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公安派出所勤务制度分析.doc_第1页
基层公安派出所勤务制度分析.doc_第2页
基层公安派出所勤务制度分析.doc_第3页
基层公安派出所勤务制度分析.doc_第4页
基层公安派出所勤务制度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层公安派出所勤务制度分析公安派出所作为公安机关的前沿阵地和工作根基,在整个公安工作中占有基础性、先导性的重要地位,其勤务制度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基层派出所工作的强弱,影响和制约着整个公安工作的发展。结合金东分局派出所勤务制度改革工作,笔者试就基层公安派出所勤务制度作一浅析。 一、当前基层公安派出所勤务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基层公安派出所勤务制度,主要指基层公安派出所为保证具体的、阶段性的公安勤务(或警务行动)的有效开展或顺利完成,制定并付诸实施的具有操作性的内部工作规程。它具有具体性、操作性、阶段性、动态性和发展性等特点。传统的派出所勤务制度,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是这种被动式的、静态式的、常规式的勤务制度,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全完善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财、物流动的日趋加大,治安形势的变化,派出所的工作面越来越广,工作量与日俱增,内容日益繁多。陈旧的警务模式和运行机制,难以为整个公安事业提供有力支撑,已逐渐暴露出其历史局限性和不相适应性。从多湖所的情况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勤务调度上的不适应,从派出所层面上,警务管理方式仍然采取纵向递进的模式,由上级机关下达指令性计划进行调控,存在派出所职责定位与权利不平衡、不匹配的问题,造成事权脱节,责任不明。从派出所民警的层面上,则基本由所领导“派工”,明显带有经验主义和主观色彩,不利于派出所勤务的针对性运作。二是“一区一警”模式的不适应。“一区一警”在物质财富较为贫乏、人口流动相对静态的特定的历史时期曾发生过很大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加,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一区一警”的不适应日趋显现。三是勤务时间上的机关化,主要采取“朝8晚5”的机关化作息,猫鼠不同步,浪费警力资源不利于基层实战。民警常日班的勤务时间与居民群众基本一致,客观上也造成了民警和群众接触难、宣传难。四是勤务方式上静态被动,沿用传统的坐班值守制、接处警备勤和集中统一清查等形式,缺乏勤务工作的主动性。民警许多工作时间耗费在所内值班备勤,警力沉不下社区,走不上街面。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动态警务要求。五是勤务内容上轻基础,派出所民警基本围着纠纷转、围着110接处警转、围着现场转,忽视基础工作,不利于警务效能的综合发挥。六是勤务评判上不科学,过于注重结果考核而忽视过程评估,不利于调动和发挥派出所民警的主观能动性。等等。上述问题的出现,分析其主要原因,从宏观层面上讲在于公安体制头重脚轻,机关人多,基层人少,公安体制机关化;在于警种划分过多过细,各自为政,分兵把口,使有限的警力未能形成合力;在于政出多门,部门指挥,使基层派出所无所适从,影响效能。从派出所自身的层面讲,一是事权不明晰,派出所职能错位,眉毛胡子一把抓,“该做的做不好,不该做的都做了”。因此,解决派出所工作的职责定位问题,成为派出所勤务机制改革的基础。二是警力不足,警力配置不合理。近年来,各地虽不断加大对派出所警力的投入,但相对于治安形势的发展,警力需求仍十分迫切。如何突破派出所警力配置布局不平衡的瓶颈,解决派出所警力不足问题,成为派出所勤务机制改革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三是警力运作模式滞后。长期以来,派出所的警力安排重白天轻夜间。违法犯罪活动较多的夜间,却是警力分布最薄弱的时段,形成了“猫鼠不同步”的现象。派出所对夜间社会面的防控能力明显不足,致使案件多发,白天疲于应付消化,工作没有主动权。相对于日益复杂的治安形势,调整派出所勤务时间,充分发挥全警效能,实现派出所工作的减负增效还缺乏有效的工作机制。因此,如何实行适度的弹性工作制,解决警务时间不合理问题,成为派出所勤务机制改革的当务之急。四是值班机制不适应。派出所原有值班机制偏重于被动接警,因民警习惯于坐等群众报警,大量接警使值班民警应接不暇。有的民警值班结束后,手头累积了很多案件,第二天被要求处理的群众“赶着跑”,而案件往往还未处理好,又轮到下一轮值班。往复循环,民警的压力越来越大,工作也越来越被动,而且容易因不及时查处案件而被群众投诉,从而导致了整个派出所工作围着值班转的怪状。五是“一区一警”模式的不适应,长期以来,公安派出所都采取片警制,从早期的马天明,到王法金都是如此。从法律程序上讲,民警执法执勤须有二人以上,“一区一警”执勤很容易陷入执法上的被动和误区;同时也不利于执法监督。一人执勤,统包统缆,一杆到底,由于缺乏有效监督,极易使民警犯错误或受到不利的指控;再是不利于矛盾的处理。一人执勤,势单力簿,一区一警,各自为战,难以形成合力,难以适应现实斗争的需要。二、基层公安派出所勤务制度改革的设想和实践明晰当前基层公安派出所勤务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后,我们的勤务制度改革主要从改变存在的方面入手,对派出所原有的传统的勤务制度进行全面审视,针对性加以改进。按照“一线布警、合理调配、灵活机动、有效覆盖”的原则,结合辖区实际,科学调整勤务方式和作息制度,有效地整合警力资源,全力构建以情报信息为主导、现场管控为重点、主动警务为手段的科学、高效、实用的派出所现代勤务机制,最大限度地做到“重心下移、警力下沉、警务前移”的新型警务工作模式,进一步发挥派出所综合性战斗实体的作用,建成有自己特色的新型警务模式。1、改革社区警务模式,变“一区一警”为“一区多警”。 在盘活内部警力基础上,按照“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的指导思想,积极探索符合社会治安实际的派出所勤务方式,变“一区一警”为“一区多警”,推行 “一区多警、一警多能”的警区制度,各派出所按照治安复杂程度和工作量大小,合理划分为2至3个警务区,每个警务区由一名所领导联系,在警力搭配上,根据民警能力、素质、年龄、性格等的特点,配备24名民警,设一位警长,负责该警区的工作,各警区将民警分成刑侦、治安、责任区警等既有各自的工作侧重点,又有整体合力的小战斗集体,改变已往单兵作战、各自为战的局面。2、理顺工作关系,提高警务效能。一是有效地整顿警力,做到优势互补。如多湖所警务区民警的搭配结合老、中、青比例和每个民警的个人能力、年龄、性格,采取优势互补。通过以强带弱,以老带新、言传身教,提高全所民警的执法水平,相互为师,老民警在做群众工作时是老师,新民警在信息化应用方面是老师,在工作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二是人人都有“责任田”。除所长和内勤外,每位民警上要分管或联系警务区,都要有自己的“责任田”。在警务区内部按照民警的能力、素质等特点进行适当的工作分工的基础上,对警务区工作,特别是重点工作进行梳理、规范,形成分工负责、责任落实、协同作战、形成合力的警务运行机制。警务区民警都有自己的联系村,能力强的联系1-2个复杂的村,能力稍弱的联系3-4个一般的村;实行基础工作“大包干”,推动警力下沉,形成人人“下基层、抓基础”的良性互动。3、打破机关化作息时间,实行主、副班错时工作制,改进接处警方式。本着“什么时间、什么区域案件多发、警力就投入重点时段、重点区域”的要求,科学安排派出所民警工作时间,变值班为上班、变固定工作时间为弹性工作时间,实现“猫鼠同步”,使警力部署和工作节奏真正适应治安形势的需要。如多湖所将有限的警力分为三个值班组,每组配领导一至二名,每个警务区民警各一名。每天,一个组主班,一个组副班,一个组备勤,三组轮流进行主班、副班和备勤。主班24小时接处警,查处值班期间发生的一切治安、刑事案件;副班早上8时上班,下午17时30下班,除了进行日常必须的工作外,协助参与处理值班事务。备勤组早上8时上班,晚上22时下班,主要负责旅馆、重点场所的检查管控工作,以及暂住人口、出租私房的登记管理及清查。涉及多人的系列性案件或重大案件须全所组织力量的,经值班领导提出,所长同意后,由负责案件的副所长在全所抽调力量组织专案组。同时,改进派出所接处警方式,实行派出所民警灵活、就近接处警机制,并通过明确职责、强化联动、落实考核等措施,进一步理顺派出所接处警及后期处置等环节的关系,实现派出所工作的良性、高效运作。4、强化现场管控理念,推行全警巡访工作制。引导和督促民警强化对重点时段、重点部位的主动管理,实现被动勤务向主动勤务的转变。如多湖所针对辖区夜间盗窃案件频发,为控制发案,有力打击现行犯罪,确保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每晚凌晨0点至6点,由一名民警带领三名巡防队员在辖区内进行巡逻,同时指导各护村队的巡防工作。采取全所民警轮换带队,公开巡逻与秘密守候相结合,派出所巡防与护村队巡防相结合,实现静态勤务向动态勤务的转变。5、兼顾量化指标与不可量化的工作,完善考核方法。推行相关警种责任共担的“捆绑考核”制度,兼顾量化指标与不可量化的工作,推行日考、周考、月考、季考制度和民警考核民警的方法,做到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的有机统一,实现单一评判向综合评价的转变,强化多警联动,提高派出所整体作战能力。三、派出所勤务制度调整后的初步成效调整勤务方式和作息制度,实行新的警务模式,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效果来看,初步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现代警务机制初步实现。通过警务机制的改革,初步实现了警务工作由被动型向主动型、打击型向防范型、管理型向服务型的根本转变。在一个警务区内,各民警按照各自的职责,信息共享、基础共建、防范共抓、案件共处、捆绑考核,共同完成警务区任务。改变了单兵使作战的模式。更加贴近群众,深入群众,做深、做细、做透群众工作,提高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建立防控网络,做好出租房屋、暂住人口管理,灵通信息情报。2、警务理念得到更新。改革使民警充分认识到必须树立治安效益观,在现有条件下对警务制度进行调整和创新,实现公安工作的低投入、高产出。同时,民警的信息警务、主动警务、效能警务、社区警务的工作理念进一步深化,现场主动管控和动态勤务的工作意识进一步增强。3、警务效益得到提升。通过优化警力布局、调整勤务时间、实施警种联动、开展动态巡访,提高了警力的使用效能,进一步调动和激发了民警的积极性。民警把主战场放在街面、社区,重盘查、重调处、重预防,变被动警务为主动警务,提高了群众“见警率”,增强了群众安全感。改革前后,所辖区入室盗窃、入室抢劫、盗抢机动车等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 5%,抢夺、抢劫等街面案件同比分别下降6.8%、9%。4、警民关系得到互动。通过对勤务制度的调整,把警力延伸到街面和社区,投放到群众需要的时段。并适时推出防范提醒等一系列便民利民措施,提高了群众满意度。四、派出所勤务制度改革深化所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一要建立矛盾纠纷联合调处机构。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支持,由当地综治部门牵头,在每个乡镇、街道建立综治中心,有条件的村要建立综治室,并积极推行综治进民企工作,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同时,有条件的派出所,要在各乡镇建立由综治、司法和派出所组成的“三位一体”治安纠纷调解中心,共同承担值班期间的大量纠纷调解任务,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切实扭转基层大量警力牵制于矛盾纠纷调处的现状。二要充分整合社会力量。发挥派出所所长进街道、乡镇党委班子的优势,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支持,将不同层面、不同类型的群防队伍有效纳入所在地派出所管理使用,以解放更多警力投入到治安管理工作中。城区派出所要完善单位内部巡逻队,有条件的可建立“商企联防队”;城郊结合部、治安复杂集镇和农村地区要大力发展护村队,有条件的可建立由乡镇出资、公安管理的专职巡防队。同时,各大工业园区要按照“谁出资、谁受益”的原则,建立专职巡防队伍,确保在全区形成民警管理、专群结合、层次清晰、统一调度的社会面巡逻防控网络。三要推动信息警务建设。突出派出所综合室的实战功能,提高民警系统操作和应用水平,及时录入采集到的各类信息,切实把派出所民警的“脑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