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讲教师:车晓翠,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电子邮箱: 电 话:吉林农业大学本科教学课程,城市规划原理,主要内容与学习方法,Why:区域性+综合性 What: 主要教学内容 How:,双维交叉(历史纵向+现代横向) 理论和实践结合,课程安排,教学时数: 64 (48+16)学时,8 周+4周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成绩核算:平时10%+实验20%+期末70% 教 材: 同济第三版 参考书目:,参考书目,I 城市规划基础知识 城市规划原理 李德华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城市规划概论 郭彦泓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II 城市发展历史与理论 中国城市建设史(第二版) 董鉴泓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外国城市建设史 沈玉麟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 E.沙里宁,顾启源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城市规划导论 邹德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III 居住区规划设计 居住区规划设计资料集 邓述平、王仲谷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 周俭 同济大学出版社,第一章 城市、城市化概论,主要内容提要 城市的概念及形成 城市化与城市问题,城市的起源与形成, 城市的产生受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约和影响 城市是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 是私有制和阶级社会的产物 是生产发展和人类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的产物。,第一节 城市的概念与本质, 城市与防御要求 依山傍水而建,铸造沟渠城墙, 社会形态发展与城市布局 社会阶级分化对立在城市布局中反应明显,如贵族与贫民社区的分离, 政治体制对城市的影响 中央集权制便于集中建设,影响城市规模 城市中心:宫殿官府(中),教堂(欧),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城市的选址,防御的需要(保卫劳动成果,抵御入侵) 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 淮南子原道训 交通方便(与乡村、其他城市的联系) 自京师东西南北,历山川,经君国,诸殷富大都,无非街衢五通,商贾之所凑,万物之所殖也。 西汉盐铁论载桑弘羊言 环境容量(用地、人口) 凡居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地邑民必参相得礼记王制 良好的生存环境(水、食物、能源等) 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阜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 管子乘马 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 阳宅十书,城市的选址,风水的实质良好的生存环境 (气)遇水而聚,遇风而散 风、水对城市规划的影响:人居环境 风水先生是因为商业的需要而加入了许多故弄玄虚的内容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现代城市规划建设服务,城市的概念 城市 = 城+市 城+市 城市与乡村 1、字源学的解释 中文: 城:“城,廓也,都邑之地,筑此以资保障也”。,市:“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英文: urban(城市的、市政的),源自拉丁文urbs,意为城市的生活。 city(城市、市镇),含义为市民可以享受公民权利,过着一种公共生活的地方。 相关的字,如citizenship(公民)、civil(公民的)、civic(市政的)、civilized(文明的)、civilization(文明、文化)等就是说社会组织行为处于一种高级的状态,城市就是安排和适应这种生活的一种工具。,2、城市规划对城市的理解 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结论:,城市是既有防御又有商业交换职能,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大型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城市的职能: 非农业人员的居住场所, 农业生产技术、信息的交流场所 宗教、文化、艺术的活动场所 商品交易的场所 保卫居民生活、工作的防御工具,城市的发展,一 古代的城市发展,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化概论, 经济发展对城市的影响 商品经济发展是促进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 中国:商路交通要地、河流交汇点形成了 商业都会(内地沿江河运河市) 欧美:沿海港口城市成为商业中心。,二 近代的城市发展,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化概论, 城市工业的发展与人口的聚集 城市布局的变化 工业化带来的居住、仓储、商贸、道路系统 用地等城市结构布局的变化 城市与环境 协调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工业和生活污染对环境的负效应 聚集效应及高质量的城市生活 城市成为物流、人流、信息流的中心和文化中心,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发展,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化概论, 战后的城市恢复重建 进入城市化加速时期 生态环境问题加剧 工业三废和生活污染 绿地与自然空间缺乏 对外交通发展与城市结构布局变化 航空、汽车的主导地位 集装箱运输的出现,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 城市中心地区的衰退与郊区化 城市发展形态与经济发展水平 发达国家 -城市内部空间改造 发展中国家-城市的外延拓展 由单个城市到城市群和城镇密集区 城市发展新理念的提出 城市可持续发展观 重视历史文化遗产 保持各民族及地区文化的多样性 信息化对城市发展形态与模式的影响,早期城市:农业革命,出现剩余产品 导致:政治中心或军事中心城市、文化中心城市,现代城市:工业革命,大规模的工厂化生产; 工厂规模不断扩大(规模经济效应); 农业生产率的提高; 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导致:工业城市、大城市,当代城市: 后工业革命,经济全球化,经济信息化 以制造业为主转为服务业为主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空间经济结构由水平型向垂直型转变等 导致:世界城市或全球城市 大都市连绵区,第二节 城市化与城市问题,城市化的含义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城市问题的表现形式,一、城市化的含义,城市化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又称城镇化、都市化。”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结构的转变 2、人口职业的转变 3、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辞海认为,城市化包含两层含义: 一是“城市数量增加或城市规模扩大的过程表现为城市人口在社会总人口中的比重逐渐上升”; 二是“将城市的某些特征向周围的郊区传播扩展,使当地原有的文化模式逐渐改变的过程”。,城市化水平是“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一般用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表示”。 我国城市化水平的统计标准: 城市化水平(城镇非农业人口 / 总人口) 城镇居住人口/总人口,城市化水平,二、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城市产生后至产业革命的5000年中,城市人口大约只占10%左右,而产业革命后的约300年中,城市人口已发展到50%以上,其中经济发达国家以已到7090%。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城市规模急剧扩大使城市化的主要表现。 城市化的发展动力 由于工业化引起的社会大变革 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生产关系的变革,大机器生产集中了相当数量的产业工人,打破了封建社会中封闭式的生产方式。 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地位的增强,使之取代了封建庄园或城堡的中心地位。 聚集效应和规模效益是城市化的关键 生产的社会化、专业化和大协作,使生产力合理配置 市场的竞争、优胜劣汰,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动力 合理的规模使生产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 现代化的技术和信息及环境要求带动其他城市的发展 发达迅速的交通使世界变小了 八十天环游地球到一天到达美国 便捷迅速的网络 信息技术将世界城市连为一体 生活质量的提高要求有高标准的消费城市 旅游城市 休闲、赌 特殊性质的城市 首都华盛顿 堪培拉, 城市化发展的S曲线与城市化阶段,初期:城市化速度较缓慢,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 中期:城市化速度因经济实力的增强明显加快,城市 化水平达到60%或以上。 后期:农业剩余劳动力基本转化为城市人口,工 业发展 和技术进步,使一部分制造业工人转向第三产业。,三、城市化发展过程,城市化的历史过程, 城市化水平的国家和地区差异,国家差异:发达国家及部分发展中国家已进入城市化后期阶段,多数发展中国家包括我国城市化水平也已进入了中期阶段,城市化的历史过程, 城市化水平的国家和地区差异,地区差异:由于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我国各省区和东中西三大地带之间的城市化发展水平也很不平衡。,城市化的几种模式 初期发展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形成大城市连绵区,吸纳劳动力 过城市化现象 农村人口过度涌向大城市,超过城市的容量,形成贫民窟 逆城市化现象 非城市地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接近或超过城市水平,城市人口向郊区发展。 再城市化现象 对原有的老城区进行改造,部分人口又重新回到原有市中心, 中国的城市化历程目前正进入加速,四 中国的城市化道路,46.59,17.92,30.48,中国城市化历程, 城市化起步阶段(19491957年) 城市化波动较大阶段(19581965年) 城市化停滞发展阶段(19661978年) 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19791991年) 城市化稳定发展阶段(1992年现在),建国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城市个数从1949年的132个增加到2009年的655个,城市化水平从1949年的7.3%提高到2009年的46.59%.,中国城市化模式, 地方推动型:地方乡镇企业,如苏南地区 市场推动型:私营企业和民间市场,温州 外资促进型:外资企业,珠江三角洲地区,五、城市化带来的城市问题,现代城市问题 产生于20世纪中叶之后 城市问题产生的原因 交通量急剧增加,车速提高,交通堵塞 能量大量消耗,城市环境恶化 信息技术大幅度改进,信息量大量增加 大众消费社会形成,生产与生活产生矛盾 人口急剧增长,城市基础设施不敷使用 城市问题的具体表现 城市环境污染 空气、垃圾、污水、噪音、电磁波 居住环境不好 住宅密度过高,舒适性差 交通状况堪忧 堵塞、停车、事故 城市灾害严重 地震、火灾、洪水 社会问题很多 就业、刑事犯罪,总结:,城市化是一种过程,是指人口由农村人口变为城镇人口,生活、生产方式由农村的转变为城镇的生活、生产方式的过程。 城市化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思考题:,1、城市的定义 2、城市化的特征 3、城市化的过程与模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文化创意产业项目投资与收益分配协议书
- 经济法概论重要文献试题及答案参考
- 家庭物资管理系统开发协议
- 农村社区土地流转合作协议
- 乡村特色种植区开发协议
- 公共关系学知识要点及试题答案
- 突破传统思维的2025年市政工程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公共关系学创新思维试题及答案
- 开设品德课程提升学生道德水平计划
- 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方法计划
- 足球大单元计划(教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体育与健康六年级上册
- 因果中介分析的理论进展及其应用
- 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应用
- 《VEP波形解释》课件
- 福建省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标准
- 闽教版英语六年级下册单词默写表
- 【MOOC】寄生虫病与食品安全-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国开2024年秋《投资学》形考作业册1-4答案
- 不稳定型心绞痛课件
- 全光校园网络解决方案
- 建筑企业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及处理制度(4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