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息肉手术治疗方法的总结.doc_第1页
鼻息肉手术治疗方法的总结.doc_第2页
鼻息肉手术治疗方法的总结.doc_第3页
鼻息肉手术治疗方法的总结.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鼻息肉手术治疗方法的总结【摘要】 目的 对鼻息肉手术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 对176例鼻息肉手术进行分析。结果 单纯切除89例,复发67例,复发率为75%;鼻内筛窦开放加上颌窦根治术25例,复发5例,复发率为20%。176例手术当中,并发感染5例,出血4例,粘连12例,眼内直肌损伤2例,下鼻甲黏膜部分撕脱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5%。结论 麻醉效果及术中出血量多对手术影响大,并发症的处理。 【关键词】 鼻息肉;手术方法将本院20052009年住院的鼻息肉患者176例,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性别、年龄及病程 176例患者当中,男性122例,占69%,女性54例,占30%。年龄最小的6岁,最大的74岁,病程3年以内的48例,占27%,510的患者为97例,占55%,10年以上的患者51例,占28%。1.2 临床所见 70%患者为双侧性,其发生部位多在筛窦及上颌窦的开口和中鼻甲,出血型鼻息肉多在鼻中隔前下方,巨大鼻息肉多在鼻咽部。伴有鼻道积脓者87例,占49%。2 结果单纯切除术89例,复发67例,复发率为75%;鼻内筛窦开放加上颌窦根治术25例,复发5例,复发率为20%。综上所述,单纯切除术复发率高,鼻窦开放加上颌窦根治术复发率最低。176例手术当中,并发感染5例次,出血4例次,粘连12例次。眼内直肌损伤2例,下鼻甲黏膜部分撕脱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5%。3 讨论3.1 麻醉方法 除极少数单发的鼻息肉可采用鼻腔黏膜表面麻醉外,对多发性及复发性鼻息肉绝大多数除上述麻醉外,还用扁桃体变针头向筛窦内注射1%利多卡因(内加1%肾上腺素)每侧6ml左右,手术彻底程度与麻醉效果及出血的多少关系很大。发现患者疼痛厉害,出血较多,手术效果不满意。因为术中出血,视野不清楚,操作带有一定盲目性,尤其在深部操作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对术中难以控制的出血,可采用控制性低压全身麻醉下手术,以减少出血1,改善手术操作视野,有利于手术安全进行。3.2 手术方法 国内有的学者已提出筛窦发炎或生成息肉即可形成多窦炎,此时如单纯作息肉切除只能得到暂时的改善,最好的治疗方法是将筛窦内的病变黏膜全部刮除,否则不能达到治愈的目的2。鼻息肉来自上颌窦或筛窦者,应该作息肉筛窦开放,尽量将病变筛窦咬除,并同时进行上颌窦根治术。或者先作上颌窦根治,后切除鼻道息肉咬除筛窦病变组织。3.3 鼻息肉手术的并发症 本组176术中有25例次发生并发症(并发率为15%)。最多的并发症为鼻甲、鼻中隔粘连。如何避免手术并发症,笔者的体会是:(1)应掌握好手术适应证,特别是上呼吸道急性炎症变态反应性哮喘未控制者应推迟手术时间;(2)术前一天进行上颌窦穿刺,即可决定治疗方法,同时也可以减少感染的机会;(3)手术时动作必须轻柔,视野清楚,在直视下进行操作,筛窦钳和刮匙不宜超过眼耳连线。手术时病人有眼部不适或像触电样的感觉时,说明可能损伤视神经,应当立即停止手术;(4)手术后换药也应当注意,用液体石蜡或用1%麻黄碱和5%链霉素液滴鼻,以使血管收缩,黏膜润滑,减少黏膜损伤或鼻甲与鼻中隔粘连的机会。【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全国鼻科学会议纪要,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88,33:132-133.2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