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ppt课件】sars認識與預防_第1页
【医学ppt课件】sars認識與預防_第2页
【医学ppt课件】sars認識與預防_第3页
【医学ppt课件】sars認識與預防_第4页
【医学ppt课件】sars認識與預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ARS 認識與預防,典型肺炎與SARS比較表 感染途徑 致死率 潛伏期 對環境及消毒抗力 如何消毒 冠狀病毒引起之SARS世界衛生組織(WHO)通報定義 病毒的廬山真面目 預防SARS個人防護措施 口罩到底有沒有用 口罩的分級與正確用法 口罩可以回收嗎? 前往疫區,如何防範SARS? 通報與諮詢-更多的資訊請參考,典型肺炎與SARS比較表,醫學界目前對SARS的傳染方式一般都認定SARS的感染途徑有三種:(1)以直接的飛沫傳染為主 (2)因為手部沾染到患者口鼻飛沫後碰觸口、鼻、眼三個體液的濕潤地帶而傳染(簡稱手口傳染) (3)不排除(也無法證實)病毒經由空調系統傳染(但是很可能病毒身上還是沾黏著口鼻分泌物,因此顆粒體積還是遠比病毒本身大)。因此,帶口罩和勤洗手成為防範SARS的主要(而且有效)的措施。,SARS的感染途徑,SARS致死率 WHO, 7 May 2003,世界衛生組織根據對加、中、港、星、越等國病例資料的分析,更新對SARS致死率的估計值;分析結果依個案年齡層之不同,致死率自0-50%不等,整體而言則在14-15%。 若單以年齡分層進行分析,其致死率分別為: 24歲及以下:小於1% 25至44歲:6% 45至64歲:15% 65歲及以上:大於50% 收集個案發病到死亡或康復的時間,或發病到目前狀況經過的時間,再建立時間模式進行分析。以此方法推估得到的結果,香港為15%,新加坡為14%。 越南已經消除SARS,所以計算方法較為直接,用第一種方法計算得到相對較低的致死率8%,可能係因為大部份個案為原先健康,且較為年輕的醫護人員。,SARS潛伏期 WHO, 7 May 2003,潛伏期(incubation period) 世界衛生組織以上述個案資料進行分析,確認SARS的最長潛伏期仍為十天。 潛伏期為病患暴露病毒後至發病所需時間,對於各種防治措施的訂定十分重要,可用以確認接觸者的追蹤及居家隔離所需期間,一般亦以二倍潛伏期的時間來判斷流行是否己經結束;醫師也可根據病患症狀出現時間及病史,據以初判是否為SARS。,SARS病毒對於環境及消毒劑之 抵抗力,病毒在糞便及尿液中的存活狀況: 病毒於室溫下在糞便(及尿液)中可穩定存活至少一至二天。 病毒在腹瀉病人的糞便中更加穩定,可存活四天(因其較正常糞便有較高之酸鹼值)。 消毒劑及固定劑(fixatives, 實驗室用) o 病毒在暴露於幾種不同的常用消毒劑及固定劑後,即失去其傳染力。 病毒在細胞培養上清液的存活狀況 o 在4C及-80C下,廿一天後,病毒濃度只有微量的下降。 o 在穩定室溫下二天後,病毒濃度只有一個對數的下降。這表示SARS病毒在此種狀況下,較一般已知的人類冠狀病毒更為穩定。 o 56C加熱每十五分鐘可殺死SARS冠狀病毒約10000個單位(快速減量)。,如何消毒?,1. 可以使用市售漂白水或酒精消毒。 2.70-75%酒精殺菌防疫效果最好,調配方法如下: 買回酒精後,須以純水、蒸餾水或煮沸過的冷水依比例混合稀釋。使用95度藥用酒精500cc,須加入純水、蒸餾水或煮沸過的冷開水150cc稀釋;400cc的酒精,須加水120cc;300cc的酒精,須加水90cc;200cc酒精,須加水60cc;100cc的酒精須加水30cc。 3.市售漂白水消毒濃度及適用情形如下: 清洗手部及一般器物等處,可以0.01%漂白水消毒;大型客車車箱內部或其他場合清潔,可以1%漂白水沖洗或擦拭;病患嘔吐物則以5%漂白水清洗。,冠狀病毒引起之SARS 世界衛生組織(WHO)通報定義,疑似病例 於2003年2月23日之後到醫院就診,出現以下所有症狀: 1.忽然高燒(38 ) 2.肌肉痛 3.一種或一種以上的呼吸道症狀(如咳嗽、 喉嚨痛、 呼吸急促、 呼吸困難) 並且包括以下一種以上的狀況: 1.在症狀發生前二週曾到過中國大陸、 香港 或越南河內 2.曾經照顧極可能病例,或與其共同居住、 或曾與其面對面接觸、 或曾接觸其呼吸道 分泌物 極可能病例 1.合乎疑似病例定義 2.胸部X光攝影判定為肺炎,或有成人呼吸窘 迫症候群,根據新英格蘭醫學期刊(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的一篇論文指出:電子顯微鏡照相下,SARS病毒的直徑是80140奈米(即0.080.14微米),厚度(類似皇冠周緣的突觸高度)是2040奈米(0.020.04微米)。下圖所示即SARS冠狀病毒的顯微照片,右下方的黑色橫線長是100奈米(100nm)。,SARS病毒的廬山真面目,預防SARS個人防護措施,避免出入人多、擁擠密閉的地方。在空氣流通不良(但非密閉)的公共空間內時(如大賣場),盡量戴上標準外科口罩,至少一定要戴上活性炭口罩。 不要到醫院探病。避免前往已經被宣布是感染的地區。 勤洗手。沒有徹底清洗過手之前,絕對不可以用手碰觸眼、鼻、口。 不熬夜、不晚睡、睡眠要足,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以便保持免疫力。 打噴涕時要用紙巾或手帕掩口鼻。 出外時身上隨時帶一個標準外科口罩,至少也要活性炭口罩(但使用時還是要盡量讓它密貼臉上,減少洩漏),以備不時之需。在戶外經常要和人擦身而過時(如菜市場),至少戴上活性炭口罩。 停留在戶外空間,且可以持續和他人保持兩公尺(或一公尺以上)距離時,可以考慮不戴口罩。 在教室內或室內公共集會時,要把門窗全部打開,讓空氣保持暢通。身週有人打噴嚏或咳嗽時,請他至少戴上活性炭口罩。不得已時只好自己戴上標準外科口罩或活性炭口罩。,網路和新聞報導都在流傳防SARS戴口罩沒有用,只能靠提昇自己的免疫力。這個說法所根據的理由是:病毒的大小只有0.08微米,但口罩的縫隙至少有0.3微米,所以口罩不能防SARS。 這個說法所引述的數據都對,但是推論的學理基礎卻嚴重錯誤,根本沒有弄清楚:SARS口罩要防範的主要是藏在口鼻飛沫裡的病毒,而不是一隻一隻完全沒沾染到口鼻飛沫的乾淨病毒。 假如SARS完全只是口鼻飛沫傳染,則口罩的縫隙只要小於口鼻飛沫的尺寸(通常5微米以上),就可以有效防堵SARS的感染。在這種情況下,一般外科醫師用的口罩(用四條棉繩綁在頭部的那種,而不是用鬆緊帶掛在耳朵上的那一種)就足以防範SARS的感染。,戴口罩到底有沒有用,1) N95之類型口罩是美國指定防範肺結核病菌防疫的口罩,可以有效濾除結核桿菌,防止空氣感染。 根據美國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NIOSH)的1995年6月8日公布的測試標準,如下: 此外,N100、P100、R100三型口罩都是用0.3微米微粒進行測試時,阻隔效率須達99.7以上;N99、P99、R99都是過濾率在99以上,而N95、P95、R95都是過濾率在95%以上。 因此,N95口罩是用0.3微米氯化納微粒進行測試,阻隔效率須達95%以上,並經帶用者臉龐緊密度測試,確保在密貼臉部邊緣狀況下,空氣能透過口罩進出。符合此測試的才發出N95認證號碼。,口罩的分級一,(2) 標準的外科醫用口罩是分三層的:外層有阻塵阻水作用,可防止飛沫進入口罩裡面,中層則有過濾作用,可隔住90以上的五微米顆粒,近口鼻的一層用以吸濕。基本上,外科醫用口罩應該已經足夠隔絕口鼻分泌物(外科手術用具的必要條件)。 香港大學護理學系助理教授梁淑琴博士表示:N95口罩可以反覆使用一個月,孕婦、患有慢性呼叫道疾病或哮喘病者,不適宜使用N95口罩。至於外科專用手術口罩則只能使用四小時,四小時後就應該廢棄而不可再循環使用。 附加活性碳的口罩雖然表面上過濾效果則近於(略優於)外科醫用口罩,但是因為無法貼近臉龐因此實際的效果遠不如外科醫用口罩。,口罩的分級 二,口罩有效防護,標準的外科醫療口罩是用四根棉繩綁在後腦,才能真正緊貼整個臉龐,而達到有效的防護效果。一般市面上的活性炭口罩是用兩條鬆緊帶掛在耳朵上,因此無法真正緊貼整個臉龐。,正確使用口罩方法,1. 在配戴口罩之前或除下之後,切記洗手。 2. 一般情況下,外科專用手術口罩已足夠減低由飛沫傳播的感染。這種口罩使用四小時後應更換,不可再循環使用。 3. 至於N95口罩可重覆使用,使用期一般不適宜超過一個月。孕婦、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或哮喘病者,不適宜使用N95口罩。 4. 如不使用時必須將口罩適當地儲存於紙袋內,避免污染,需要時可再配戴。但不可清洗。如發現口罩已被沾污、弄濕或損壞,呼吸不暢順及有異味時必須即時更換。 5. 最後口罩不可與人共用,家長應該特別提醒小孩子不可共用口罩。 資料來源:香港醫院管理局醫護人員感染控制措施,口罩可不可以回收再利用?,外科一用口罩的常態規定是:四小時候要當作醫療廢棄品丟掉(或者一旦濕透就要丟掉)。但是一般人一家四口,每天要用掉12個,未免太可怕。所以,開始想要回收。這個問題目前還沒有肯定的答案,只能說要注意兩件事:(1)清洗的方式要確定足以殺死病毒,且(2)清洗的方式不可以破壞口罩結構(曬太陽應該不會,但用酒精清洗或用電鍋煮沸的結果,會不會使結構被變更?我們並不清楚。,前往疫區 如何防範SARS,世界衛生組織已就香港及越南發生SARS疑似群聚感染事件發布警訊,此外衛生署疾病管制局也提醒大家前往香港、大陸、新加坡、越南、加拿大、蒙古,儘量勿到人口密集通風不良之場所,如果從該地或鄰近地區回國後,出現異常發燒或呼吸道症狀,應即就醫,並告知醫護人員到過的地區,作為診斷的參考。,SARS防疫成功的關鍵,嚴格落實防疫強制隔離措施, 流程 居家隔離應注意事項 帶口罩示範,居家隔離注意事項,* SARS病人之密切接觸者,均應接受居家隔離措施,未遵隔離規定,依傳染病防治法得罰新台幣630萬元。隔離期間應遵守以下事項: 1. 咳嗽或打噴嚏時,應用衛生紙掩住口鼻。沾有咳嗽、擤鼻涕等個人分泌物之衛生紙,應先置入塑膠袋妥善密封,或利用馬桶沖掉後並洗手。 2. 應戴口罩以保護週遭親人,若有發燒( 38 )或咳嗽、呼吸急促等呼吸道症狀時,應即就醫、告知接觸史。 3. 應經常洗手,特別是在接觸呼吸道分泌物、尿液或糞便等體液後。 4. 接觸SARS病人的體液時,應使用拋棄式手套,接觸後應立即摘除手套、丟棄並清潔雙手。 5. SARS病人應避免與其他人共用食器、毛巾及床單,該等物品用後應以肥皂及熱水清洗後,才可再度使用。 6. 遭SARS病人體液污染的環境,應戴上手套以5%漂白水清潔。 7. 如有不得已情況需外出,應經衛生所人員同意,並請務必戴口罩,並避免到公共場所或搭乘大眾運輸工具。,通報與諮詢,大家如有任何疑義,可參考以下網站資料 台大醫學系學生SARS網站: http:/sars.webmd.idv.tw/home.htm 美國疾病管制局(CDC)SARS專屬網頁: /ncidod/sars/ ;含: SARS常問問題集(FAQ) /ncidod/sars/faq.htm SARS疑似案例須知: /ncidod/sars/ic-closecontacts.htm 世界醫療組織(WHO):/csr/sarscou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