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5/16,1,第二章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第一节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第二节 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第三节 细胞的有丝分裂 第四节 细胞的减数分裂 第五节 配子的形成和受精 第六节 生活周期,2019/5/16,2,细胞(cell):是生物体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除了病毒和噬菌体等生物外,所有的动植物,不论是 低等的还是高等的,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单细胞生物:细菌、一些真菌和藻类以及原生动物; 多细胞生物 :由许多形态和功能不同的细胞所组成 。 根据细胞结构的复杂程度,可把细胞分为两类: 原核细胞(prokaryotic cell) 真核细胞(eukaryotic cell)。,2019/5/16,3,第一节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一、原核细胞 1-10m 1、细胞组成: 细胞壁:蛋白聚糖; 细胞膜: 细胞质:核糖体等;无膜胞器 拟核区:DNA、RNA等; 2、原核生物: 各种细菌、蓝藻等低等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统称为原核生物(prokaryote)。,2019/5/16,4,二、真核细胞,非膜相结构,细胞,细胞壁,质膜(细胞膜),原生质,细胞质,细胞核,内质网,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核仁,中心体,染色质,非膜相结构,膜相结构,核膜 膜相结构,核基质,真核 生物,2019/5/16,5,2019/5/16,6,2019/5/16,7,线粒体结构,2019/5/16,8,叶绿体,2019/5/16,9,内质网结构,2019/5/16,10,溶酶体结构,2019/5/16,11,高尔基体结构,2019/5/16,12,三、各类型细胞之间的比较,2019/5/16,13,第二节 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一、染色体的形态特征:,2019/5/16,14,1重要性: (1).几乎所有生物细胞中均存在染色体; (2).各物种染色体均各有其特定的形态特征,在 细胞分裂的中期和早后期最为明显和典型; (3).中期染色体分散排列在赤道板上,故通常以 这个时期进行染色体形态的识别和研究。,2019/5/16,15,2结构: (1).组成: 着丝粒、长臂和短臂、随体; (2).着丝点(主缢痕):细胞分裂时纺锤丝于着丝粒的区域, 对于染色体向两极牵引具有决定性作用; (3).次缢痕、随体:是识别特定染色体的重要标志; (4).某些次缢痕具有组成核仁的特殊功能。,2019/5/16,16,3形态类型:,2019/5/16,17,4大小: (1).各物种差异很大,染色体大小主要指长度, 同一物种染色体宽度大致相同: 植物: 长约0.20-50 、 宽约0.20-2.00 。,2019/5/16,18,(2).高等植物中单子叶植物的染色体一般 比双子叶植物要大些 单子叶植物中: 玉米、小麦、大麦和黑麦 水稻。 但, 双子叶植物中的牡丹属和鬼臼属也具有 较大的染色体。,2019/5/16,19,5类别: 各生物的染色体不仅形态结构相对稳定, 而且其数目成对。 同源染色体:形态和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 含有相同的基因位点; 异源染色体:这一对染色体与另一对形态结构 不同的染色体,互称为异源染色体, 含有不同的基因位点。,2019/5/16,20,6染色体编号: 根据染色体长度、着丝点位置、长短臂比、 随体有无等特点进行编号。,2019/5/16,21,人类的23对染色体及其编号,2019/5/16,22,二、染色体数目,表2、一些生物的染色体数目,2019/5/16,23,生物染色体的一般特点: 1数目恒定; 2体细胞(2n)是性细胞(n)的二倍; 3与生物进化的关系:无关, 可用于物种间的分类; 4染色体数目恒定也是相对的(如动物的肝、 单子叶植物的种子胚乳)。,2019/5/16,24,三、原核生物的染色体形态、结构和数目,通常原核生物细胞里只有一个染色体,呈线状或环状,且DNA含量低于真核生物。 例如: 大肠杆菌 E.coli只有一个环状染色体:其DNA分子 含核苷酸对为3106,长度1.1mm。 蚕豆 配子中染色体(n=6)的核苷酸对为21010, 长度6000mm。 豌豆 配子中染色体(n=7)的核苷酸对为31010, 长度10500mm。,2019/5/16,25,第三节 细胞的有丝分裂,一、细胞周期 包括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和两次分裂之间的 间期(interphase),间期:,G1期 S期 G2期,2019/5/16,26,G1期:第一个间隙,主要进行细胞 体积的增长,并为DNA 合成 作准备。不分裂细胞则停留在 G1 期, 也称为G0 期。 S 期:DNA 合成时期,染色体数目 在此期加倍。 G2期:DNA 合成后至细胞分裂开 始之前的第二个间隙,为 细胞分裂作准备。 M期:细胞分裂期。,2019/5/16,27,一般S 期时间较长,且较稳定;G1 和G2 的时间较短,变化也较大。因物种、细胞种类 和生理状态的不同而异。 哺乳动物离体培养细胞的有丝分裂周期, G1为10小时,S为9小时,G2为4小时,间期共 长23小时。而细胞分裂期M 全长只有1小时。,2019/5/16,28,二、有丝分裂过程,在整个过程染色体会产生有规律的变化,包括 两个紧密过程: 核分裂为二 细胞质分裂, 二个子细胞中各含一个核。 根据核分裂的变化特征,可以将有丝分裂分为 四个时期;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2019/5/16,29,2019/5/16,30,分裂间期,有丝分裂,前期,中期,2019/5/16,31,中期,后期,末期,细胞质分裂,有丝分裂,2019/5/16,32,& 3. 有丝分裂的特殊情况: 正常:间期DNA复制 染色单体 着丝点裂开染色体核分裂胞质分裂间期DNA复制 .多核细胞: 细胞核多次分裂而细胞质不分裂,形成具有很多游离核的多核细胞。 芸苔类:绒毡层多核细胞,2019/5/16,33,.核内有丝分裂: 核内染色体中的染色线连续复制, 但着丝点不裂开 形成多线染色体。 % 例如双翅昆虫摇蚊、果蝇幼虫唾腺细胞 出现巨型染色体,其染色体中染色质线可以多达1000条以上,并具有不同的条纹和条带。,2019/5/16,34,. 4. 有丝分裂的意义: .生物学意义: *有丝分裂促进细胞数目和体积增加; *均等方式有丝分裂,能维持个体正常生长和发育, 保证物种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遗传学意义: 核内各染色体准确复制为二两个子细胞提供 与母细胞完全相同的遗传基础; 复制的各对染色体有规则而均匀地分配到两个子 细胞中子母细胞具有同样质量和数量的染色体。,2019/5/16,35,第四节 细胞的减数分裂,2019/5/16,36,一、减数分裂(meiosis)概念 & 减数分裂: 是性母细胞成熟时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一种特殊的 有丝分裂使性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由于这种分裂方式使子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比母 细胞减少一半, 因此称为减数分裂,2019/5/16,37,例如: 水稻2n=24、玉米2n=20、茶树2n=30 减数分裂 水稻n=12、 玉米n=10、 茶树n=15 n(卵) + n(精) 2n(体) 受精作用可保证物种染色体数恒定。,2019/5/16,38,二、减数分裂过程, 减数分裂前间期 减数分裂期,2019/5/16,39, 减数分裂前间期,DNA的合成 其它细胞物质的积累 最大特点: 其S期的持续时间较长.,2019/5/16,40, 减数分裂期,包括两次连续进行的细胞分裂 1 减数分裂期: 为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分裂 前期 、 中期 、 后期 、末期 2 减数分裂期: 为等数分裂 前期 、中期 、 后期 、 末期,2019/5/16,41,2019/5/16,42,1、减数分裂期,(1) 前期(prophase ) 染色体进行配对和基因重组, 其形态特点变化复杂, 可进一步划分为5 个时期: 细线期(leptotene) 偶线期(zygotene) 粗线期(pachytene) 双线期(diplotene) 终变期(diakinesis),2019/5/16,43, 细线期(leptotene),染色质浓缩为染色体 但染色体仍为细长的线状,2019/5/16,44, 偶线期(zygotene),染色体缩短变粗,同源染色体联会 二价体: 发生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 包括 4 条染色单体 联会复合体: 在同源染色体联会的部为形成一种 特殊的复合结构,与基因重组有关,2019/5/16,45, 粗线期(pachytene),二价体呈现粗线状 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部分DNA片段的交换,2019/5/16,46,2019/5/16,47, 双线期(diplotene),染色体继续缩短变粗, 联会的同源染色体相互分离, 二价体的不同部位出现交叉结。 交叉是发生交换的结果,2019/5/16,48,2019/5/16,49, 终变期(diakinesis),染色体收缩到最大程度, 短棒状 交叉结端化 核膜裂解,核仁开始消失.,2019/5/16,50,(2)中期,核膜、核仁完全消失. 二价体排列在细胞中央,形成赤道板. 细胞内出现纺锤丝, 产生纺锤体. 每个二价体的着丝粒分别朝向细胞两极.,2019/5/16,51,(3)后期,两条同源染色体分离,并 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细胞每一极只能得到两条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从而导致子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 移向两极的每一条染色体都包含有同一着丝点相连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2019/5/16,52,(4)末期,重新形成核膜和核仁. 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2019/5/16,53,减数分裂期,前期 、 中期 、 后期 、 末期,2019/5/16,54,&三减数分裂特点: (1). 各对同源染色体在细胞分裂前期配对(或联会); (2). 细胞分裂过程中包括两次分裂: 第一次分裂中染色体减数,这次分裂的前期 较复杂,又可细分为五期(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 双线期终变期); 第二次分裂染色体等数。,2019/5/16,55,& 四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 (1). 生物生活周期中和配子形成过程中必要阶段; (2). 最后形成雌雄性细胞,各具半数染色体(n); 雌雄性细胞受精 ( n + n 2n) 合子 全数染色体 保证亲子代间染色体数目的 恒定和物种的相对稳定性。 (3). 在中期I 各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在后期I 染色体是随机分别拉向二极自由组合,n 对染色体, 非同源染色体分离时的可能组合数为2n 。,2019/5/16,56,(4). 各对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片断可发生各种方式的交换,因而可为生物变异提供物质基础 利于生物生存及进化 为人工选择提供材料。,2019/5/16,57,(4).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比较 减数分裂前期有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 减数分裂遗传物质交换(非姐妹染色单体片段交换); 减数分裂中期后染色体独立分离,而有丝分裂则 着丝点裂开后均衡分向两极; 减数分裂完成后染色体数减半; 分裂中期着丝点在赤道板上的排列有差异: 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点分别排列于赤道板 两侧,而有丝分裂时则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2019/5/16,58,第五节 配子的形成和受精,一、雌雄配子 的形成:,2019/5/16,59,高等植物雌雄配子 的形成过程,2019/5/16,60,二、受精 受精(fertilization): 雄配子( 精子) 与雌配子( 卵细胞) 融合为合子, 植物在受精前。 植物的授粉方式: 自花授粉(self-pollination): 同一朵花内或同株上花朵间的授粉 异花授粉(cross pollination): 不同株的花朵间授粉。,2019/5/16,61,三、直感现象 胚乳直感(xenia)或花粉直感: 如果在3 X 胚乳的性状上由于精核的影响而 直接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 一些单子叶植物的种子常出现这种胚乳直感现象。 例如,以玉米黄粒的植株花粉给白粒的植株授粉,当代 所结子即表现父本的黄粒性状。,2019/5/16,62,果实直感(metaxenia): 如果种皮或果皮组织在发育过程中由于花粉影响而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 例如,棉花纤维是由种皮细胞延伸的。在一些 杂交试验中,当代棉籽的发育常因父本花粉的影响, 而使纤维长度、纤维着生密度表现出一定的果实直 感现象。,2019/5/16,63,四、无融合生殖 无融合生殖(apomixis): 雌雄配子不发生核融合的一种无性生殖方式。 可分为两大类: 营养的无融合生殖(vegetative apomixis): 能代替有性生殖的营养生殖类型。例如,大蒜的总状花序上常形成近似种子的气生小鳞茎,可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塑胶模具维护细则
- 社会工作实务案例分析与分享
- 商业地产项目选址规划方案
- PEP五年级英语听力测试卷
- 大学实习导师评审规定
- 2025年中国石雕工艺制品数据监测报告
- 地产营销方向规定
- 健康保险操作手册
- 与媒体合作开展品牌推广
- 公司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 数字经济与就业
- 2024年-2025年司法考试真题及复习资料解析
- 幼儿园护学岗职责
- 国开电大《组织行为学》形考任务1-4
- 施工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实施方案
- 【MOOC】化学与社会-大连理工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精细化工技术-大学专业介绍
- 餐饮财务问题的研究报告
- 慢性疾病运动干预中心服务要求(征求意见稿)
- 林同炎与美洲银行大厦
- (正式版)SH∕T 3548-2024 石油化工涂料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