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歌单元复习,执信中学 都昌其,执信中学 都昌其 ,考试要求 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点诠释 1鉴赏作品中的形象,包括事物形象、景物形象、人物形象,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2鉴赏作品的语言包括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还包括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赏析诗歌语言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的艺术效果。,3赏析表达技巧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衬托、对比、反语、反复等修辞技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象征、对比、映衬烘托、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塑造人物形象时,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比兴(间接抒情的诗歌),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的诗歌)等表现技巧。 4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包括概括主旨,简析作品的政治意义、思想意义、人生意义,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指出局限性。,三、历年高考古典诗歌鉴赏题有何特点 盘点一、历年的古典诗歌高考试题均选自唐宋诗词,具有经典、规范的特点;考查的形式主要有客观题和主观题,且由客观题向主观题转化; 盘点二、历年的高考试题均是近体诗,且大多数是短小精悍的绝句,没有一年选古体诗或其他形式的诗歌; 盘点三、选材应力避两点:1、家喻户晓的作品不选,以免给猜题押题者提供机会;2、艰涩冷僻者也不予考虑; 盘点四、鉴赏的诗歌均选自课外。故阅读相当数量的课外古典诗歌是做好鉴赏题目的前提。,四、历年高考古典诗歌鉴赏题目集锦 1994年全国 菊 花 元稹 1995年全国 如梦令 李清照 1996年全国 元曲 1997年全国 望洞庭 刘禹锡 题君山 雍陶 1998年全国 题李凝幽居 贾岛 1999年全国 漫成一首 杜甫 2000全国 约 客 赵师秀 2001全国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2002全国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2003全国 过香积寺 王维 2000春季高考 蝉 虞世南 2001春季高考 鸟鸣涧 王维 2002春季高考村行 王禹偁 2003北京高考江楼旧感 赵嘏 2004春季高考新沙 陆龟蒙 2004年全国高考诗歌鉴赏试题汇集 之 木兰花 宋祁,之二秋 思 张籍 之三 鹧鸪天 晏几道 之四江城子 五代欧阳炯 之五红梅 苏轼 之六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 之七东溪 梅尧臣 之八江汉 杜甫 之九秋夜 朱淑真,之十听邻家吹笙 郎士元 之十一次北固山下 王湾 之十二菩萨蛮 李白 之十三 征人怨 柳中庸 之十四蝶恋花 苏拭 之十五赤壁 杜庠,考查内容,一、对词语、思想、情感的理解 二、对意象意境形象的鉴赏 三、对写作技巧语言风格的分析,做古诗词鉴赏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认真审读题干,读懂暗示。 二是从思路结构入手,把握景与情的关系,进而把握思想情感。 三是参考整体风格,结合作品具体分析。 四是善于捕捉“诗眼”。 五是联想相关术语。 六是善于把握角度,学会多角度分析(结构、形象、主旨、情感、手法、语言),防止答非所问。,五、基本题型之一:词语理解 一、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04年天津卷,6分)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 绿绮:古代名琴。 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 霜钟:山海经?中山经载,丰山有九种,霜降而鸣。 诗的第二联中“一挥手”和“万壑松”分别表现了什么? 答: (1)“一挥手”写蜀僧弹琴的姿态(动作、技艺) “万壑松”写出了琴声的音乐效果。,题型之二:内容分析 昭君怨 郑域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冷落竹篱茅舍,富贵正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这首词上阕吟诵的具体对象是什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答案:是梅。从花开的季节、花的颜色、花的香气、花的姿态以及种植的地方等方面来写梅花的。,题型之三:情感把握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这首诗前两句写景,你能看出当时诗人的形象和心境是怎样的? 答案:当时诗人孤独无眠,久久地望月苦思,心境很凄凉。,题型之四:意境、情感鉴赏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后两句历来为人们称道,这两句描绘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又创设出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答案:意象: 春潮 雨 野渡 舟自横 意境: 诗人通过这些意象,创设出一种孤寂、闲适的意境 感情: 作者自甘寂寞的恬淡胸襟,题型之五:技法分析 木兰花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 縠皱:皱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这首词的上半阙是如何描写春色的?试对此进行分析。,答:春天美景富有层次感:首先看到了东风乍起,春波绿水,波面生纹,如细皱纱縠;然后是杨柳初醒,嫩绿浅碧,遥望一片青烟薄雾;再望去杏花怒放,如喷火蒸霞。春的风光正是这样一层一层展开,故用了“渐觉”一语。 作者用一“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让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题型之六:判断鉴赏 杂 诗 王 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前人评论这首诗有“悠扬不尽之致”。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如果同意,你认为它的“悠扬不尽之致”关键在哪一句或哪一个词上?为什么?如果不同意,也请说明理由。,答:同意。妙在尾句“寒梅著花未”上。问话看是平常,实则意蕴无穷。家乡可问物事很多,而作者独问“寒梅”,可见,“寒梅”于作者不同寻常;或牵系诗人的感情生活,或关涉诗人的风雅往事(古人喜以梅作诗,以梅寄情)或融入了诗人高尚的心态志趣(梅品傲骨)等等。“寒梅”意蕴多多,作者偏不点明,以问作结,让读者深思,揣味,故此诗味绵长。,六、练习 习题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咸阳城西楼晚眺 (唐)许诨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填空:诗的起句中用一“_”字,奠定全诗基调。诗人用低沉的笔触,描绘咸阳城傍晚时的景致,抒发苍凉伤感的情怀。(1分) 答案: 愁 小结:诗歌的基调如何体现? 一般诗中的感情色彩比较浓的词语(多为形容词) 通过景物描写也能体现一种基调。杜甫绝句,简答:颔联写云生日落,一阵凉风吹来,雨势迫在眉睫。现在多用“山雨欲来风满楼”这一名句比喻什么?(1分) “山雨欲来风满楼”现在多比喻重大事变即将发生前的紧张气氛。 简答:颈联两句写了作为何朝何代国都的咸阳今天的何种景象?(1分) 描写作为秦代故都的咸阳,如今绿芜遍地,黄叶满林,虫鸟凄鸣的萧条景象。,简答:尾联“行人”即过客,也包括作者在内,结句抒发了怎样的感慨?(2分),“我”闻咸阳古城久矣,今日东来,所见唯“西风吹渭水”,令人产生繁华不再,满目苍凉,历史变迁无限的感慨。,抒发历史变迁之慨的诗句有: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石头城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乌衣巷,习题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夜郎,第二年春天行至巫山时遇赦, 回到江陵。在南游岳阳时,写下了这首诗。,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 你认为这首诗颔联两句中,“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6 诗眼分别是“引”和“衔”。高飞的大雁带走了心中的忧愁与苦闷,月出山中,就像是山(或“远山”“君山”)为人们衔来了美好与团圆。(或:“引”字形象地写出了大雁懂得人情,把愁心带走的情境;“衔”字形象地写出了山(或君山)懂得人的心意,把好月送来,与诗人共享欢乐的情境)(2)“引”和“衔”两字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诗人遇赦后喜悦(或“欢乐”)的心情。(2),小结:关于“诗眼” 1、诗眼的形式? 可以是字、词,也可是句子,以字为多。 偏正短语的偏词一般不做诗眼。如:愁心 2、如何判断? A 内容上:揭示主题或情感或环境特点的字词 B 形式上:多为动词、形容词;或活用的字词; 或修辞特征明显的字词,显示独特意境的词句,3、回顾经典: 云破月来花弄影 红杏枝头春意闹 春风又绿江南岸 榴花开欲燃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四更山吐月,残夜月明楼。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4、解题思路: 点出诗眼:诗眼分别是“引”和“衔”。2 情景描绘:高飞的大雁带走了心中的忧愁与苦闷,月出山中,就像是山(或“远山”“君山”)为人们衔来了美好与团圆。2 效果展示:“引”和“衔”两字形象地写出 了诗人遇赦后喜悦的心情。2,习题3、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6 恨 别 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注这是杜甫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在成都写的一首七言律诗。上元元年三月,校检司徒李光弼破安太清于怀州城下;四月,又破史思明于河阳西渚。,1、分析本诗所表达的诗人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诗人流落他乡的感慨和对国运的担忧,对故园、亲人的怀念,表达了他希望早日平定叛乱的爱国思想。,2、请结合具体诗句,尤其是关键词语,分析本诗所表现的杜甫诗的沉郁顿挫的风格。(4分) 前三联“一别”“长驱”点题,抒写了深痛忧愤之情;“衰”“老”相呼应,写自己的飘零憔悴,悲凉沉郁。“思家”“念弟”表现了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突出了题意的“恨别”。最后一联以充满希望的诗句作结,感情由悲凉转为欢快,显示了诗人胸怀的广阔。也可从环境、自己、亲人、国家等方面来分析(顿挫:迭荡起伏),风格:关于诗人词人的语言风格,可参考教材唐诗简介宋词简介 常见诗人词人语言风格介绍如下: 陶渊明的平淡自然,王维的清新空灵,王昌龄的雄健高昂,高适的悲壮苍凉,李白的清新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通俗易懂, “韩孟诗派”的奇崛险怪,杜牧的清健俊赏,李商隐的朦胧隐晦,柳咏的婉约,苏轼的豪放,李清照的缠绵悱恻,陆游的悲壮爱国。,补充:关于“互文”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主人下马客在船。 将军白发征夫泪。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雨后双禽来占竹,深秋一蝶下寻花。,习题4、阅读下面唐诗,完成题。(6分) 落日怅望 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1、本诗以“落日怅望”为题,从全诗内容看,作者惆怅的原因是什么?(2分) A客中久滞、思乡情切; B年华渐老、感时伤世。(2,每点1分),2、请从语言、表达技巧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写一段50字左右的鉴赏文字。4 A作者见景生情,由“孤云”“归鸟”的疾速飞去,想到自己的久滞不归;由夕阳落山,想到自己华年老去。联想自然,抒情真切感人。 B对比,云、鸟行去之快与自己留滞之久形成对比,表达对家乡的深深的思念。 C比兴,首联、颈联既兴且比,“孤云”“归鸟”既引起乡情,又是自比;由夕阳出年老,又是以夕阳自喻。表现了自己离家的孤寂与老去的伤感。,D炼字遣词形象传神,“孤云”“归鸟”、“微阳”“秋山”营造出了秋日傍晚的萧瑟与清冷,寄托着作者的伤感之情。“烧”字的使用,使静中有动;“远”字又写出了意境的空阔,增强了对孤寂之情的表现。 E“不敢照”的心理描写,是对自己衰老的感伤。其实,诗人何尝不知自己容颜见老,但一见一生悲,又增怅闷耳。 F情景分写,层次鲜明。一、三句景,二、四句情,相间写来,诗情就被分成两步递进:先是落日时云去鸟飞的景象色起乡“念”,继而是夕阳下山回光返照的情景唤起迟暮之“惊”。有曲达其意之妙。,补充:关于诗歌中的心理描写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突出对自己容颜衰老的感伤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突出对家人的担忧思念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习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解题 早梅 齐已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注齐已,唐代诗人。早年曾热衷于功名仕进,然科举失利,不为他人所赏识,时有怀才不遇之慨。,1、首联的意思 是 ,诗人运用了 (辞格)和 的手法,以“万木冻欲折” (手法)梅花“孤根暖独回”的性格。(2分) 答:时值隆冬,万木在苦寒中冻得简直要摧干折枝了,而植根于冻土中的梅花却犹如获得了回春的暖意,悄然生长、开花 对偶、对比 衬托 衬托,2、颈联中“一枝开”是本诗的点睛之笔。据说原诗的第二联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读后说:“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佳。”齐已深为佩服,便将“数枝”改为“一枝”,并称郑谷为“一字师”。试简要谈谈“数枝”改为“一枝”的好处。(2分),答案:梅花开于百花之前,这是“早”,而“一枝”又开于众梅之前,则更显其“早”。用“数枝”则不能显其早。一枝独放也写出梅的孤傲和自信。,3、尾联语义,意有寄托。请加以赏析。(2分),双关 明年应时而发,在望春台上独占鳌头。,关于角度: 角度:观察角度:立足点、着眼点。 写作角度:正面、侧面;直接、间接;虚写、实写;动写、静写。 感受角度:触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习题、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以下问题: 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这是南唐李后主亡国入宋后写的词。有人说这是一首极尽繁华之作;有人说这是一段凄凉无限之吟唱。 (1)你从中读出了作者的什么样思想感情? ()请从艺术手法运用的角度谈谈你对这首词的看法。,()你从中读出了作者的什么样思想感情? 从表面看(特别是后三句),这首词写的是对往昔繁华的眷恋,但实际上是表达梦醒后其处境无限凄凉。 ()请从艺术手法运用的角度谈谈你对这首词的看法。 作者通篇不对当前处境作正面描写,而是通过这场繁华生活的梦境进行有力的反衬。梦境越是繁华热闹,梦醒后的悲哀便越是浓重;对昔日繁华的眷恋越深,今日处境越凄凉。,答案应包括三个方面:(按分计算) ()读出了什么?分(表达梦醒后其处境无限凄凉,分;表达对往昔繁华的眷恋、怀念、思念,分;极尽故国的繁华热闹,分)。 ()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分(反衬或以虚写实)。 ()艺术手法的表达效果。分。,习题 如梦令 (严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 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这首宋词用了一个著名的典故,它出自谁的什么作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劳动者如何正确签订电子劳动合同
- 绝缘材料合同范本
- 合同范本模板简约清晰
- 委托资金保管合同范本
- 股权设计咨询合同范本
- 承包平台经营合同范本
- 核酸采样人员合同范本
- 解除卖买合同范本
- 客户销售产品合同范本
- 木材搬迁合同范本
- 2025高级会计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特高压电网建设规划与设备需求分析报告
- 2026版赢在微点顶层设计大一轮物理-专题提升二十 测量电阻的其他几种方法
- 2025年辽宁省地质勘探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带答案详解
- 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测试试题及答案3套
- 如何开展课题研究
- 炼钢厂电工应知应会考试题库500题(含各题型)
- GB/T 5069-2007镁铝系耐火材料化学分析方法
- GB/T 40565.2-2021液压传动连接快换接头第2部分:20 MPa~31.5 MPa平面型
- 旅游区奖惩制度管理办法
- 儿童生长发育监测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