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巴中市环境监测实施方案.doc_第1页
2011巴中市环境监测实施方案.doc_第2页
2011巴中市环境监测实施方案.doc_第3页
2011巴中市环境监测实施方案.doc_第4页
2011巴中市环境监测实施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件:2011年巴中市环境监测工作实施方案按照关于2011年四川省环境监测工作的实施方案(川环办发201128号)及巴中市环境监测年度工作部署,我们制定了2011年全市环境监测工作实施方案。2011年的环境质量监测应按照调整后的“十二五”监测点位(断面)开展,要以“环境保护三下乡”为契机,将环境监测延伸至农村,扩大监测范围,有条件的监测站要逐步开展土壤监测和生态监测,提高环境监测的前瞻性和先进性。2目 录第一部分 环境质量监测1一、城市环境空气监测1二、酸雨监测2三、恩阳合治村农村空气自动监测2四、地表水质监测(含水体富营养化监测)3五、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4六、噪声监测6七、生态环境质量评价8八、“十一五”环境质量报告及2010年环境质量报告9第二部分 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9九、国控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9十、省控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14十一、市控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15第三部分 专项监测17十二、“环境保护三下乡”环境质量监测17十三、环境质量核查监测17十四、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考核18十五、环境突发性事件应急监测19十六、竣工验收监测(调查)20十七、四川省第一届监测技能大比武20第四部分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20十八、自动监测系统质控管理20十九、环境监测数据质控考核20附表1:巴中市空气环境质量监测点位21附表2:巴中市酸雨监测点位21附表3:巴中市地表水水质监测断面(点位)22附表4:巴中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断面23附表5:巴中市噪声监测点位24附表6:2011年重点工业污染源企业名单44第一部分 环境质量监测一、城市环境空气监测1、监测指标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执行。2、监测要求按照四川省环境监测方案要求,SO2、NO2、PM10按调整后的“十二五”监测点位进行监测,具体点位见附表1。自动监测项目应全天候24小时监测(仪器检修、标定等情况除外),全年日均值有效数据不低于95。巴中市城区24小时间监测,县站不具备自动监测能力的采用手工监测,手工监测项目每月至少有均匀分布的10个有效日均值。3、质量保证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T1942005)和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HJ/T1932005)有关要求执行。4、报送要求按原方式报送,有新规定时执行新要求。5、评价新办法未印发前按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评价。二、酸雨监测1、监测指标必测项目4项,包括:pH、降雨量、硫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选测项目8项,包括:降水、电导率、氟、氯、铵、钙、镁、钠、钾7种离子浓度。2、监测时间具体点位见附表2,按每天上午9:00到第二天上午9:00为一个采样监测周期。恩阳合治村降水点位验收后按此执行。3、质量保证按照酸沉降监测技术规范(HJ/T1652004)要求执行。4、报送要求每月报送,按酸雨例行监测数据格式和方式报送,次月的2日前报送上月数据到省站,并于次月10日前编制酸雨月报、次季度第1个月的20日前编制酸雨季报、2012年1月20日前编制酸雨年报报市局与省站。三、恩阳合治村农村空气自动监测1.完成恩阳合治村农村空气自动监测站的建设和验收工作。2.监测指标SO2、NO2、PM10、CO和O3五项污染物。3.监测要求完成验收并形成工作能力,全天候24小时监测(仪器检修、标定等情况除外),全年日均值有效数据不低于95。4.报送要求监测数据通过VPN网络实时向总站报送,同时上报省站。四、地表水质监测(含水体富营养化监测)1、监测指标流量、水温、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铜、锌、氟化物、硒、砷、汞、镉、铬(六价)、铅、氰化物、挥发酚、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化物、粪大肠菌群、电导率、总氮和叶绿素a等27项指标,湖库增测透明度和水位。2、监测时间15日;逢法定假日监测时间可后延,最迟不超过每月10日。3、质量保证按照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及规范(HJ/T 91-2002)及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有关要求执行。4、报送要求监测的具体断面(点位)见附表3,按原方式和时间报送,有新规定时执行新要求。报送监测数据时,若监测值低于检测限,表中按最低检出限值加“L”填写,数据库中填1/2最低检出限值,检测限至少满足国家地表水类标准;未监测则填写“-1”;如监测断面水质异常,及时报告主管局和上级监测站,由主管局、站组织核查,省控断面核查结果报省站。五、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一)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1、监测范围 巴中市、通江县、南江县和平昌县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断面(附表4)。2、监测指标 地表水饮用水源地每月监测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的基本项目(23项,COD除外)、表2的补充项目(5项)及叶绿素a,湖库增测透明度、水位。地下水饮用水源地每月监测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中23项:pH、总硬度、硫酸盐、氯化物、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氟化物、总大肠菌群、铁、锰、铜、锌、挥发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氰化物、汞、砷、硒、镉、六价铬、铅。今年开始根据当地工作实际,对巴中市、平昌县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特定项目前35项的分析。3、监测时间(1)月报15日;逢法定假日监测时间可后延,最迟不超过每月10日。如遇异常情况,则必须加密采样一次,两次的监测结果均报送市站。市站编制月报报市局和省站。(2)地表水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特定项目前35项分析78月进行监测,全年监测一次。监测结果纳入当月月报和年报。4、质量保证 按照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2002)及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有关要求执行。 5、监测数据报送方式和时间 所有监测项目不具备监测能力的由任务单位委托上级站分析完成。(1)饮用水源地水质月报 各县站在每月14日前向市站报送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数据,市站每月15日向省站报送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数据。 (2)35项分析监测数据于11月16日前将监测数据上报省站。6、数据填报格式 报送监测数据时,若监测值低于检测限,在检测限后加“L”,检测限须满足类标准限值(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表2、表3为标准限值);未监测项目填写“-1”,若水源地未取水则填写“0”;如有超标情况,及时报告主管局和上级监测站,由相关局、站组织核查,并向省站报送超标原因分析。(二)巴城饮用水源地水质预警自动监测1、完成巴城饮用水源地水质预警自动监测站的建设和验收工作。2、监测指标水温、pH、溶解氧、电导率、浊度、高锰酸盐指数和生物毒性。3、监测时间在满足“国家地表水质自动监测站”监测要求基础上,试点开展实时监测。4、质量保证同“国家地表水质自动监测站”要求。5、监测数据报送方式及时间每周周一中午12:00之前报送省站。六、噪声监测(一)监测范围各县(区)政府所在地,各项噪声监测的具体点位见附表5。(二)监测内容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监测、道路交通噪声监测、各类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监测。(三)监测方法、频次、时间执行声环境质量常规监测暂行技术规定和关于按季报送城市功能区噪声监测数据的通知(总站 2005151号)等相关要求。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监测,每个网格监测10分钟的等效声级(dB(A)并记录L10、L50、L90、Lmax、Lmin和标准偏差(SD)。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监测,每个测点监测20分钟的等效声级(dB(A),记录L10、L50、L90、Lmax、Lmin和标准偏差(SD)和车流量(轻型汽车、重型汽车)。城市各类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监测,每个点位监测24个小时的等效声级(dB(A),记录L10、L50、L90、Lmax、Lmin和标准偏差(SD)。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和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每年监测1次,监测应在昼间正常工作时段内测量,测量时段应覆盖整个正常工作时段。监测工作应安排在每年的春季或秋季,每个城市监测时间应固定,监测应避开节假日和非正常工作日。城市各类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每年每季度监测1次,各城市每次测量日期应相对固定,监测应避开节假日和非正常工作日。(四)质量保证及报送要求各县站在每季度第二个月19日前向市站报告城市各类功能区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市站在每季度第二个月20日前向省站报送城市各类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各县站在11月19日前向市站报送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监测和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监测数据,市站在11月20日前向省站报送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监测和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监测数据。七、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一)监测范围巴中区、通江县、南江县和平昌县。(二)监测项目降水量、水资源量、水土流失、COD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固体废物排放量。(三)监测时间1月至12月。(四)监测数据报送各县区将数据报送给市局生态科,由市局生态科报送省厅。(五)监测数据报送时间2011年10月11月。八、“十一五”环境质量报告及2010年环境质量报告各县站汇总并分析2006-2010年各类环境监测数据,编制各地“十一五”环境质量报告及2010年环境质量报告,在6月底前报送市局和市站。市站汇总并分析全市2006-2010年各类环境监测数据,编制巴中市“十一五”环境质量报告及2010年环境质量报告,在4月底前报送省厅。 第二部分 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九、国控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一)监测范围按照市环保局印发的2011年重点监控企业名单(巴环发201132号)执行,详见附表6。(二)监测内容1、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按照国务院批转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的通知(国发200736 号)要求,监督性监测内容包括污染物的种类、浓度和排放量。污染物排放量计算方法参见关于印发国控污染源排放口污染物排放量计算方法的通知(环办20118号)、关于印发污染物排放量计算方法的通知(总站源字2007181号)。2、自动监测设备比对监测对已通过环保部门验收的污染治理设施进、出口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在监督性监测同时开展比对监测。比对监测的内容包括废水污染物浓度和流量以及废气气态污染物浓度、颗粒物浓度、氧量、烟温和平均流速等。(三)监测项目废水监测项目:执行行业或地方排放标准的,监测项目按照行业或地方排放标准以及该企业环评报告书规定的项目确定;执行综合排放标准的,按照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中表6-2 所列项目和该企业环评报告书要求的监测项目确定。城镇污水处理厂的监测项目按照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要求确定(表1 和表2 的19 项为必测项目,表3 项目为选测项目)。废水监测项目均包括废水流量。对污水处理厂以及COD、氨氮重点总量减排环保工程及纳入年度减排计划的重点项目,要同时监测COD、氨氮等的去除效率。废气监测项目:执行行业或地方排放标准的,监测项目按照行业或地方排放标准以及该企业环评报告书规定的项目确定;执行综合排放标准的,参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技术要求(试行)(环发200038 号)附录二和该企业环评报告书确定。废气监测项目均包括流量。对重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量减排环保工程设施,要同时监测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去除效率。(四)监测时间和频次监督性监测每季度至少监测一次;自动监测设备的比对监测每季度一次;季节性生产企业生产期间至少每月监测一次,总监测次数不少于四次。(五)监测布点与采样1、监督性监测废水污染源:一类污染物的监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或专门处理此类污染物的设施排放口采样;其他污染物的监测,在厂区外排口或厂区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所有排放口均须分别布点采样、分析。对于本地区重点COD和氨氮总量减排环保工程设施的进出口均需布点监测。废气污染源:每个废气排放设施均须布点监测,一个排放设施有多个排气通道的,要分别布点监测;脱硫脱氮(硝)设施的进、出口均须布点监测。城镇污水处理厂:进、出口均须监测污染物浓度和废水流量,并计算污染物去除效率。对于所有的废水或废气监测点(包括进口和出口),在采样监测污染物浓度时,均须同步监测废水或废气流量。2、比对监测废水:在靠近自动监测采样装置的位置进行人工采样,并和自动监测设备采样同步。废气:采样位置按照GB/T 16157-1996 等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设置,与烟气连续监测系统(CEMS)测定位置靠近但不干扰CEMS正常取样,不能从CEMS 排气装置处直接采样监测,手工和自动同步采样。(六)质量保证1、严格按照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2002)、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HJ/T 92-2002)、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T 397-2007)、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技术规范(HJ/T 373-2007)的要求,对污染源监测的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按照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试行)(HJ/T 75-2007)等污染源自动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自动监测设备比对监测。2、监测工作应该在稳定的生产状况下进行,监测期间应有专人负责监督工况,并记录监测期间的生产时间和工况负荷等参数。环境监察部门负责调查所监测企业的每季度生产情况和平均工况,季度生产情况和平均工况的调查区间可视情况调整为上个季度第三个月11日起至本季度第三个月10日止。每季度结束前完成当季生产情况和平均工况的调查、以及下一季度的生产安排,并通知环境监测站。3、每次监测时,监督性监测每个测点监测一天(连续生产企业)或一个生产周期(间歇性生产企业),废水监测4到6次,在一天或一个生产周期内等时间间隔采样,获得各监测项目的日均浓度和日累计废水排放量;废气监测3次,获得各监测项目的小时平均浓度和小时废气排放量。结合工况负荷、生产时间等以及季度和年度的平均工况负荷计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减排工程设施对主要污染物的去除率等。比对监测时,对每个废水自动监测设备手工和自动至少同步采样监测三次,可安排和监督性监测同步进行;对于CEMS,气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和氧量至少获取6对数据(其中仪器法可选取不小于2倍自动监测设备响应时间期间的平均值为1个数据,化学法以一个样品的采样时间段监测值为1个数据),颗粒物、烟气流速、烟温至少获取3对测试断面平均值数据。4、应严格按照国家环境保护监测分析方法标准执行。(七)监测结果报告1、市站在每个季度的第三个月15日前,向省站报送监督性监测和比对监测数据(用国家下发的数据库)。对于未开展监测的国控企业及排污口,请逐一说明未监测原因。永久性关停、季节性停产、临时停产等原因未监测的企业,需经市局出具证明材料并经省厅确认。对于平时无废水外排的国控企业,由负责监测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督促其在外排废水时通知监测部门开展监督性监测。2、市站按季度编写辖区内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报告和自动监测设备比对监测报告,对辖区内污染源排放情况与自动监测设备比对监测合格情况等进行分析,列出超标企业名单,并于下一季度5日前报送市局和省站。3、要建立完整的污染源基础信息档案,建立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数据库。十、省控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一)监测范围按照市环保局印发的2011年重点监控企业名单(巴环发201132号)执行,详见附表6。(二)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同“国控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要求。(三)监测项目同“国控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要求。(四)监测时间和频次同“国控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要求。(五)监测布点与采样同“国控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要求。(六)质量保证同“国控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要求。(七)监测结果报告1、市站在每个季度的第三个月15日前,向省站报送监督性监测和比对监测数据。对于未开展监测的国控企业及排污口,请逐一说明未监测原因。永久性关停、季节性停产、临时停产等原因未监测的企业,需经市局出具证明材料。对于平时无废水外排的省控企业,由市局监察支队督促其在外排废水时通知监测部门开展监督性监测。2、市站按季度编写辖区内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报告和自动监测设备比对监测报告,对辖区内污染源排放情况与自动监测设备比对监测合格情况等进行分析,列出超标企业名单,并于下一季度5日前报送市局和省站。在监测中发现严重超标的,以及比对监测不合格的,要及时向市局报告,随测随报。3、要建立完整的污染源基础信息档案,建立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数据库。十一、市控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一)监测范围按照市环保局印发的2011年重点监控企业名单(巴环发201132号)执行,详见附表6。(二)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同“国控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要求。(三)监测项目同“国控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要求。(四)监测时间和频次同“国控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要求。(五)监测布点与采样同“国控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要求。(六)质量保证同“国控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要求。(七)监测结果报告1、县站在每个季度第三个月15日前,向市站报送监督性监测和比对监测数据。对于未开展监测的国控企业及排污口,请逐一说明未监测原因。永久性关停、季节性停产、临时停产等原因未监测的企业,需经县局出具证明材料。对于平时无废水外排的市控企业,由县局监察大队督促其在外排废水时通知监测部门开展监督性监测。2、县站按季度编写辖区内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报告和自动监测设备比对监测报告,对辖区内污染源排放情况与自动监测设备比对监测合格情况等进行分析,列出超标企业名单,并于下一季度5日前报送县局、市局和市站。在监测中发现严重超标的,以及比对监测不合格的,要及时向县局报告,随测随报。3、要建立完整的污染源基础信息档案,建立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数据库。第三部分 专项监测十二、“环境保护三下乡”环境质量监测以往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环境监测工作为基础,各县区按巴中市环境保护局2011年“环境保护三下乡”行动实施方案开展监测并按时上报数据。市站汇总全市数据,编制全市“环境保护三下乡”农村环境质量监测报告报市局。十三、环境质量核查监测市站和各县站要做好准备,积极配合今年由省站组织的重点流域水质、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水质和噪声抽测工作。全省拟抽测10个重点流域水质断面、10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和4个城市的噪声监测。重点流域水质抽测断面项目为流量、水温、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铜、锌、氟化物、硒、砷、汞、镉、铬(六价)、铅、氰化物、挥发酚、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化物、粪大肠菌群、电导率、总氮和叶绿素a等27项指标,湖库增测透明度和水位。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抽测项目为地表水饮用水源地监测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表1的基本项目(23项,COD除外)、表2的补充项目(5项)。地下水质量标准中23项pH、总硬度、硫酸盐、氯化物、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氟化物、总大肠菌群、铁、锰、铜、锌、挥发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氰化物、汞、砷、硒、镉、六价铬、铅。噪声核查监测省站根据情况抽测两类项目。其中城市区域噪声监测对城市的10个区域网格开展监测,道路交通噪声监测对城市的10条道路开展监测(侧重城市主干道),城市功能区噪声监测对城市的12个点位(某类功能区)开展。十四、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考核(一) 考核范围通江县和南江县(二) 考核内容和指标县域环境状况和自然生态状况。考核指标见下表:(三) 任务分工1.县级人民政府负责本县生态环境质量考核自查工作,按照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办法附件二规定的考核指标汇总表提供本县范围内相关数据及被考核县对上报指标与2009年指标比较情况说明。2.被考核县环保局和监测站负责按照环发201118号中附件二规定的环境监测方案,开展监测工作。本县不具备能力的,应委托市站或省站进行监测。(四)进度安排被考核县人民政府于每年1月底前向省厅上报自查报告。十五、环境突发性事件应急监测加强应急监测能力建设,积极响应环境应急预案,为主管局提供技术支撑,为进行应急处置提供技术保障。并积极配合市环保局监察支队组织的应急监测演练。十六、竣工验收监测(调查)按照分级管理原则,两级监测站制定验收监测(调查)方案、实施监测任务,完成竣工验收监测(调查)报告编制。十七、四川省第一届监测技能大比武各县(区)积极配合市站参加省站组织的第一届监测技能大比武。 第四部分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十八、自动监测系统质控管理完善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管理办法,确保自动监测系统运行正常,保证数据及时、准确,进行自动站联网和实时数据发布。市站按照国家和省厅有关要求对自动监测站采取现场检查、比对监测和质控考核的方式加强运行和质控管理工作。十九、环境监测数据质控考核市站组织开展实验室间比对,进行环境监测数据质控考核工作,包括空气基本项目和地表水基本项目考核。附表1巴中市空气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序号市/县/区名称测点名称点位代码所在位置点位管理级别点位类型责任单位1巴中市南龛公园351巴州区国控背景点巴中市环境监测站2巴中市市电业局405巴州区国控趋势点巴中市环境监测站3巴中市巴中中学410巴州区国控趋势点巴中市环境监测站4巴中市市六中411巴州区国控趋势点巴中市环境监测站5巴中市恩阳合治村601巴州区省控农村点巴中市环境监测站6通江县壁山公园711通江县市控背景点通江县环保局7通江县气象局712通江县市控趋势点通江县环保局8通江县红四方面军纪念馆713通江县市控趋势点通江县环保局9通江县疾控中心714通江县市控趋势点通江县环保局10南江县断渠公园811南江县市控背景点南江县环保局11南江县春场坝(双拥公园入口)812南江县市控趋势点南江县环保局12南江县大堂坝(原县政府办公楼旁)813南江县市控趋势点南江县环保局13南江县朝阳新区(居民安置楼)814南江县市控趋势点南江县环保局14平昌县森林公园611平昌县市控背景点平昌县环保局15平昌县县二中612平昌县市控趋势点平昌县环保局16平昌县县委广场613平昌县市控趋势点平昌县环保局17平昌县小角楼614平昌县市控趋势点平昌县环保局附表2巴中市酸雨监测点位序号市/县/区名称测点名称点位代码所在位置点位管理级别点位类型责任单位1巴中市南阳林场(寺岭乡安家坝)401巴州区省控近郊区巴中市环境监测站2巴中市市环境监测站390巴州区省控城区巴中市环境监测站3巴中市恩阳合治村600巴州区省控农村巴中市环境监测站23附表3序号县区责任单位河流(湖库)名称断面名称断面代码断面(点位)所在位置河流断面(点位)属性断面(点位)控制流域规划水质类别经度纬度度分秒度分秒1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巴河手傍岩401巴州区控制断面省控1064515314932巴州区巴州区环保局巴河金碑乡521巴州区金碑乡出境市控3通江县通江县环保局通河纳溪口721通江县三溪乡出境市控4通江县通江县环保局通河植物油厂722通江县城控制市控5南江县南江县环保局巴河东榆822南江县东渝乡控制市控6南江县南江县环保局巴河元潭821南江县元潭乡出境市控7南江县南江县环保局明月河大河823南江县大河乡市控8南江县南江县环保局明月河赶场824南江县赶场乡市控9平昌县巴中市环境监测站巴河道河湾604平昌县出境(巴达交界断面)省控10634031274510平昌县平昌县环保局巴河木梁溪平昌县控制(巴平交界断面)市控10655131442411平昌县平昌县环保局巴河大石盘平昌县控制(通平交界断面)市控107141131431812平昌县平昌县环保局巴河小滩子平昌县对照(巴河入城)市控10773031343413平昌县平昌县环保局巴河红谷河平昌县削减(巴河出城)市控107730313125巴中市地表水水质监测断面(点位)附表4巴中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断面序号县区责任单位河流(水体)名称断面名称断面代码水源地所在位置控制级别取水厂名称1巴州区巴州区环保局巴河大佛寺351巴州区2通江县通江县环保局通河千佛崖731通江县3南江县南江县环保局巴河养生潭831南江县4平昌县平昌县环保局巴河渭子溪352平昌县45附表5巴中市噪声监测点位号县区责任单位测点名称测点管理级别点位类型执行标准备注1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巴人广场省控区域噪声42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三中省控区域噪声43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人民银行省控区域噪声44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农业银行省控区域噪声45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燃气公司综合楼省控区域噪声46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市地税局省控区域噪声47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明珠饭店省控区域噪声18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社保局省控区域噪声49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水利局省控区域噪声110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丝绸大厦省控区域噪声411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财政局省控区域噪声412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邮政局省控区域噪声413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城市广场省控区域噪声414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江北卫生服务中心省控区域噪声415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云台大厦省控区域噪声416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市石油公司省控区域噪声417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市经贸委省控区域噪声418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民政局省控区域噪声419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江北宾馆省控区域噪声120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电信局省控区域噪声421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建设局省控区域噪声422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卫生局省控区域噪声423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人事劳动局省控区域噪声424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文体局省控区域噪声425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公安局省控区域噪声426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巴中长途客运站省控区域噪声127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东风汽车服务站省控区域噪声428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七小后门省控区域噪声429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正华药业省控区域噪声430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回风派出所省控区域噪声431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报废汽车回收站省控区域噪声432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巴运集团汽车修理厂省控区域噪声433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四川鑫瑞齿轮公司省控区域噪声434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巴中市华西建司省控区域噪声435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回风管委会省控区域噪声436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市公路建设公司省控区域噪声437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市华东建司省控区域噪声438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市骨科医院省控区域噪声439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滨河路(石油大厦)省控区域噪声440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区物资局省控区域噪声441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市质检局测试中心省控区域噪声442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西华停车场省控区域噪声443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巴师校省控区域噪声144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西华宾馆省控区域噪声445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草坝街(中南大厦)省控区域噪声446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老何家祠堂省控区域噪声447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白马井街口省控区域噪声448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吊桥南街口省控区域噪声449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原区水电局住宿楼省控区域噪声450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党校省控区域噪声451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飞霞食品厂省控区域噪声452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原巴中县酒厂省控区域噪声453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工行住宿楼省控区域噪声454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区委省控区域噪声455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区政府省控区域噪声456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原巴中县招待所省控区域噪声457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书院小区省控区域噪声458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东方花园省控区域噪声459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巴州大酒店省控区域噪声460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西客站省控区域噪声461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巴粮宾馆省控区域噪声162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巴中中学后门省控区域噪声463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巴中影都省控区域噪声164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二小省控区域噪声165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东华宾馆省控区域噪声166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市二医院省控区域噪声167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中城街口(汇集超市)省控区域噪声468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市科技信息中心省控区域噪声469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中洋大厦省控区域噪声470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区农业机械局省控区域噪声471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市政府家属院大门省控区域噪声472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市会议中心省控区域噪声473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工商直属分局省控区域噪声474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江北市中医院省控区域噪声475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市计委幼儿院省控区域噪声476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宕梁街心花园东侧省控区域噪声477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五中省控区域噪声478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油房街省控区域噪声479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广播电视大学省控区域噪声480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惠昌食品有限公司省控区域噪声481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信合大厦省控区域噪声482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市新华书店省控区域噪声483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市中心血站省控区域噪声484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区财政局家属院省控区域噪声485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市乡镇企业局省控区域噪声486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稽征处省控区域噪声487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市交通局省控区域噪声488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市审计局省控区域噪声489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武警支队省控区域噪声490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嘉年华省控区域噪声491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区教育局省控区域噪声492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检察院省控区域噪声493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市环保局省控区域噪声494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质检大厦省控区域噪声495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南坝工商所省控区域噪声496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春蕾小学省控区域噪声497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区扶贫开发办省控区域噪声498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蚕种站省控区域噪声499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老制药厂省控区域噪声2100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丝厂住宿区省控区域噪声4101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原羽绒厂省控区域噪声4102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城守办事处省控区域噪声4103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污水处理厂省控区域噪声4104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光路肉食品有限公司省控区域噪声4105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普瑞制药省控区域噪声4106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重啤集团省控区域噪声4107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职中省控区域噪声4108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南馨苑省控区域噪声4109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区委家属院省控区域噪声4110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区环保局省控区域噪声4111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六中省控区域噪声4112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绵纺厂大门省控区域噪声4113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南坝管委会省控区域噪声4114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区国土局省控区域噪声4115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同力食品厂省控区域噪声4116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巴中一小省控区域噪声4117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鸿运宾馆省控区域噪声4118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人民医院省控区域噪声4119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原染织厂省控区域噪声4120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区农技站省控区域噪声4121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农校省控区域噪声4122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农业局省控区域噪声4123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防疫站省控区域噪声4124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外贸大厦省控区域噪声4125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巴中二中省控区域噪声4126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区建设局省控区域噪声4127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区检察院省控区域噪声4128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区民政局省控区域噪声4129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茶坝粮站住宿楼省控区域噪声4130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城西市场口 省控区域噪声4131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区水利局 省控区域噪声4132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巴中六小省控区域噪声4133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区环卫局省控区域噪声4134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龙湖中学省控区域噪声4135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混泥土搅拌站省控区域噪声4136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高速路汽车站省控区域噪声4137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回风汽车站省控区域噪声4138巴中市巴中市环境监测站茂源新村省控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