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实验指导书.doc_第1页
空气调节实验指导书.doc_第2页
空气调节实验指导书.doc_第3页
空气调节实验指导书.doc_第4页
空气调节实验指导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空气调节实验指导书适用专业: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课程代码: 6008619 学时: 40 学分: 2.5 编写单位: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编 写 人: 龙翔 系(部)主任: 分管院长: 目 录 实验一 空调系统运行工况实验3实验二 气流分布测试实验8主要参考文献12实验一 空调系统运行工况实验一、实验目的和任务 本实验通过测量组合空调系统风量以及各段体温度、湿度、压力等参数,加深学生对空气处理过程、空调原理的理解,掌握基本的测试方法。二、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 组合式空调处理器及风管系统1套;风冷热泵型冷热水机组1套;水泵机管路系统1套;监控系统1套;温湿度计、热球风速仪等。三、实验原理1、组合空调流程图+房间初效混合表冷/加热加湿电加热变频风机中效送风回风新风孔板流量计孔板流量计图1.1 组合式空气处理流程图接热泵型冷热水机组123456782、实验原理(1)测出送风量,回风量,由风量平衡算出新风量; 送风量=新风量+回风量 (1.1)(2)测出新风、回风及送风温湿度及压力,测出表冷/加热器前后段温度、湿度,测出加湿器前后温湿度,测出电加热器前后温湿度,在I-D图上画出空调处理过程;算出表冷/加热负荷。 表冷器/加热器空气侧负荷: (1.2)加湿器负荷: (1.3)电加热器负荷: (1.4)风机温升: (1.5)(3)测出过滤器压差,分析风量与压差的关系;(4)测出冷热水温度、平均流量,计算水侧热量,并与空气侧热量比较;表冷器/加热器水侧负荷: (1.6)误差 (1.7)四、实验步骤0、系统运行前记录一次室内外及空调箱各点数据。1、打开冷热水主机、空调器电源。2、打开计算机以及冷热水主机远程控制器,选择计算机控制模式,在远程控制器上选择制冷模式。3、进入计算机控制主界面,启动主机。4、在计算机上设定室内空气参数,启动空气处理系统。5、设定变频器频率,启动风机。6、运行稳定一定时间,开始计时,并记录各点空气参数以及进出水参数。7、改变风机频率,再记录相关数据,共测三次。8、通过主界面关闭系统。9,切断所有电源。五、实验报告要求将原始数据记于表1。根据测定点在ID图上表示出空调过程,如图2。计算按表2进行。表1.1 实验数据记录表日期: 地点:系统运行前风机频率HZ0送风量m3/h0回风量m3/h0大气压Pa测量时间测点序号123粗效4567中效8监控仪表读数温度湿度%压力(差)Pa手持仪表读数温度湿度%压力(差)Pa系统运行工况一风机频率HZ送风量m3/h回风量m3/h大气压Pa开始测量时间水表读数供水温度回水温度结束测量时间水表读数供水温度回水温度测点序号123粗效4567中效8监控仪表读数温度湿度%压力(差)Pa手持仪表读数温度湿度%压力(差)Pa系统运行工况二风机频率HZ送风量m3/h回风量m3/h大气压Pa开始测量时间水表读数供水温度回水温度结束测量时间水表读数供水温度回水温度测点序号123粗效4567中效8监控仪表读数温度湿度%压力(差)Pa手持仪表读数温度湿度%压力(差)Pa图1.2 I-D示意图本图为示意图,学生需要复印准确I-D图;并准确标记状态点表1.2 实验计算表系统运行工况一送风量Kg/h值计算式回风量Kg/h值计算式新风量Kg/h值计算式状态点12345678空气参数温度 湿度 %含湿量 g/Kg密度 Kg/m3焓 KJ/Kg负荷计算表冷加热器空气负荷KW值计算式水流量 值计算式进出水温差值计算式表冷加热器水侧负荷KW值计算式表冷器负荷误差值计算式风机温升值计算式粗效过滤器阻力系数值计算式中效过滤器阻力系数值计算式系统运行工况二送风量Kg/h值计算式回风量Kg/h值计算式新风量Kg/h值计算式状态点12345678空气参数温度 湿度 %含湿量 g/Kg密度 Kg/m3焓 KJ/Kg负荷计算表冷加热器空气负荷KW值计算式水流量 值计算式进出水温差值计算式表冷加热器水侧负荷KW值计算式表冷器负荷误差值计算式风机温升值计算式粗效过滤器阻力系数值计算式中效过滤器阻力系数值计算式六、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前熟悉系统,按指导教师指令启动系统。2、爱护仪表。3、不同仪表读数可能有误差,必要时根据运行前后数据对比进行修正或取舍。4、未给出的计算式参见相关教材、手册。七、思考题 表冷器可能实现哪些过程?电加热是一个什么过程?实验二 气流分布测试实验 一、实验目的和任务 通过实验掌握风口风量、室内流场、温湿度测定方法、了解风口流速的衰减规律测,学会仪器的使用,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二、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 组合式空调处理器及风管系统1套;风冷热泵型冷热水机组1套;水泵机管路系统1套;温湿度计、叶轮风速仪、热球风速仪等。三、实验原理1、送回风口布置图房间百叶方形散流器送风旋流侧送风口2个顶送风口4个回风口3个图2.1 风口布置示意图接组合式空调器喷口单层百叶单层百叶2、实验原理(1)风口风量测定用叶轮风速计或热球风速仪测定6个送风口出口风速。采用匀速移动法或定点测量法。匀速移动法移动路线如图2.2所示,测3次取起平均值。定点法把风口分成若干面积相等的小块,在小块中心测量,测点不小于5个。 (2.1)其中L为送风量,m3/h;K为修正系数,一般0.7-1.0;Fw为外框面积,m2;v为平均风速。(2)风口速度衰减规律以及温湿度变化情况在风口气流中心线上,据风口出口0m,0.3m,0.6m,0.9m处测出风速,绘制其速度变化曲线。在相同位置用温湿度计测出温湿度,绘制其速度变化曲线。图2.2 匀速移动法(3)室内流场及温湿度场测定在室内距地坪0.8m平面上均布6个点,用热球风速仪测出其流速,用温湿度计测出温湿度。计算该平面平均流速,相对湿度,以及平均温度。 (2.2)四、实验步骤1、打开冷热水主机、空调器电源。2、启动主机。3、在计算机上设定室内空气参数,启动空气处理系统。4、设定变频器频率,启动风机。5、运行稳定一定时间,测量6个送风口平均风速。6、选择1个侧送风口及1个顶送风口测量其速度衰减及温湿度变化。7、在室内距地坪0.8m平面上均布6个点,用热球风速仪测出其流速,用温湿度计测出温湿度。8、通过主界面关闭系统。9、切断所有电源。五、实验报告要求按照规范的模版写报告。将实验原始数据记于表2.1,并按以下表2.2及图2.3进行数据处理。对实验的结果进行相应分析。试验数据的记录与整理:表2.1 实验数据记录表日期:地点:风机频率HZ大气压Pa测量时间送风口平均风速123456面积风速1风速2风速3风速4风速5送风口气流中心参数1234560.0m流速m/s温度C湿度%0.3m流速m/s温度C湿度%0.6m流速m/s温度C湿度%0.9m流速m/s温度C湿度%房间0.8m平面上的参数测点123456流速m/s温度C湿度%表2.2 实验数据计算表风口123456平均风速m/s风量 m3/h总送风量m3/h房间0.8m平面上的参数平均流速m/s平均温度C平均湿度%图2.3 中心速度/温度/湿度变化图六、实验注意事项1、爱护仪表,不要碰探头。2、测定时人员不要随意走动,避免干扰流场。3、未给出的计算式参见相关教材、手册。七、思考题1、回风口对流场影响大不大?为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