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向回缩率检测作业指导书.doc_第1页
纵向回缩率检测作业指导书.doc_第2页
纵向回缩率检测作业指导书.doc_第3页
纵向回缩率检测作业指导书.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热塑性塑料管材纵向回缩率检测作业指导书一、 目的热塑性塑料管材纵向回缩率检测,指导检测人员按规程正确操作,确保检测结果科学、准确。二、 检测参数及执行标准检测参数:纵向回缩率执行标准:GB/T6671-2001热塑性塑料管材纵向回缩率的测定三、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所有内外壁光滑,横截面恒定的热塑性管材四、 样本大小及抽样方法1.取(20020)mm长的管段为试样。2.使用划线器,在试样上划两条相距100mm的圆周标线,并使其一标线距任一端至少10mm。3.从一根管材上截取三个试样,对于公称直径或等于400mm的管材,可沿轴向均匀切成4片进行试验。五、 仪器设备纵向回缩率检测设备:型号:101型电热鼓风干燥箱划线器、游标卡尺(0.01mm)六、 环境条件按照GB/T2918规定,试样在(232)下至少放置2h。七、试验步骤1. 在(232)下,测量标线间距L0,精确到0.25mm。2. 将烘箱温度调节至表1中的规定值TR3. 把试样放入烘箱,使样品不触及烘箱和壁。若试样平放,则应该放于垫有一层滑石粉的平板上,切片试样,应使凸面朝下放置。4. 把试样放入烘箱内保持表1所规定的时间,这个时间应从烘箱温度回升到规定温度时算起。5. 从烘箱中取出试样,平放于一光滑平面上带完全冷却至(232)时,在试样表面沿母线测量标线间最大或最小距离Li,精确至0.25mm。注:切片试样,每一管段所切的四片应作为一个试样,测得Li且切片在测量时,应避开切口边缘的影响。结果表示:1. 按下列公式计算每一试样的纵向回缩率RLi以百分率表示。RLi=L/L0100式中:L =L0LiL0放入烘箱前试样两标线距离,mm;Li试验后沿母线测量的两标线间距离,mm。选择Li使L 的值最大。2. 计算三个试样RLi的算术平均值,其结果作为管材的纵向回缩率RL。表1 烘箱试验的测定参数热塑性材料烘箱温度TR试样在烘箱中放置时间min试样长度mm硬质聚氯乙烯(PVC-U)1502e81),608e16,120e16,24020020氯化聚氯乙烯(PVC-C)1502e8,608e16,60e16,120聚乙烯(PE32/40)1002e8,608e16,120e16,240聚乙烯(PE50/63)1102聚乙烯(PE80/100)交联聚乙烯(PE-X)1202e8,608e16,120e16,240聚丁烯(PB)1102e8,608e16,120e16,240聚丙烯的均聚物和嵌段共聚物1502e8,608e16,120e16,240聚丙烯无规共聚物1352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盐三元共聚物(ASA)1502e8,608e16,120e16,2401) e指壁厚,单位为mm。八、 检验结果的判断表2纵向回缩率的基本规定热塑性材料纵向回缩率,%硬质聚氯乙烯(PVC-U)5氯化聚氯乙烯(PVC-C)5聚乙烯(PE)3交联聚乙烯(PE-X)3聚丁烯(PB)2聚丙烯的均聚物和嵌段共聚物(PP-H,PP-B)2聚丙烯无规共聚物(PP-R)2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盐三元共聚物(ASA)5注:如有更严格规定,则在产品标准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