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程桥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第一大节日,蕴含着辞旧迎新、合家团圆的寓义,是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一个文化符号。与春节“合家团圆”关系最为密切的是A. 禅让制B. 世袭制C. 宗法制D. 分封制【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宗法制度。根据材料“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第一大节日,蕴含着辞旧迎新、合家团圆的寓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节与宗法制关系比较密切,所以答案选B。A选项与家族关系无关;B选项是王位继承的方式;D选项与此无关。2.史记齐太公世家:“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东就国”这段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A. 分封制B. 宗法制C. 郡县制D. 郡国并行制【答案】A【解析】从材料“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西周的分封制,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血缘关系,故B项排除;C项是秦朝推行全国的地方制度,排除;D项是西汉初年的地方制度,排除。点睛:材料“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反映的是西周的地方行政制度分封制。3. 历史是复杂的。有时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会导致新问题的产生。下列史实能佐证这看法的是A. 秦二世而亡,汉推行郡国并行制B. 秦二世而亡,汉启用布衣将相C. 隋二世而亡,唐广招贤才知人善任D. 隋二世而亡,唐实行宽简舒缓法令【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题目中的几个选项都属于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的举措,但是吸取教训之后产生问题的只有A,因为西汉认为秦二世而亡是因为没有分封皇族子弟,所以实行郡国并行制,结果导致了王国问题的产生,故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郡国并行制4. 秦和西汉前期,丞相为“百官之长”,其主要职责是A. 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B. 对重大军政事务作出决定C. 处理朝廷各种日常军政事务D. 代表皇帝监督百官【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事物的能力。秦朝在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丞相为“百官之长”,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故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三公九卿制5.北京大学出台自主招生政策,拒招不孝敬长辈的学生。这不禁让人们想到了古代的“孝廉”。以孝廉为标准选拔人才的制度,始于汉代,在东汉成为求仕者的必由之途。这种制度是()A. 世官制B. 察举制C. 科举制D. 八股取士【答案】B【解析】世官制属于贵族官职的世袭,科举制以及八股取士都是以考试成绩为标准,因此AC项错误;察举制由官员根据人的德才向中央推荐, 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根据“孝廉”选拔人才。故选B。D项是科举制在明清时期的表现。6.“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许多知识分子的追求,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A. 凭借血缘世袭B. 等待朝廷察举C. 参加科举考试D. 投作官吏幕僚【答案】C【解析】从材料“隋唐以后”“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可知,材料中反映的是隋唐时期开始实行的选官制度,即科举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以科举考试的成绩作为标准,故C项正确,D项错误;A项是指世卿世禄制,排除;B项是察举制,排除。点睛:首先通过材料“隋唐以后”“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得出这一制度是科举制;然后结合所学知识从四个选项中找出符合科举制的选项即可。7.唐太宗时期,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按照制度规定其正确的运作程序(皇帝作用暂不考虑)是A.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 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D. 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三省六部制下,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书,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六部是具体的执行部门;因此唐朝要修建水利工程的运作程序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所以答案选B。点睛:首先要明确三省六部制的运行程序;然后结合材料就可得出正确答案。8.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的标志是A. 内阁的设立B. 内阁大学士的设置C. 军机处的设立D. 南书房的设立【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军机处的设置,标志君主专制度达到顶峰,故C项正确;内阁、内阁大学士和南书房的设立是君主专制度加强的表现,但不是“达到顶峰的标志”,故ABD项排除。9.明朝自宣德以来,中央机构互相倾轧。英宗登基后,太皇太后委政内阁,令大学士杨士奇等对题奏本章拟出处理意见,交皇帝裁定,明朝票拟走向制度化。这主要反映了A. 内阁地位逐渐提高B. 明英宗时期初设内阁C. 废丞相后政治腐败D. 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机构【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B不对,明成祖时期初设内阁;C不对,废丞相后明朝政治腐败在材料中无从体现;D不对,内阁始终没有成为法定的中央机构;A符合题意,“太皇太后委政内阁,令大学士杨士奇等对题奏本章拟出处理意见”说明内阁地位和权力有所提高。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明清时期时期政治制度内阁制10.清代科考规定,在殿试答卷时,文内遇有“皇帝”等字,须直接换一行顶格书写。这在本质上反映出A. 八股之风愈演愈盛B. 君主专制影响深刻C. 科考规范愈加松散D. 君主名号不再避讳【答案】B【解析】材料“清代科考规定,在殿试答卷时,文内遇有“皇帝”等字,须直接换一行顶格书写。” 从本质上看是为了避讳皇帝,体现皇权的独尊,说明清朝封建君主专制影响之深远,故B项正确,D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皇权的不断加强,而没有体现出八股科举考试的具体情况,故AC项排除。11.“确立了个人自由不容侵犯的公民权利,设立新的司法机关一民众法庭(陪审法庭),平民因此成为司法的主人”。这一情景在雅典最早可能出现于A. 雅典城邦建立之初B. 梭伦改革时期C. 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D. 伯里克利时期【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设立新的司法矶关一民众法庭(陪审法庭),”可以看出这是指的梭伦改革,梭伦改革时期设立了司法机关民众法庭。故选B。A项错误,城邦之初是实行君主制;CD项是在梭伦改革之后,与材料要求的“最早出现”不符。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统治雅典民主政治梭伦改革12.雅典公民大会曾依据“陶片放逐法”将民主派领袖执政官泰米斯托克利逐出雅典。后世考古学家在对雅典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了191片刻有他名字的陶片,经检测,陶片上的笔迹分属4个人。这反映了古代雅典A. 废除债务奴隶制度B. 少数贵族独享民主C. 直接民主存在弊端D. 公民缺乏参政热情【答案】C【解析】材料“191片刻有他名字的陶片,经检测,陶片上的笔迹分属4个人”说明“陶片放逐法”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体现了直接民主存在弊端,故C项正确;材料中体现的是雅典民主的弊端,没有体现出废除债务奴隶制和公民缺乏参政热情,故AD项排除;B项错误,公民享有民主。点睛:材料“191片刻有他名字的陶片,经检测,陶片上的笔迹分属4个人”是解题的关键信息,材料反映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13.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代”,当时的最高权力机构是A. 公民大会B. 十将军委员会C. 责任内阁D. 陪审法庭【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民大会是雅典民主政治的最高权力机构,故A项正确;B项是军事机构,排除;C项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形式,排除;D项是日常司法机关,排除。14.斯皮瓦格尔认为:“雅典贵族统治的改变是从梭伦之时开始的。”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改革措施是A. 鼓励发展工商业 B. 设立五百人会议C. 实行财产等级制 D. 制定“陶片放逐法”【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雅典贵族统治的改变是从梭伦之时开始是指废除世袭贵族的垄断权利,不再以出身而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等级,C项正确;鼓励发展工商业与打破贵族强调出身的世袭原则无关,排除A;梭伦时期设立四百人会议,排除B;克里斯提尼制定“陶片放逐法”,排除D。所以选C15.泰米斯托克利是雅典“十将军委员会”成员之一,曾为雅典城邦屡立功勋,但后来却贪赃受贿,甚至出卖国家利益,被公民大会“陶片放逐”。这种处置方式产生于A. 城邦最早出现时期B. 梭伦改革时期C. 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D. 伯里克利改革时期【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克利斯提尼执政时期,实行“陶片放逐法”,故答案为C项。城邦最早出现时期、梭伦改革和伯里克利改革时期均没有实行“陶片放逐法”,排除A、B、D三项。16.如下图所示,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它经历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发展历程。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A. 习惯法是罗马共和国早期的公民法B. 十二铜表法主要维护平民的利益C. 公民法主要适用于罗马共和国时期D. 万民法是罗马帝国对外扩张的产物【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习惯法是独立于国家制定的法律之外,是约定俗成,无文字依据,故A项正确,排除;公民法主要适用于罗马共和国时期,万民法是罗马帝国对外扩张的产物,故CD项正确,排除;十二铜表法主要为了维护贵族的利益,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B。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十二铜表法【名师点睛】十二铜表法作用与意义:这是罗马历史上的第一部成文法典,是罗马法的渊源,也是罗马的基本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特权,保护了平民的利益,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局限:保留了一些野蛮的习惯法17.关于十二铜表法的表述正确的是A. 这部法律文献是由梭伦颁布的B. 它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的所有人C. 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D. 它促使雅典的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期”【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十二铜表法不是是由梭伦颁布的,十二铜表法时还没有罗马帝国,促使雅典的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期”是伯利克里改革而非十二铜表法,但是十二铜表法的确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十二铜表法18.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全球通史中指出:“随着商业和帝国的发展,生活愈益复杂,原先的法律已经不能继续满足现实需要多次审理的结果使他们认识到,外来民族各有自己的法律,但是近乎普遍适用的法律原则却只有少数几条,因此他们制定了一部新的法律万国法,即国际法。”这句话最有可能是在直接评述A. 希腊雅典公民陪审法庭发展史B. 古希腊民主法制发展史C. 古罗马从共和国到帝国发展史D. 古罗马法律制度发展史【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据材料中的信息可知本题主要讲述的是古代罗马的法律,排除AB;同时题干主要讲述了一部法律万国法,即这不法律的制定背景,即为:罗马从共和国到帝国的发展过程。故选C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万民法19. 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大将凯撒进兵埃及,与美丽的埃及女王克里奥佩特拉相爱,并且两人有了一个儿子,取名托勒密凯撒。当凯撒归国执政之后,克里奥佩特拉携儿子赴罗马与凯撒相会,并向罗马法庭为自己和儿子申请罗马籍,请问法官会判给克里奥佩特拉和她的儿子享有罗马籍吗?( )A. 会,因为是皇帝的妻、子B. 会,因为此时万民法已经产生C. 会,因为被征服者如果无法享受罗马公民权,会引起社会动荡D. 不会,因为此时万民法与公民法界限还未消失【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古罗马法律。这是一道新情景的习题,公元前 27 年,罗马帝国建立,在征服的过程中,仅适用于罗马内部的公民法已无法应对新的变化,但是直到 3 世纪,帝国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才不复存在,万民法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因此公元前1世纪时万民法与公民法的界限还未消失。故选D。根据以上分析,ABC明显错误。考点:罗马法点评:罗马法最初是习惯法,共和国时期制定十二铜表法作为成文法的开端,到了公元212年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阶段,公民权利此时才向被征服地区扩张。到了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进入完备阶段,罗马法在维护罗马的统治方面发挥了积极地作用,同时对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罗马法的影响如罗陪审制度、律师制度等对现在影响深远。20.马克思说:“(罗马帝国)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A. 法官是罗马帝国的最高统治者B. 法官滥用权力,造成社会秩序混乱C. 罗马帝国是由罗马法官建立的D. 罗马法稳固了帝国的统治【答案】D【解析】材料中罗马法“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说明了罗马法有助于强化中央集权,有效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基础,故D项正确;A项错误,皇帝是罗马帝国的最高统治者;B项与材料相反,排除;C项说法错误,错在“由罗马法官建立的”。点睛:材料“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是解题的关键;从中可以反映出罗马法的作用。21.比利时罗马法专家里维埃说:“罗马法是世界性的普通法,不仅是哪一个国家的法。”中国有学者认为:“罗马法是世界性的普通法,说罗马法征服了世界,当然并不十分确切。”关于罗马法对后世影响的确切说法应该是A. 影响近代欧美国家并波及世界B. 覆盖到被罗马帝国征服的国家C. 波及了罗马帝国周边的邻国D. 渗透到罗马共和国的各个角落【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罗马法是世界性的普通法,不仅是哪一个国家的法”“罗马法征服了世界,当然并不十分确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法影响近代欧美国家并波及世界,故A正确。B、C、D三项均未体现对后世的影响。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罗马人的法律罗马法作用22.新版世界上下五千年在描述近代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时,对其中一次革命活动以“进口的国王”为题加以论述。这一历史事件最可能是A. 英国“光荣革命”B. 美国独立战争C. 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D. 德意志帝国的统一【答案】A【解析】16881689 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了推翻詹姆斯二世统治的非暴力政变,因为这场革命未有流血,故称之为“光荣革命”, 此后,英国邀请荷兰执政威廉和其妻玛丽继承英国王位,故称“进口”的国王,故A正确。23.19世纪,工业革命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进一步发展。下列各项中,体现了这一进步趋势的是A. 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B.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C. 美国联邦共和体制的建立D. 法德两国君主立宪整体的确立【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项时间是1721年,C项是1787年,都在18世纪,因此都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是1871年,第二次工业革命已经开始,排除。1832年议会改革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进行的,故答案选B。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832年议会改革24.2012年12月18日,从英国传出一条爆炸性新闻(下图)。按照英国的惯例,下列各项推断最有可能成立的是A. 英国国王“统而不治”的时代宣告结束B. 英国国王重新成为议会实际上的控制者C. 英国国王成为英国各个政党的公共领袖D. 英国国王出席会议但却没发表任何言论【答案】D【解析】按照英国的惯例,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开始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限制王权,英国国王逐渐“统而不治”,只是作为国家的象征,维系国家的统一和团结,不可能有决策权,故D项正确;ABC项都不符合权利法案的规定,排除。25.某校高一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读美国1787年宪法后摘录了部分宪法条文,拟定为接下来的探讨话题。指出他们在摘录过程中与原文(宪法内容)明显不符的是A. 联邦政府有发行货币等经济大权B. 地方各州享有一定的自治权C. 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D. 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根据1787年宪法,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因此C项错误,故选C。ABD项体现的是美国的联邦制的原则,都是正确的。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1787年宪法26. 2013年3月1日,一个月前才在最高法院首席法官主持下开始了第二个任期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尽管无奈,但也不得不在与国会磋商无果的情况下,根据国会规定的期限,签署了启动削减预算的命令,这表明A. 美国总统对国会负责B. 总统对立法无否决权C. 三权分立但互相制约D. 总统由最高法院任命【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的“在最高法院首席法官主持下开始了第二个任期”,表明司法权对行政权的制约,“根据国会规定的期限,签署了启动削减预算的命令”,表明立法权对行政权的制约,故答案为C项。其他三项均不符合史实,排除。点睛: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结构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由民众间接选举产生,对民众负责;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司法权属于联邦法院。在将国家权力一分为三授予三个彼此独立而又平等的部门的前提下,三权之间相互制衡:立法权属于国会,但总统有权否决国会立法,国会又可以推翻总统的否决;行政权属于总统,但行政机构的设置和所需经费须由国会批准,总统任命的高级官员、同外国缔结的条约须参议院批准;司法权属于法院,但最高法院的法官由总统提名经参议院同意后由总统任命,司法审查权是最高法院制约国会和总统的有力武器。国会有权弹劾总统、行政官员和联邦法官,国会本身设置为两院,也是为了相互制约。在美国的三权分立体制中,行政、立法、司法三大权中的任何一项法定权力都要受到另外两项权力的制约。在权力的天平上,任何一项权力都不允许大于另外两项权力,从而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27. 美国1787年宪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总统有权缔订条约,但须争取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他有权提名,并于取得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后,任命大使、公使及领事、最高法院的法官。”这主要体现了这部宪法的( )A. 自由原则 B. 制衡原则C. 民主原则 D. 平等原则【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中体现的制衡原则,属于容易题。解题关键是分析材料信息“总统须争取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他有权提名并于取得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材料反映了总统和议会权力的制衡关系,故答案选B。A项材料未体现;C项强调的是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选举;总统和议员均实行任期制,材料也未体现;D项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材料也未体现。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1制衡原则【名师点睛】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是联邦制共和制的政体。美国实行联邦制原则、三权分立的原则和民主的原则。在各机构之间、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和两党之间实行相互的制衡。这体现了孟德斯鸠的分权争衡的理念,它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28.观察下图,导致这一时期德国工业生产指数不断上升的政治因素是A. 统一后建立君主立宪制B. 率先开展两次工业革命C. 成为世界最大殖民帝国D. 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需要明确题干要求即政治因素,由此可以排除B,结合所学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为英国,所以排除C;北约的建立为二战后的事所以排除D,结合所学1871年德国统一后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所以选A考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民主政治扩展德国君主立宪制29.某部电影有这么一组镜头:德国的帝国议会准备通过一项不利于政府的法案。你猜想这一事件的结果可能是A. 帝国议会通过后即可生效B. 帝国议会通过后由联邦议会批准生效C. 经皇帝批准后立即生效D. 联邦议会和皇帝根本不会批准,该法案无法通过【答案】D【解析】根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行使立法权,但任何法案都必须经联邦议会和皇帝批准才能生效,所以它不可能通过任何不利于政府的法案,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30.分权制衡原则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它源于古代西方政治思想,直至近代才作为重要的政治原则得以确立和完善。下列国家权力机构在政治实践中,制衡效果相对较弱的是A. 英国的内阁与下院B. 美国的总统与国会C. 法国的总统和参议院D. 德国的皇帝和议会【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帝国议会行使立法权,但任何法案都必须经联邦议会和皇帝批准才能生效,因此德国的皇帝和议会之间的制衡效果相对较弱,故D项符合题意;ABC项制衡效果相对较强,排除。二、判断题:(本部分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31.宋朝皇帝进一步削弱宰相的权力,设立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财权。【答案】错误【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皇帝进一步削弱宰相的权力,设立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32.克利斯提尼改革用财产等级制打破以往的血缘政治,标志着雅典国家的形成。【答案】错误【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克里斯提尼改革以新的行政选区制度,打破了部落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标志着雅典国家最终形成,而财产等级制是梭伦改革的内容,故本题错误。33.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它的颁布表明罗马帝国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不复存在。【答案】错误【解析】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是公民法;万民法的颁布表明罗马帝国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不复存在。因此本题错误。34.美国1787年宪法在中央与地方、大州与小州、联邦政府内部等方面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答案】正确【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1787年宪法在中央与地方、大州与小州、联邦政府内部等方面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因此本题正确。35.近代美国和法国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政体中,总统都是由选民直接选出,都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答案】错误【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近代美国和法国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政体中,总统都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但是美国总统是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法国总统是由议会选举产生。因此本题错误。三、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部分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36.“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史记材料三:(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明史材料四:(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檐曝杂记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图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图示二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2)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在秦朝负责监察百官是什么?(3)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三、材料四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答案】(1)图示一秦朝、图示三元朝;图示二反映的制度是三省六部制。(2)“上”是指秦始皇。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郡县制。御史大夫。(3)材料三反映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材料四反映雍正年间设军机处。消极影响: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极大地妨碍社会的进步,自此,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古代的中枢机构的演变。从秦朝的三公九卿制、隋唐时的三省六部制、元朝的行省制度和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等方面来分析。(1)图一反映的是三公九卿制,是秦朝开创的;图三反映的是一省制度,是元朝设置的。图示二反映的制度是三省六部制。(2)从材料“秦朝初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的“上”是指秦始皇。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御史大夫负责监察。(3)从材料“罢丞相不设”可以看出,明太祖时废除了丞相制度;从材料“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可以看出,清朝雍正设军机处,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极大地妨碍社会的进步,自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托福考试阅读真题模拟模拟试卷:新能源技术在建筑领域的
- 安徽工商职业学院《数据库概论课程设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工程学院《结构设计原理B》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晋中理工学院《财务软件应用》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初识摄影技巧摄影基础技能进阶模拟题集及答案解析
- 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临床检验基础实验》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外语翻译岗位招聘考试指南及面试技巧解析
- 重庆能源职业学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实践》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税务师考试重点梳理与习题集
- 2025年高考数学冲刺复习策略与技巧
- 幼儿园陶艺课课件
- 林业高级职称试题及答案
- 幼儿园保育员一日生活流程培训
- 2025年上海市新版房屋租赁合同范本
- 2024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
- 重症医学进修的学习心得体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宣贯培训
- 室内地坪施工技术交底
-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健康教育高血压课件
-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大单元整体说课稿 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