵壁分隔为二。内皮层细胞表面观类长方形,甚大,平周壁现纤细的横向纹理,每一细胞由纵隔壁分隔成数个栅状小细胞,纵隔壁大多连珠状增厚,小细胞又由横壁分隔为25。薄壁细胞含细小草酸钙针晶。主要是裂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5. 莪术的原植物有几种?药材有几种?如何区别? 莪术:为姜科植物温郁金干燥根茎。桂莪术:为姜科植物广西莪术C.干燥根茎。蓬莪术:为姜科植物蓬莪术的干燥根茎。温莪术:长卵形、长圆形或纺锤形,顶端长尖,基部钝圆;表面灰黄白色至灰棕色,粗糙,上部环节凸起,节上有鳞片样叶柄残基,基部有圆形微凹的须根痕,芽痕及侧根茎痕不明显,有的可见刀削痕;体重,质坚实,断面黄棕色至棕褐色,角质样,内皮层环明显,有点状或条状维管束、棕色油点(油室);气香、味苦、辛。桂莪术:卵圆形、长卵形,顶端多钝尖,基部钝圆;表面灰黄白色至灰棕色,光滑,环节明显或不明显,有点状的须根痕或有残留的须根,两侧各有1列下陷的芽痕和侧生根茎痕,侧生根茎痕较大,位于下部;质坚实,断面黄棕色或淡棕色,皮层与中柱易分离;气微香,味微苦、辛。蓬莪术:呈卵圆形、长卵形、圆锥形或长纺锤形,顶端多钝尖,基部钝圆;表面灰黄白色至灰棕色,上部环节明显,下部有下陷的侧生根茎痕及芽痕,有的有残留的须根;体重,质坚实,断面深绿色或黄绿色,皮层与中柱易分离;气微香,味微苦、辛。6. 简述何首乌的来源与性状鉴别要点。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干燥块根。呈团块状或不规则纺锤形;表面红棕色或红褐色,凹凸不平,有不规则的浅沟和皱纹,并有横长皮孔样突起及细根痕 ;体重,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浅黄棕色或浅红棕色,显粉性,皮部有异型维管束环列,形成411个类圆形异型维管束作环状排列 ,形成 “云锦花纹”,中央为较大的正常维管柱;气微,味微苦、甜涩。以体重、质坚实、粉性足者为佳。 7. 如何区别白芷与杭白芷?何种为地道药材?主产地为何地? 杭白芷为地道药材,主产于浙江。长圆锥形,表面灰黄色,有横长突起的疤痕,质坚实,粉性足,香气浓郁。白芷:形圆、疤痕散在;杭白芷:上方下圆、疤痕四纵棱列。饮片白色或灰白色,有棕色环纹。8. 简述厚朴干皮的性状和粉末显微的鉴别要点。干皮:呈卷筒状(习称“筒朴”);或双卷筒状(习称“如意朴” );一端呈卷筒状,另一端宽大似喇叭口(习称 “靴筒朴” )。外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粗糙,有时呈鳞片状,较易剥落,有明显椭圆形皮孔和纵皱纹,刮去粗皮者显黄棕色,较平滑;内表面紫棕色,具细密纵纹,划之显油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折断面外侧颗粒性,可见光亮的小结晶,内侧纤维性,可成层剥离。气香,味辛辣、微苦。粉末:石细胞类长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分枝状,呈分枝状者较大,长约至220mm ,有时可见层纹和纹孔。纤维甚多,成束,壁甚厚,木质化,孔沟不明显。油细胞椭圆形或类圆形,散在,壁稍厚,木化,含黄棕色油状物。筛管分子端壁具复筛板,筛域极大,筛孔明显,侧壁也有小型筛域。木栓细胞呈多角形,偶见草酸钙方晶。9. 简述苦杏仁的性状和粉末显微鉴别要点。呈扁心形,顶端略尖,基部钝圆,左右不对称;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珠孔位于尖端。近尖端边缘有一短棱线痕(种脐),钝圆一端较肥厚,有一椭圆形点(合点),种脐与合点间有深色的线形痕(种脊),从合点处分散出许多深棕色脉纹;种皮与胚乳薄,子叶2枚,肥厚,富油性,子叶结合面有缝隙,胚根介于子叶尖端。无臭,味苦。与水共研产生苯甲醛香气。粉末:种皮石细胞,单个散在或数个成群,淡黄色、鲜黄色或黄棕色。侧(断)面观大多呈贝壳形、类圆形、卵圆形;底部宽,壁厚,层纹无或极少,纹孔甚密;突出于表皮层的部分呈半月形、弓形或圆拱形,约占高度的1/2,色较淡,壁厚,层纹明显,纹孔少。表面观石细胞呈类圆形、类多角形,纹孔大而密。种皮外表皮薄壁细胞黄棕色,多皱缩,常与石细胞相连。子叶细胞亦含脂肪油和糊粉粒。二、 简述下列生源的来源、性状鉴别要点。1、川贝母百合科植物卷叶贝母(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 Don)、暗紫贝母(F. unibracteata Hsiao et K. C. Hsia)、甘肃贝母 (F. przewalskii Maxim. Et Batal.)、或梭砂贝母 (F. delavayi Franch.)的干燥鳞茎。前三者习称“松贝”和“青贝”,后者习称“炉贝”。松贝:呈类圆锥形或近球形,高0.30.8cm,直径0.30.9cm。表面类白色。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杯中抱月;”顶部闭合,内有类圆柱形、顶端稍尖的心芽和小鳞叶1-2枚;先端钝圆或稍尖,底部平,微凹入,中心有1灰褐色的鳞茎盘,偶有残厚须根。质根而脆,断面白色,富粉性。气微,味微苦。 青贝:呈类扁球形,高0.41.4cm,直径0.41.6cm。表面灰黄色。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相对抱合不紧,习称“观音合掌”,顶部开裂,内有心芽和小鳞叶2-3枚及细圆柱形的残茎。气微,味微苦。炉贝母:鳞茎呈长圆锥形,或卵圆形,高0.72.5cm,直径0.52.5cm。表面类白色或浅棕黄色,较粗糙,常具棕色斑点,习称“虎皮斑”。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顶部开裂略尖,基部稍尖或较钝。 微臭,味微苦。2、麝香鹿科动物林麝、马麝、或原麝成熟的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毛壳麝香:扁圆形或类椭圆形的囊状体,直径37cm,厚24cm。开口面的皮革质,棕褐色,略平,密生白色或灰棕色短毛,从两侧围绕中心排列,中间有1小囊孔。另一面为棕褐色略带紫的皮膜,微皱缩,偶显肌肉纤维,略有弹性,剖开后可见中层皮膜呈棕褐色或灰褐色,半透明,内层皮膜呈棕色,内含颗粒状、粉末状的麝香仁和少量细毛及脱落的内层皮膜(习称“银皮”)。香囊以饱满、皮薄、捏之有弹性,香气浓烈者为佳。 麝香仁 野生者:质软,油润,疏松;其中颗粒状者习称“当门子”,呈不规则圆球形或颗粒状,表面多呈紫黑色,油润光亮,微有麻纹,断面深棕色或黄棕色;粉末状者习称“散香”,呈棕褐色或黄棕色,并有少量脱落的银皮和细毛。以质柔润、当门子多、香气浓烈者为佳。 三、简述下列生药的鉴别要点1.简述生药鹿茸、苦杏仁、生晒山参的性状鉴别要点鹿茸:花鹿茸:呈圆柱状分枝,具有一个分枝者习称“二杠”,主枝习称“大挺”,侧枝,习称“门桩”,枝顶钝圆。外皮红棕色或棕色,多光润,密被红棕色或棕黄色细茸毛,上端较密,下端较疏;分岔间具1条灰黑色筋脉。皮茸紧贴。锯口黄白色,外围无骨质,中部密布细孔。体轻,气微腥,味微咸。具二个分枝者,习称“三岔”,主枝略呈弓形而微扁,分枝较长,枝端略尖,下部多有纵棱筋及突起疙瘩,皮红黄色,茸毛较稀而粗。二茬茸与头花茸相似,但挺长而不圆,下部有纵棱筋,皮灰黄色,茸毛较粗糙,锯口外围多已骨化。体较重,无腥气,质较次。花鹿茸,砍茸:为带骨的茸,茸形与锯茸相同,脑骨前端平齐,后端有一对弧形骨分列两旁,习称“虎牙”,外附脑皮,皮上密生茸毛。马鹿茸:马鹿茸较花鹿茸粗大,分枝较多。侧枝一个者习称“单门”;二个者习称“莲花”;三个者习称“三岔”;四个者习称“四岔”或更多;最多可分至“九岔”。苦杏仁:呈扁心形,顶端略尖,基部钝圆,左右不对称;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珠孔位于尖端。近尖端边缘有一短棱线痕(种脐),钝圆一端较肥厚,有一椭圆形点(合点),种脐与合点间有深色的线形痕(种脊),从合点处分散出许多深棕色脉纹;种皮与胚乳薄,子叶2枚,肥厚,富油性,子叶结合面有缝隙,胚根介于子叶尖端。无臭,味苦。与水共研产生苯甲醛香气。生晒山参:主根与根茎等长或较短,呈人字形、菱形或圆柱形;表面灰黄色,具纵纹,上端有紧密而深陷的环状横纹;多具2条主要支根,形似人体;根茎细长,上部扭曲,茎痕密生,下部常无芦碗而光滑,不定根较粗;须根稀疏,柔韧不易折断,有明显的疣状突起;气香浓厚,味甜微苦,口嚼之有清香感。2.简述生药黄连的显微鉴别要点横切面。味连:木栓层为数层细胞,其外有落皮层,常脱落。皮层较宽厚,可见根迹维管束和叶迹维管束;石细胞鲜黄色,单个或数个成群。维管束外韧型,环状排列,射线明显,韧皮部外侧有纤维束,约由10-20个纤维集成。木质部黄色均木化,木纤维发达;有髓,可见少数单个石细胞。雅连:髓部有较多石细胞。云连:皮层、中柱鞘及髓部均无石细胞。粉末:棕黄色,味极苦。石细胞鲜黄色,单个或成群,方形、类方形或长方形,孔沟和纹孔明显。纤维黄色,韧皮纤维纺锤形或梭形,壁厚,纹孔较稀;木纤维较细长,壁较薄,有的纹孔对呈人字形。淀粉粒小而多3简述生药的拉丁名的构成:生药的拉丁名是国际上通用的名称。 生药的拉丁名通常有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药用部位的名称,用第一格表示,常见的有:根Radix,根茎Rhizoma,茎Caulis,木材Lignum,枝Ramulus,树皮Cortex,叶Folium,花Flos,花粉Pollen,果实Fructus,果皮Pericarpium,种子Semen,全草Herba,树脂Resina,分泌物Venenum等。第二部分有多种形式:原植(动)物的属名(第二格),原植(动)物的种名(第二格),兼用原植(动)物的属名和种名(第二格),用以区别同属他种来源的生药,原植物(第二格)和其他附加词,用以说明具体的性质或状态。有些生药的拉丁名中没有药用部位的名称,直接用原植(动)物的属名或种名。某些菌藻类生药;由完整动物制成的生药。有些生药的拉丁名采用原产地的土名或俗名。矿物类生药的拉丁名,一般采用原矿物拉丁名。4.给出生药附子、天南星、大青叶、辛夷的来源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侧根的加工品。天南星: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异叶天南星及东北天南星的干燥块茎。大青叶: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叶。辛夷:木兰科植物望春花、玉兰和武当玉兰的干燥花蕾。5.给出生药柴胡、天麻、黄柏、洋金花的化学成分和功效柴胡:柴胡皂苷,挥发油;疏散退热、疏肝、升阳。天麻:酚苷类,天麻素;祛风定惊。黄柏:生物碱;清热燥湿、泻火除热、解毒疗疮。洋金花:多种莨菪烷类生物碱;平喘止咳,镇痛,解痉。6. 简述生药质量的限量控制的内容及方法 (1)水分含量测定: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