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态窦房结心律失常心电图临床表现.doc_第1页
病态窦房结心律失常心电图临床表现.doc_第2页
病态窦房结心律失常心电图临床表现.doc_第3页
病态窦房结心律失常心电图临床表现.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病态窦房结心律失常心电图临床表现 摘要目的:分析和总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电图表现,为临床诊治提供指导作用。方法:对我院2008年2月2010年10月收治的63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心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3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心电图检查显示缓慢心律是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基本的心电图变化,其具体包括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者30例;表现窦房传导阻滞者8例;表现为窦性停搏者3例;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且有窦房传导阻滞和或窦性停搏者22例。此外还出现有逸搏心律、传导阻滞及阵发性异位心律失常等。结论:SSS心电图基本变化为窦性心动过缓及在其基础上发生的传导系统障碍表现及阵发性异位心律表现。根据SSS心律失常发生部位进行临床分型将有利于其临床诊治和对疾病预后的判断。 关键词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律失常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主要是指心脏窦房结发生器质性病变或由于其功能出现障碍所造成的心脏起搏、传导失常而导致的一系列心律失常、血流动力学改变等1。笔者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8年2月2010年10月收治的63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心电图资料,现总结如下,旨在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指导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2月2010年10月收治的63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为本组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根据第七版内科学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诊断标准进行诊断。63例患者中男37例,女26例;患者年龄为19岁82岁,平均年龄为(46.41.5)岁,其中年龄在40岁以上者44例,占69.8%;患者病程为6个月18年,平均病程为(9.31.5)年,其中10年以上病程者49例,占77.8%。63例患者中病因有高血压者8例;冠心病者24例,其中包括冠心病合并高血压者3例;有心肌炎后遗症、心肌病者9例,其余原因不明共22例,占34.9%。所有患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头晕、心悸、胸闷等,其中存在反复晕厥史者13例,存在阿-斯综合征发作史者4例,存在发作性心绞痛史者6例,出现心力衰竭者2例,出现脑梗塞者2例。63例患者中因严重心律失常死亡者2例。 1.2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第一时间进行心电图等检查,明确诊断后积极进行对症支持治疗。 2结果 2.1基本心电图变化 63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心电图检查显示缓慢心律是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基本的心电图变化,其具体包括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者30例;表现窦房传导阻滞者8例;表现为窦性停搏者3例;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且有窦房传导阻滞和或窦性停搏者22例。 2.2其他主要心电图变化 63例患者中出现逸搏心律者34例,其中包括15例患者由于有明显窦性心动过缓,并存窦性心律、交界性心律,出现了不完全性房室脱节。同时房室交界区起搏障碍者伴或不伴传导障碍者19例,伴阵发性异位快速心律失常者14例,其中包括房性心动过速6例,室性1例,交界性1例,室上性2例,房扑1例,房颤3例。 3讨论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临床上主要表现出心、脑等重要脏器发生缺血,患者出现心悸、胸闷、晕厥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可发生猝死,故逐渐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具体发病机制并不明确,引发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最为常见的原因通常有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二尖瓣脱垂及不明原因等,有文献报道2其中以冠心病为首位因素。从本研究中看来,高血压、冠心病患者达50.8%(32/63),不明原因者占34.9%(22/63),故我们可以推断高血压、冠心病是引发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重要疾病,其中不明原因所致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也较常见。 SSS临床诊断方法较多,主要包括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窦房结电图、阿托品试验、电生理测定等。但阿托品试验虽然简单易行,但其通常假阴性较多,且同时有假阳性3,而电生理测定则通常带给患者一定痛苦,应用受到限制。只有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应用较为多见。 SSS常规心电图通常较为复杂,同一患者在不同时间测定,其心电图表现也不相同,但从本研究来看,SSS主要的心电图表现即为心动过缓表现,且可在窦性心动过缓基础上出现阵发性异位快速心律失常,如房性心动过速、房扑、房颤等。本研究中还发现,SSS除累及窦房结外,还可波及到心房内、心室内等传导系统,引起传导阻滞等心电图改变。而根据SSS心律失常发生具体部位的不同,又可将SSS分为心动过缓型、心动过缓转心动过速型、双结病型及全传导障碍型。其中心动过缓型主要反映出窦房结有功能障碍,心动过缓转心动过速型心电图表现除了心动过缓型表现外还存在有阵发性异位心律失常。此外,双结病型主要指窦房结、房室交界区均存在功能异常,全传导障碍型即表明窦房结及所有传导系统均有心电图异常。根据SSS引起心电图改变的心律失常部位所进行的分型一方面可帮助医生了解SSS病变的具体部位、损害程度等,也可帮助其进行疾病预后预测,因而对治疗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总之,从本研究看来,SSS心电图基本变化为窦性心动过缓及在其基础上发生的传导系统障碍表现及阵发性异位心律表现。根据SSS心律失常发生部位进行临床分型将有利于其临床诊治和对疾病预后的判断。 4参考文献 1韩素芹,柴守峰.动态心电图对病态窦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