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崃市民政局200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doc_第1页
邛崃市民政局200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doc_第2页
邛崃市民政局200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doc_第3页
邛崃市民政局200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doc_第4页
邛崃市民政局200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件邛民函2007142号邛崃市民政局200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2007年上半年,我市民政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成都市民政局的指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邛崃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坚持和深化“1333”工作思路,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工作宗旨,全力构建城乡救助体系网络,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构建新型社区,规范社会行政事务管理,落实优抚安置政策,积极开展双拥活动,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为推进民政事业全面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实现“三强市”目标,构建和谐邛崃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和贡献。2007年上半年,我们在做好各项民政工作的同时,重点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健全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一)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机制。1、规范完善城乡低保,动态管理,应保尽保。按照市委、市政府“惠民行动”目标任务要求,进一步规范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机制,加强动态管理,应保尽保。今年以来,我们按照条例和相关文件精神,对全市城乡低保进行了一次全面普查清理,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一个审批一个,及时纳入保障范围,对不再具备条件的,发现一个清退一个。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按照规范程序实行阳光操作,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现已圆满完成普查清理工作。 截至5月底,已清退出城市低保对象215户429人,新列入对象236户451人,增加21户22人;清退出农村低保对象1239户1842人,新列入对象756户1842人。全市已列入城市低保对象为3335户6064人,月发低保金43.3万元;农村低保对象为8040户12549人,月发低保金27.6万元。并根据保障对象家庭收入变化情况,及时调整补助标准,提高补助水平,已将我市城镇低保标准由原每月160元调整为每月175元,月人均补差额由原每月53元提高到每月74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年人均补差标准由原每人每年200元,调整为310元,基本达到“人员有进有出,补助水平有升有降”的要求,按照定标补差的原则,从元月份起已将调标经费全部补发到城乡低保对象手中,较好地解决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2、帮助农村低保户改善住房条件。按照成都市民政局有关会议精神,2007年农村低保户住房改造全部实行“集中成片新建”的要求,为确保完成今年农村低保户住房改造任务,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土地调整项目,按照市委高书记的指示精神,认真进行研究安排部署,制定方案,落实措施,分别安排和规划,拟确定在平乐镇花楸社区、卧龙镇杯土社区、孔明乡姜殿村、前进镇凤凰社区、冉义镇新民社区、茶园乡张坝社区分别建1所民福院,将所在村低保户集中安排在6所民福院。目前,6所民福院已全面动工开始修建,加快建设进度,力争10月底前完工入住新居,确保我市农村低保户危房改造目标任务圆满完成。3、扶持农村贫困户1000户,脱贫700户。按照今年扶持农村贫困户1000户,脱贫700户的目标要求,我局已将扶贫目标任务分解下达各镇乡,各镇乡结合本地实际,已确定扶贫对象,制定了帮扶措施,分别举办了各类扶贫培训班,并积极组织贫困户外出务工,增加收入。我局已给各镇乡拨出扶贫专款10万元,用于解决贫困户种籽、化肥、农药等生产必须用品,确保春耕生产的顺利进行。目前,全市扶持1000户,脱贫700户的计划正按年初确定的目标实施,预计年底能如期完成或超额完成。4、继续开展“阳光育苗”工程活动。今年,在成都市相关领导的亲切关怀和社会捐助者的热情支持下,成都慈善会继续推出“阳光育苗工程”对低保家庭的中小学在校学生给予生活资助。帮助受助学生解决吃饭、穿衣、课外读物等困难,让受助学生吃好,穿暖,身体健康,学习进步,完成学业。目前,成都慈善会已将慈善资金6.6万元划拨到市慈善会。“六一”儿童节,已为202名学生发放一套新夏服,6月15日前,将慈善资金全部发放到每个学生手中。200多个贫困家庭的孩子,每人每年享受300元左右的资助款。(二)健全完善五保供养体系。1、实施农村中心敬老院改、扩建6所。按照今年“惠民行动”目标任务要求,我局高度重视,认真规划,筹措方案,狠抓落实,加快敬老院改造工作,拟规划在天台山镇、水口镇、平乐镇力争在桑园镇、牟礼镇、火井镇集中整合农村中心敬老院改扩建6所。目前,天台山中心敬老院已基本建成完工,预计7月上旬入住投入使用,其余5所中心敬老院已全面进场施工,民政局已派专人负责,督促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施工,力争10月底完工投入使用,确保分散五保人员尽快入住新院。2、完成了敬老院工作人员的招收工作。随着中心敬老院建设速度加快,入住对象不断增多,为加强中心敬老院管理队伍建设,改革五保供养新体制,提高供养、服务、管理水平。今年4月,又面向全市公开招聘中心敬老院工作人员9名,并经培训合格后于5月15日上岗,顺利完成了敬老院工作人员的招收工作。3、提高农村“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按照目标任务要求,认真落实五保供养标准,提高供养、服务、规范化管理水平。截止2006年12月底,全市共有农村五保供养对象1922人(其中集中供养472人,集中供养率达24.5%),今年15月,我市新纳入五保集中供养对象478人,共计集中供养950人,分散供养972人,集中供养率达49.4%,为确保完成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80%以上,我局已安排各镇乡分散五保户将陆续新入住中心敬老院,确保年底前完成五保集中供养目标任务。(三)加强城乡一体化救助体系信息平台建设。为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信息平台,充分发挥信息平台高效快捷、不重不漏、方便困难群众的作用,按照高书记签批件的要求,市民政局会同目标办工作人员于6月13日对全市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联席会议9个成员单位救助信息平台录入数据进行了督查。从督促检查情况来看,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目前,我市救助体系信息平台运行良好,作用日益明显,市民政局、市农发局、市房管局按照5月22日杨市长召开协调会的要求基本完成了数据录入;救助业务、市残联4项2486人,市工会1项71人,市教育局2项3401人,市卫生局1项18人,市司法局1项22人,就业局整个救助业务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录入任务。7月10日前各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将按照要求,全面完成录入任务。(四)全面实施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切实解决困难群众就医难问题。按照市政府关于实施农村医疗救助工作的试行意见和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城市医疗救助工作实施意见的精神, 我市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全面启动,对患病的农村五保户、低保户、优抚对象中的贫困户和城市低保户实施医疗救助。截止目前,已为14911名农村低保户、五保户、优抚对象中的贫困户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缴纳保费149110元;资助中小学生婴幼儿参加住院医疗补助2435人97400元;已救助农村低保户 118人;五保户207人;优抚对象中的困难户56 人共计381人;发放救助金55万元;救助城市低保人员6400人门诊费10万余元;住院救助金8万余元。其中城市医疗救助金额一个自然年度最高达8000元的有2人;农村医疗救助金额一个自然年度最高达3500元有5人。通过开展城乡医疗救助工作,维护和保障了农村低保户、五保户、优抚对象中的贫困户和城市低保户的基本生活权益,大大缓解了困难群众治病难的问题,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和帮助。(五)积极开展慈善活动,做好帮困助学工作,确保一个不能少。为帮助我市城乡低保对象家庭的贫困大学生顺利入学,今年以来,在全市广泛开展了“送温暖、献爱心,慈善一日捐”活动,全市各镇乡党委、政府,市委各部委、市级各部门、企事业单位、驻邛部队都积极踊跃捐款,奉献爱心,共募集慈善资金90余万元,为我市帮困助学落实救助资金,确保全市低保家庭的贫困学生一个不能少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二、以推进新型社区建设为抓手,积极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一)确定新型社区发展方向和目标我局从年初伊始,就组织专人对全市新型社区开展了实地调研和座谈,经过充分准备,向市委、市政府提交了关于加强新型社区建设的意见,经市委常委会同意,以两办名义200716号)在全市下发。2007年4月20日组织全市24个镇乡、所有新型社区、市上相关部门负责人共计180余人召开了新型社区建设现场会,会上下发了关于加强新型社区建设的实施细则的文件,确定了4个发展为目标:一是向创新化发展,以“管理到位,机制顺畅”为目标。二是向需求化发展,以拓展社区服务与加强社区管理相结合为目标。三是向有序化发展,以完善社区功能与理顺社区关系相结合为目标。四是向协调化发展,以党政调控与社区居民自治相结合为目标。(二)确定新型社区软硬件设施和机设置及功能为充分发挥新型社区的示范效应,体现利民便民,我们确定了镇乡新型社区的办公用房,综合用房和卫生站用房面积和机构设置。根据新型社区实际工作情况,本着精简效能的原则,把社区职能分为社会事务管理工作、农业发展产业化、充分就业等到三大块,确定了每个办公室的职能职责制度、岗位职责制度等。同时对外必须设立村(居)务公开栏、宣传栏、村(居)规民约栏等公开栏。(三)抓好四大亮点工作1、推行契约化管理,使干部群众学法用法,实现了基层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我们已经在羊安镇仁和社区试行。2、推行 “阳光五日”民主管理制度,扎实推进村级民主政治建设。3、推行“物业管理制度”,引入市场化物业管理机制,充分提高了群众的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4、做好“十大员进社区”工作,加快推进我市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三、治理农村发展环境,深化殡葬改革,提高全市火化率和公墓入葬率。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和四川省殡葬管理条例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农村发展环境建设的若干意见,加大殡改宣传力度,组织车辆深入镇乡村组宣传,进一步提高群众依法治丧意识,不断推进农村发展环境的改善。实行了人性化管理、人性化执法。今年以来,共出动人员45人次,查处违法土葬案件3起,并实施经济处罚,有效遏制了土葬和乱埋滥葬的行为。今年15月,全市共火化遗体2552具,火化率达96%。入葬公墓128具,公墓入葬率达60%。四、做好涉军人员稳定工作。今年以来,为了切实做好涉军人员的稳定工作,我们按照成都市复退军人问题工作小组的要求,及时成立了的集中接访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涉军稳定工作和处理群体性上访等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并从2月份起,集中时间和人员,对全市涉军稳定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摸底派查,针对3100多名重点优抚对象、12名复员干部、31名原8023部队退役人员的具体情况,在以单位和镇乡落实了人盯人的监控措施,做到责任到人,层层负责,做好政策宣传和思想安抚工作,辅之以临时性困难补助和低保政策的落实。坚持经常性与重点人物保持联系,半年间先后四次集中召开军转志愿兵代表曹学明、王文根、吴万贵、宋子元、王虎林以及陈世良、封家祥、叶茂军、候月良等牵头人物和骨干人员座谈,同他们交心谈心,面对面沟通思想,讲解相关政策,顾全大局,保证了不窜连、不聚集、不群体上访事件的发生,切实维护了邛崃社会的稳定。五、上半年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6所敬老院、6所民福院修建国土部门资金未落实,资金压力很大;各镇乡在民福院、敬老院的修建上配合、支持不够,对修建进度有一定影响。(二)医疗救助仍然出现门槛高、救助面窄的情况,难以完成成都市下达的目标任务。(三)对低保户的动态管理和调控能力不够,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随进随出需进一步加强。(四)新型社区建设相关镇乡进度还需加强。(五)慈善事业宣传、氛围营造不够,相关单位和企业对慈善事业的理解支持不够。六、下半年工作思路及措施(一)以完善新建中心敬老院重点,确保全市五保供养体系改革顺利成功。加快6所中心敬老院的建设,确保8月底前面竣工,年底实现全部入住。同时加强敬老院的管理工作,实行专职管理和自治管理相结合,开展人性化的管理活动,加强对敬老院专管理人员的培训,实现管理水平和硬件设施的同步上升。(二)积极抓好农村低保户危房改造工作,确保6所民福院建设10月底完工入住,全面完成目标任务。(三)抓好城乡低保动态管理工作,规范完善城乡低保工作。建议市政府把低保资金发放渠道划拨到民政局,民政局结合各镇乡实际情况,严格规范管理程序,出台相关文件、加强引导性工作,充分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有进有出、管理有序。(四)加强网络平台管理,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信息平台登录工作,提高全市各单位录入率,形成制度,建立长效机制,推进社会救助体系信息平台建设,实现救助范围的新突破。(五)发展慈善事业,做好帮困助学的“阳光圆梦工程”。加大宣传力度,完善2006年“慈善一日捐”的扫尾工作,搞好以“弘扬爱心、拯救生命”为主题的慈善晚会,积极搞好2007年“慈善一日捐”活动,确保2007年考入大学的低保家庭子女 “一个都不能少”。(六)积极加强新型社区建设,确保年底3批27个新型社区建设全面完成。(七)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工作,完成2007年符合安置条件的99人的安置工作。抓好涉军人员的稳定工作,坚持一对一的联络方式,加强与军转志愿兵和原8023部队退役人员的联系,定期开展座谈会,确保我市涉军人员无聚集、无窜连、无群体上访事件的发生。(八)治理农村发展环境,深化殡葬改革,提高全市火化率和公墓入葬率。加大殡改宣传力度,提高群众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