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科版八年级第五章物态变化课程.ppt_第1页
物理:教科版八年级第五章物态变化课程.ppt_第2页
物理:教科版八年级第五章物态变化课程.ppt_第3页
物理:教科版八年级第五章物态变化课程.ppt_第4页
物理:教科版八年级第五章物态变化课程.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态变化 物体:由物质构成的占有一定空间的个体。 物质:独立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分类比赛:橡皮、铅笔、木条、小笔记本、钢尺、弹簧、 小瓶水、小气球 你怎样对他们进行分类? (1)按物体形状:(有一定形状,没有一定形状) (2)按金属非金属 (3)按导电不导电 (4)按状态:固体、液体、气体 (5)是否具有流动性 (6)按用途:用具、文具、医药用品、玩具,一 、物质的状态 1、物质存在的状态 自然界中常见的物质可分为三种状态:固体、液体、气体 (solid state)(liquid state) (gaseous state) 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说物体是固体或液体或气体呢? 固液气的根本特征是什么?,固体:比较稳固、不会流动、不论变形或不变形(塑料 或弹性)仍然具有一定的体积、一定的形状。 液体:具有流动性、没有一定的形状、盛它的容器什么样它 就什么样、不管是大容器盛还是小容器盛它的体积大 小是不变的、是50cm的水盛到哪个容器体积还是那 么多。 气体:具有流动性、也没有一定的形状、而且没有一定的体 积、它总是充满整个容器的空间。,列举身边的物品找出一些固体、液体、气体,将它们的名称填入表格内,固液气这三种状态,我们已经很了解了。那么物质原来是固体的它就总是固态的吗?它存在的状态会不会改变?什么条件下会发生改变?你见到过同一种物质的几种不同状态下的存在形式?,例如 :冰雪、流水、蒸汽机 冰、水、水蒸气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种状态。冰可以化成水,水可以蒸发变成我们看不到的水蒸气。怎样才能使冰化成水?,例如:酒精灯、石棉网、支架、小烧杯、冰块 同学讨论: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也可以具备其他条件) 怎样使冰化得更快些?根本点:冰化成水需要吸热,怎 样使它吸热更快?可以用酒精加热、可以用放大镜会聚 太阳光、可以用大功率的灯泡烤、可以把它轻轻敲碎成 小块、可以给冰加上黑色包装使它更易吸热。,现在我们将一块冰放入烧杯中用酒精灯给烧杯缓 慢加热。使用酒精灯时应注意: 绝对禁止用酒精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 不要碰倒酒精灯,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 不要惊慌,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使用时,因酒精灯外焰部分温度最高,应该用它的外焰部分去加热。,可以看到,在加热的条件下烧杯中的冰块逐渐变 成水,再继续加热,可以观察到水开始沸腾,且越来 越少,说明说变成了水蒸气。 反过来,水蒸气是否可以变成水呢?雨水就是有 水蒸气凝结而成的。水也可以冻成冰。这时需要什么条 件呢?放热。,可见,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状态是可以发生变化的 2. 物态的变化 (1) 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存在的状态可以发生变化。 (2) 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称为物态变化。 举例交流: 雪糕化成水 固液 火山口喷出的熔岩,冷却后变成熔岩灰 液固 用铁水浇铸铁零件 液固 樟脑球变没了 固气,为什么同一种物质会有不同状态呢? 从微观上看,物质是由被称为“分子”的小微粒 组成,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同时分子之间又有 一定的空隙。当物质处于固态时,分子排列紧密,分 子之间空隙很小,每个分子只能在原位置附近作微小 的振动,所以固态物质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固 的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加剧,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 度时,分子的运动足以使它们离开原来的位置,而在 其他分子之间运动,这时物质便以液态形式存在。,也就是当物质处于液态时,分子排列也较紧密, 每个分子也只能在原位置附近做微小的振动,但它没有 长期固定不动的位置。在一个位置振动一小段时间后, 又转移到另一个位置附近去振动。所以液体有一定体积 而无一定形状。如果继续加热,温度继续升高,分子运 动更加剧烈,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分子会摆脱其 他分子的作用可以在空间自由移动,这时就既无一定体 积也无一定形状,以气态形式存在。,二、温度的测量 每天我们都听天气预报:今天小雨转中雨19C 23C。我们每天都比较关心天气的变化,根据气温变化 适当增减衣服,温度是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 1、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这里有一杯开水、一杯冷水,我们说前者好烫后者 好凉,但冷热到什么程度却没法描述。,我们是否有此经历:冬天在屋里坐时间长了,感觉很 冷,用自来水管中的水冲手冰凉刺骨。而当你打完雪仗回 来,一进屋会觉得温暖如春,用自来水管中的水洗手反觉 得暖暖的。其实屋内的温度是没变的。 如果让你一开始双手分别插入冷水和热水中,过一会 儿再把两手同时插入温水中,会感觉温度是不同的。 可见,仅凭感觉来判断温度是不可靠的。要准确的测 量物体的温度,就要实用测量工具 温度计。,2、温度计 首先,我们要仔细观察来描述它的构造:温度计由内 径很细的玻璃管和下端有液泡的封闭的玻璃管组成。粗 细均匀的细管和玻璃泡内有红色(或银白色)液体。外 面的刻度均匀、上高下低、不同温度计测量范围不同。 当我用手握住玻璃泡时,会看到由于手的温度比玻璃 泡高,泡内液体受热膨胀,液面通过细管升高,表明此 时温度值增加。把手松开,继续观察液柱在细管中的变 化,可看到液柱在细管中下降,表明此时温度值降低。,温度计的构造: (1) 构造:由装有液体的玻璃泡和使液面升降的玻璃管组成. 特点:玻璃泡部分壁薄、玻璃管内径粗细均匀 由于液面是均匀线性膨胀且管内径均匀,所以刻度均匀。 由于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温度越高,膨胀体积越大, 温度计刻度上高下低。 (2) 原理: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温度的常用单位:C。读作“摄氏度”。不能分开读作 “摄氏多少度”。,(3) 单位:C 0C :定义大气压力为1.01105帕时,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 100C :把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规定为100度。 这个单位是怎么来的? 历史上,伽利略首先制成了第一支温度计。如图它是 根据球形玻璃容器中空气的热胀冷缩使细管中水的高度 发生变化来反映环境的冷热程度的。不过,这个温度计 没有实用意义,不仅因为气压的变化常会造成误判, 而且没有必要的基准点。,这个单位是怎么来的? 如何选择某些基准温度; 找寻合适的测温物质 因为那时人们已知道物质的熔点是不变的,于是就 以次作为基准点。制成第一个实用的温度计并首先规定 一套温标体系的是荷兰的吹玻璃工匠华伦海特。他从1709 年开始先制成以酒精为测温物质的酒精温度计,后又制成 水银温度计。他把一个它把一个大气压下冰的熔点定为 32F,水的沸点定为212F,其间等距分割成180等份, 每一等份为1,这样的温度体系称为华氏温标。,1742年,瑞典天文学家摄尔修斯也用水银作为测量物 质并引入百分刻度法,将一个大气压下冰的熔点定为0C, 水的沸点定为100C,这样的温标体系就是通用至今的摄 氏温标。 0度与100度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1摄氏度, 用符号C表示,同样可按此等分延伸至零下多少摄氏 度。,温度计的读数和使用 (1)读数时注意看好最小分度,零上温度从零上读、零下温度从零下读 (2)温度计的使用 怎样用温度计测出物体的温度呢? 用温度计测物体的温度就是使温度计的温度变得与被测 物体的温度相同。此时温度计指示的就是被测物体的温 度。,例1. 某水银温度计的玻璃管上刻有110格均匀刻度线,当 温度计玻璃泡,泡、浸、没在冰水混合物中时,温度计 内水银柱液面在10格外,当玻璃泡放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 沸水中时,水银柱液面在60格外,通过计算可知,温度 计上每一格表示的温度值和这只温度计的测量范围( ) A. 0.5C ; 50C20C B. 0.5C ; 0C100C C. 2C ; 20C200C D. 条件不足无法判定,提示:0C100C之间是从第10格起到第60格, 所以每格表示2C。 依此类推可知最低温度为20C,最高为 200C。故选C.,2.(1994年全国初中物理竞赛试题)一支温度计的刻度均 匀但不准,将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是4C;放在标准 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是99C,放在教室里示数是25C, 那么教室里的实际温度约是_C。 解法一:非标准温度计上每一小格所表示的标准温度数 找出非标准温度计上室温25C对应的格数 n25421(格),计算对应的标准温度 100C t实 = n t =21格 = 22.1C 95,解法三:利用初中几何中“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 理”即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截得的线段对应成比例。 当不准确的温度计示数为25C时,对应的实际温度 为t,由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得: t = 22.1C,八大处整形怎么样八大处八大处整形外科医院 lstgyhwz 西京医院整形科价目表西京西京医院整形科 lstgyhwz 湘雅医院整形科价目表湘雅整形湘雅医院整形科 八大处整形价目表八大处八大处整形医院整形科 上海九院整形科价目表九院上海九院整形科 广州南方整形好不好/南方广州南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