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44平米五层局部三层技工实验楼(计算书、部分建筑结构图)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19210688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3.73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9-05-15
上传人:乐****!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黄**(实名认证)
广东
IP属地:广东
25
积分
- 关 键 词:
-
7144平米
五层局部三层技工实验楼计算书
部分建筑结构图
7144平米局部三层技工实验楼计算书
7144平米局部三层技工实验楼计
7144平米五层局部三层技工实验楼
- 资源描述:
-















- 内容简介:
-
浙江工业大学毕业设计 某技工学校2#实验楼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毕业设计实习报告设计题目: 某技工学校2#实验楼 学生姓名: 纪朋辉 学号: 200404160310 专 业: 土木工程 实习地点: 钱江新城 浙江美术馆 浙江工业大学屏峰校 实习时间: 2008年2月26日 2008年2月28日 2008年2月27日 2008年3月1日实习报告实习地点:钱江新城浙江工业大学屏峰校区浙江美术馆实习时间:2008年2月26日 2008年2月27日 2008年2月28日实习内容此次认识实习是学院安排的毕业实习,也是毕业设计中的一部分,要求我们在实习的过程中了解建筑物的功能、形式、流派;建筑物的环境特征;建筑物的功能分区及布局特点;结构类型和主体结构等内容。这次实习的三个地方都是各具特点,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有很好的学习价值。对我们来说可以加强对建筑形式和结构类型的认知,增加对建筑观赏的感觉,从而丰富自己在建筑设计中的知识。下面将通过分别介绍这次实习的三个地方来完成这篇实习报告。一、 钱江新城钱江新城总体规划,核心区块即中央商务区占地面积4平方公里,可建建筑面积约为650万平方米,包括八个功能区,即行政办公区、金融办公区、商务办公区、商贸会展区、文化休闲区、商业娱乐综合区、办公园区和滨江休闲游憩区。平行于钱塘江的富春江路作为核心区商务发展轴,将是钱江新城最长、最繁华的景观道路;新城核心区以市民中心为核心,向江形成中轴线,两侧将建设杭州大剧院等标志性建筑。新城规划具有低密度、高容积率和高绿化率的特点,将集中杭州的现代化建筑群,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生态环境。由于钱江新城坐落在江面宽达1000米的钱塘江畔,因此新城规划强调钱塘江时代的开放、大气、豪迈和临江性特点,建筑密度和高度控制等要与钱塘江相呼应,建筑的标识性应充分体现杭州的城市个性、城市区位优势、城市历史、城市特殊资源和城市支柱产业。同时,新城规划还勾划出杭州的西湖-钱塘江城市轴线,城市轮廓线从钱塘江和西湖两个方向清晰可见。在地下空间利用方面,注重提供多样的活动性设施,充分考虑地下空间与各种交通方式的便捷联系以及自然采光的利用。其中我们主要参观了杭州未来具有中央商务区功能的城市中心、钱江新城的核心建筑市民中心。此建筑采用花瓣形式,具有现代主流派系的风格。作为钱江新城重点公共建筑的市民中心用地面积约22公顷,建筑面积约36万平方米,建筑设计以“城市之心”立意,以围合造型表现城市标志,符合政府建筑平稳庄重的形象,又体现杭州市政府便民、亲民的风格。此方案以独特的造型来表现城市标志,造价相对较低,日常维护管理成本较小,比较符合政府行政建筑平稳庄重的形象。建筑高度为100米的六面合围而成的“圆体”,相当于有6个杭州大厦合围,中间是直径250米的市民广场花园。该建筑主要是框架结构,小部分具有框筒结构。主梁和次梁都相距3米左右,柱子相距6米左右。最吸引眼球的是他的钢结构连廊,其中最长的有153米,经过诸多专家的研究最终提出施工方案。由施工吊篮等大型机械把底板整体安装在柱子的牛腿上。另外我们还仔细察看了各种管道的分布,在梁的哪个部位需要留洞等.这都需要很有研究才能做到美观、坚固、方便。 市民中心 市民中心总体模型图在这个建筑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首先令我感慨的是在这个建筑中的钢结构部分,其中的钢结构采用的是桁架结构。入口的顶棚采用的是圆钢管制作而成的桁架结构,雨棚是制作完成之后直接吊装而成。连廊的钢结构采用的是工字钢,连廊的楼板是用大型的钢板制作而成,它们中间就是通过钢结构桁架支撑加固的。连廊的钢结构设计和施工是有很大难度的,其中包括结点的连接以及于主体混凝土结构的连接方法。结点是通过螺栓连接,在钢结构安装完成后,还要在工字钢表面涂上一层素混凝土来保护结构中的钢材料。在实习中主要是观察桁架的连接结点和工字钢组合成桁架的特点和做法。连廊总观 雨棚总观桁架、结点、顶棚以及顶棚支撑在这次实习中还观察了其他的一些常见的构造措施的实例,如过梁、挑梁、空心砖填充墙,特殊斜梁的例子以及在梁中留洞和管道的留置。二、 浙江工业大学屏峰校区屏峰校区体育馆、图书馆是我校的两幢标志性建筑。首先通过屏峰校区的总平面图来分析他们的环境特征。图书馆是一个大学形象的体现,如此宏伟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不仅是要给我们学校的师生观赏和使用,我们更应该向外面的人展示,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我们学校的特点。所以图书馆这个具有重要作用的建筑的位置就设置在屏峰校区的主入口的正对面。当人们进入校区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宏伟高大的建筑,周围空旷的环境与之相互辉映,让人身在其中心情舒畅,带给人们心旷神怡感觉。图书馆初了具有观赏的价值之外,更重要的是要给学生提供学习的便宜。所以图书馆位于众多教学区的中心,而且居于校区的里面,远离了喧嚣的马路和生活区,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安静优美的学习环境。体育馆同样是我们学校的标志性建筑,所以我们也要向外界展示它的魅力。体育馆所在的位置能够让每个经过校区的人都能够看到它的美丽,即使不在学校内也能够如同在身边一般感受它的美丽。体育馆主要是用来举办学校的各种大型的活动,所以位置安排在这个位置也是非常合适的。它处在教学区和生活区的中间,和篮球场、足球场遥遥相望,为学校举办活动提供了许多便利。屏峰校区体育馆外形现代简洁,轻盈又不乏体育建筑的力度美,有如两颗熠熠生辉的明珠,镶嵌在屏峰校区。其建筑总面积16134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3369平方米,建筑层数4层(地上3层,地下1层),框架结构,屋面为半球形钢网架。像这种圆形的体育馆设计成框架结构,则应沿圆形均匀布置不少于8根柱子的框架结构。由比赛馆和训练馆组成,兼具综合文艺汇演功能。体育馆的房间组成一般分为两部分。一是观众厅,包括场地、观众席和裁判席。而是其他用房,包括观众用房、贵宾用房、以及技术设备用房等。观众厅的观众席和观众用房以及活动场地都叫体育馆的“外场”,观众厅内的比赛和运动员用房,以及所有为比赛或其他使用服务的管理、工作、设备用房均为体育馆的“内场”。我们进入设备房发现,体育馆外圈为圆柱,里面用小的方柱支撑。短轴一端设观众入口,另一端设贵宾入口,长轴两端各为运动员入口和工作人员入口。之后我们去地下停车库看了下。机动车每个标准车位面积约为6平方米左右。停车方式为平行式停车,车侧与独立柱的距离0.2米以上,与墙面的距离在0.3米以上。出入口处的坡道最大允许坡度为15%,坡道的两端的起坡段都必须作一定长度的缓冲段。还要设置坡道转折角。体育馆内人流较多,要注意设置消防设备和门的开启方向。体育馆总平面图体育馆采用的是空间网架结构。网架结构空间整体性好。平板网架杆件正交、斜交后可以形成不同的平面形状,使用相当灵活。网壳结构由平板型网架结构发展而来,它比混凝土薄壳的自重要小得多,除了用作大空间的顶盖外,还可以整体化地围合空间,具有空间工作,受力合理,重量轻,刚度大等优点。体育馆要求较大的内部空间,选用空间网架结构既满足了结构的要求,在外形上也十分美观。看台下空间的支撑 停车库在体育馆我们还参观了看台下面柱子的支撑情况和防火设施及要求。看台下的支撑柱子主要还是与结构的框架柱相一致,有些可以另外设置。如看台的做法,在相对两个有一定落差的柱子上设置两道斜梁,在斜梁上设置一定宽度的次梁作为看台上放置坐椅所用。一个框架结构的柱子布局,主要因素是取决于它的用途以及结构特点。如,现在大多数建筑都会设置地下停车库,而停车库对柱子的布局要求往往就决定了框架结构的柱网布置。然后再根据上部设计的要求适当调整下部柱子的间距和柱子的尺寸大小。在体育馆的构造设计中就是采用了上面所举例的设计方式。柱子的尺寸为400*400mm,柱距以可以布置三个车位为主,大概在8.4m左右。指导老师还给我们讲解了体育馆的一些建筑布局要求,包括座位的间距数量以及观众的分流。体育馆的设计还要考虑观众的视线和听觉。结构指导老师主要让我们注意观察球形网架的构造、球形结点和网架的端部与柱子的连接结点的构造措施。网架结构是空间杆系结构,杆件主要承受轴力作用,截面尺寸相对较小;这些空间交汇的杆件又互为支撑,将受力杆件与支撑系统有机结合起来,因而用料经济。网架结构的优点是用钢量小,整体性好,制作安装快捷,可用于复杂的平面形式,缺点是杆件数量多,维护大,不够简洁,高空安装工作量大。适用于各种跨度的结构,尤其适用于复杂平面形状。在与混凝土柱的连接结点处应该采用可滑移的连接措施,目的是为了释放柱子顶部的水平位移从而减少水平力,防止由于钢结构网架收缩膨胀引起的破坏。图书馆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全部竖向荷载和侧向荷载由框架承受的结构体系,称为框架结构。框架结构的平面布置灵活,可以用隔断墙分隔空间,以适应不同使用功能的要求。所以,框架结构特别适用空间平面对位较为规整,但上下楼层之间空间分隔难以一一对应或者很难用墙来承重的公共建筑中。通过合理设计,框架可以成为耗能力强、变形能力大的延性框架。梁、柱都是线形构件,截面惯矩小,因此框架结构的侧向刚度比较小。用于比较高的建筑时,需要截面尺寸大的梁柱才能满足侧向刚度的要求,减小了有效使用空间,造成材料浪费。因此,框架结构不使用于高度很大的房屋建筑。图书馆共7层,为中高层建筑,其中阅览室、会议室等需要较大空间,因此使用框架结构较为合理。图书馆外形气势恢弘,内部装修现代简洁。其建筑总面积3160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28600平方米。建筑层数7层(地上6层,地下1层),主体为现浇框架结构,屋面为半球形钢网架。从正面看,就有6根圆柱支撑着,实际上柱子没有这么大,外表用石材干挂,主要是为了更加雄壮和美观。进入大厅,是个2层的内井,2层的悬挑楼板,全靠大厅四周的1米宽的方柱拉住。再往上面走,都是2层一个内井的结构。每层的大房间的柱子也有规定,柱距是书架宽(1.25米)的整数部,一般取7.5米。通过下面的图,还特别了解了下疏散通道:主楼梯宽2.5米,满足3股人流的同时上下走动;大厅边上的电梯为正常使用电梯,图上方的隔间内的电梯为消防电梯,一旦遇特殊情况,其他电梯都会停用,只有此处电梯照常使用,并有各种消防措施,消防卷闸就是其中一种,关键时刻,它担负着隔绝火源的作用。 图书馆平面布置十分对称,体现了一种严谨庄重治学态度。主平面形状接近半圆,层数为7层,采用框架结构,配有地下车库,报刊阅览室,综合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咖啡吧,贵宾接待室,以及行政办公室和其他辅助用房。在二楼综合阅览室外的休息间设有跑马廊,中间与一楼贯通,这种做法不但扩大了人的视觉范围,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建筑内部的空间感。图书馆的阅览室采用开架式,读者自己去书架上找寻自己所需要的图书,找到后即可在开架阅览室内阅读,这种方式为读者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平面功能布置三、浙江美术馆浙江美术馆是我们参观中最具艺术特色的建筑,我在参观当中不仅学到了建筑设计的知识也学到了结构(包括钢结构)设计的内容,而且对美术馆的设计和施工有了很大的了解,填补了我在这方面的空白。浙江美术馆(英文全称Zhejiang Art Museum,缩写ZAM),是由政府投资并管理的非赢利性、开放性和永久性文化事业机构,代表国家承担美术作品和美术文献的征集、收藏、陈列、展示,并利用美术资源开展教育推广、学术研究、对外交流和休闲服务的艺术博物馆。馆址坐落于杭州西湖东南岸、玉皇山北麓,建筑面积31550平方米。工程将于2007年3月竣工,2007年底开馆。建成后的浙江美术馆设施先进、功能完善,能够举办各类大型美术展览和其他艺术、学术活动,成为全国重要的美术活动基地和浙江省文化建设的标志性建筑。从外形上看,美术馆最有特色的地方是其不对称的钢结构屋顶,它模仿了南方近代民居的小青瓦屋顶,黑色的刚架外铺设保温隔热玻璃,既满足了内部大空间的天然采光要求,也使屋顶在外形上有一种轻盈透明的效果。屋架结点的布置虽然不规则,但仍然保持着一种均衡性。美术馆内部空间的设计非常有艺术感,错落有致,独具匠心。在细部上追求线条的流畅简洁,色彩的运用也非常典雅。美术馆在屋顶进行了绿化,使其与西湖周围环境更好的融合,也增加了自身的美感。浙江美术馆效果图浙江美术馆建筑设计外观简约而不简单,走进去给你耳目一新的感觉,让你从任何角度来观赏这个艺术建筑都会感觉很清新,让人感觉很舒服。而且浙江美术馆的地理环境非常优美,坐落在西子湖畔,站在休憩的阳台可以看到雷峰塔和城隍阁以及万松书院。浙江美术馆坐落在这片优美的环境中有画龙点睛之功效。成为杭州地标性建筑。浙江美术馆采用混凝土框架结构,屋顶采用空间刚架结构。框架结构能提供大的使用空间,布置灵活,使用方便,而美术馆内部空间变化较多,所以选用框架结构。平板刚架杆件正交、斜交后可以形成不同的平面形状,使用相当灵活。美术馆屋面的设计很不规则,刚架很好满足了它变化的要求。浙江美术馆室内的设计采用的是江南园林的风格。从正门进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实景的园林,稀松的竹子、方正的小池,让你感觉像是置身于现实的江南园林中,继续往前在左侧也有一个小的实景,于正门的实景相呼应,更让人心旷神怡,给美术馆增添很多生机。走进展览的大顶,往上看是弯折不齐的钢结构屋顶。在建筑中这些钢结构的施工难度最大,而且外观的效果也是通过这些钢结构构件展示出来。在大厅的一个角落有一个三层的液压透明的电梯。在空旷的室内,电梯就像是一个焦点所在,可以让观赏者不会感觉空旷无聊,更美术馆增加很多色彩。整个美术馆展览室的布局就像是个迷宫,让人充满了好奇,充满了想探索的欲望,正是这个巧妙的布局,才能够让观赏者不会感到乏味,始终都会怀着好奇的心来美术馆参观。在每个展览室内的装饰都是各不相同的,就是在过道的吊顶和墙面设计都是各具特色,处处都会让你留恋往返在景观方面,烘托建筑的同时为了与原有地貌相融合,围绕现有森林插入几何形状的圆形通道,以强调用地与几何体建筑的协调性。圆形通道将美术馆的内外空间分开,同时还起到了将访客区和职员区分开的作用。由于美术品是主体,景观除了以衬托建筑和美术品为目的的必要的修饰之外不做张扬设计。创造森林中安详的美术馆效果。 入口广场 紧接建筑的景观水面是通往西湖的轴线。同时,通往地下的楼梯仿佛浮在水面,作为视线端点设计。 入口花园 从入口广场的喷水池引向入口。沙子、草坪构成通透性良好的森林空间,其间点缀野外雕塑。 下沉广场 作为咖啡厅和休息空间,通过竹子和喷水演绎效果。不设置固定座椅,放置可自由移动的椅子从而提高人们的交流。 中庭 采用与室内地板相同铺装设计。制作像镜面一样的水面,创造与艺术品融为一体的空间。 屋顶绿化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