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活动连接器工艺规程.doc_第1页
光纤活动连接器工艺规程.doc_第2页
光纤活动连接器工艺规程.doc_第3页
光纤活动连接器工艺规程.doc_第4页
光纤活动连接器工艺规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HG杭州宏光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工艺规程 Q/HHG.J.7.5.1.02-2008 GQJ31光纤活动连接器工艺规程编制: 日期: 审批: 日期: 2008-5-25 发布 2008-6-1 实施杭州宏光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GQJ31光纤活动连接器作业指导书一、目的规范GQJ31光纤活动连接器的生产工艺,提高公司的产品质量,使公司的产品质量让顾客满意。二、适用范围适用于GQJ31光纤活动连接器的生产。三、设备及工具20头光纤研磨机2台、AI9503A型光回波损耗测试仪2台、AV38121A光纤故障仪1台、PIH-09E显示屏2台、端面放大镜2台、固化炉2台、裁缆架1只、30米卷尺1把、双口剥纤钳6把、护毛剪5把、光纤划笔2只、小剪刀6把、裁缆剪刀4把、压接钳4把、束状去皮刀1把、洗耳球2只、自动酒精壶2个、绕缆盆6个。四、生产现场环境4.1、温度:15354.2、湿度:45%75%4.3、大气压力:86KPa106KPa五、装配作业5.1、裁缆 在裁缆架上按照生产要求进行裁缆,长度应比用户要求的实际长度长35cm。5.2、穿散件根据不同类型:3.0mm FC、LC、ST类型在裁好的光缆上依次穿上号码管、护套、底座、支持管、弹簧;3.0mm SC、2.0mm FC类型在裁好的光缆上依次穿上号码管、护套、小圈、底座、支持管、弹簧;2.0mm LC、ST类型在裁好的光缆上依次穿上号码管、护套、底座、支持管、弹簧;2.0mm SC类型在裁好的光缆上依次穿上号码管、护套、小圈、底座、支持管、弹簧;0.9束状类型在裁好的光缆上依次穿上支持管、弹簧;5.3、剥纤 严格按照尺寸剥纤, PC和APC型号PVC30mm、护毛7mm、缓冲层11mm、裸纤12mm、黄皮剪开10mm;FC/PC、LC/PC、ST/PC PVC23mm、缓冲层11mm、裸纤12mm、黄皮剪开10mm;5.4、注胶5.4.1、用针筒准确抽出所需353ND胶量;黄色胶/白色胶=1:105.4.2、将353ND胶在不干胶背面按黄色胶/白色胶=1:10充分混合。5.4.3、把混合好的353ND胶倒入针筒中,小心操作,避免针筒中留有空气。5.4.4、注胶:注胶有两种方法,其一是一次成型,其二是先注后点。5.4.4.1、一次成型针头顶紧陶瓷插针下部金属管内部对插针进行注胶,待陶瓷插针顶部有胶溢出后,放松插针,继续注胶使插针沿针管上升,上滑23mm后,停止注胶并迅速拿走插针。5.4.4.2、先注后点针头顶紧陶瓷插针下部金属管内部对插针进行注胶,待陶瓷插针顶部有胶溢出后,停止注胶并迅速抽出针筒,拿走插针,把插针的陶瓷头向下垂放于陶瓷板上,用此方法继续注胶,待注过一部分后,用针管在插针底部进行点胶。5.5、穿纤 将陶瓷插针穿上光纤,光纤与陶瓷插针孔,三点一线,穿上后应左右旋动自如并可在上下23mm范围内来回抽动,以此排出插针内的空气,使胶均匀分布,并在上下抽动时检查插针顶部的裸纤是否随上下抽动面联动,判断是否穿断纤确认胶分布均匀,无穿断纤后,将缓冲层顶紧插针底部,轻放在桌面上。5.6、加热开启固化炉,把陶瓷插针放入固化炉的插孔中慢慢加热,时间为2530分钟,加热温度控制100,待胶体颜色变为暗红色后,可从固化炉上取出。此过程是特殊过程。操作固化炉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考核,该过程需对加热时的温度与加热时间进行记录,每周对固化炉需进行检查,对新进公司的该道工序的操作人员进行培训、考核。5.7、断纤5.7.1、用光纤切断笔沿插针体形成斜角30,在插针靠近光纤胶苞根部滑动切断外露的多余光纤。5.7.2、每个插针都要检查是否去胶。用刀片将插针上的胶体去掉,用手指捏住插针金属尾部和光纤的结合部位,千万不可过分弯曲以免将光纤折断,用刀片把陶瓷插针四周的胶刮掉为止。 5.8、组装方式:5.8.1、FC/PC型3.0, 2.0一次压接式散件:把弹簧、支持管推至陶瓷插针底部,挑出护毛及PVC均匀的依附在支持管四周,推上底座,用卡钳钳紧,推上护套,在支持管螺纹处点少许螺纹胶,将套筒套在支持管上后,拧紧定位销,组装完成;要求组装后的插针有弹性。5.8.2、FC/PC型0.9散件:把弹簧、支持管(含护套)推至陶瓷插针底部,在支持管螺纹处点少许螺纹胶,将套筒套在支持管上后,拧紧定位销,组装完成;要求组装后的插针有弹性。5.8.3 SC/PC型3.0 2.0二次压接式散件:把弹簧、支持管推至陶瓷插针底部,挑出护毛均匀的依附在支持管四周,推上底座,用卡钳钳紧,再挑出PVC,附在底座尾部,推上卡环,用卡钳钳紧,推上护套;然后将白色塑料定位件套入插针并卡住支持管处,蓝色外框有凸出的一面对准白色塑料定位件上有两个小斜度角的一面,装上蓝色外框,组装完成;要求组装插针有弹性,蓝色外框上下自由活动。5.8.4 SC/PC型0.9散件:把弹簧、支持管(含尾套) 推至陶瓷插针底部,然后将白色塑料定位件套入插针并卡住支持管处,蓝色外框有凸出的一面对准白色塑料定位件上有两个小斜度角的一面,装上蓝色外框,组装完成;要求组装插针有弹性,蓝色外框上下自由活动。5.8.5 FC/APC型3.0 2.0二次压接式散件:把弹簧、支持管推至陶瓷插针底部,在支持管螺纹处点少许螺纹胶,将套筒套在支持管上后,拧紧定位销,挑出护毛均匀的依附在支持管四周,推上底座,用卡钳钳紧,再挑出PVC,附在底座尾部,推上卡环,用卡钳钳紧,推上护套, 组装完成;要求组装后的插针有弹性。5.8.6 FC/APC型0.9散件:把弹簧、支持管(含护套)推至陶瓷插针底部,在支持管螺纹处点少许螺纹胶,将套筒套在支持管上后,拧紧定位销,组装完成;要求组装后的插针有弹性。5.8.7 SC/APC型3.0 2.0二次压接式散件:把弹簧、支持管推至陶瓷插针底部,挑出护毛均匀的依附在支持管四周,推上底座,用卡钳钳紧,再挑出PVC,附在底座尾部,推上卡环,用卡钳钳紧,推上护套;然后将白色塑料定位件套入插针并卡住支持管处,绿外框有凸出的一面对准白色塑料定位件上有两个小斜度角的一面,装上绿色外框,组装完成;要求组装插针有弹性,绿色外框可以上下自由活动。5.8.8 SC/APC0.9散件: 把弹簧、支持管(含尾套) 推至陶瓷插针底部,然后将白色塑料定位件套入插针并卡住支持管处,绿色外框有凸出的一面对准白色塑料定位件上有两个小斜度角的一面,装上绿外框,组装完成;要求组装插针有弹性,绿色外框可以上下自由活动。5.8.9 LC/PC3.0 2.0一次压接散件:把弹簧、支持管推至陶瓷插针底部,挑出护毛均匀的依附在支持管四周,推上含热缩保护的卡环,夹紧卡环,再装好定位塑料套筒(保持方向一致);检测完成后再用吹风机将热缩保护管热缩后,推上尾套。组装完成;要求组装插针有弹性。5.8.10 ST/PC3.0 2.0一次压接散件:挑出护毛均匀的依附在组装好的散件头(插针尾柄)推上压接套管,用卡钳钳紧,推上护套;组装完成;要求组装后的插针有弹性。5.8.11 ST/PC 0.9散件:在组装好的散件头(插针尾柄)推上压接套管,用卡钳钳紧,推上护套;组装完成;要求组装后的插针有弹性。5.9、机磨5.9.1将插针顶部残留胶体进行研磨。将待磨纤装入相对应的研磨盘时候,必须装盘到位,必须保证装盘后每个连接器头都有弹性。在放平整的W800金相手工研磨纸上进行去胶,在研磨纸上由轻变重,做8字形或圆形研磨,直到感觉不挂手,检查内容:研磨的连接器头是否全部去胶,需全部去胶为止。如有个别去不掉的换下来,合相类似的一起研磨。5.9.2、20头研磨机具有固定的压力(压力为8psi),只需调整时间来研磨,机磨时间由研磨纸的磨损程度来决定,机磨时间按每张研磨纸每研磨5次,增加时间3秒。研磨机起始如下表:表1: PC类型序号研磨纸型号研磨时间研磨压力胶垫液体用 途备 注01W800金相/去胶手工0293550秒8psi国产研磨油粗磨机磨0313550秒8psi80500纯水超精磨机磨040.053040秒8psi70500研磨液抛光机磨注:LC/PC使用80研磨橡胶垫,不需加压力研磨。表2:APC类型序号研磨纸型号研磨时间研磨压力胶垫液体用 途备 注011200水砂8psi 国产/去胶、成斜手工0293550秒8psi国产研磨油粗磨机磨0333550秒8psi国产纯水细磨机磨0413550秒8psi80500纯水超精磨机磨050.053040秒8psi70500研磨液抛光机磨注:APC开角需用APC的研磨盘装盘后采用机器研磨,用目测可明显看到插针端面有角度,效果需到小端面的90以上,再可进行下道的研磨。(时间按研磨砂纸的磨损程度来决定)5.9.3 研磨5秒后成对角加压;每道研磨工序结束后 必须将插针端面和研磨片清洁干净;5.9.4、纳米研磨机压力105 KPa,只需调整时间来研磨,机磨时间由研磨纸的磨损程度来决定,机磨时间按每张研磨纸每研磨5次,增加时间3秒。研磨机起始如下表:序号研磨纸型号研磨时间研磨压力胶垫液体用 途备 注01W800金相/去胶手工0294050秒105 KPa国产研磨油粗磨机磨033u3550秒105 KPa国产纯水精磨机磨04135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