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19065176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855.90K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9-05-09
上传人:俊****计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束**(实名认证)
江苏
IP属地:江苏
40
积分
- 关 键 词:
-
5张CAD图纸和说明书
机械手腕部设计【5张cad图纸和
机械手腕部设计【
cad图纸和
机械手腕部设计及
机械设计cad图纸
机械手腕部设计
CAD图纸】
张CAD图纸】
设计【cad图纸
- 资源描述:
-
目录
1绪论 1
1.1机器人的组成 2
1.1.1驱动装置 2
1.1.2控制系统 2
1.1.3执行机构 2
1.2机器人分类 4
1.2.1按用途分类 4
1.2.2按控制形式分类 4
1.2.3按驱动方式分类 4
1.3腕部结构选形 5
1.3.1单自由度手腕 6
1.3.2两自由度手腕 7
1.3.3三自由度手腕 8
1.3.4装配机器人腕部结构选型 9
1.4机器人设计 11
2末端执行器 12
2.1夹持器 12
2. 2拟手指型执行器 13
2. 3吸式执行器 13
3腕部设计 15
3.1手腕结构的选择 15
3.2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 17
3.2.1选择电机 17
3.2.2分配系统传动比和动力参数的设计 19
4锥齿轮设计 23
4.1确定锥齿轮的主要技术参数 23
4.2轮齿的受力分析和强度计算 24
5.选择带轮和齿形带………….. 26
5.1带轮的选择 26
5.2齿形带的设计 28
总结 31
参考文献 32
1绪论
机器人是近代自动控制领域中出现的一项新技术,并已成为现代机械制造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机器人显著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加快实现工业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步伐。尤其在高温、高压、粉尘、噪音以及带有放射性和污染的场合,应用得更为广泛。因而受到各先进工业国家的重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加以研究和应用。
机器人一般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不需要人工操作的通用机器人。它是一种独立的不附属于某一主机的装置。它可以根据任务的需要编制程序,以完成各项规定操作。它的特点是除了具备普通机械的物理性能之外,还具备通用机械、记忆智能的三元机械。它可以灵活运用在工业上的各个方面,如喷漆、焊接、搬运等。第二类是需要人工操作的,称为机械机。它起源于原子、军事工业,先是通过操作机来完成特定的作业,后来发展到用无线电讯号操作机器人来进行探测月球等。工业中采用的锻造操作机也属于这一范畴。第三类是专用机器人,主要附属于自动机床或自动线上,用以解决机床上下料和工件传送。这种机器人在国外称为“Mechanical Hand ",它是为主机服务的,由主机驱动;除少数外,工作程序一般是固定的,采用机械编程。因此是专用的。
本课题通过对通用机器人smart6.50R 的结构进行分析和研究,完成对其腕部的设计,并借助CAD/CAE软件完成从建模到运动学分析、应力分析的全过程。最终期望腕部与小臂、手部、大臂能够协调工作,能够完成各种现代工业加工过程中所要求的动作。
本课题的设计思路是:借助已有的通用机器人的腕部设计思想和方法,综合考虑腕部机构在机器人运动中所起的作用和机器人的整体技术参数以及结构特点,然后选择合理的机构,确定传动线路,然后对机构进行分析,计算主要参数,并对部分零件进行设计、组装,综合评价腕部系统。
1.1机器人组成
机器人主要由驱动装置、控制系统和执行机构三大部分组成。
1.1.1驱动装置
工业机器人的驱动装置包括驱动器和传动机构两部分,它们通常与执行机构连成一体。传动机构常用的有谐波减速器、滚珠丝杠、链、带以及各种齿轮轮系。驱动器通常有电机(直流伺服电机,步进电机,交流伺服电机),液动和气动装置,
目前使用最多的是交流伺服电机。
1.1.2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一般由控制计算机和驱动装置伺服控制器组成。后者控制各关节的驱动器,使各杆按一定的速度,加速度和位置要求进行运动。前者则是要根据作业要求完成偏差,并发出指令控制各伺服驱动装置使各杆件协调工作,同时还要完成环境状况,周边设备(如电焊机,工卡具等)之间的信息传递和协调工作。








- 内容简介:
-
目录1绪论11.1机器人的组成21.1.1驱动装置21.1.2控制系统21.1.3执行机构21.2机器人分类41.2.1按用途分类41.2.2按控制形式分类41.2.3按驱动方式分类41.3腕部结构选形51.3.1单自由度手腕61.3.2两自由度手腕71.3.3三自由度手腕81.3.4装配机器人腕部结构选型91.4机器人设计112末端执行器122.1夹持器122. 2拟手指型执行器132. 3吸式执行器133腕部设计153.1手腕结构的选择153.2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173.2.1选择电机173.2.2分配系统传动比和动力参数的设计194锥齿轮设计2341确定锥齿轮的主要技术参数2342轮齿的受力分析和强度计算245.选择带轮和齿形带.265.1带轮的选择265.2齿形带的设计28总结31参考文献32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