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袁行霈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练习题及答案集锦(1).doc_第1页
教案:袁行霈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练习题及答案集锦(1).doc_第2页
教案:袁行霈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练习题及答案集锦(1).doc_第3页
教案:袁行霈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练习题及答案集锦(1).doc_第4页
教案:袁行霈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练习题及答案集锦(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先秦文学一、填空1、中国最初的诗歌是和-结合在一起的2、约在以后,诗歌从乐舞中逐步发化独立出来。3、弹歌是一首-言诗。4、蜡辞大约是一首-事祭歌。5、先秦时期-不分,文化呈现一种综合的形态。6、上古巫史不分,商周之际,-官从原始宗教中脱离出来,成为新兴文化的代表。7、西周时期,文化为-所垄断,春秋战国之际,兴起了一个-的阶层,成为文化创造的主要的承担者。8、先秦文学作者身份发生了由巫到史,到-,再到-的演变。9、夏商文化以-文化最有代表性。10、自西周开始,-文化成了主流文化。11、在所有的古代文献中,以-最有神话学价值。12、中国古代创世神话以-故事最为著名。13、女娲的神话主要应是产生于-社会。14、神话形象经历了从动物形、-形到-这么一个发展过程。15、雅颂多为-时期的作品。16、国风多为-时期的作品。17、雅颂多为-句,较少杂言。18、诗经的句式以-言为主。19、诗经常见的押韵方式是-押韵。20 、雅颂多出自-之手。21、周族史诗有生民、公刘、绵、-、-。22 、-、-是我国记言叙事文之祖。23 、尚书分-、-、-、-四部分,其中-、-。24、左传的体例是-史。25 、 -确为先秦“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26 、-最擅长写战争。27、我国第一部国别史是-。28 、战国策原名叫国策、国事、事语等等,经-整理考订,才定名为战国策。29、战国策的体例是-史。30 、-具有“浩然之气”,“说大人,则藐之”。31、 -是性善论者。32 、-曾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33 、诸子中,-的章法散漫断续,变化无穷,难以捉摸。34 、运斤成风的成语出自-。35 、庄子现存-篇,全书分为-七,-十五,-十一。庄子自著的是-部分。36 、荀子的一篇-辞和另一篇赋对汉赋的产生有直接影响。37、-是性恶论者。38、锲而不舍这句成语出自-。39 、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他提出一套以法为本,-、-、-融为一体的极权主义的法制学说。40、韩非子的说林十过都是-专集。41、在诸子著作中,-或-属于专题论文。42、在诸子著作中,-或-属于对话式论辩文。43、在诸子著作中,老子属于-体散文。44、刘勰评价-“其衣披词人,非一代也。”45、屈原的组诗-较之离骚具有更多的现实性。46、天问一共提出-个问题。47、天问全诗以一个-字领起。 48、离骚最引人注目的两类意象是-、-。49、九歌中-篇祭祀的是人鬼。50、九歌中-篇是祭祀结束时的送魂曲。二、判断题1、 先秦文学作品一般说来原始作者和创作年代都可以确定。2、诗经中的燕飨诗所描述的燕飨并不都是单纯为了享乐,而是要发挥亲亲之道,宗法之义。3、燕飨诗更多地反映了上层社会的欢乐 和谐。4,燕飨诗产生于东周时期。5 、“变风”“变雅”的作品,是政治腐朽和社会黑暗的产物。6、大雅中的怨刺诗的作者,其身份和社会地位较低。7、小雅中怨刺诗作者的身份和社会地位较高。8、小雅怨刺诗的作者,指斥政治黑暗时,也常感叹自身遭遇。9、大雅中的怨刺诗对朝政的讽刺失去节制。10、楚文化与中原文化一样崇尚巫风。11、神话作为原型的意义要比它作为素材的意义更为重要。12、离骚,一般认为是屈原的绝笔书。13、离骚,一般认为是屈原离开郢都往汉北时所作。14、“变风”“变雅”突破了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15、怨刺诗出现于西周末年。16、 九章是屈原学习民歌的作品。17、雅颂体现了“雅乐”的威仪典重,多为四言句。18 、天问全诗几乎都由问句组成。19、招魂是怀王死后,屈原为怀王招魂而作。20、中国文学史上的“悲秋”主题,实由宋玉的九辩发端。三、单项选择题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一语出自-。A、孔子B、庄子C、老子2、“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一语出自-。 A、孔子B、庄子C、老子3、“寓真于诞,寓实于玄”是-表达哲学思想的主要特点。A 、孟子B、庄子C、荀子4、-的说理不以逻辑推理为主,而是表现出形象恢诡的论辨风格。 、孟子、庄子、荀子、-经常用寓言来代替哲学观点的阐述。、庄子 、孟子 、荀子6、清人方东树说-文章“意接而词不接。”、庄子 、孟子 、荀子、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伪”指的是-。A、虚伪 B、人为8、离骚二字,王逸解释为-。A、离别的忧愁 B、遭受忧患9、离骚二字,司马迁解释为-。A、离别的忧愁 B、遭受忧患10、九章共有-篇A、十一 B、九11、九歌共有-篇A、十一 B、九12、重章叠句在-中运用较多。A、大雅和颂 B、小雅和国风 C、大雅和国风13、 先秦说理文的主要形态是-。A、语言形象隽永,说理言近旨远词约义风 B、以韵文为主,韵散结合14、先秦说理文的另一种形态是-。A、语言形象隽永,说理言近旨远词约义丰 B、以韵文为主,韵散结合15、 国语主要是-。A、记言 B、记事16、为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的成立开创了先例-。A、左传B、战国策17、-的叙述语言长于铺张渲染。A、左传B、国语C、战国策18 、-的叙述语言简练含蓄,词约义丰。A、左传 B、战国策19、 -反映出士人精神的张扬。A、左传B、国语C、战国策20 、不惜脱离史实去描写人物,在这方面最突出的是-。A、左传B、国语C、战国策21、-的寓言故事多,主要取材于历史事迹和现实。A孟子B庄子C韩非子22、-的寓言题材平实,但平实中见奇妙,警策,耐人寻味。A、孔子B、庄子C、韩非子23、寓言故事的数量具先秦散文之首的是-。A、孟子B、庄子C、韩非子24、展翅的鲲鹏和御风而行的列子是-。A、有待逍遥 B、无待逍遥25 、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的是-。A、湘夫人B、东皇太一C、山鬼四、多项选择题1 、周代文学在精神和风格上有这样的特征是-。、和谐典雅 、婉而多风 、个性张扬2 、孟子秉有战国时期特有的文化气质:-。、温文尔雅 、富于激情 、个性张扬3,论语具有的文学特征是:-。A、表现了人物的形象性格B、语言形象C 、文章以韵文为主D、富于感情4、老子的文学特征是-。A、表现了人物的形象性格B、采用了大量的排比对偶句式C 、以韵文为主,韵散结合5 、论语与老子的共同点是-。A、语录体B、注重情感和形象性C、以韵文为主6 、孟子的特点是-。A、长于譬喻B、气势浩然C、善于类比推理D、文字古奥7 、 孟子与墨子的共同点是-。A、善于类比推理B、语言平易浅易C、重质轻文8 、 先秦诸子散文主要是-。A、哲理散文 B、政论散文 C、抒情散文9 、 庄子大都是用“三言”形式说理,这“三言”是-。A、寓言B、重言C、格言D、卮言10 、属于韩非子的寓言故事的是-。A、守株待兔B、郑人买履C、揠苗助长、郢书燕说11、属于韩非子的寓言故事的是-。 、滥竽充数、画鬼最难、买椟还珠D、五十步笑百步12 、怨刺诗主要保存在-。A、二雅B、颂C、 国风13 、九歌中善于用景物来衬托人物的心理状态的是-。A、湘夫人B、东皇太一C、山鬼14 、屈原的作品内容比较接近的是-。A、九歌B、九章C、离骚D、招魂15、桔颂所表现的精神是-。A、独立不迁B、深固难徙C、桀骜不逊D、苏世独立16、 屈原之后的楚辞作家有-。A、唐勒B、景差、C黄伯思17、 属于九歌的作品是-。A、山鬼B 、悲回风C、大司命D、国殇18、 属于九章的作品是-。A、怀沙B、国殇C、悲回风19 、属于宋玉的作品是-。A九辩B洛神赋C高唐赋20、 有作品流传下来的楚辞作家是-。A、 屈原B、宋玉C、唐勒D、景差五、名词解释1四家诗、2诗三百、3赋比兴 、4风雅颂、5春秋笔法、6四书、7春秋三传、8楚辞、9风骚、10笙诗、11庄骚、六、简答题(一) 中国神话蕴涵着怎样的民族精神?(二)神话具有怎样的思维特征?(三)魏风伐檀在复叠章法中所更换的词语,对充实深化诗歌的主题等方面有何作用?(四)左传描写人物有何特点?(五)左传的语言有何特点?(六)战国策的语言有何特点?(七) 我国说理文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八)论语有什么文学特点?(九)离骚最引人注目的是哪两类意象?在诗中起什么作用?(十)九歌在描写人物方面有什么特点?七、论述题(赏析题)1、韩非子的寓言故事与庄子的有何异同?2、赏析桃夭3、赏析氓4、赏析静女5、赏析秦风蒹葭6、赏析君子于役7、赏析硕鼠8、赏析山鬼9、国殇赏析10、桔颂赏析答案:一、填空1、歌舞2、春秋3、二4、农5、文史哲6、史7、贵族、士8、贵族,士9、巫10、礼乐11、山海经12、盘古13、母系氏族14、半人半兽、人形15、西周16、春秋17、四言18、四19、隔句20、贵族21、皇矣、大明22、尚书、春秋23、虞书、夏书、商书、周书,虞书、夏书24、编年25、左传26、左传27、国语28、刘向29、国别30、孟子31 、孟子32、孟子33、庄子34、庄子35、三十三、内篇、外篇、杂篇,内篇36、成相37、荀子38、荀子39、韩非子,法、术、势40、寓言41、韩非子或荀子42、孟子或庄子43、语录44、屈原45、九章46、172个47、曰48、香草、美人49、国殇50、礼魂二、判断题错:1、4、6、7、9、10、12、16对:2、3、5、8、11、13、14、15、17、18、19、20、三、单项选择题1A、2A、3B、4B、5B、6A、7B、8A、9B、10B、11B、12B、13A、14B、15A、16B、17C、18A、19C、20C、21C、22C、23C、24、25四、多项选择题1AB、2BC、3ABD、4BC、5AB、6ABC、7AB、8AB、9ABD、10ABD、11ABC、12AC、13AC、14BC、15ABD、16AB、 17ACD、18AC、19AC、20AB五、名词解释1、四家诗:汉代传授诗经的齐鲁韩毛四家诗说的合称。后齐鲁韩三家诗亡,毛诗独存。2、诗三百:诗经共有三百零五篇,称诗三百或诗三百篇是举其成数作其代称。西汉初年,诗三百被奉为经典,才尊之为诗经。3、赋比兴:赋就是铺陈直叙,既可以是叙事,也可以是议论抒情。比就是比方。兴则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发端。4、风雅颂:风雅颂是诗经的分类。风即音乐曲调,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国是地区方域之意。雅即正,指朝廷正乐,西周王畿的乐调。雅分为大小雅。颂是宗庙祭祀之乐,许多都是舞曲,音乐可能比较舒缓。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5、春秋笔法:指春秋作者以一字寓褒贬,在谨严的措词中表现出作者的爱憎。后来,人们把文笔含蓄蕴藉,带有所谓微言大义并暗寓褒贬的文字,也称为春秋笔法。6、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书的合称。“四书”被儒家奉为经典,宋以后成为封建统治者科举取士的范本。7、春秋三传:解释和补注春秋的三部著作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公羊传的作者是齐人公羊高。谷梁传的作者是鲁人谷梁赤。三传中左传成就最高,公羊传和谷梁传都旨在解说春秋的微言大义,历史和文学价值不高。8、楚辞:战国时,楚国出现的以屈原作品为代表的一种新诗体。它“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并大量运用语气词“兮”,形式自由,句式多变,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此外也指以屈原为首的楚辞作家的诗歌总集。9、风骚:诗经和楚辞的代称。国风和离骚分别是诗经和离骚的代表性作品,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两座高峰,成为艺术创作的典范。10、笙诗:笙诗又称“六笙诗”,指诗经小雅中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六篇,有声无辞。据礼仪记载,这六篇诗都以笙奏,故名笙诗。11、庄骚:庄子和楚辞的并称,语出唐代韩愈进学解。庄子是我国第一部体现浪漫主义风格的散文著作,与楚辞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有其相似之处,故庄骚并称。六、简答题(要点)(一) 中国神话蕴涵着怎样的民族精神?答: 1、忧患意识。2厚生爱民意识。3反抗精神。(二) 神话具有怎样的思维特征?答:1以己观物、以己感物的思维。2具体、形象的思维。3思维伴随着浓烈的情感体验。从以上的特点可以看出,神话思维实际上是一种象征性或隐喻性的思维。(三) 魏风伐檀在复叠章法中所更换的词语,对充实深化诗歌的主题等方面有何作用?答:伐檀运用了复叠的章法,全诗三章,文字基本相同,只更换相对应的几个字,起到了加强诗歌的热烈气氛、渲染奴隶的反抗精神、充实深化诗歌主题的作用。如(举例)(四) 左传描写人物有何特点?答:左传不像纪传体历史著作在一个专章中集中叙述一个人物的生平事迹,人物的事迹大多分散记录在事件发生的各个年代,是在叙事中写人,因事及人,事起人起,事讫人讫,但却能抓住人物的个性化的语言和行动加以描写,所以尽管写人的文字往往只具片断,却也鲜明生动。如重耳出亡始末。(五) 左传的语言有何特点?答:1、左传的记言文字,主要是行人应答和大夫辞令,包括出使他国专对之辞和向国君谏说之辞等。这类记言文字简洁精练,委曲达意,婉而有致,栩栩如生。如:“烛之武退秦师”的说辞。2、叙述语言,简练含蓄,词约义丰。如(举例)(六) 战国策的语言有何特点?答:战国策的语言艺术取得空前成功:1、说辞:(1)说辞的主要特点是辩丽横肆,铺张扬厉,气势纵横。这也与大量运用对偶排比有关。(2)说辞常用譬喻、寓言故事来说理。2、叙述语言:(1)长于铺张渲染。如“苏秦始将连横”写苏秦说秦王不行时的狼狈之状,发迹后路过家乡时的踌躇满志。(2)叙述语言有时描写相当精细,如苏秦刺股,邹忌窥镜等,写的都是所屑细节,却展现了人物的精神面貌。(七) 我国说理文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答: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语录体阶段,以论语、老子为代表。(2)对话式论辩文阶段,以孟子、庄子为代表。(3)专题论文,以荀子、韩非子为代表。(八) 论语有什么文学特点?答:(1)表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形象。(2)语言形象。(3)充沛的情感和丰富的语气词,使其语言更为委婉。(九) 离骚最引人注目的是哪两类意象?在诗中起什么作用?答:美人、香草。起着比喻的作用。美人或是比喻君王,或是自喻。香草在离骚中种类繁多,其作为装饰,支持并丰富了美人意象。同时,香草意象作为一种独立的象征物,它一方面指品德和人格的高洁;另一方面和恶草相对,象征着政治斗争的双方。总之,离骚中的香草美人意象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巧妙的象征比喻系统,使得诗歌蕴藉而且生动。(十) 九歌在描写人物方面有什么特点?答:在描写人物时:1、描写心理十分细腻深入,除了那些一往情深的倾诉外,还敘写了一些细节,如湘君言:“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由爱之深、思之切,而生焦虑疑惑之心,对痴情心态的描写可谓入木三分。2、善于用景物来衬托人物的心理状态。湘夫人云:“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嬝嬝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凄清杳茫的秋景,构成了一个优美而惆怅的意境,成功地点染了抒情主人公的心境,被后人称为:“千古言秋之祖”。七、论述题(赏析题)1、韩非子的寓言故事与庄子的有何异同?(1)韩非子使寓言故事成为独立的文学体裁。韩非子与庄子的寓言故事都很多,但庄子的寓言故事只是说理文的构成部分,并非是独立的文学体裁。韩非子则开始有意识地收集、整理、创作寓言,分门别类,辑为各种形式的寓言故事。像内储说、外储说、说林等都是寓言故事专集。(2)风格不同。韩非子的寓言故事主要取材于历史事迹和现实,很少拟人化的动物故事和神话幻想故事,庄子的则奇幻玄虚、怪诞神奇。两者风格截然不同。(3)改变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如韩非子让自己笔下的孔子形象法家化;庄子也一样,让孔子的形象道家化。2、赏析桃夭桃夭共三章,每章四句,采用复沓的形式,反复吟咏的是对新娘子的祝愿,祝愿她婚后家庭生活美满幸福。全诗均以起兴开头,兴中含比,是带有象喻性的兴。桃花象喻着“之子”的美丽、馨香,富于青春气息。全诗分别以桃李、桃花、桃叶作比兴,同中有异。“有其实”,不仅形容桃实的硕大圆润,还可以使人想见桃实的色彩,嗅到它的香味。三章的“其叶蓁蓁”,仿佛使人置身于枝叶繁茂的桃荫之中。三章的比兴,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那艳丽盛开的桃花,那随风摇曳、妸娜多姿的桃枝和浓厚的树荫,使人联想到新娘艳若桃花的面庞、秀丽窈窕的身材和浓厚的青春气息。三章的比兴,绘成一副“绿叶成子满枝”的图像。象喻着新婚之后的多子多福。比兴的成功运用,使祝愿之辞“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等增色增光,耐人寻味。桃夭的又一特色,是善于练字,巧于变化,虚实结合。用“灼灼”形容桃花,千百年来,赢得人们的交口称赞。3、 赏析氓本篇是弃妇的怨诗。篇中自敘了这个女子从恋爱、结婚、受虐到被弃的过程,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男女不平等的婚姻制度对女子的压迫和损害。全诗分为六章:第一章写恋爱,第二写待嫁,第三章、第四章叙述中断,插入怨愤之辞,第五章写受虐,第六章写决绝之情。全诗塑造了女主人公与“氓”两个人物形象。全诗写女主人公的经历与情感交相发展,结构上故事情节与作者思绪相适应,将叙事、议论、抒情融于一炉。另外善于运用比兴也是这首诗的特点。4、赏析静女诗中写一对恋人相会,先是调皮的姑娘故意惹逗,躲藏起来,逗得小伙子心急如焚,抓耳挠腮;再又郑重其事地赠给对方小草,试探其对自己的情意。而小伙子也知趣、凑趣,说是“彤管有炜,说怿女美”,“洵美且异”,“美人之贻”,用双关的话语来表达自己的深情,显示了自己一片爱人及物的诚挚、痴迷之心。诗很短,但却能生动地写出了一对情人幽会时的有趣场面,写出了人物的心理和感情,在一定程度上还刻画出人物性格。这首诗语言简练,构思巧妙,人物心理和形象刻画生动,生活气息非常浓烈。5、赏析秦风蒹葭这是一首怀念情人的恋歌。作者的思念对象可望而不可即。中间阻隔千重,因而思心徘徊,不能自抑其无限惆怅的心情。此诗共三章,每章八句,上四句写景,下四句述事抒情。诗中蒹葭、霜露、秋水等景物描写,渲染出清秋的凄清气氛,为人物的情感和活动提供了特定的背景,烘托了人物凄婉惆怅的情感。客观景物与主观感情浑然一体,构成了情景交融的优美意境。此诗采用重章的形式,一唱三叹。诗人情感丰富,非反复咏叹不能尽其意。由于在重复中变换个别词语,写出了白露从凝结为霜到融化为水而逐渐干涸的过程,表现了时间的推移之中,上下求索,徘徊瞻望,章法的重叠也显示了情感的逐层加深。6、赏析君子于役这首诗表现了一位农家妇女对其久役在外,不知归期的丈夫深切而痛苦的怀念之情,从日常生活的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频繁的战争和徭役给人民造成的痛苦。 此诗言情写景,真实纯朴。通过鸡栖于巣、牛羊归栏等农村日常生活的细节,既描画出思者的家庭生活环境与气氛,又起衬托比喻的作用,亲切自然地表达了盼望丈夫归来的心情。7、赏析硕鼠此诗揭露了统治者对人民的残酷剥削,表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烈向往。诗序说:“硕鼠,刺重敛也。国人刺其君重敛,蚕食于民,不修其政,贪而畏人,若大鼠也。”全诗分为三章,采用重叠的结构方式,反复唱叹。借喻是主要的表现方法:被责骂的对象在文中隐去,而用硕鼠来直接喻指替代。这种手法,使诗篇既委婉又富于形象性,富有感染力。8、赏析山鬼以人神杂糅的手法,鲜明地塑造了巫山女神的优美形象,充满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诗人赋予巫山女神以人和神的双重特性,她的衣食住行,服饰车舆,都与山鬼的身份地位相适应,带有强烈的神异和野性色彩。但她又有人的容貌体态,人的七情六欲。 诗人刻画人物,还注意到了环境、气氛的配合。正是因为把人物的容貌、动作、心理同环境、气氛有机地统一在一起,所以才刻画出了一个有血有肉、具有个性的巫山女神的形象。9、国殇赏析此诗祭祀为国捐躯的将士。诗中不但歌颂了他们的英雄气概和壮烈精神,而且对血洗国耻寄予热望,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的高尚感情。本篇从敌胜我败着笔,也反映出了楚国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本诗分为两段。第一段写战场激战。第二段热情礼赞为国捐躯的战士。在此诗中,诗人将动态过程的描述同静态雕像的刻画紧密结合;在动态过程的描述中将大场面鸟瞰同局部特写紧密结合;在静态雕像的刻画中将外形描绘同精神赞美紧密结合;而这种结合过程又同战争的步步展开、诗人感情的层层发展协调一致。10、桔颂赏析全诗可分为两大段。第一段,由开头到“姱而不丑”,从不同的方面描写桔树的外表和内质,并加以歌颂。第二段,由“嗟尔幼志”到结尾,从桔树的特性引申开来,更进一步地展示高尚品德和独特志向。 诗中所刻画的桔树形象完整,并具有象征意义。诗人颂桔,意不在桔树的本身,可是,写的又全是桔树。在这首诗中,成功运用了咏物述怀的笔法。“兮”字的位置,同涉江的“乱辞”一样,在偶句句尾,这又是一种形式。全诗大都是四字句,类似诗经的主要句式。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在创制长短句的新诗体之前,经过了向诗经学习的阶段。汉魏六朝文学试题部分:一、填空1吕不韦门客集体撰写的_成书于秦王政八年(前),这部著作体系完整,广泛吸收诸子百家的观点,客观上反映了战国末年即将实现国家统一的历史趋势。2秦代唯一有作品流传下来的文人是(_),他的谏逐客书铺陈排比,纵横议论,逻辑性强,富有文采。3记载秦始皇巡游封禅的刻石铭文多出自(_)之手,除琅邪台铭文外,都是三句一韵的特殊诗体,质实雄壮,对后世碑铭文有影响。4文坛在经历了秦代和汉初的沉寂之后,到西汉(_)时期作家群体再度生成,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生不已,人才辈出。5汉代的官学和私学都以讲授儒家经典(_)为主,其中就有诗经这部文学作品。 6西汉时期,解读( )是一种专门学问,例如武帝时的朱买臣、淮南王刘安都擅长此学,宣帝亦修武帝故事,深推重之。7汉宣帝时,宫中曾经用诵读奇文及自己作品的方法为宣帝的太子、亦即后来的元帝治病解闷的方法,这种精神疗法效果明显,不但太子得以康复,而且经他倡导在后宫形成了诵读( )的风气。8诵读( )在汉代是一种高雅的活动,是士人文化素养的标志。9因擅长文章辞赋而被录用的著名作家,武帝朝有司马相如、东方朔、枚皋,宣帝朝有王褒,成帝朝有( )等。10自武帝起,许多高官显宦都参与其间,成为西汉朝廷一大雅事的是创作辞赋,由此形成了向天子( )的制度。11汉初以招致文士闻名的诸侯王有吴王刘濞、梁孝王刘武、( )。12西汉武、宣、元、成诸帝都是文学爱好者,其中( )还有诗赋传世。13淮南王群臣不但著书立说,而且还是一个从事( )创作的群体。14东汉后期,长期把持政权身居显位的( ),大量招纳宾客,东汉许多著名作家都当过他们的幕僚。15“妄自菲薄”、“作奸犯科”出自( )。16“披坚执锐”、“破釜沉舟”、“作壁上观”、 “沭猴而冠”出自 。17“茕茕独立”“形影相吊”“日薄西山”“气息奄奄”出自 。18.贾谊政论文的代表作是_。19.“疾虚妄”是王充名作_的基本精神。20.汉大赋在结构上常采用_的形式。21.张衡的归田赋属于东汉辞赋中的_类型。22.司马迁说他编纂史记的宗旨,是要“究天人之际,_,_。” 23.史记的人物传记主要载录在_、_和列传中。24.鲁迅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_。” 25.赵晔的_是东汉杂传的代表作。26._是汉代出现的一种合乐诗体。27.被刘勰誉为“五言之冠冕”的是_。28游记、碑文等体裁肇兴于_时期。29曹操的短歌行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之句是引自古代诗集 。30与山巨源绝交书是 所写。31. 曹操诗风人称“如幽燕老将, 。”32.曹植充满神话色彩和浪漫情调的抒情小赋是 。33.阮籍字 。34.“闻鸡起舞”说的是 和祖逖的故事。35.西晋诗人潘岳最擅长写 诗。36.五柳先生即是 。37.南朝的“大小谢”中的大谢是 。38.南朝出现的诗体 是我国格律诗的开端。39.我国的第一部文学选集是 。40.左思的咏史8首继承了建安风骨的优良传统,被钟嵘称为 。41.“诗缘情而绮靡”是陆机 中提出的观点。42.西晋末到东晋时期流行的诗歌是 。43.“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是诗篇 中的句子。44.鲍照字 。45. 是刘勰写的文学理论巨著。46.“ ,澄江静如练。” 47.骈文文体的要求是 、敷藻、裁对、隶事。48.“五柳先生”就是 。49.郦道元撰的 是北朝的散文成就之一。50. ,悠然见南山。5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返”出自 。52“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出自 。53“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出自 。54“身居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出自 。55“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出自 。56以“书”名篇的骈文:吴均与宋元思书、丘迟 。57阮籍的咏怀诗,创造了( )的新形式,开后代左思咏史组诗、陶渊明饮酒组诗的先河。58孔稚珪的北山移文中“风云凄其带愤,石泉咽而下怆”,使用了 的修辞手法。59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使用了 艺术手法。60( )在艺术形式上的特点是“缛旨星稠,繁文绮合”。61( )的芜城赋写广陵城的盛衰兴废之变。62表现南朝骈赋的美文丰采的是( )的恨赋和别赋。63由南入北的北朝赋作家( ),留下了赋史上的千古绝唱哀江南赋。64北朝创作了如 、洛阳伽兰记这样的散文名著。65鲁迅说( )是“改造文章的祖师”,有“清峻的风格就是文章要简约严明的意思”。他还“力倡通脱。通脱即随便之意”。66( )让县自明本志令:“令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67( )大人先生传中,对那些虚伪的名教中人进行了绘声绘色的描写。68“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为 中描写神女之名句。69两晋赋家艺术形式上取得的成就,主要表现在用事、( )和音律三个方面。70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有张华 、干宝搜神记、王嘉拾遗记、刘义庆幽明记等。71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有刘义庆世说新语,葛洪 等。72博物志十卷,是在 的系统上发展出来的。73 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各门类共三十八篇。74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等,标志了我国( )的繁荣和成就。75曹丕 是我国探讨文学问题最早的较具系统的文学批评论著。76从曹丕开始,才把“ ”引入文论中。77陆机 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完整的系统性文学理论作品。78陆机是研究我国文学创作过程开先河之人,认为文学创作是一个( )过程。79曹丕将文体分为四科:奏议、书论、铭诔、( )。陆机却分为诗、赋、碑、诔、铭等十项。80( )说是在传统的诗教“温柔敦厚”说后由陆机提出的另一重要诗论。二、 单项选择1秦相李斯的散文名篇是_。A、六国论 B、谏逐客书 C、论积贮疏 D、非十二子2从体式上说,贾谊的鵩鸟赋属于_。A、骚体赋 B、抒情赋 C、大赋 D、小赋3东汉赋创作的演变趋势是_。A、由骚体赋向大赋转变 B、由小赋向京都赋转变C、由大赋向抒情小赋转变 D、由述志赋向咏物赋转变4王充名作论衡的基本精神是_。A、重农务本 B、独尊儒术 C、大一统 D、疾虚妄 5刘熙载艺概论其“虽气味已是东京,然尔雅温厚”的作品是_。A、汉书 B、论衡 C、潜夫论 D、新书6“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是对_的基本精神的评价。A、楚辞 B、史记 C、汉赋 D、汉乐府7赵晔的_是东汉杂传的代表作。A、燕丹子 B、吴越春秋 C、越绝书 D、西京杂记8最早载录古诗十九首的古代典籍是_。A、汉书 B、宋书 C、文选 D、玉台新咏9被刘勰誉为“五言之冠冕”的是_。A、孔雀东南飞 B、陌上桑 C、古诗十九首 D、江南10.目前认为曹丕的( )是我国最早最完整的七言诗。A.燕歌行 B.陌上桑 C.白马篇 D.短歌行11.“建安七子”中以-的文学成就为最高。A.陈琳 B.刘桢 C.曹植 D.王粲12.东晋时期流行的诗歌是-。A.永明体 B.玄言诗 C.回文诗 D.山水诗13.“华亭鹤唳”的典故是关于-的。A.陆机 B.潘岳 C.张华 D.嵇康14.陶渊明被鲁迅称为“金刚怒目式”的作品有:-。 A.归园田居 B.咏荆轲 C.饮酒 D.桃花源诗15.宫体诗是( )出现的。A.梁陈之际 B.建安时期 C.正始时期 D.西晋初年16.南朝民歌的代表作是-。A.木兰辞 B.子夜歌 C.西洲曲 D.敕勒歌17.“魏晋风度”、“名士风流”在轶事小说-中有大量记载。A.语林 B.世说新语 C.拾遗记 D.传奇18.下列属于北朝的散文有-。A.与吴质书 B.恨赋 C.洛阳伽蓝记 D.登大雷岸与妹书19:“秋桂遣风,春萝罢月”(孔稚珪北山移文)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喻 B对比 C拟人 D拟物20“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用了三种修辞手法-。 A比喻、谐音、重叠 B比喻、谐音、拟人 C比喻、谐音、顶真 D比喻、谐音、象征三、 名词解释1吕氏春秋2焚书坑儒3过秦论4汉赋5辞赋6骚体赋7散体大赋8抒情小赋9.纪传体10互见法11史记12鸿门宴13.史记三家注14.汉书15.乐府16孔雀东南飞17古诗十九首18建安风骨19建安七子20竹林七贤21左思风力22田园诗23山水诗24元嘉三大家25.永明体26宫体诗27玄言诗28北地三才29志怪小说30轶事小说31搜神记32世说新语33咏史诗34玉台新咏35文选36文心雕龙37诗品四、简答题1梁园唱和2史记的人物传记在剪裁和材料安排上有什么成就?3简述司马相如对汉赋的贡献。4钟嵘是如何评价曹植的诗歌的?如何理解?5骈文有什么特点?6为什么说陶渊明的田园诗风格“平淡”?7宋初时期山水诗为什么会流行起来?8太康诗风的形成的原因及其特征。9南朝乐府民歌为何均是情歌?10简析大人先生传与与山巨源绝交书艺术之异同。11简述李斯谏逐客书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12汉代文才录士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13汉代作家群体的持续生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4从史记的褒贬尺度看,它表现了哪些进步倾向?15史记一书的体例是怎样的?16在司马迁的生平中主要有哪几件与他的史记的写作有密切关系?17史记项羽本纪中“垓下之战”如何描写英雄末路的悲哀?18举例说明史记强烈的抒情色彩。19试分析汉书苏武传的思想和艺术20简述陌上桑的思想和艺术成就。21简述五言诗的起源22文人创作的五言诗究竟产生于什么时候?23古诗十九首的基本内容为何?这组诗有何社会性,有何局限性?24简析曹丕燕歌行的艺术成就。25简述蔡琰五言悲愤诗的成就。26简述阮籍咏怀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27为什么说左思的诗歌创作继承了建安文学的传统?28南北朝乐府民歌的影响。29简述游仙诗渊源及郭璞游仙诗。30简述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31谢脁诗歌的艺术成就。五、论述题1试述汉乐府的成立及其采集民歌的情况。2试述汉赋的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3试述汉赋的地位和影响。4如何理解汉赋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演变?5司马迁写作史记的目的,按照他自己的说法,是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意思?6如何理解鲁迅评价史记为“无韵之离骚”?7以项羽本纪为例,说明史记人物传记的艺术成就。8乐府民歌按其所反映的社会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几类?各类有哪些代表作品?9乐府民歌与诗经等作品相比,在艺术上有何发展?10试述孔雀东南飞一诗的思想意义及其在我国诗歌史上的重要地位。11关于古诗十九首的名称、作者和时代。12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及在我国诗歌发展中的地位。13略论曹植的诗歌的前后期的变化,他的诗歌在艺术上有何成就?14试论三曹诗歌艺术风格方面的差异。15陶渊明诗歌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分类举出代表作品16田园诗中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平淡自然的风格,然而他的咏怀诗、咏史诗却表现出另一种风格,如何理解这个问题?17北朝乐府民歌与南朝乐府民歌有何不同?18分别说明南北朝乐府民歌思想内容的不同。19试述木兰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20概述魏晋南北朝散文个性化和美文化多元的发展走向。答案一、填空1吕氏春秋2李斯3李斯4文帝和景帝5五经6楚辞7王褒赋8辞赋9扬雄10进献辞赋11淮南王刘安12武帝13辞赋14外戚15出师表16史记项羽本纪17陈情表18.过秦论19.论衡20.主客问答21.抒情小赋22.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23.本纪、世家24.无韵之离骚25.吴越春秋26.乐府27.古诗十九首28东汉29诗经30嵇康31.气韵沉雄32.洛神赋33.嗣宗34.刘琨35.悼亡诗36.陶渊明37.谢灵运38.永明体39.昭明文选40.左思风力41.文赋42.玄言诗43.登池上楼44.明远45.文心雕龙46.余霞散成绮47.调声48.陶渊明49.水经注50.采菊东篱下51吴均与宋元思书52丘迟与陈伯之书53江淹别赋54孔稚珪北山移文55西洲曲56与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