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秋八年级历史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同步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2018秋八年级历史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同步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长征的开始、红军长征的路线及主要的历史事件;知道遵义会议,认识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2能力目标通过收集红军长征的有关史实,学习收集资料和整理资料、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通过讨论交流,回答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综合归纳的能力,培养合作探究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识读“红军长征路线图”,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学习图文结合、灵活处理学习材料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长征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曲折;通过学习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教学重难点】1遵义会议、红军胜利会师陕甘。2红军长征及长征精神。【教学过程】一、设问导读1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1)国民党反动派为什么要“围剿”革命根据地?到1930年,全国各地创建了十几块革命根据地。在各革命根据地内,有几百个县建立了人民政权。革命武装发展到十万人。红军和根据地的发展,使国民党统治集团大为震惊。(2)国民党反动派于何时开始“围剿”革命根据地?重点是“围剿”哪个革命根据地?1930年底。中央革命根据地。(3)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是什么?针对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共中央采取了怎样的策略?中共中央临时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在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战略转移,开始长征。2过雪山草地理出红一方面军在遵义会议后、进入甘肃前的行军路线和重大事件。遵义会议的召开(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四渡赤水(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突破天险腊子口。3红军胜利会师陕甘(1)1935年10月,哪两支部队在陕北吴起镇会师?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和陕北红军。(2)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它发生于何时?涉及哪些部队?其意义是什么?甘肃会宁会师,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宣告长征胜利结束。二、合作探究1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遵义会议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召开的?遵义会议召开的基本概况有哪些?又作出了哪些伟大的决策?其影响有哪些?(1)背景:1935年1月,红军强渡乌江,攻克贵州北部重镇遵义。(2)基本概况: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3)内容: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4)意义: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2过雪山草地说一说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途中经过了多少个省份?红一方面军长征历时1年,转战11个省。3红军胜利会师陕甘长征的胜利结束有哪些伟大的历史意义?(1)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2)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三、课堂小结本课主要介绍了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过雪山草地、红军胜利会师陕甘的史实。面对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国革命的道路再次遭到挫折,为了保存革命力量,红军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长征,1936年10月的甘肃会宁会师,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这些史实说明中国革命的胜利,必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来完成。四、课后作业长征的传奇性故事传遍国内外,表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让我们回顾历史,探究问题。(1)中央红军进行长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2)遵义会议是哪年召开的?遵义会议召开的历史意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