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复习 实词之一词多义,一词多义,一词多义是指一个词具有几个互相关联的意义。在古今汉语中都有,文言文中,由于单音词多,这种现象更普遍,这是学习文言文的一大难题。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一词多义现象示例,掌握一词多义需多读、多查字典、多积累。另外,要掌握一些多义词词义推断方法。,多义词词义推断方法,1、字形分析法 2、语境分析法 3、课文迁移法 4、成语印证法 5、对句分析法 6、语法分析法 7、邻词推断法 8、代入检验法 9、合体拆分法,1、 字形推断法(形训法),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且形声字占80%以上, “形旁”给我们推断词义带来有利的条件。 常见形旁的词义指向: 从“钅(金)、木、氵(水)、(火)、土”者词义与五行有关; 从“刂(刀)、弓、矛、戈、斤(斧)、殳(shu)”者与兵器有关, 从“马、牛、羊、豕 、犭、 鸟、虫”者与动物有关。 从“(言)、辶(走)、刂(心)、彳(行)”者与人的行为有关。 其它还有:禾-五谷、贝-金钱、 皿-器具、 纟 -丝麻、宀-房舍、 求-毛皮 隹(zhui )-鸟雀、冖-笼罩、 歹-死亡、 月-肉、 页-首、 、 目-眼、 尸 -身体,如念奴娇“樯橹灰飞烟灭“中的“橹“:木制的船具。 “不刊之论”中的“刊”从形旁上看应该与“刀”有关,削,修改; 再如“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一句中“造”字的意义。“造”的义符为“辶”,联系下文“袁所寓之法华寺” ,不难推测与处所关联的词义应该是“到” “去”的意思,“造” 的其它意义 “制造” “成就” 显然与文意不符。 “过”也同理,也可译为“拜访” 之义,如过故人庄。,2、语境推断法,例如: 1、借助内部语境来推断 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随着、和着) (屈原)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应答) 2、借助外部语境来推断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叙述) 而渔工水师虽之而不能言 (用文字记载),3、课文迁移法,如:高考题“扬州辟从事吏”同课文的“连辟公府不就”中的“辟”,征召。 高考“飞骑因番请见,先涕泣不自胜”同课文的“沛公不胜杯杓”中的“胜”,禁得起,能承受。 上海卷中“不肖人也,不足爱也”同课文“向使六国各爱其地”中的“爱”,爱惜,珍爱。 “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同课文的“便言多令才”,好的,美好的。 高考“城之不拔者二耳” 与 “拔石城”同,攻占,攻下。 “齐人追亡逐北” 同过秦论中的“追亡逐北”同,败北的军队。,4、 成语印证法,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联系成语,加以印证,对判断文言词义会有很大的帮助 例如: 腥操并御,芳不得薄兮(日薄西山,接近)。 又如:“在官清恪,未尝闻私”中的“恪”是“谨慎而恭敬”意,同成语“恪守不渝”中的“恪”同; “吾亦望汝副其心”中的“副”与成语“名副其实”中的“副”同(符合)。 “或妄嗔怒”中的“妄”与成语“轻举妄动”中的“妄”义同 (胡乱)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殚精竭虑。 殚、竭:尽 赵奢之伦制其兵不伦不类。 伦:类 夫晋,何厌之有贪得无厌。 厌:同“餍”,满足 使弈秋诲二人弈诲人不倦。 诲:教导、指导 明于治乱,娴于辞令长治久安 治:安定,太平 与其使食浮于人也,宁使人浮于食。人浮于事 浮:超过 原指人的才德高过所得俸禄的等级。现指工作中人员过多或人多事少。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屡试不爽 爽:差错 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因遗策因循守旧 因(循):沿袭,下面列举一些课内实词与成语的中某些词的含义一一构成同义的现象。,不少成语源自文言文,可借助这些成语中的意义来推断文言实词的意义。,(出类拔萃,超出),孙膑期曰:暮见火举而齐发,(不期而遇 约定),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不速之客,招致,招引 ),登高而呼,声非加疾也,(疾风知劲草,强 ),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求全责备,寻求,寻找 ),势拔五岳掩赤城,召医而尤其故,(怨天尤人,责问,责怪),5、 对句判断法(语言结构推断法),古人行文常讲究对称,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 。我们可据之进行判断。 A、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跬“与“小“对应,从足即推断为小步,半步) B、 追亡逐北(亡 .北对应,均为溃败的军队。常用“败北“,北即败) C、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以,对应“用“,被任用) D、 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腰“与戴对应,动词,腰戴) E、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六国也(族“字义同”灭“字) F、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忧劳:忧思劳苦;逸豫:安逸享乐),6、 语法分析推断法,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是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是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是由副词充当。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来推断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词义。 如: 鸿门宴中“范增数目项王”中的“目”字,它前有状语,后带宾语,用如动词,既不能理解成“眼睛”,也不能仅理解为“看”,应该理解为“用眼睛示意”。 促织中“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中“高“字上带宾语,用如动词,联系原文,可推断为“抬高“。 高考题“取樵炊灶”中的“樵”前跟动词,因此应是名词,译为“柴薪”。,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的,它们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偏义复词,一是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用义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同义复词是同义复用。,七、邻词推断法(根据相邻的字来推断词义),同义复词 1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石钟山记 2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鸿门宴 3 成益愕,急逐趁之 促织 4 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 屈原列传,考:敲打,过:责备,趁:追赶,幸:希望,八、代入检验法(还原法),即将题目中的解释当作正确的用法,看它在句中和文中是否都通顺。 1、对下列句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季布匿濮阳周氏。 匿:隐瞒 B.意季布匿其所。 意:料想 C.上乃赦季布,拜为郎中。拜:授官。 D.诸将皆阿吕后意。 阿:迎合。 “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有名於楚。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计布匿濮阳周氏。”,A,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怿白令,愿往来里中察奸民 白:禀告 B.岁凶,汝旁诸县多盗 凶:不吉利 C.不容汝也。少年皆诺 诺:答应 D.夜入其家,探其箧。箧:小箱子,B,九、合体拆分法,单音节词与双音节词的辨识 有些词在文言文中使用,在现代汉语中也使用,但词义已发生变化,有的扩大或缩小了,有的已发生了转移,翻译的时候就要使用拆分法。如: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妻子”在这里就要拆分成“妻子儿女”。 迁移练习: 山人之亭,适当其缺 适当:恰好挡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