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行为背后的原因ppt课件_第1页
动机行为背后的原因ppt课件_第2页
动机行为背后的原因ppt课件_第3页
动机行为背后的原因ppt课件_第4页
动机行为背后的原因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动机:行为背后的秘密,心理学导论之三,主要内容,动机的种类,3,案例分析:他为何这样做?,2003年4月26日,27岁的Aron Ralston在美国大峡谷国家公园附近攀岩的过程中,被一块约400磅重的巨石卡住手部,右前臂无法挣脱。由于被困地点非常偏僻,一直无人前来救援;同时由于石头实在是太重了,他尝试的各种脱身方法都丝毫不起作用。到了第4天清晨,自带的水和食物全部用尽,再等下去,恐怕只是死路一条,Ralston作出了一个痛苦的决定断臂自救。他清理了一下手头的工具:没有麻醉剂,没有止疼片,没有止血的医药,只有一把8厘米长的袖珍折刀和一个急救包,要忍受的疼痛和所冒的风险可想而知。然而,Ralston觉得自己别无选择。他强忍剧痛,花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先后将桡骨和尺骨折断,用自己的运动短裤当作临时止血带,然后用小刀从肘部将前臂硬生生切断。从岩石下脱身后,为了与失血抢时间,他以超人的毅力爬过狭窄和风力强劲的峡谷,缘绳下到60英尺深的谷底,再步行5英里后与营救人员相遇,终于成功生还。,他为什么这么做?,如果你Aron Ralston,你能想象你会这么做吗? 你能断定没有胳膊也能“应付”一切? 在你的生活中是否放弃过什么目标? 在攀岩过程中,至少有3个人死在了山上。为什么人们愿意冒这个险? 是什么因素促使人们征服珠穆朗玛峰? 是胜利还是别的什么目标? 是什么使你坚持不懈地努力实现某些目标,不管付出多大的努力、痛苦或金钱? 相反,为什么你在实现一些目标前会犹豫不决并且很快就放弃和退出呢? ?,动机,为什么吃喝拉撒睡? 为什么喜欢旅游? 为什么要和别人交往? 为什么要工作? 为什么会去帮助别人? 为什么上网? 为什么需要手机一直开着? 努力吃饭,为什么? 努力学习,为什么? 努力考研,为什么?,当考虑“为什么”时,你已直抵动机的核心议题。 动机就是对行为原因的追问。,动机:涵义及其功能,动机的涵义 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动机的功能 激活功能 指向功能 维持和调整功能 动机与行为 同一行为可有不同动机;同一动机产生不同行为。 同一个人行为动机多种;良好动机不一定良好结果。,不能直接观察 可通过行为观察。,动机概念的内涵,今天早上你为什么起床?,1,为什么你今天对某件事做得很好而另一天对同一件事却做得不好呢?,当你看见某人坐在公园的凳子上轻声地笑。你能解释问什么吗?,当虽然登山会让人们经常面临重伤或致命的危险,为什么他们还要继续攀登呢?,2,3,把生物学和行为联系起来,解释行为多样性,从公开的行动来推断内心的状态,解释逆境中的意志,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动机越强,效果越好?,主要观点: 总体而言,动机越强,效果越好。 具体活动,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是一种到U形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它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变化。较容易的任务中,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动机与需要,需要及其种类 内涵: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在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 需要的满足总是指向外部客体。 需要种类: 按起源:自然需要 社会文化需要 按对象:物质需要 精神需要,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动机与需要,需要和动机: 1、需要是动机的基础。 2、通过有机体自动化调节机制能够满足的需要不是行动的动机。 3、当需要促使人们采取某种行动,并指向一定的目标时,需要就成为了动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由五个等级构成: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是人的基本需要,与生俱来。 低级需要与高级需要的关系: 需要层次越低,力量越强。只有满足低级需要的基础上,才出现高级需要。 高级需要与低级需要并非是对立的,低级需要部分满足可产生高级需要。 各层次的需要满足的需要越少,这种需要越被渴望追求。 低层的需要越是获得满足,对高层的需要的追求越大。 较高层的需要越是不能满足,对低层需要的满足越多。,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当较低层次的需要占优势(即需求最为强烈)时,必须得到基本满足之后,较高层次的需要才能占优势。所以,占优势的需要也是依次出现的。占优势的需要支配人的行为。 层次较高的需要成为优势需要后,较低级的需要对行为的影响就减弱了。越是高级需要,越能体现人的特征和人的价值。 各层次需要在全人口中所占比例由大到小。由前四种需要组成基本需要,当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将直接危及个体生命,但一旦获得满足,其需要强度就会降低。,需要层次理论,需要层次理论,自我实现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指一个人希望自己的潜能得以发挥,希望干适合于自己干的事情,希望成为他能够成为的那种人。自我实现的标志就是一个人潜能和创造力的充分发挥。 一位作曲家必须作曲,一位画家必须绘画,一位诗人必须写诗,否则他无法安宁。这是人生的一种最高境界,为求知而学习,而不是为任何功利目的而学习就是这种境界的体现。 自我实现的体验是一种高峰体验(peak experience)。这是自我实现的人所经历到的一种心灵上的满足感、完美感和极度的幸福之感,包括创造性活动中的忘我投入的状态。,应用:需要层次理论与打麻将,有的人打麻将是为了赢钱,这是典型的物质需求,是一楼层面的; 有的人打麻将只要不输钱就可以,这就是安全需求,上升到了二楼; 有的人打麻将是为了哥几个聚在一起热闹热闹,这是社会需求,已经上升到三楼了; 有的人打麻将是为了向别人证明自己聪明、牌技好,这个是尊严的需求,是第四楼了; 还有的人打麻将不为别的,就为了和牌时候的快感,完成挑战性任务后的内心满足,这就是自我实现了,是五楼的需求。,需要层次理论在中国古代,忙碌为充肚子饥,刚得饭饱又思衣。 恰得衣食两分足,家中缺乏美貌妻。 家娶三妻和两妾,出门走路上马骑。 骡马成群任驱使,身无官职被人欺。 七品六品官太小,三品四品官亦低。 朝中一品当宰相,又想面南坐皇帝。,调查职工的需要:了解员工真正的需要,课程链接:员工的需要研究,单位的性质、职务因素、年龄、文化因素是影响需要顺序的重要因素。(俞文钊) 不同单位职工的需要等级顺序,课程链接:员工的需要研究,职务因素对需要等级排序的影响,年龄因素对需要等级顺序的影响,课程链接:员工的需要研究,文化因素对需要等级顺序的影响,课程链接:员工的需要研究,课程链接:员工的需要研究,对下面的陈述,按以下标准选择与你最符合的分数 1=不同意,2=比较不同意,3=比较同意,4=同意 我不为自己的情绪特征感到丢脸 我觉得我必须做别人期望我做的事情 我相信人的本质是善良的、可信赖的 我觉得可以对所爱的人发脾气 别人应该赞赏我做的事情 我不能接受自己的弱点 我能够赞许喜欢他人 我害怕失败 我不愿意分析那复杂问题并把它们简化 做一个你想做的人比作一个随大流的人更好 在生活中,我没有明确的并要为之奋斗的目标 我由着性子表达自己的情绪,不管后果会怎样 我没有帮助别人的责任 我总是害怕自己不够完美 我被别人爱是因为我对别人付出了爱,测一测:你是自我实现的人?,测一测:你是自我实现的人?,记分时,以下题目要反向记分:2、5、6、8、9、11、13、14(选择“1”计4分;选择“2”计3分;选择“3”计2分;选择“4”计1分)。然后把15道题的分数相加。可以将你的分数和下面的大学生常模进行比较。分数蘧高,说明在你人生的某个阶段,越有可能达到自我实现。 平均分 标准差 男生 45.02 4.95 女生 46.07 4.79 自我实现的人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他们有时也可能愚蠢、固执、蛮横、自负,也有内疚、焦虑、烦恼和冲突,只是相比较而言,自我实现的人比大多数人更接近完善罢了。,23,动机的种类,第二部分:,为什么有人很饿却不吃饭? 为什么不同的生物有自己独特的行为方式?,动机的分类,根据动机的性质 生理性动机:也称驱力,它以有机体自身的生物学需要为基础,引起的活动满足某种生物学需要。如:饮食、睡眠和性。 社会性动机:它以人的社会文化的需要为基础。如:成就动机、权力动机、交往动机。,动机的分类,根据学习在动机形成中的作用 原始的动机:与生俱来的动机,以人的本能的需要为基础。 习得的动机:后天获得的各种动机。,根据动机的意识水平 有意识的动机: 无意识的动机: 根据动机的来源 外在动机:人在外界的要求与外力的作用下所产生的行为动机。 内在动机:是由个体的内在需要引起的动机。,生理性动机:饥饿动机,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个体产生饥饿感? - 饥饿的生理机制 为什么有些人超过生理上的需求猛吃? - 肥胖 为什么有些人置生理需求不顾? - 厌食,生理性动机:饥饿动机,如果现场给正上课的学生提供一块蛋糕,你认为该学生会吃吗?你愿意猜一猜?,你可能需要更多的信息。 你也许想知道有关的内部信息:该学生已经吃了多少?他有必要节制饮食? 你也许想知道有关的外部信息:这块蛋糕味道好吗?他的朋友是否要和他一块分享?他喜欢吃蛋糕?,什么时候你的身体会告诉你该吃东西了?饥饿 你的饥饿的感觉从何而来?,胃壁收缩 坎农实验(1934) 葡萄糖和胰岛素 饥饿狗与饱食狗实验(1930) 糖尿病患者 饮食方式 特定感觉厌食症:吃饱了就没胃口;高热量、高蛋白食物更易产生饱食感 食物味道的变化谁抵消身体里其他饱食信号 饥饿中枢 饱中枢:下丘脑底部抑制胰岛素分泌 饥中枢:下丘脑外侧刺激胰岛素分泌,生理性动机:饥饿的生理机制,饥饿动机:胃壁收缩,实验:饿狗的血液注射到饱狗身上,那些饱狗继续进食。 胃被切除了的病人仍然有饿的感觉。 对没有胃的老鼠给予食物奖励,老鼠可以学会走迷宫。,空胃不是饥饿的必要条件。 那么塞满食物的胃能停止进食?,饥饿动机:饮食方式,饥饿动机:为什么有多种口味的食物会吃得更多?,研究表明:由食物引起的胃部扩张将停止进食。所以身体对胃里的压力的来源很敏感。口腔的感觉也是一种能提供过饱信号的外周来源。 例如:如果你吃饱了,即使你最喜爱的食品也会没胃口。这是特定感觉厌食症现象。 高热量和高蛋白的食物更容易让你产生饱食感。 如果吃不同味道的食物,食物味道的变化可能会抵消身体里其他指示已经吃饱的信号。,生理性动机:肥胖与节食,肥胖的现象 身体质量指数(BMI) BMI体重(kg)/ 身高(m2) 正常人:18.524.9之间 过重:2525.9之间 肥胖:30 肥胖的原因 遗传因素 基因 人体基础代谢速度 情绪因素 婴儿期 咀嚼缓解肌肉紧张 外在诱因 食物诱因 外在时间线索,课程链接:肥胖基因,多年来科学家一直认为基因对肥胖的影响很大,英国牛津大学和半岛医学院研究人员首先对比了2000名型糖尿病患者和3000名健康人的基因。他们发现型糖尿病患者体内通常含有一种名为FTO等位基因的某一变种。这个基因会造成人体内脂肪快速增长,其效果远超过胰岛素。相关研究历时15年,除了最初的5000人,研究者又检查了3.7万名英国、芬兰、意大利和北欧等欧洲白人,包括7岁至70岁的各个年龄段。研究发现约有一半的欧洲白人的基因中携带FTO变异副本,大约每6个人中就有1个人(约17%)携带FTO基因的两个变异副本。 研究称,人体中某些特定基因通常成对出现,被称作“等位基因”,一个副本来自父体,另一副本来自母体。体内FTO基因变异的人,如果只有一个副本变异,与无变异副本的人相比,肥胖的几率要高出30%,脂肪多出1.2公斤,患糖尿病的几率高25%;如果两个副本均变异,肥胖几率就比正常人高67%,体内脂肪多3公斤。 这个发现说明了为什么有些人不论如何努力减肥,体重仍直线上升,但也有人即使饭量惊人,仍能保持苗条身材。,课程链接:什么样的体形吸引人?来自男女的不同想法,实验:焦虑对节食和不节食者的影响,根据96名女大学生的饮食和节食方面的自我评估报告,他们被分成为限制饮食者和不限饮食者。当她们到达测试现场时,一般的学生被要求做一个两分钟的即兴演讲。对这些被试而言,演讲任务引起了她们的高度紧张。而让另一半参加者做个触摸感知纺织品的实验。这种实验产生的紧张度较低,这组为控制组。接着这两组都参加做一个味觉品尝实验。该实验的刺激食品就是从商店里买来的美味甜饼干和难吃的饼干,根据饼干累成记录这些参与者所吃的块数。 结果显示:当不限饮食者感到焦虑时,她们对两种类型的饼干都吃得很少。很明显焦虑在一定程度上一直了她们的饥饿感。但对限制饮食者而言,焦虑会让她们吃更多两种饼干。,课程链接:进食障碍,神经性厌食 :是一种因节食不当引起的严重的体重失常。表现:拒绝饮食,身体消瘦。多发于12-40岁女性。,暴食症 :患者极度怕胖,对自我之评价常受身材及体重变化而影响。经常在暴食至腹胀难受,才可罢休,暴食后虽暂时得到满足,但随之而来的罪恶感、自责及失控之焦虑感又促使其利用不当方式(如催吐、滥用泻剂、利尿剂、节食或过度剧烈运动)来清除已吃进之食物。,成就动机:人们力争优异,出类拔萃并以此为行动指南的动机。 成就动机对个体活动有重要作用;并影响到人们对职业的选择;它是在生活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 成就动机可以通过投射测验来测量。,社会性动机:成就动机,成就动机的心理结构,Q:考试时或比赛时是否有过兴奋或紧张的感受?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阿特金森认为,成就动机由两种方向彼此相对的心理因素构成: 一种是希望成功的动机(hope for success); 一种是害怕失败的动机(fear for failure)。 前者使人趋近目标以追求成功,后者使人回避目标以避免失败。 一事当前,这两种力量往往同时起作用。,力求成功VS避免失败,成就动机与任务选择,按照阿特金森的观点,哪种成就动机结构的人会倾向于选择中等难度的任务? 对于追求成功的力量高于害怕失败的力量的人而言 面临中等难度的任务时,成就动机的力量最强,任务的吸引力也最大。如体育比赛,对手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不易激起队员的积极性;当对手的水平与自己的水平相当时,获胜的劲头最足。 对于害怕失败的力量高于追求成功的力量的人而言 面临中等难度的任务时,逃避的力量最强,而非常难或非常容易的任务对他的吸引力最大。 对于追求成功与害怕失败两种力量相等的人而言 任务难度不会改变其犹豫不决的焦虑状态。,George是一个工程师,,成就动机测验: TAT,小男孩流着泪拿起了小提琴,因为,高成就需要的故事:这个男孩刚学完他的小提琴课程。他对他的进步感到开心而且开始相信他所有的进步将证明他所做出的牺牲是值得的。要成为一个在音乐会上演奏的小提琴家,他不得不放弃大部分的社会活动时间来每天练习数小时。尽管他知道如果继承父亲的事业可能会赚很多钱,但他更愿意成为一名小提琴家,并用他的音乐给人们带来欢乐。他坚持他的个人承诺,不管需要付出什么。 低成就需要的故事:这个男孩拿着他哥哥的小提琴并希望演奏它。但他认为不值得花费时间、精力和金钱去学习小提琴课。他为其兄长感到遗憾,他放弃了生活中所有快乐的事,只是练习、练习。要是有一天能成为一个一流的音乐家太棒了,但事情并非如此。现实就是枯燥的练习,没有乐趣,而且很可能不会成为音乐家。,成就动机测验,高成就动机者的特征: 事业心强: 有进取心,也比较实际,敢于冒一定的风险,但又不是盲目地进行“赌博”; 精力充沛,探新求异,具有开拓精神; 把个人的成就看得比金钱更重要,从成功中得到乐趣胜似物质的鼓励; 想要知道自己活动的结果如何; 选择有能力的人作为工作的同僚,而不是选择亲近的人。,实验:假如你是被试,你前面有五个靶子,放在远近不同的位置上。a b c d e逐渐远离你。你的任务是用一粒豆子击中任何一个你选定的目标。 作为奖励,射中a,奖励10元;b,50元;c,100元;d,150元;e,200元 那么,你会选择哪个靶子呢?,请问:如果高成就者和低成就者都失败了,各自的心理状态是什么样的?会采取什么样的行为?,测验:成就动机,课程链接:成就动机与习得性无助,塞利格曼把狗分为两组,首先把其中一组放进一个设有电击装置但又无法逃脱的笼子里。然后给狗施加电击,电击的强度足以引起狗的痛苦体验。在实验中发现,这些狗最初被电击时拼命挣扎,想逃脱这个笼子,但发现经过再三努力仍无法逃脱后,它们挣扎的程度逐渐降低了。随后,把这些狗放进另一个用隔板隔开的笼子里,隔板的高度是狗可以轻易跳过去的。隔板的一边有电击,另一边没有电击。实验的结果:当经过前面实验的狗被放进这个笼子并受到电击时,它们除了在头半分钟惊恐一阵子之外,此后一直卧倒在地上接受电击的痛苦。面对容易逃脱的环境,它们连试也不去试一下。相比之下,实验者把另一组没有经过前面实验的狗直接放进有隔板的笼子里,发现它们全部都能轻而易举地从有电击的一边跳到安全的另一边。 当狗处于无法避开的、有害的或不愉快的情境时获得的失败经验,会对以后应付特定事件的能力起破坏效应。它们会消极地接受预定的命运,不做任何尝试和努力,塞利格曼称这一现象为“习得性无助”,Q:为什么一只小羊被拴在小草上却不跑?为什么鱼缸中的大鱼不吃小鱼? Q:大家是否有过连续失败的经历?有什么感受?有什么反应?,习得性无助:指因一系列失败经验而造成的无能为力的绝望心境。,无效无望无欲.无为!,导致学生“习得性无助”的原因: 学业不良状态的长期积淀 。 不恰当的评价方式。 不正确的归因。,课程链接:成就动机与习得性无助,Q:如果你看到一个和你能力差不多的人不断尝试一项重要的测验,结果总是失败,此时你会如何反应? Q:举一个生活中习得性无助的例子?,观察他人的无助经验,也能产生习得性无助,课程链接:成就动机与习得性无助,47,动机的相关理论,第三部分:,为什么人们会愿意跳下飞机,还声称这样很好玩? 为什么不同的生物有自己独特的行为方式?,动机的本能理论,人类的所有行为都是以本能为基础的;本能是人类一切思想和行为的基本源泉和动力。 詹姆斯:人有生物本能和社会本能。如“爱、同情”。 麦独孤:本能具有能量、行为和目标指向三个成分;个人和民族的性格与意志也是由本能逐渐发展形成的。人有18种本能。,课程链接:鲑鱼回游,鲑鱼是生活在海洋里的鱼,其祖先是淡水鱼。鲑鱼出生在淡水河中,成长在大海里。但当它产卵时就会回游到出生的淡水河中,一路都是逆流而上,最艰难的是飞跃大瀑布,飞跃了大瀑布的鲑鱼颜色变成了红色,他们体内的脂肪也已经消耗殆尽。在水流较缓的地方雄鱼和雌鱼开始交配分别产下卵子和精子,然后受精卵沉积在水中,父母双双死去,接着鲑鱼宝宝又要顺流而下回到海洋,数年后重返产卵地,演绎父母的故事。每条鲑鱼都把生命的轮回阐释的如此清晰。,动机的驱力理论,有机体的活动在于降低或消除内驱力 。 内驱力降低的同时,活动受到强化,因而是促使提高学习概率的基本条件。,赫尔:驱力是由生理需要引起的一种紧张状态,它能激发或驱动个体行为以满足需要,消除紧张,从而恢复机体的平衡状态。,需要产生的内驱力,内驱力激发有机体的行为。,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得出: 1、许多行为都是从需要开始的。 2、不足之处。,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你刚刚吃完饭,并不饿,可是回到宿舍发现舍友生日,有一块精美的蛋糕,并且你很喜欢吃蛋糕,这时候还是会跟大家分享这块蛋糕。 请问:为什么这么做?是需要(内驱力)引起的吗?还是别的因素引起的呢?,动机的驱力理论,内驱力能驱动所有行为吗?,被剥夺食物和水的老鼠放在一个全新的环境里,到处都是食物和水。老鼠没有一开始就迫不及待地吃东西,而是选择四处探寻。指导好奇心得到满足后,才开始进食。,为什么你整夜趴在网上而不去好好睡上一觉? 为什么你非要看你明明指导会引起你紧张或恐惧的电影? 在宴会上尽管你已经吃饱了,为什么还要吃那些没有营养的食品?,年幼的猴子虽然没有奖励,也乐此不彼的尝试开锁。,动机的诱因理论,动机来源于对获得有价值的外部目标或者诱因的渴望。 诱因是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它具有激发或诱使个体朝向目标的作用。 诱因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当诱因不存在时,个体是否还会寻求需要的满足?,内驱力+诱因=推+拉行为,此理论认为:不同活动,需要身体和神经系统被激活的程度不同,即需要不同的适度唤起水平。人在唤起水平太低或太高时都感到不舒服。 人在激动或慌乱状态下唤起水平较高,日常活动中保持在中等水平,睡眠中很低,死亡时为零。 刺激寻求的需要可以理解为在唤醒水平太低时,一种提高唤醒水平的尝试。,动机的唤醒理论,思考: 1、人们为什么爱看恐怖片? 2、园林设计怎样唤起人们的需要?公园呢? 3、玩具城怎么样唤起儿童的需要?,唤醒理论提出了三个原理: 1、人们偏好最佳的唤醒水平。每一个个体都有自己的最佳唤醒水平,高于这个水平时需要减少刺激,反之增加刺激。刺激水平和偏好之间是倒U形曲线; 2、简化原理,即重复进行刺激使唤醒水平降低; 3、个人经验对于偏好的影响。富有经验的个体喜欢复杂的刺激。,动机的唤醒理论,测一测:跟着感觉走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有人喜欢安闲平淡的经验,有人爱好热闹刺激的感受。心理学家左克曼(M.Zucherman),曾编制一种感觉取向量表,用以鉴别一般人爱好刺激感受的程度。在日常生活中,你渴望有多少刺激呢?完成一下问卷你就会知道了。根据题目与自己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选择每一组陈述中的A或B。,A我喜欢经常出差的工作。 B我喜欢在一个固定的场所工作。 A在寒冷的天气里我仍然充满活力。 B在冷天里我喜欢躲在室内。 A总是看到同样的熟悉的面孔让我感到厌烦。 B我喜欢朋友熟悉的面孔,他们使我舒服。 A我喜欢生活在一个人人都感到安全的、无忧无虑的、幸福的理想社会里。 B我喜欢生活在历史上那段不安定的时代。 A我有时喜欢做一些有点冒险的失去。 B一个明知的人应避免危险的活动。 A我不想尝试被催眠的感觉。 B我向尝试一下被催眠的感觉。,A人生最重要的目标是向环境挑战,并且尽可能去经历各种事情。 B人生最重要的目标是寻求平和与幸福。 A我想要尝试跳伞。 B我从未想尝试高空跳伞之类的惊险活动。 A在进入冷水游泳池时,我会慢慢地进入,时自己有时间去适应它。 B在进入冷水游泳池或大海时,我喜欢一跃而入。 A当我度假时,我喜欢在舒适的宾馆。 B当我度假时,我喜欢露营。 A我喜欢情绪外露的人,尽管他么有点不稳定。 B我喜欢镇定的、脾气温和的人。 A一副优秀的绘画作品应该给人以震撼的感觉。 B一副优秀的绘画作品应该给人以平和安全的感觉。 A骑摩托车的人一定有某种想要伤害自己的无意识需要。 B我喜欢驾驶或乘坐摩托车。,测一测:跟着感觉走的人,动机的认知理论,动机来源于主体对事件的主观解释。 期待价值理论:对未来目标的期待是驱动行为的决定因素。 动机归因理论:动机是思维的功能,对结果的因果推论是寻求行为动力因素。 成就目标理论:不同个体对自己的能力有不同的看法。这种对能力的潜在认识会直接影响到个体对成就目标的选择。 自我功效论:效果期待(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来完成某种行为的推测和判断)是行为决策的重要因素。,动机的认知理论归因理论,海德:人会把行为的原因归结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种; 维纳:增加稳定性维度。,假设你有两个学习同一门课程的朋友,每个人都在第一学期期中得了个C。你认为他们会同意希望再该学期的后半部分努力学习吗?,1、个人将成功归因于努力比归因于能力,无论对成功或失败均会产生更强烈的情绪体验。努力而成功,体会到愉快;不努力而失败,体验倒羞愧;努力而失败也应受到鼓励。这种看法与我国传统的看法一致。 2、将失败归因于内部、稳定、不可控时是最大的问题,会产生习得性无助感。 3、在付出同样努力时,能力低的应得到更多的奖励。 4、能力低而努力的人受到最高评价,而能力高而不努力的人受到最低评价。因此,韦纳总是强调内部、稳定和可控性的维度。,动机的认知理论归因理论,几种动机理论的比较:,案例分析:自我服务性归因偏差,自我服务归因:人们常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为内部因素,把别人的成功归因为外部因素;而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为外部因素,把别人的失败归因为内部因素。,“你的个性我的情境”,这是人性的弱点还是优点?,大多数生意人认为自己比别人更道德。 多数成年人认为自己对年迈父母的赡养比自己的兄弟姐妹们多。 洛杉矶居民认为自己比大多数邻居更健康。 大部分人觉得自己比周围的普通人更聪明,更英俊,更没有偏见。,文化与归因 :卢刚为什么杀人?,归因比值,1991年11月 1日下午3点半左右,美国爱荷华大学凡艾伦物理系大楼3O9室里正在举办一个天文物理专题讨论会。北京某大学物理系高材生卢刚博士也在现场,他是1985年由国家公派来美留学的。卢刚在爱荷华大学生活了6年,并在这个房间通过了博士论文,但现在,因为嫉妒,因为他“憎恨”同门师兄和老师,因为工作问题,卢刚的心态渐渐疯狂起来,一场毁灭性的灾难正在降临 卢刚在会议室旁听了约5分钟,突然拔出手枪,对准他的博士研究生导师47岁的戈尔咨教授,教授应声倒下,卢刚又在他脑后补了一枪,继尔又朝史密斯教授身上开了两枪。在场的人都惊呆了。卢刚却又冷静地将枪口瞄准了他忌恨已久的“竞争对手”中国科技大学高材生山林华博士,他一连朝山林华的头部和胸部开了数枪,山林华当场死亡。 卢刚在第一现场枪杀三个人之后,又来到系主任办公室,一枪射杀了44岁的系主任尼柯森教授。在确认系主任已经死后,他又跑回三楼第一现场,以确定戈尔咨、史密斯、山林华三人是否真的死了,当时有几个老师和学生正在抢救奄奄一息的史密斯教授,卢刚在门口挥舞手枪喝令他们出去,然后走到躺在地上的史密斯教授面前,对准他惊恐万状、带着哀求的眼睛,又补发了致命的一枪。 之后,卢刚跑出物理系大楼,又冲进大学行政大楼,推开副校长安柯莱瑞女士的办公室,朝她连开数枪,同时又重伤要报警的副校长秘书,然后举枪自杀。整个凶杀过程只有10分钟,卢刚打死五人,重伤一人,自己自杀。,64,意志行动,第四部分:,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意志内涵 意志是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基本阶段 准备阶段 执行阶段,意志行动中的冲突,冲突内涵 由于在意志行动中人们常常具有两个以上的目标,而这些目标不可能同时实现,因而促使了意志行动中的目标冲突或动机斗争。 冲突种类 接近接近冲突: 回避回避冲突: 接近回避冲突: 多重接近回避冲突:,内涵: 挫折是指个体的意志行为受到无法克服的干扰或阻碍,预定目标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 挫折情境的形成 主观因素 客观因素 挫折反应与应对,意志行动中的挫折,意志行动中的挫折,面对挫折的心理防御:压抑,压抑: 指个体将一些自我所不能接受或具有威胁性、痛苦的经验及冲动,在不知不觉中从个体的意识中排除抑制到潜意识里去作用。例如,我们常说:“我真希望没这回事” ,“我不要再想它了”。 压抑的作用: 暂时减轻焦虑,但日后可能会做出一些自己也不明白所做的事情。例如:李老师的岳母相当势利,又爱挑剔,由于她一直觉得李老师配不上自己的女儿,故此多年来每次见到李老师就总是冷嘲热讽的,令李老师十分难受和尴尬。上星期日李太太生下第一个儿子,于是请李老师通知各至亲好友。李老师忙碌地打了一连串电话后,在与太太复核有无遗漏时,才骤然发觉自己居然忘了致电岳母大人。 李老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