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语文第五章古诗词鉴赏专题二Ⅲ群诗通题传统节日(含解析).docx_第1页
2020版高考语文第五章古诗词鉴赏专题二Ⅲ群诗通题传统节日(含解析).docx_第2页
2020版高考语文第五章古诗词鉴赏专题二Ⅲ群诗通题传统节日(含解析).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群诗通题传统节日主题解说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最具活力和影响力、最具民族特色和个性的文化,集中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古典诗词中表现这方面内容的诗篇很多,或描绘节日景象,或逢节思亲抒情。传统诗词与传统节日二者水乳交融,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耀眼的篇章,让后人百读不厌。一、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一枝春除夕宋杨缵竹爆惊春,竞喧填、夜起千门箫鼓。流苏帐暖,翠鼎缓腾香雾。停杯未举,奈刚要、送年新句。应自有、歌字清圆,未夸上林莺语。他岁穷日暮。纵闲愁、怎减刘郎风度。屠苏办了,迤逦柳欺梅妒。宫壶未晓,早骄马、绣车盈路。还又把、月夜花朝,自今细数。注喧填:“喧阗”,哄闹声。刘郎:唐代诗人刘禹锡,此指作者自己。1.这首词描绘了“过年”时辞旧迎新的情景,让我们想起王安石元日中的名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_,_。”2.宋代歌咏除夕的诗词很多,但被公认为佳作者甚少。此词能被称道,在于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除夕的热闹气氛。试结合词句简要分析。答:二、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鹧鸪天正月十一日观灯宋姜夔巷陌风光纵赏时,笼纱未出马先嘶。白头居士无呵殿,只有乘肩小女随。花满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来悲。沙河塘上春寒浅,看了游人缓缓归。注笼纱:即纱笼,指灯笼。呵殿:前呵后殿,指身边随从。3.本词中的_句与李清照写元宵佳节的永遇乐“不如同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句实有异曲同工之妙。4.这首词的对比手法特色鲜明,试作赏析。答:三、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清明日对酒高翥注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_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注高翥(11701241),南宋诗人,余姚人,游荡江湖,布衣终身。5.赏析诗中画线的诗句。答:6.分析诗中“酒”这一意象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答:四、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折桂令中秋张养浩注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注张养浩:元代散曲家。曾官至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后因看到元朝上层统治集团的黑暗腐败,便辞官家居。其后又因朝廷征召任官,在位劳瘁而死。7.这首元曲通过对澄澈的月光的描写营造了一种_的氛围。8.请简要赏析这首元曲开头第一句。答:答案精析1.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2.(1)语言生动形象。用“爆”“惊”“喧填”“腾”等最能造出声势的字眼来渲染佳节的热闹。(2)场面生动形象。爆竹连连,箫鼓喧阗;宴席上歌声清圆,纵情豪饮屠苏酒以迎春;天未破晓,外面已经车马盈路,热闹非凡。3.沙河塘上春寒浅,看了游人缓缓归4.贵家子弟出行前呼后拥与自己出行冷冷清清的对比,对比强烈,突出自身贫寒落拓的寂寥落寞;元宵灯市的繁华、花好月圆的良辰、少年情事的欢娱与老来寂寞悲苦的对比,以乐衬哀,倍增其人生的失意惆怅与悲伤;来时巷陌马嘶、热闹非凡与去时游人缓归、冷清寂寞的对比,使人顿生孤寒寂寥之感。5.运用比喻手法。说冥纸成灰,灰飞漫天,好似白色的蝴蝶;相思成泪,泪滴成血,仿佛红色的杜鹃。表达了恳切的思念和沉重的悲伤之情。6.本诗中的“酒”,表达了诗人及时行乐的思想,实际上是故作旷达,诗人尚在阳间,就已经想到死后别人祭祀他的酒他一滴也尝不到了,这又是何等的悲哀!7.清幽静谧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