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13基础测试讲评(供参考).ppt_第1页
历史2013基础测试讲评(供参考).ppt_第2页
历史2013基础测试讲评(供参考).ppt_第3页
历史2013基础测试讲评(供参考).ppt_第4页
历史2013基础测试讲评(供参考).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届高中历史学科基础测试 历史试题讲解 2013.9,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5 ACBBA 610 CADCB 1115 BCCDC 1620 CBCCC 2125 BCDBA 2630 BCBBD,二、非选择题(第31题18分,第32题22分,共40分),31中国古代自先秦开始已有“法治”的思想,其内涵随时间发展而不断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 韩非子难三 明君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动无非法。 韩非子有度 (1)阅读材料一,概括韩非子所说“法”的主要特征,并分析其在当时的积极意义。(6分) (1)特征:权威性;公开性;针对臣民,为君主服务。(2分,任意两点即可)意义:法不分亲疏贵贱,给血缘和等级制度以强烈冲击;强调以君主为中心,有利于加强中央和君主的权力。(4分),31(1)特征:权威性;公开性;针对臣民,为君主服务。(2分,任意两点即可)意义:法不分亲疏贵贱,给血缘和等级制度以强烈冲击;强调以君主为中心,有利于加强中央和君主的权力。(4分) 评卷说明: 1、“特征”问: (1)答到“成文性”“以明文规定”、“官方化”、“强制性”、“规范性”、“维护统治的工具”等或类似的表述,每点均给1分。 (2)回答中须有体现对历史现象概括的字、词和句。如果只是对现象的描述,均不给分。 2、“积极意义”问: (1)据阅卷老师回忆,嘉兴地区近9000考生,没有或几乎没有人答到“法不分亲疏贵贱,给血缘和等级制度以强烈冲击”这一点。 (2)阅卷中,凡是能表述出“统一”、“稳定社会秩序”、“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君主统治”等意思的,任取其中一点均给2分。,答卷展示,材料二 鉴于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有不少缺陷,尤其是它仅为政府之规制而非为国民之规制,因而孙中山提出应另制新法。他在给参议院的咨文中说:“查临时政府现已成立,而国民组织之法尚未制定,应请贵院迅为编定颁布,以固民国之基。并据法制局局长宋教仁呈拟中华民国临时组织法草案五十五条前来,合并咨送贵院,以资参叙。”但被参议院拒绝。原因有两个,一是认为组织法的名称,不能包括“人权”的内容,因而主张制定一份名为“临时约法”的文本;二是认为立法如“受命于政府,有损立法独立之尊严”,应由参议院自行起草。 徐矛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史 (2)材料二中,参议院关于“新法”的认识和孙中山有何不同?结合相关史实,说明参议院的主张是否得以实现。(6分) (2)不同:“新法”应包括人权的内容;“新法”的制定不能受制于政府,应由参议院自行起草。(2分) 得以实现;(1分)史实: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各项自由和权利;按照三权分立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参议院行使立法权。(3分),材料三 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做“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就叫做“违法”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经过一定的民主程序讨论通过,并加强检察机关和司法机关,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3)阅读材料三,针对当时“法”出现的问题,邓小平提出了哪些主张?结合所学,简述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成就。(6分) (3)主张:用法律保障民主;通过民主程序完善各种法律制度;加强依法治国。(3分) 成就:1982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审定并通过全面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把这一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3分,任意三点即可),32工业革命不仅极大改变了英国和世界的经济面貌,也对人类社会思想和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 (1)参考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工业革命是如何改变英国社会经济面貌的?(6分) (1)工业生产中机器使用数量迅速增加,生产力大大提高;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职业结构发生变化,第一产业人口下降,越来越低于第二、三产业人口;英国完成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6分,任意三点即可),32.(1)工业生产中机器使用数量迅速增加,生产力大大提高;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职业结构发生变化,第一产业人口下降,越来越低于第二、三产业人口;英国完成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6分,任意三点即可) 评卷说明: 1、工业生产中机器使用数量迅速增加(1分),生产力大大提高(2分);(最高不能超过2分) 2、城市人口不断增加(1分),城市化进程加快(2分);(最高不能超过2分) 3、人口职业结构发生变化,第一产业人口下降,越来越低于第二、第三产业人口(2分)或者产业变化,第一产业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比重上升(2分)。(最高不能超过2分) 4、英国完成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2分)。,材料二 如果海上及陆地上的交通没有同时发生革命,工业和农业就不可能如此迅速发展。在铁路与运河沿线出现了新的工业区,铁路与运河能将产品运往遥远的市场。港口扩大了,以应付贸易的发展。1851年,在伦敦举行了第一届万国博览会,此时在全世界的铁路中,在全世界海洋上的远航船中,有一半属于英国。 德尼兹加亚尔等欧洲史 (2)19世纪初,在“海上及陆地上的交通”分别发生了什么革命性的事件?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交通运输业革命的角度分析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影响。(8分) (2)事件:蒸汽轮船和蒸汽机车的发明。(2分) 影响: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技术条件;(2分)拓宽了商品市场,促进了国际间人口和资本的流动,促进了先进技术和生产方式的传播,联接世界经济的纽带逐渐形成。(4分),材料三 英国历史学家哈孟德夫妇曾对工业革命作过这样的总结:工业革命带来了物质力量的极大发展,也带来了物质力量相伴随着的无穷机遇。然而这次变革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更幸福、更合理、更富有自尊心的社会,相反,工业革命使千百万群众身价倍落,而迅速发展出一种一切都为利润牺牲的城市生活方式。正是这种利弊共存的双重特性,激发着那个时代以及后来的人们不断进行探索反思。 李宏图等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 (3)阅读材料三,简述哈孟德夫妇对工业革命的评价。结合所学,概括指出19世纪上半期,针对工业革命的“弊”,先进人士在社会政治思想和文学领域有哪些探索?(8分) (3)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