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1(2019山西山大附中期中)下面是碳循环简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人类减少对的依赖是当前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B过程增强后过程随之增强,故不能通过增强减少大气中的CO2量C生物群落内部碳循环的物质形式主要是CO2D参与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解析:选A。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减少对化石燃料的燃烧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表示生产者固定CO2的过程,生产者固定CO2形成有机物,有机物中的碳只有一部分随着呼吸作用重新回到无机环境中,还有一部分储存在动植物体内,故可通过增强来减少大气中的CO2量;生物群落内部碳循环的物质形式主要是含碳有机物;参与过程的生物只有生产者。2(2019江西新余四中高三月考)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一年中CO2的释放和消耗状况(相对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净光合作用量可用表示B若的量减小,则该生态系统消费者死亡率降低C该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同化量的多少可用表示D该生态系统一年中积累有机物的量可用表示解析:选A。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净光合作用量生产者光合作用量呼吸作用消耗量,可用表示,A正确;分解者能分解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排泄物及遗体残骸,因此的量减小,不能说明该生态系统消费者死亡率降低,B错误;消费者的同化量一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一部分流向下一个营养级,一部分流向分解者,因此该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同化量的多少不可用表示,C错误;该生态系统一年中积累有机物的量可用表示,D错误。3(2019甘肃金昌永昌一中期末)下列关于生态系统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都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渠道进行B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彼此依存,不可分割,不能同时进行C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可流入下一营养级和被分解者利用D设计“桑基鱼塘”,能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和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解析:选C。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都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渠道进行,而信息传递发生在生物与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A错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彼此依存,不可分割,且同时进行,B错误;生产者、消费者等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可流入下一营养级和被分解者利用,C正确;设计“桑基鱼塘”,能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和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但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D错误。4(2019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三模拟)下图表示某农业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全部生物可构成2条食物链B碳以有机物的形式由e传递到aC若将c、d的排泄物用于肥田,有利于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D若杀灭c中的农业害虫,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解析:选D。由题图可知,a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b为生产者,c、d为消费者,e为分解者,由于分解者e不在食物链中,所以图中生物只可构成一条食物链,A错误;碳以二氧化碳的形式由e传递到a,B错误;若将c、d的排泄物用于肥田,有利于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但不能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C错误;若杀灭c中的农业害虫,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D正确。5(2019吉林乾安七中月考)下列信息的传递中,与其他3种不属于同一类型的是()A小囊虫在发现榆、松等植物后,会发出聚集信息素,召唤同类来共同取食B榆树通过分泌一种化学物质,与栎树产生相互拮抗的现象C雄蚊能根据雌蚊飞行时所发出的低频声波而找到雌蚊D群居动物通过群体气味与其他群体相区别解析:选C。小囊虫发出的聚集信息素、榆树分泌的化学物质、群居动物的群体气味均属于化学信息;雌蚊飞行时所发出的低频声波属于物理信息。6EFoeminea(麻黄属植物)的授粉时间每年有很大差异,但都与7月的满月紧密联系在一起。就连幼小的无法进行授粉的球果也在满月峰值时从毛孔形珠孔处渗出传粉滴(花蜜),吸引传粉昆虫。由上述材料可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每年7月,EFoeminea开花与传粉昆虫成熟是共同进化的结果B满月、花蜜和球果都属于同种信息,信息传递方向是非生物生物生物CEFoeminea分泌花蜜,吸引传粉昆虫可以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当地传粉昆虫获得EFoeminea能量一般为10%20%解析:选A。EFoeminea开花与传粉昆虫成熟是共同进化的结果,A正确;满月属于物理信息,而花蜜属于化学信息,B错误;EFoeminea分泌花蜜,吸引传粉昆虫来传粉,体现了信息能维持物种正常的生命活动,C错误;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是指相邻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D错误。7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常常趋向于稳态。如图甲代表载畜量对草原中生产者的净生产量的影响(净生产量即生产者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有机物总量与自身呼吸消耗量的差值)。图乙表示生殖数量、死亡数量与种群数量大小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从图甲可知,c点以后生态系统的稳态将受到破坏B从图甲可知,适量的放牧不会破坏草原生态系统的稳态C从图乙可知,P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D从图乙可知,F点表示该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解析:选C。根据图甲可知,c点以后生产者的净生产量小于a点,生态系统的稳态将遭到破坏;由图甲可知适量的放牧使生产者的净生产量增加,不会破坏草原生态系统的稳态;根据图乙可知,P点时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其年龄组成为稳定型;F点表示该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即“S”型曲线中的K值。8(2019广东仲元中学、中山一中等七校高三联考)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B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往往就越弱C恶劣环境条件下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基本相同D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就是要禁止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和利用解析:选D。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A正确。一般情况下,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呈负相关,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的生态系统,其结构就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恢复力稳定性相对较弱,B正确。恶劣环境条件下的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少,群落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弱;一旦被破坏,也不容易恢复,恢复力稳定性也弱,C正确。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要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D错误。9下图是我国南方开始尝试的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利用雏鸭旺盛的杂食性,吃掉稻田里的杂草和害虫,用作物养猪、养鸭,用秸秆培育蘑菇、生产沼气,猪鸭粪、沼渣肥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是太阳光能B调查该生态系统中某种双子叶杂草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样方法C在该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都实现了循环利用,不需要向田间施用化肥D该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较差解析:选C。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是太阳光能,A项正确;调查该生态系统中某种双子叶杂草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样方法,B项正确;在该生态系统中,氮元素不断通过产品输出该生态系统,所以还要往农田中不断施加氮肥,且能量不能循环利用,C项错误;该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较差,D项正确。10(2019重庆高三第二次诊断)2017年10月,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以下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链和食物网示意图和碳循环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中,蛇与鹰的关系是_。如果鸟的食物60%来自草,那么鸟增重100 g,最多需要草_g。(2)甲图中,由于除草剂、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导致蛙的数量急剧减少,则一段时间内蝗虫数量的变化趋势是_。(3)乙图中,若D是分解者,则5过程是_。(4)乙图中,物质循环同时伴随着能量流动,那么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5)生态系统的功能除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外,还有信息传递。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的作用有_。解析:(1)分析甲图可知,蛇与鹰都捕食鸟,属于竞争关系,同时鹰又捕食蛇,所以蛇与鹰间具有捕食和竞争关系;已知鸟的食物中60%来自草,则鸟的食物中40%来自蝗虫,要求使鸟体重增加100 g,最多需要生产者量,则能量流动效率应该取最小值10%,据此可以列式:草的量10040%10%10%10060%10%4 600 g。(2)如果青蛙的数量减少,则被捕食者蝗虫将因天敌的数量减少而先增加,达一定数值后由于种内斗争加剧等因素种群数量会减少,最后稳定在一定范围内。(3)乙图表示碳循环,图中的A为大气中CO2库,B为生产者,C为消费者,D为分解者,E为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故过程5表示化石燃料的燃烧。(4)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5)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的作用有:有利于生物的生命活动;有利于生物的种群繁衍;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答案:(1)捕食与竞争4 600 g(2)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3)化石燃料燃烧(4)单向流动、逐级递减(5)有利于生物的生命活动;有利于生物的种群繁衍;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11下图甲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乙是该生态系统中鼠摄食后能量的流向示意图(ae代表过程,AC代表能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草原群落中的碳元素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_(填图甲中字母),若此草原向森林群落演替,则这一过程中,生产者吸收CO2的量将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整个生物群落排出的CO2量,生态系统的_稳定性逐渐增强。(2)图乙中的A表示鼠同化的总能量,B的含义为_。(3)为控制草原鼠害,对鼠的种群密度调查宜采用_法;某时期调查发现,该草原鼠种群的年龄组成如图丙,该鼠种群数量变化趋势是_。(4)狼能够依据鼠留下的气味去捕食,鼠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狼和鼠的种间数量保持相对稳定说明信息传递能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解析:(1)草原群落中的碳元素,是通过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以及分解者的分解作用进入无机环境的,其途径为甲图中的d。若此草原向森林群落演替,则生产者及消费者的种类和数量将会越来越多,营养结构趋于复杂,生产者吸收CO2的量将大于整个生物群落排出的CO2量,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逐渐增强。(2)图乙是该生态系统中鼠摄食后能量的流向示意图,其中A表示鼠同化的总能量;B表示鼠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3)对鼠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宜采用标志重捕法。图丙幼年个体数明显多于老年个体数,即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属于增长型,因此该鼠种群数量变化趋势是逐渐增加。(4)狼能够依据鼠留下的气味去捕食,鼠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这说明信息传递能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答案:(1)d大于抵抗力(2)鼠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鼠体内储存的能量)(3)标志重捕逐渐增加(4)调节种间关系12(2019吉林长春实验中学高三开学考试)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其中“”表示碳元素的流动方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碳循环过程中,同时伴随着能量流动B由于某种原因造成图中E大量减少,推测短期内与之相邻的两个营养级生物数量发生的变化是D增加,F减少C该生态系统的消费者包括图中的D、E、F、BDA与C之间碳元素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FB过程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流动解析:选C。分析题图可知,A、B、D、E、F均有箭头指向C,则C表示大气中的CO2库。A、C之间为双向箭头,则A表示生产者。A、D、E、F均有箭头指向B,则B表示分解者,D、E、F表示消费者。图示中包含的食物链为ADEF,故E减少,短时间内D增加,F减少。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CO2的形式循环,在生物群落内部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流动。13(2019湖北黄冈中学等八校联考)现有A、B两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其生物组成相同,而光照条件不同(见下表)。一段时间后,发现A瓶的生态系统较B瓶稳定。下列分析合理的是()生态瓶编号光照含微生物的泥沙浮游藻类水草浮游动物AB注“”表示有,“”表示无。AA瓶中的所有生物组成食物网,而B瓶中所有生物组成一条食物链BA瓶中有光照,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是能量流动的源头CB瓶浮游动物种群密度降低只是因为缺乏食物D当A瓶中能量的输入能量的散失时,处于稳定状态解析:选D。A瓶中的浮游动物捕食浮游藻类和水草,组成了食物网,且A瓶中的分解者不参与食物网的组成,B瓶中所有生物不一定组成一条食物链,A错误;A瓶中有光照,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而能量流动的源头是太阳能,B错误;B瓶浮游动物种群密度降低是因为缺乏阳光,C错误;当A瓶中能量的输入能量的散失时,处于相对稳定状态,D正确。1420世纪80年代初,生活污水被排放到大多数河流后,河水仍能保持清澈,但随着污水排放增多,河流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学生科技实践小组在某河流上设置了3个监测点,相关水质指标检测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河流受到轻微污染保持清澈属于抵抗力稳定性B发生水华现象最严重的是2号监测点C测定水体中藻类的种类是在种群水平上进行的研究D可以利用捕食关系治理河流水华现象解析:选C。河流受到生活污水的轻微污染后仍能保持清澈,体现的是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A正确;分析图中物质含量相对值可知,2号监测点的水华现象最严重,依据是该监测点藻类叶绿素a浓度最大,溶氧量最低,B正确;研究藻类的种类属于群落水平上的研究,C错误;可以通过对水体投放适量植食性鱼类来治理水华现象,植食性鱼类以藻类为食,存在捕食关系,D正确。15(2019吉林通化高三考前模拟)图1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部分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组成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图2是一个由5种生物组成的食物网;图3所示为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局部的能量流动,图中字母代表相应能量。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之间的相互内在关系是_。(2)图1中缺少两个重要过程,请用文字和箭头的形式补充:_、_。(3)若图2中的乙大量减少,则短期内戊的数量会_。(4)若图2食物网中戊摄食丁和丙的比例为31,丙摄食的两种生物所占比例相等,则戊每增加10 kg生物量,按10%的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人行道养护车项目建议书
- 中职旅游教学课件
- 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趋势比较分析
- 学生管理中的情感智能培养策略
- 游戏化学习在在线教育中的应用与挑战
- 中职教育语文课件《边城》
- 教学策略优化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联性研究
- 基础护士肿瘤科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铜陵市重点中学高二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商业领域的科技资源利用策略
- GB/T 10045-2018非合金钢及细晶粒钢药芯焊丝
- GB 7099-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糕点、面包
- 2023年纳雍县财政局系统事业单位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3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及参考答案
- 建筑工程模板施工工艺技术要点讲义丰富课件
- 永能选煤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浙江省建设领域简易劳动合同(A4版本)
- 位置度公差以及其计算
- 氯化铵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 浙江省本级公务车辆租赁服务验收单(格式)
- 糖代谢紊乱的实验诊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