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5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学案岳麓版.docx_第1页
2018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5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学案岳麓版.docx_第2页
2018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5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学案岳麓版.docx_第3页
2018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5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学案岳麓版.docx_第4页
2018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5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学案岳麓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课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预习导引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3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1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及内容。2难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特点及影响。知识点一北魏统一北方1建国统一(1)386年,拓跋部首领拓跋珪建立北魏,定都平城。(2)439年,北魏统一了北方,结束了北方多年来分裂混乱的政治局面。2社会状况(1)落后:与汉族相比,鲜卑族的社会发展水平落后。(2)趋势:各民族相互融合。(3)矛盾:鲜卑贵族的民族歧视政策和巧取豪夺。3主观努力冯太后和孝文帝具有改革意识和才能。图解历史北魏的崛起与统一知识点二孝文帝改革的内容1经济方面:均田制(1)前提:政府能够掌握、支配大批的无主荒地。(2)内容:把国家控制的荒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3)作用: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2政治方面(1)三长制(2)(3)(4)改行汉制3社会习俗(1)目的: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巩固统治。(2)内容图解历史图示法掌握孝文帝改革的内容知识点三孝文帝改革的意义1经济方面: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北方出现了魏、晋以来空前的繁荣景象。2民族关系:加快了各族人民融合的进程,为中国多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做出了贡献。3政治方面:有利于加速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和封建社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概念阐释民族融合民族融合是指民族间的自然融合,是民族隔阂和民族差异消除的过程,是民族间经济、文化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民族融合是多民族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前提,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讲,主要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主题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史论探究】史料一神瑞二年(415年),又不熟,京畿之内,路有行馑魏书食货志史料二北魏贵族集团在歧视与迫害其他民族的同时,对各民族人民的经济剥削也异常残酷自北魏建立后的一个世纪以来,以汉族为主的各族民众暴动就达七八十次之多。史料三(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才藻富赡,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魏书高祖纪思考(1)从史料一中我们能得到什么信息?(2)史料二反映了北魏怎样的社会状况?(3)根据史料三,说明孝文帝改革与孝文帝个人素质的关系。答案(1)北魏建立之初,农业生产凋敝,人民生活困苦。 (2)拓跋贵族采用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政策,从而导致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十分尖锐。(3)孝文帝从小受到汉文化的熏陶,这对他的改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史论归纳】孝文帝改革的背景(1)有利条件北魏统一北方,初步结束了北方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北魏统治者接受汉文化,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开始了封建化的进程。各民族生活在一起,相互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2)社会矛盾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激化了民族矛盾。北魏社会动荡不安,人民起义不断,北魏统治面临危机。(3)个人因素积极推动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冯太后执掌朝廷实权。孝文帝受到了良好的汉族文化教育,对汉族文化的先进和鲜卑族的落后有深刻的认识。主题二全面认识北魏孝文帝改革【史料探究】史料一迁居洛阳的鲜卑人,经过三十年,大体上已经汉化。一个统治民族仅仅经过三十年时间,就与被统治民族相融合,不能不说是孝文帝汉化政策的极大成功。樊树志国史十六讲(中华书局)史料二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思考(1)孝文帝汉化政策的内容有哪些?对鲜卑族的发展历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进步作用。谈谈你对当时民族关系的认识。答案(1)内容:易汉装、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等。影响:与汉族完全融合,历史上的鲜卑族最终消失。(2)作用:促进洛阳的繁盛;推动北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促进民族融合;奠定隋唐国家统一的基础。认识: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给中原文明带来了鲜活的元素;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融、互补,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避免民族对立,消除民族隔阂,是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保证。【史论归纳】1从民族融合的角度看待孝文帝改革(1)孝文帝改革是在民族融合的基础上进行的。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时,那里已经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鲜卑族用落后的制度统治黄河流域,这就导致了尖锐的民族矛盾。要稳固北魏的统治,就必须进行社会改革,顺应民族融合的潮流。(2)孝文帝改革中实行了一系列汉化的措施。接受中原先进的文化和生活方式。(3)孝文帝改革中的汉化措施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将北方民族的融合推向高潮。2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1)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这是变法成功的根本原因。(2)内容全面,措施得力。(3)冯太后的支持和孝文帝本人以身作则、信心坚定。(4)民族融合趋势的推动。1下列表述不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客观背景的是()A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B统一黄河流域以后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C冯太后临朝听政并培养孝文帝学习汉族先进文化D孝文帝有卓越的胆识和远见答案D解析北魏孝文帝的胆识和远见是孝文帝改革的主观因素。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中,既直接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又促进了鲜卑族封建化的措施是()A迁都洛阳B整顿吏治C移风易俗D颁布均田令答案D解析在题目给出的四个选项中,与农业相关的只有D项。均田令实行后,北方各族人民被固定在土地上,成为定居农耕的小农,加快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3孝文帝改革首先从解决土地问题开始,太和九年颁布了均田令,其中的“均田”是指()A没收地主多占的土地,平均分给无地农民B将国家掌握的土地有限度地授予无地农民C将荒地收归国家,招募流民耕种D将全国土地按人口进行平均分配答案B解析均田制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度,就是将政府掌握的土地授予无地的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稳定社会秩序,增加政府收入,故B项正确。4孝文帝以“南伐”为名,设巧计迁都,孝文帝迁都最大的阻力来自()A鲜卑贵族B鲜卑平民C汉族地主D中原农民答案A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孝文帝迁都的阻力主要来自鲜卑贵族。5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政策之所以能够实施,是因为()它适应了当时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力得到鲜卑贵族的广泛支持孝文帝个人改革的态度坚决广大北方人民支持政府改革ABCD答案C解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尤其是汉化改革,遭到鲜卑贵族反对,北方少数民族的人民也不适应中原先进文化。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北魏孝文帝说:)自上古以来及诸经籍,焉有不先正名而得行礼乎?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若仍旧俗,恐数世之后,伊洛之下复成披发之人。魏书咸阳王禧传材料二陆法言著切韵,时俗皆以法言为吴人而为吴音也论音韵者二十余家。皆以法言为首出法言本代北人,世为部落大人,号步陆孤氏,后魏孝文帝改为陆氏。苏氏演义卷上(提示:陆法言是隋代语言学家,切韵是一部关于汉字读音的专门书。)(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孝文帝如何从两个方面阐述“一从正音”的必要性。(2)根据材料二,联系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试分析“陆法言现象”出现的原因。答案(1)孝文帝认为作为中原(正统)王朝,必须说汉话;如果不说汉话,又将回到改革前的状态。(2)陆法言是鲜卑贵族的后裔,撰成一流的汉语言音韵的专著。他是鲜卑族对汉族文化认同的代表。这一现象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成效。解析第(1)问,注意从材料中归纳出孝文帝从历史和鲜卑族自身发展角度分析“一从正音”的必要性。第(2)问,从孝文帝改革的成效及对后世的影响来分析“陆法言现象”出现的原因。基础巩固1根据文献记载,拓跋贵族“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这反映了北魏当时()A阶段矛盾尖锐B民族矛盾尖锐C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D汉族内部矛盾激化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了在战争时,鲜卑贵族驱使汉人为其打头阵的状况,这反映了当时鲜卑族和它统治下的各个民族之间的民族矛盾。2据魏书高宗纪载:“北魏初年官吏多求欲无厌,断截官物以入于己。”为改变这种状况,孝文帝在改革中()A实行俸禄制并整顿吏治B推行均田制C设立三长制D推行新的租调制答案A解析“求欲无厌,断截官物以入于己”意思是说北魏的官吏巧取豪夺,贪得无厌,贪污受贿盛行。要改变这种现象,必须严惩贪官污吏,同时实行俸禄制,从源头上解决问题。3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具有开创性的是()A整顿吏治B实行三长制C汉化政策D颁布均田令答案D解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多是学习汉族文化的。其中均田制的实行是鲜卑族在汉族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具有开创性。4史书曾称颂孝文帝时代“肃明纲纪,赏罚必行,肇革旧轨,时多奉法”(魏书良吏传序)。这种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整顿吏治,实行俸禄制B移风易俗C推行均田制和新租调制D迁都洛阳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从材料可以看出,整顿纲纪,赏罚严明,改革旧制,官吏多遵纪守法,也就是说吏治有所好转,所以符合题意的是A项。5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出现了一批“冬则居南,夏则居北”的候鸟般的“雁臣”,这种现象说明()部分鲜卑贵族对迁都存在对立情绪鲜卑族人与故乡的联系难以彻底割断孝文帝通过局部的让步来保证全局迁都因为多数人的反对最终宣告失败ABCD答案A解析解题的突破口在,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决心并未因保守贵族的反对而动摇,最终取得成功,因此表述有误,包含的选项予以排除。6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龙门石窟佛像造型呈现汉化的风格,这反映了()A佛教的传入B疆域的扩大C民族的融合D全国的统一答案C解析佛像的变化产生在迁都洛阳后,说明孝文帝推行汉化的措施效果明显,这体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能力提升7悲平城诗云:“悲平城,驱马入云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童谣曰:“纥于山头冻死雀,何不飞去生处乐?”诗歌和童谣说明了()平城地理位置偏远、环境恶劣平城是鲜卑族元老集中的地方,保守势力十分强大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必要性北方常受强敌柔然的骚扰ABCD答案C解析诗歌和童谣都反映了平城环境的恶劣,这也是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主要原因之一。8人云“及神州陆沉,中原故族十去其七,胡汉之民日日相攻,无月不战,逮孝文帝之时,兼济万民,重拾农桑,人心归化,终一统中原”。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因素有()适应了中原原有的农业生产得到所有鲜卑贵族的支持中原封建文化本身的先进性北方胡汉各族民众都支持改革ABCD答案A解析孝文帝改革没有得到鲜卑贵族和胡汉各族民众的广泛支持,而是面临重重阻力,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A。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时民饥困,豪右多有占夺,安世乃上书高祖深纳之,后均田之制起于此矣。魏书李安世列传材料二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评价,学术界有不同的声音。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说:“盖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而当代著名史学家黄仁宇却认为:孝文帝改革“不期然的做了中国再统一的工具”。(1)材料一中认为均田制推行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作用。(2)你同意材料二中哪位史学家的观点?说明理由。答案(1)原因:豪强地主兼并土地。作用: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吸引农民农耕定居(加速封建化进程);促进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等。(2)观点:同意赵翼,认为北魏政权的灭亡源于“汉化”政策。依据:北魏推行“汉化”政策放弃了本民族的历史传统;改鲜卑族的勇武之风为汉人的文弱之气,削弱了北魏的军事力量。也造成了鲜卑族内部统治阶层的分裂,失去了统治的根基,最终导致国力日衰。观点:同意黄仁宇,认为改革对国家的再度统一有重大意义。依据:汉化政策改变了北魏落后的面貌,有利于北方经济发展,促进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有利于民族融合,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为隋唐大一统奠定基础。解析第(1)问,结合均田制的背景、内容、影响等来回答。第(2)问,如果同意赵翼的观点,则结合改革的消极影响的相关史实回答,如果同意黄仁宇的观点,要结合改革对中国统一的积极作用加以说明。【课中思考】(教材第28页)北魏颁行俸禄制能否达到防止贪污的目的?提示北魏实行俸禄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贪污的出现和发展,但是它不可能完全地、从根本上防止贪污的出现。因为贪污的出现及程度与政治清明有很大的关系。【阅读与思考】(教材第32页)仔细观察下列插图,看一看左图中孝文帝及其侍从的服饰与哪个俑的服饰较为相似。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提示与汉服俑较相似。因为孝文帝移风易俗的一项措施就是改鲜卑服为汉服。【解析与探究】(教材第33页)这两段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提示北魏孝文帝设计迁都洛阳,迁都洛阳后,促进了洛阳的经济文化的发展,加速了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有利于北方的民族融合。【自我测评】(教材第33页)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提示(1)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2)统一黄河流域以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