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测井ppt课件_第1页
核磁共振测井ppt课件_第2页
核磁共振测井ppt课件_第3页
核磁共振测井ppt课件_第4页
核磁共振测井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核磁共振测井,CMR-Combinable Magnetic Resonance MRIL-Magnetic Resonance Imager Log,本章内容,?,?,1 核磁共振测井的理论基础 2 应用,结束,1核磁共振的理论基础,核磁共振现象 NMR信号的检测 弛豫时间及其测量 核磁共振测量区的选择 孔隙流体中的核自旋弛豫 核磁共振资料的处理,一、核磁共振现象,1.动量矩 2.核磁矩 为旋磁比 3. 拉莫尔进动(Larmor),原子核在外磁场中的运动(类似于陀螺在重力场中的进动),4. 宏观磁化量 单位体积内核磁矩的和,称宏观磁化量 5. 核磁共振 对于被磁化的自旋系统,再施加一个与静磁场垂直、以角频率0振荡的交变磁场B1,此时处于低能态的核磁矩吸收交变磁场的能量,跃迁到高能态,磁化强度相对于外磁场发生偏转,这种现象被称为核磁共振,二、NMR信号的检测,弛豫:脉冲结束后,核磁矩摆脱了外加磁场的影响,而只受主磁场的作用,进行自由进动,磁矩力图恢复到原来的热平衡状态,这一从不平衡到平衡的过程称为弛豫。 纵向弛豫(自旋晶格弛豫):磁化矢量的分量逐渐增大 横向弛豫(自旋自旋弛豫):磁化矢量的分量逐渐增小,施加射频脉冲之后M的行为,三、弛豫时间及其测量,1. 纵向弛豫时间T1,反转恢复法测T1的脉冲序列,三、弛豫时间及其测量,2. 横向弛豫时间T2,自旋回波法脉冲序列,自旋回波法原理示意图,脉冲序列和散相重聚过程,四、核磁共振测量区选择,磁场强度在纵向和横向上都是变化的,因此,通过调整射频磁场的频率,可以改变能够发生核磁共振的空间位置,即核磁共振测井的探测范围。,MRIL的探测范围,CMR的测量范围,CMR的测量范围,CMR的测量范围,五、岩石流体中的核自旋弛豫,1. 颗粒表面弛豫 2. 扩散弛豫 在梯度磁场中,由分子运动造成的弛豫,只导致弛豫,对不影响。 3. 体积弛豫 邻近分子的自旋运动产生的局部磁场波动造成的。,孔隙尺寸与T2的关系,颗粒表面弛豫示意图,六、核磁共振资料的处理,由回波串得到如下信息: 分布谱 孔隙度MPHI、可动流体体积MBVM、不动流体体积MBVI等,MRIL的自旋回波串,测量的是NMR信号幅度, 需要的是T2分布曲线,总衰减是所有孔径中流体衰减之和,多指数拟合,测量数据与拟合结果,自旋回波串的多指数拟合及T2分布谱,识别孔隙大小和储层好坏,利用T2分布曲线识别储层的好坏,两块孔隙度相近的砂岩,MRIL-C技术指标,直径 6英寸(152mm) 长度: 10.75ft(3.27m) 重量: 600b(238Kg) 最高温度: 310 F(115 C) 最低环境温度: -4 F(-20 C) 最大压力: 20000psi(137.8MPa) 垂直分辨率:24英寸(0.6096m) 额定速度: 3-30ft/min(取决于地层的TR值和采样率) 探测范围: 以仪器为直径的8-10in的范围 (20.32-25.4cm) 最小井径: 7.5英寸(190.5mm) 最大井径: 13英寸(330.2mm) 最大井斜: 90 ,CMR技术指标,长度: 14ft(4.3m) 重量: 300磅 最高温度: 350 F(175 C) 最大压力: 20000psi(137.8MPa) 探测深度:1in 最小井径: 6.5英寸或7.8in(带弓形弹簧) 测量孔径: 6英寸,一、提供精确的物性参数 二、综合常规测井资料进行油气水的定量评价 三、用于孔隙结构研究 四、用谱差分和谱位移法 可区分油、气、水及流体的粘度。 五、估计流体粘度 六、其它应用,2 核磁共振测井的应用,核磁测井孔隙度模型,一、提供精确的物性参数,包括: 地层有效孔隙度、渗透率、束缚水饱和度。,烃,孔隙度 22.4% 可动流 体 66.8% 截止值 28.2ms,孔隙度 21.9% 可动流体 75.9% 截止值 12.9ms,100%饱和 100psi下离心,100%饱和 100psi下离心,幅度,幅度,岩心离心前后弛豫时间谱,T2 弛豫时间 (s),T2 弛豫时间 (s),确定T2截止值,岩心刻度核磁测井,T2截止值,可动流 体部分,束缚水 部分,计算可动流体孔隙度、束缚水孔隙度,求渗透率,根据密度、中子和CMR孔隙度之间的差异可确定粘土束缚水体积,不受岩性影响的孔隙度,渗透率,有效 孔隙度,T2谱,毛管 束缚水,可动流体,渗透率,有效孔隙度,自 然 伽 马,泥质 束缚水,CMR计算的渗透率和孔隙度与岩心分析值对比,赵 80 井 对 比 曲 线 图,核磁渗透率,计算渗透率,岩心分析渗透率,核磁孔隙度,计算孔隙度,岩心分析孔隙度,核磁共振测井资料与岩心分析资料对比,岩心分析孔隙度-核磁孔隙度交会图,核磁有效孔隙度,岩心分析孔隙度,岩心分析渗透率-核磁渗透率交会图,核 磁 渗 透 率,岩心分析渗透率,核磁孔隙度与岩心孔隙度误差统计表,核磁共振测井资料与岩心分析资料对比,赵 113 井 对 比 曲 线 图,孔隙度,渗透率,二、利用核磁测井油气水评价,需要常规电阻率、中子、密度测井曲线 解释方法考虑了砂泥岩地层泥质附加导电的影响。 计算有效孔隙系统下的含水饱和度Sw 核磁测井直接提供了束缚水饱和度Swir 油层: Sw= Swir 无可动水 或 可动水含量少 识别高束缚水饱和度的低阻油层和泥质含量高、物性差的低阻油层十分有效,典 型 油 层,T2谱,渗透率,束缚水 饱和度,含水 饱和度,有效 孔隙度,油 气 水 评 价 成 果 图,CMR对轻烃的指示,油气水评价的应用效果,赵县南翼低电阻油层与中高阻油层并存,通过应用核磁测井资料,大大的提高了测井对低阻油层的识别能力和测井解释的信心,先后发现了一批低阻油层。有效的杜绝了漏失油层现象的发生,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是巨大的。 对于低孔低渗、砾岩等复杂岩储层,核磁共振测井解释精度显著高于常规测井资料,保证了储层及油气水评价的可靠性。 提高了对薄层的分辨和油气评价能力,增加了油层的有效厚度。,三、储层特征分析,储层类型,中高孔-中高渗,中低孔-低渗,孔隙结构,Shg(%),R(m),0.063,0.16,0.4,2.5,6.3,10,16,25,0,10,20,30,1,赵71井 10号层,R=10.4396m 双组孔径发育 以大孔径为主,核 磁 测 井 成 果 与 压 汞 资 料,0.063,0.1,0.16,0.25,0.4,0.63,1,1.6,2.2,10,0,20,30,40,50,R(m),Shg(%),赵57井 35号层,R=1.3575m 以小孔径为主,核 磁 测 井 成 果 与 压 汞 资 料,Shg(%),R(m),0.063,0.16,0.4,2.5,6.3,10,16,25,0,10,20,30,1,赵71井 10号层,R=10.4396m 双组孔径发育 以大孔径为主,核 磁 测 井 成 果 与 压 汞 资 料,0.063,0.16,0.4,1.0,2.5,6.3,R(m),Shg(%),R(m),0.063,0.16,0.4,2.5,6.3,0,1,20,40,赵61井 7号层,R=4.3815m 双组孔径发育 以中孔径为主,核 磁 测 井 成 果 与 压 汞 资 料,16,17,18,利用核磁测井资料 进行储层评价,赵80井,中高阻油层,16 、17、18层合试为油层,累计产油61.2t,四、用谱差分法区分油、气、水,五、估计流体粘度 (流体粘度与的倒数成正比),五、估计流体粘度,CMR对储层 的综合评价,低阻油层的评价 中低孔、低渗储层的评价 薄层评价,六、其他应用,赵 113 井,低阻油层,典型油层,赵113井 32、33层 合试累计 产油51.9t 气3340m3,油2.96 水0.2,油61.2 气107207,赵80井核磁解释成功实例,低阻油层,81,物 性 差 的 低 阻 油 层,赵86井 试油为油层,累计产油0.81t,81,常规解释为 含油水层,中低孔低渗,赵87井解释成功实例,油0.04 水18.36,油35.6 气1580 水1.58,赵86井解释成功与失利的实例,水33.72 Cacl2 cl=58493 sum=97686,油53.48 气35280 d=0.8705 u=3.54(Ek2),(Ek2),Es4+Ek1,薄 层 评 价,核磁共振,成像测井,薄层电阻率,孔、渗、饱、 厚度等参数,赵 6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