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秋八年级语文下册_第29课《 满井游记》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2015年秋八年级语文下册_第29课《 满井游记》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2015年秋八年级语文下册_第29课《 满井游记》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2015年秋八年级语文下册_第29课《 满井游记》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2015年秋八年级语文下册_第29课《 满井游记》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春 之 颂 歌,你知道哪些关于春天的诗句?,钱 塘 湖 春 行 白 居 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 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久居城市,我们满眼高楼大厦,沥青马路。一旦到了郊外田野,则满地绿意,满眼山光水色,心旷神怡,“其喜洋洋者矣”。这篇文章就是作者与友人游历了满井后写的一篇浸透着早春芳馨和感念大自然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的美好情怀的文章。,满 井 游 记,明 袁宏道,满 井,地名,在北京东直门外东北三里,明清两朝是京城近郊的一个风景区。因有一口古井,“井高于地,泉高于井,四时不落”而得名。,解 题,游记,散文的一种。以轻快的笔调和生动描写,记述旅途中见闻,反映某地的山川景物、名胜古迹、风俗习惯和社会状况等,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本文属山水游记,又因其短小,称“山水小品”。,文章体裁,袁 宏 道 (15681610) 字中郎,一字无学,号石公,公安(今湖北省公安县)人。明代文学家。诗主妙悟,提倡“独抒性灵,不拘俗套”,反对仿古,追求自然。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是“公安派”的创始者,他的山水游记很著名。作品多写闲情逸致,对当时政治现实有所批判。有珂雪斋集二十四卷传世,后人辑为袁中郎全集。,作家作品,袁宏道无意于仕途,他在明神宗万历二十年就中了进士,但不愿做官,而去访师求学,游历山川。在登临山水中,他的思想得到了解放,个性得到了张扬,创作的激情也格外高涨。万历二十六年(1598),他收到在京城任职的哥哥的信,只好收敛起游山玩水的兴致,来到北京,被授予顺天府教授。第二年,升为国子监助教。终日又得和拜谒酬答打交道了,这使他颇感苦闷,更使他感到苦闷的是有政见却得不到申诉。好在袁宏道所担任的职务比较清闲,有空暇游览北京附近的名胜古迹。满井游记就作于此时。,写作背景,1.积累字词及文学常识。 2.准确顺畅地朗读课文。 3.翻译课文,积累重点字词。,学习目标,1.听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词。 2.朗读课文。 3.理清记叙六要素。,自主学习,燕地寒 花朝节 飞沙走砾 廿二日 偕数友 土膏 脱笼之鹄 波色乍明 靧面 髻鬟 浅鬣 泉而茗者 罍而歌者 红装而蹇者 汗出浃背 曝沙之鸟 呷浪之鳞 以游堕事 恶能,Yn zho l nin xi go,h zh hu hun li mng,li jin ji p,xi hu w,积累字词,读 准 节 奏,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朗读课文,时间:,花朝节后廿二日,地点:,满井,人物:,“我”与数友。,起因:,天寒,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廿二日天稍和。,经过:,心境“若脱笼之鹄”,尽览初春水光山色,饱览游人怡然之情。,结果:,感慨“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游,成果展示,翻译课文,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 厉。冻风 时 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 之内, 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还,仍然,猛烈,时常,起,拘束,能够,赶着马快跑,就,剩下的,表限定关系,以,翻译课文,北京一带气候寒冷,花朝节过后,冬天的余下的寒气还很厉害。冷风时常刮起,刮起时就飞沙走石。(只得)拘束在一室之中,想出去也不能够。每次冒风疾行,不到百步就(被迫)返回。,翻译课文,廿二日天稍 和, 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 鹄。于时 冰皮 始 解,波色乍明, 鳞浪 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 而冷光 之 乍出于 匣也。,农历二十二日,稍微,暖和,开始 融化,古义: 肥沃; 今义:很稠的糊状物,天鹅,在这时,和,同,初,始,名作状,像鱼鳞似的波纹,刚刚打开,副词,突然,镜匣,水面上的冰层,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表修饰关系,的,表顺承,翻译课文,二十二日天气略微暖和,偕同几个朋友出东直门,到满井。高大的柳树夹立堤旁,肥沃的土地有些湿润,一望空旷开阔,(觉得自己)好像是从笼中飞出去的天鹅。在这时,河的冰面开始融化,水波才开始发出亮光,像鱼鳞似的波浪一层一层,清澈得可以看到河底,亮晶晶的,好像明镜刚打开,清冷的光辉突然从镜匣中射出来一样。,翻译课文,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 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 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 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 虽 尚 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舒缓语气,被,美好的样子,揩、擦,鲜艳而美丽,明丽妩媚,洗脸,梳掠,在风中散开,兽颈上的长毛,这里指不高的麦苗,左右,上下,茗、罍、蹇,名词作动词,煮茶,端酒杯,骑驴,虽然 还,但是,湿透,猛,强有力,表修饰,舒缓语气,多,翻译课文,山峦被晴天融化的雪水洗过,美好的样子好像擦过一样,娇艳妩媚, (又)像美丽的少女洗了脸刚梳好髻鬟一样。柳条将要舒展却还没有舒展,柔软的柳梢在风中飘荡,麦苗破土而出,短小如兽颈上的毛,才一寸左右。游人虽然还不算多,但用泉水来煮茶喝的,拿着酒杯唱歌的,穿着艳装骑驴的,也时时能看到。风力虽然还很强,但走路就汗流浃背。,翻译课文,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 鳞 鬣 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 未始无春,而城居 者未 之知也。,晒,表修饰关系,的,吸,代指鱼,鱼类和爬行动物,指马一类动物,才,表限定关系,以,未尝,但是,的人,代词,指春意,倒装句,宾语前置,得意,虎狼兽类,鸟类,曾经,翻译课文,举凡(那些)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浮到水面上吸水的鱼,都悠然自得,羽毛鳞鳍当中都透出喜悦气息。 (我这)才知道郊野之外未尝没有春天,可住在城里的人不知道啊。,翻译课文,第二段可以分几层,请归纳层意。,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从“甘二日天稍和”到“至满井”)交待出游日期、气候、同行者及出游路线。,(从“高柳夹堤”到“皆有喜气”) 描写满井盎然的春色。,(从“始知”到“未之知也”) 表现作者欢快的心情。,自主学习,夫不能 以 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 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 此始, 恶能无 纪?己亥之二月也。,语气助词,用在句首,作发语词,因为,坏,耽误,不受拘束,自由自在,刚好,的,开始,疑问代词,哪里,通“记”,记载,记录,明万历十七年(1599),表递进,而且,翻译课文,大概说是不能因为游玩而耽误公事的,流连忘返在山石草木之间的,只这个官儿罢了。而此地正好离我近,我的出游将从此开始,怎能没有记录?(这是)万历二十七年二月啊。,翻译课文,一、 解释下列红色词语。 1、冻风时作 2、土膏微润 3、于时冰皮始解 4、波色乍明 5、鳞浪层层 6、山峦为晴雪所洗 7、娟然如拭 8、如倩女之靧面 9、髻鬟之始掠 10、柔梢披风 11、浅鬣寸许 12、泉而茗者 13、罍而歌者 14、红装而蹇者 15、汗出浃背 16、凡曝沙之鸟 17、呷浪之鳞 18、未始无春 19、不以游堕事 20、恶能无纪 21、偕数友出东直,刮起,肥沃,初,始,美好的样子,在这时,开始,刚刚,梳洗,洗脸,煮茶,湿透,鱼,未尝,坏、耽误,哪里,在风中飘荡,像鱼鳞一样,被,左右,汲泉水,端着酒杯,穿着艳装,骑驴,晒,因为,吸而饮,和、同,课堂检测,二、解释下列多义词。 冻风时作 波色乍明 时 于时冰皮始解 乍 冷光之乍出于匣 学而时习之 冰皮始解 时不我待 始 髻鬟之始掠也 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 然 娟然如拭 欲出不得 然,胡不已乎 得 悠然自得 不以为然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经常,这时,但是,的样子,始,初,突然,刚刚,开始,才,能够,得意,按时,时光,领会,既然这样,对,正确,曾经,课堂检测,1.积累字词及文学常识。 2.完成全效学习“基础闯关”。 3.完成“研讨与练习”三。 4.背诵课文。 5.整理翻译。,课后作业,满 井 游 记,明 袁宏道,第二课时,解释下列红色的字的意思。,作则飞沙走砾 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动词使动用法。使飞;使走。,泉:泉水,名词用作动词,汲泉水。 茗:茶,名词用作动词,煮茶喝。 罍:酒杯,名词用作动词,端着酒杯。 蹇:跛足,引用为驴。名词用作动词,骑驴。,温故知新,1.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作者情感。 3.学习本文细致、准确、生动的 写景方法。,学习目标,1.课文每一段各写了些什么?分别采用了哪种表达方式? 2.第一段中所写景色的特点是什么?(用一个字概括)这一段写景的作用是什么? 3.作者对满井早春的总印象怎样?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从文中找出相关词句加以概括) 4.找出直接抒写作者心情的句子?看看作者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5.作者为什么说”夫不能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此官”指谁?”惟此官也”有什么意思?,自主学习,1.课文每一段各写了些什么?分别采用了哪种表达方式?,第一段:写北京附近早春的天气。,第二段:写满井早春的美景。,记叙,描写,议论,本文以 游览行踪 为线索,以优美清新的语言描绘了郊外满井早春秀丽的景色。,第三段:交代写作本文的用意和写作的时间。,成果展示,2.第一段中所写景色的特点是什么?(用一个字概括)这一段写景的作用是什么?,“寒”。用烘托的手法,欲扬先抑,写出燕地的气候特征,暗示作者渴望出游的心情,为后文作铺垫。,成果展示,春意盎然,河水,柳条,山峦,麦苗,游人,鸟鱼,总印象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3.作者对满井早春的总印象怎样?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喜气洋洋,怡然自乐,生机勃勃,柔美婀娜,鲜妍明媚,清澈亮丽,成果展示,局促一室 之内,欲 出不得,若脱笼 之鹄,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烦躁 无可奈何,轻松 喜悦,感叹 赞美,抑 扬,心 情:,厌倦官场生活, 寄情山水的兴致,余之游将自此始,4.找出抒写作者心情的句子?看看作者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成果展示,5.作者为什么说“夫不能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此官”指谁? “惟此官也”有什么意思?,因为那些热衷于功名的官僚是不愿意为了领略大自然的美景而耽误仕途的,惟有作者这样的担任闲职,无功名进取之心的人才可以“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此官”指作者本人。“惟此官也”既是自嘲,也是自傲。,成果展示,1.本文在记叙描写中,用了很多比喻句。有的是以物比人,有的是以人比物,有的是以物比物,试举例品析。 2.本文的主旨句是哪一句?该如何理解? 3.本文和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在写景时,都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感受。说说你从这三篇课文中看出了三位作者怎样不同的心境? 4.本文在写景时用了哪些写法和修辞手法?举例说明。,合作学习,1.本文在记叙描写中,用了很多比喻句。有的是以物比人,有的是以人比物,有的是以物比物,试举例品析。,若脱笼之鹄。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以人比物。写出了人物轻松、喜悦的心情。,以物比物。写出了水初解时的清澈亮丽,极为新颖贴切。,成果交流,1.本文在记叙描写中,用了很多比喻句。有的是以物比人,有的是以人比物,有的是以物比物,试举例品析。,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麦田浅鬣寸许。,以物比人。不仅写出了山的明媚亮丽,还透出青春活力。,以物比物。联想奇特,不仅写出了早春二月田野麦苗的形态,而且表现出春天是生长的季节,生机勃勃。,成果交流,倩女之靧面,髻鬟之始掠,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柳条将要舒展却还没有舒展,柔嫩的柳梢头 在风中散开,麦田里低矮的麦苗才一寸左右。,小石潭记和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都有抱负未酬和被贬谪的遭遇,因此在文中流露出某种忧愁和愤懑。而满井游记的作者官小,职务清闲,并无被贬谪的遭遇,性情又比较达观,所以不仅没有忧愁,甚至为此而庆幸、自我安慰。,“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我们不能“局促”于一室一地,而要走出去,关心外面的变化,那收获就更大一些。,2.本文的主旨句是哪一句?该如何理解?,3.本文和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在写景时,都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感受。说说你从这三篇课文中看出了三位作者怎样不同的心境?,成果交流,4.本文在写景时用了哪些写法和修辞手法?举例说明。,白 描。 写景不堆砌词藻,而是用极为简练的笔法勾勒出来。如写水为“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写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这种表现方法,没有夸张,渲染和烘托,而形象却鲜明如画。,成果交流,4.本文在写景时用了哪些写法和修辞手法?举例说明。,拟 人:作者写山,用倩女新妆作喻,写鱼鸟,说它们洋溢着喜气,都是用了拟人的写法,增加了景物的动感和灵气,也融入作者的主观情感。 比 喻:如形容自己出城游玩为“脱笼之鹄”;写水波“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以新开明镜喻新绿水波,写出了水光的明丽,贴切而有新意;“麦田浅鬣寸许”,以兽颈之毛比喻还没有长高的麦苗,简明而又形象。,成果交流,游记文章,重在写景,本文描写满井春色,由远而近,由面到点,层次分明,详略得宜;用贴切、新奇的比喻描写各种景物。动静结合,高下相属,光鲜悦目,色彩缤纷,集中到一点,就是烘托了大自然的春之“喜气”。,课文总结,1.运用欲扬先抑、烘托反衬等手法。 2.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和白描手法写景。 3.情景交融。 4.第二段写景用总分总的结构,分写部分又按一定顺序,由面到点,由远到近。 5.抓住特征写景。,写法借鉴,1.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 A 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通过描写满井春色,表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喜悦之情。 B 本文运用了大量贴切、新奇的比喻描写各种景物,生动形象地刻画了满井早春的特点。 C 本文描写满井春色,是按由近及远,由点到面的顺序来写的,层次分明,详略适宜,动静结合,高下相属,光鲜悦目,色彩缤纷,烘托了大自然的春之“喜气”。 D 课文开头一段欲扬先抑,写出燕地的气候特征,暗示作者渴望出游的心情,为后文作铺垫。,C,本文写景的顺序应是由远及近,从面到点。,课堂检测,2本段主要是写城郊之春景,以写景为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