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六年级书法下册教案.docx_第1页
教案:六年级书法下册教案.docx_第2页
教案:六年级书法下册教案.docx_第3页
教案:六年级书法下册教案.docx_第4页
教案:六年级书法下册教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六年级下册书法教案第一课 硬笔书法欣赏概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硬笔书法欣赏方法,提高对硬笔书法欣赏的认识。过程与方法:以教材为依据,扩展教学内容,通过看、听、交流等形式,学会对硬笔书法进行欣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硬笔书法的学习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教材中硬笔书法作品的欣赏。难点:理解同一个字由不同的人书写出来给人的感觉都不一样。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我们知道,在中国古代,人们的书写工具是毛笔,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我们的书写工具由古代的毛笔,变成了现代的多种书写工具,例如,钢笔、圆珠笔、中性笔等等,而钢笔、圆珠笔、中性笔等又同程硬笔。硬笔书法的价值与软笔(毛笔)书法是一样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课(板书课题“硬笔书法欣赏概述”)。二、新课教学:1讲解田英章硬笔书法的特点,2讲解书法欣赏的含义。3讲解欣赏方法书法的步骤。4让同学们分别欣赏田英章硬笔楷书作品、卢中南硬笔楷书作品。5讲解字的结构和笔画。三、课堂小结四、板书设计第2课 田英章硬笔书法欣赏教学内容:课本3-5页的内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田英章老师及他的作品。过程与方法:通过田英章的作品,让学生了解书法的艺术风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书法的热爱。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田英章老师作品的书写技巧。难点:了解田英章老师作品风格。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书法欣赏的方式方法,也知道了一些田英章老师的作品,那么我们今天接着来看看田英章的硬笔书法特点。二、新课教学1了解田英章及他的硬笔楷书作品。2讲解田英章先生作品的书写格式。3讲解田英章先生的作品章法。4讲解田英章先生作品结构。5讲解田英章先生作品的用笔方法。三、课堂小结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四、板书设计第3课卢中南硬笔书法欣赏教学内容:课本5-7页的内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卢中南先生硬笔作品的特点。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从中了解书法的博大精深。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卢中南先生作品的风格特点。2难点:知道卢中南先生的字的笔道劲利、舒展、结构严谨、字势挺拔、具有一种俊美洒脱的艺术魅力。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田英章老师的硬笔书法作品,相信同学们一定被田英章老师深厚的书法功底、超群的书法技艺所深深折服。希望同学们以田英章老师为榜样,勤学苦练,写出一手漂亮的好字。本课让我们继续徜徉在书法艺术的海洋中,再来认识一位与田英章老师比肩的当代书法名家卢中南老师。二、教学新课1讲解卢中南老师及他的作品。2讲解卢中南老师字的特点。3欣赏卢中南先生的作品。三、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板书设计第4课 吴玉生硬笔书法欣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吴玉生及其书法作品的特点,学生能根据教材进行简单的临写。过程与方法:紧密联系教材,从教材作品中去感受、学习行楷书技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热爱行楷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吴玉生老师的行楷书字体的特点及临写的要点。难点:行楷书字体的书写技法。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前面我们一起欣赏了田英章老师和卢中南老师的硬笔楷书作品,本课我们来欣赏另一位书法名家的不同书体,这就是吴玉生老师的行楷书法作品。(板书课题:第4课 吴玉生硬笔书法欣赏。)二、教学新课: (一)简单了解吴玉生老师(见教材P8页)。 (二)简单讲解吴玉生老师的书法作品特点:特点:静中寓动、结构美观、姿态生动。(三)欣赏教材P8上的书法作品。(四)欣赏书法作品爱莲说。1简单介绍爱莲说;2欣赏吴玉生老师的书法作品爱莲说:该作品用笔精到,从起笔到收笔都写得一丝不苟;笔画有断有连,结合巧妙;字与字之间讲究照应,收放适宜。3简单讲解行楷书的一般书写技法。三、课堂小结: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书法学习过程中,不断临摹名家作品,提高自己的书法审美观念和书写水平。板书设计第5课 硬笔书法的快写认识行楷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行楷的基本特点,并能掌握一些行楷的书写技法。 过程与方法:在教学中,主要采取讲解、观察等形式,使学生观察到行楷的书法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行楷的学习兴趣。教学重难点: 重点:行楷的基本特点和书写技法。 难点:行楷的书写技法。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新课内容。1总结上节课的内容。(重点是吴玉生先生的书法书写特点)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第五课 硬笔书法的快写认识行楷)二、教学新课:1简单介绍什么是行楷?2简单介绍行楷的实用性。3以教材为基准,简单将楷书和行楷两种书体进行对比。三、讲解行楷可以通过以下六种途径来提高书写速度。1缩短行笔距离。2调整楷书笔顺。3改变笔画形态。4使用弧线代折。5连写相邻笔画。6适当应用草书。(说明:以上六种途径,在实际书写中,通常是综合应用的。)四、指导学生将教材上的行楷字进行临写。五、课堂总结。六、板书设计:第5课 硬笔书法的快写认识行楷1缩短行笔距离。 2调整楷书笔顺。3改变笔画形态。 4使用弧线代折。5连写相邻笔画。 6适当应用草书。第6课 行楷的基本技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行楷的书写技法,能在课余时间进行行楷书的练习。过程与方法:本课的教学,除了作适当的讲解,剩下的时间,都是指导学生进行行楷字的临写。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行楷的学习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教材中出示的偏旁部首的书写技法及例字的临写。难点:教材中出示的偏旁部首的书写技法的识记。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设计: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谈话导入新课。二、教学新课。1逐一讲解各种偏旁部首的书写技法。2指导学生进行例字的临写。3在学生临写过程中,教师要随堂巡视,针对学生在书写中出现的不同问题进行讲解,如果是出现的普遍性问题,教师又组织学生进行技法学习。4指导学生再次对教材中的例字进行临写。三、提出学习要求:1要牢记各种偏旁部首的书写技法。2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要敢于运用所学的行楷书写技法。3要想写一手好字,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需要我们不断地、坚持不懈地去练习,掌握不同字体的基本笔画的书写技法,牢记于心,敢于运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写出一手好字。四、课堂总结五、作品欣赏:小小书法家(硬笔)作品欣赏六、板书设计:第6课 行楷的基本技法不同偏旁部首在行楷中的书写技法第7课 上宽下窄和上窄下宽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上下结构上宽下窄和上窄下宽型的特点。过程与方法: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出病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会写这两种类型的上下结构的字。教学重难点:重点:能认识上下结构上宽下窄和上窄下宽型字的特点并能正确书写。难点: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出病因。课时划分:1课时 一、导入:1板书课题:上宽下窄和上窄下宽2你觉得怎样才能写好上下结构的字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二、教学新课:1讲解上宽下窄型字的写法。方法:上下两部件的纵向距离要相等;上下两部件的重心要在竖中线上;上部件要写得宽,下部件要写得窄。2讲解上窄下宽型字的写法。方法:上下两部件的纵向距离要相等;上下两部件的重心熬的竖中线上;上部件要写得窄,下部件要写得宽。3让学生观察书上的病例,说说问题出现在哪里。4要求学生进行临写,教师巡视指导。三、练习:1学一学,写一写。2想一想,说一说。四、课堂总结。五、板书设计:第7课 上宽下窄和上窄下宽上宽下窄型字的书写上窄下宽型字的书写第8课 上长下短和上短下长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上下结构上长下短型和上短下长型的特点。过程与方法: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出病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会写这两种类型的上下结构的字。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上长下短和上短下长两种类型的字并能正确书写。难点:上长下短和上短下长两种类型的字的书写技法的掌握。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设计:一、导入1板书课题:上长下短和上短下长2提问:你觉得怎样才能写好这两种类型的上下结构的字。二、新课教学:1讲解上长下段型字的写法。写法:上部件要写得长,下部件要写得短;上下两部件的重心要在竖中线上;上部件要写得宽,下部件要写得窄。2讲解上短下长型字的写法。写法:上部件要写得短,下部件要写得长;上下两部件的重心要在竖中线上;上部件要写得宽,下部件要写的窄。3让学生观察书上的病例,说说问题出在哪里。三、练习:1学一学,写一写。2想一想,说一说。四、课堂小结五、板书设计:第8课 上长下短和上短下长上长下短型字的写法上短下长型字的写法第9课 上下相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上下相等型字的特点。过程与方法: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找出病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会写上下相等型结构的字。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认识上下相等型字的特点并能正确书写。难点: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找出病因。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设计:一、导入:1板书课题:第9课 上下相等2你觉得怎样才能写好上下相等型结构的字?二、教学新课:1讲解上下相等型字的写法:(1)上下约各占高度的1/2。(2)注意上下不可远离。(3)上稍窄下稍宽,上下不可远离。(4)各自成型,上下呼应。2让学生观察书上的病例,说说问题出现在哪里?3要求学生进行临写,教师巡视指导。三、练习:1学一学,写一写。2想一想,说一说。四、课堂总结。五、欣赏书法名言。六、板书设计:第9课 上下相等 1上下约各占高度的1/2。 2注意上下不可远离。 3上稍窄下稍宽,上下不可远离。 4各自成型,上下呼应。第10课 上分下合和上合下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上分下合和上合下分型字的特点。过程与方法: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找出病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会写这两种类型的字。教学重难点:重点:能认识上分下合和上合下分两种类型字的特点并能正确书写。难点: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找出病因。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设计:一、导入:1板书课题:第10课 上分下合和上合下分2你觉得怎样才能写好上分下合和上合下分两种类型的字呢?二、教学新课:1讲解上分下合型字的写法:(1)上部分要分而不散。(2)上下两部分间隔紧凑。(3)上下两部分的重心要在竖中线上。2讲解上合下分型字的写法:(1)下部要相互靠拢。(2)整体避免散乱疏松。(3)上下两部分的重心要在竖中线上。3让学生观察书上的病例,并说说问题出现在哪里。4要求学生进行临写,教师巡视指导。三、练习:1学一学,写一写。2想一想,说一说。四、认识书法家。五、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第10课 上分下合和上合下分1上分下和型字的写法2上合下分型字的写法第11课 上下对正和左右对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上下对正型和左右对称型的字的特点。过程与方法: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和左右对照查找出病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会写这两种类型的字。教学重难点:重点:能认识这两种类型的字并能正确书写。难点:分心病例,通过对照查找出病因。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设计:一、导入:1板书课题:第11课 上下对正和左右对称2你觉得应该怎样才能写好这两种类型的字。二、教学新课:1讲解上下对正型字的写法:(1)注意中心是对正的。(2)上中下结构同样适用。(3)上下结构的字,若左右同形的,应在上下中心对正的基础上做到左右对称。2讲解左右对称型字的写法:(1)一般以中竖为中心。(2)左右中心对称。3让学生观察书上的病例,说说问题出现在哪里。4要求学生进行临写,教师巡视指导。三、练习:1学一些,写一写。2想一想,说一说。四、书法小故事。第12课 上中下结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上中下结构型的字的特点。过程与方法:能分析病例,通过对照查找出问题所在。情感态度与和价值观:会写这类结构形式的字。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上中下结构型的字的特点并能正确书写。难点:分析病例,通过对照查找出问题所在。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设计:一、导入:1板书课题:第12课 上中下结构2同学们,你们觉得应该怎样才能写好这种结构型的字呢?二、教学新课:1讲解上中下结构型字的写法:(1)类型:这类结构的字有三个部分,呈上中下排列,各部应宽窄不一,长短各异,以免呆板,同时要相互容让,互不妨碍。(上中宽下窄、上中窄下宽、中宽上下窄、中窄上下宽)(2)写法:不论是哪种类型的上中下结构的字,我们在书写的时候,始终要注意字的中线要稳、要正,不能随意将字的形体进行安放。2要求学生进行临写,教师进行巡视。3让学生观察书上的 病例,说说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三、练习:1学一学,写一写。2想一想,说一说。四、欣赏书法名言。五、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第12课 上中下结构上中宽下窄 上中窄下宽中宽上下窄 中窄上下宽第13课 两面包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行楷的基本特点,并能掌握一些行楷的书写技法。 过程与方法:在教学中,主要采取讲解、观察等形式,使学生观察到行楷的书法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行楷的学习兴趣。教学重难点: 重点:行楷的基本特点和书写技法。 难点:行楷的书写技法。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新课内容。1总结上节课的内容。(重点是吴玉生先生的书法书写特点)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第五课 硬笔书法的快写认识行楷)二、教学新课:1简单介绍什么是行楷?2简单介绍行楷的实用性。3以教材为基准,简单将楷书和行楷两种书体进行对比。三、讲解行楷可以通过以下六种途径来提高书写速度。1缩短行笔距离。2调整楷书笔顺。3改变笔画形态。4使用弧线代折。5连写相邻笔画。6适当应用草书。(说明:以上六种途径,在实际书写中,通常是综合应用的。)四、指导学生将教材上的行楷字进行临写。五、课堂总结。六、板书设计:第13课 1缩短行笔距离。 2调整楷书笔顺。3改变笔画形态。 4使用弧线代折。5连写相邻笔画。 6适当应用草书。第14课 三面包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三面包围结构的字的形式。过程与方法:掌握左上包右下结构的运笔方法和步骤;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教学重点:上包下和下包上运笔方法和它们的区别。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