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专《临床检验基础》教案1血液生理血液标本采集课件ppt课件_第1页
检专《临床检验基础》教案1血液生理血液标本采集课件ppt课件_第2页
检专《临床检验基础》教案1血液生理血液标本采集课件ppt课件_第3页
检专《临床检验基础》教案1血液生理血液标本采集课件ppt课件_第4页
检专《临床检验基础》教案1血液生理血液标本采集课件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床检验基础,主讲:陈少华 广州医学院护理学院检验教研室,联系电话:88192649QQ:794502860,第一章: 血液学一般检验 第一节: 概论,重点:末梢血采集方法,概 论,临床检验(clinical laboratory technology or science)定义,又称实验诊断学,就是通过实验室的各种检查方法,包括感官检查、理学检查、化学检查、显微镜检查以及自动化仪器检查等,对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标本进行检查、分析,以获得病原、病理变化及脏器功能状态等资料。,古代:感官检查(如:尿液中世纪) 17世纪:荷兰Leeuwenhoek发明显微镜,临床检验基础的现状和特点,20世纪末以来:自然科学基础学科与医学基础学科结合电脑化、自动化、微量化,21世纪:现代信息网络技术(远程诊断)与系统生物工程(包括分子生物学)、临床医学结合。,最常用的临床检验,借助先进的检测技术,对来自离体的血液、尿液、粪便以及分泌物和排泄物等标本进行理学、化学、病原学和显微镜形态学的检查,以简便、快速的检测结果,基本满足临床医学检验筛检疾病的需求。,3试剂批量、配套、专业和多样化,4. 检验方法标准化 如:1966年,成立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源自1963年欧洲血液学协会标准化委员会) 5全面质量保证 人员和物质 检验分析前: 标本的采集、储存和转运过程尤为重要。现认为,管理好这两个环节,可降低70%的检验差错率。,临床检验在医学中的作用,1、为准确诊断、及时治疗提供依据,临床检验的结果是支持诊断、鉴别诊断、甚至确定诊断的 主要依据。,例:贫血,依据:血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减少,白血病,依据:血象和骨髓象,肾脏有实质性损伤的依据,尿液中出现蛋白、细胞 管型,2、为分析病情、观察疗效、判断预后提供依据,在疾病过程中,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也 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3、为预防疾病提供资料,如血象和肿瘤细胞学的普查等,4、术前准备:血型鉴定,5、协助传染病和职业病的调查:点彩红细胞计数,临床检验的一般方法,1.感官检验 2.理学检验 3.化学检验 4.显微镜检验 5.自动化仪器检验,学好临床基础检验的基本要求,学好相关理论知识,理论联系实践。 掌握实践技能并规范化操作。 养成严肃、认真、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一、血液生理概要,血液:由多种成分组成的一种红色粘稠的混悬液。,血液的组成,血液是由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组成的红色、粘稠、不透明、带腥味的混悬液。离体后的血液自然凝固后,分离出来的淡黄色透明液体称为血清,血液加抗凝剂后分离出来的淡黄色液体称为血浆。,血液的组成,2、血液主要的理化性质 (1)血量: 7010ml/kg体重 (2)颜色:动脉血(HbO2)呈鲜红色; 静脉血(Hbred)呈暗红色。 (3)红细胞在血浆中的悬浮稳定性: 均匀混悬状态,(4)粘滞性:测定血液或血浆与水相比的相对黏度 全血粘度为生理盐水的45倍, 血浆粘度为生理盐水的1.6倍左右。 (5)比重和渗透浓度: 血液 男:1.0551.063 女:1.0501.060 血浆= 1.0251.030 血细胞=1.090 血浆渗量(渗透压)= 290310mOsm/kg.H2O (6)pH:血液pH 7.357.45 (7)凝固性:血液从血管中流出可自行凝固,3、血液的功能 (1)运输功能:气体、营养物质、代谢产物等; (2)协调功能:激素、酶类 (3)维护机体内环境稳定:pH、体温 (4)防御功能:止血、抗微生物、免疫反应等。,二、血液标本采集、送检、保存与处理,血液标本 全血:临床血液学检查:血细胞计数、分类 血浆:临床生化检查(内分泌激素测定等);血栓与止血的检查 血清:除纤维蛋白原等凝血 因子外,其他成分与血浆 基本相同,多数临床化学和 临床免疫学检查。,1、静脉采血法,部位:主要是肘静脉。还可以在:手背部手腕部等 幼儿可采用颈外静脉采血。,采血器材:一次性注射器,检验用真空定量 采血装置,c.采血步骤及注意事项,(一)血液标本的采集,采血方法: (1)准备 (2)扎压脉带 (3)消毒 (4)刺入静脉 (5)抽血 (6)松压脉带 嘱患者松拳,松开压脉带。 (7)拔针止血 (8)注入试管 (9)核对编号,静脉采血法,A 为推荐部位, B 、 C 、 D 为替代部位,静脉采血法,2、真空采血法 (vacuum tube for blood collection,负压采血法) 优点:定量、安全、转运方便. 封闭式采血,无需容器转移,减少溶血。 真空定量贮存试管适于不同的检验项目,真空采血容器色泽及应用范围,真空定量采血管,3、毛细血管采血法,部位:左手中指或无名指尖内侧,半岁以下 拇趾或足跟,特殊人员视情况而定。,b.所用器材:一次性采血针、微量吸管,c.采血步骤及注意事项,一次性采血针、微量吸管,操作步骤 1准备吸管 头套在微量吸管上,注意二者连接处应严密不漏气。 2加稀释液 取试管一支,加生理盐水2ml。 3 持管吸血 右手拇指和中指夹住吸管及吸头接处,示指盖住吸头小孔。三指轻微用力,排出适量的气体使管内形成一小小的负压。将管尖插入抗凝血,三指慢慢松劲,吸取抗凝血到所需刻度后抬起示指。注意管尖始终不要离开液面,以免吸入气泡;也不要用力过度,将血液吸入头皮。 4拭净余血 用干棉球顺吸管口方向拭净余血。 5释放血液 将吸管插入含生理盐水的试管底部,慢慢排出吸管内的血液,再用上清液冲洗管内余血2-3次。 6洗涤吸管 依次用蒸馏水洗净,95%(V/V)乙醇脱水,乙醚干燥。如为一次性微量吸管,可省略该步骤。,一次性微量吸管的使用,毛细血管采血法,采血方法: (1)按摩 (2)消毒 (3)刺针 (4)吸血 (5)止血,毛细血管采血法,操作,消毒,毛细血管采血法,操作,进针,毛细血管采血法,操作,采血,毛细血管采血法,操作,调整血量,毛细血管采血法,操作,稀释,毛细血管采血法,操作,混匀,毛细血管采血法,注意事项: (1)采血部位必须无水肿、发绀、炎症、冻疮或其他血循环障碍现象。 (2)严格消毒皮肤,待自然干燥后或待消毒时间到后用消毒干棉球擦拭干后刺针。 (3)进行多项细胞检查要分项采血时,采血的次序为:BPCRBCHbWBC涂片。 (4)如血流不畅,重新刺针,不可用力挤捏。 (5)出血不止时,用消毒干棉球压迫至血不流出为止,必要时应在报告单上注明,提醒临床医生注意。,工作原理 仪器中激光发射器发射一束波长为2940nm的单脉冲的激光。在镜头片(一次性)的配合下,细微的光束打在采血者手指的滑囊处,其瞬间温度可达1000C,作用时间极短(不超过万分之四秒),使得皮肤表皮组织溶解、挥发,出现一个0.3mm的小孔,而打孔后的残留物呈现出等离子状态,吸附在镜头片的表面。激光无痛采血是医学临床检验中末梢采集方法中的一次革命性突破,欧美国家及国内的多家医院、血站已广泛使用。,激光无痛采血仪,(二)血液标本的送检、保存与处理,1.血液标本的送检 (1)唯一标识原则 (2)生物安全原则 (3)尽快运送原则 (4)接收和拒收标本的原则,2.血液标本的保存,(1)血液标本的保存:标本若不能及时检测或需保留以备复查时,血液应在室温保存。抗凝血在室温下, WBC 、 RBC 、 PLT 可稳定 24 小时,白细胞分类可稳定 68 小时,血红蛋白可稳定数日,但 2 小时后粒细胞形态即有变化,故需做镜检下分类者应及早推制血片。虽然 4 条件下可延长血液贮存期,但会影响 PLT 和 MPV 值。 (2)检测后标本的保存:检测后标本不能立即处理掉,应根据标本性质和要求按照规定时间保存,以备复查及审核需要(详见相关章节)。 (3)标本信息的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