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1导论.ppt_第1页
政治经济学1导论.ppt_第2页
政治经济学1导论.ppt_第3页
政治经济学1导论.ppt_第4页
政治经济学1导论.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政治经济学导论,1,刘凤义 博士 副教授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 E:,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导论,2,课程的性质和说明,课程的性质:专业基础课 课程说明: 授课时间116周,包括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部分,以资本主义部分为主。 学习方法:一是理解;二是提炼;三是互动;四是运用。 每个同学必须至少写一篇不少于1500字论文,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政治经济学导论,3,第一章 导论,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 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 四、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五、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政治经济学导论,4,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一)经济、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 1、“经济”的含义 我国古代晋书中使用“经济”一词,其含义是“经世济民” ,即让国家富强,老百姓富裕。 在西方文献中,最早使用“经济”一词的是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他在经济论一书首次使用“经济”一词,其含义是“家庭管理”。 我们现代用的“经济”一词是从日本引进的概念,英文“Economy”,其含义是人类社会物质财富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总称。,政治经济学导论,5,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2、经济学 经济学中的“学”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学问”。关于经济的学问最早在奴隶社会就产生了,主要是研究奴隶主如何管理好奴隶和家庭。 二是“学科”。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以后,其研究对象为研究物质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经济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资源配置和利用问题。 3、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一词最早出现在17世纪初,法国有一个重商主义者蒙克莱田,他在给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一书中,首次用了“政治经济学”一词。他在经济学前面加上“政治”一词,其含义是经济学研究超出了“家庭管理”,而是研究国家或社会财富增值的问题。之后,人们把经济学称之为“政治经济学”(Political economy)。所以,在最初含义上,政治经济学就是经济学的意思。,政治经济学导论,6,(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大学经济学教学体系中的“政治经济学”课程特指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它是与西方经济学相并列的理论经济学。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负而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作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经永远存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导论,7,(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创立了科学的政治经济学理论。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导论,8,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学说史中的地位,政治经济学导论,9,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学说史中的地位,重商主义,重农学派,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马歇尔,凯恩斯,马克思,希法亭、列宁,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导论,10,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的条件,理论基础: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 阶级基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矛 盾突出。 方法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 实践基础:马克思、恩格斯亲自参加并领导了工人运动。“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恩格斯,政治经济学导论,11,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的标志,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正式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资本论被称为是工人阶级的“圣经”,也称之为“工人阶级的教科书”。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上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导论,12,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1、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也是一切社会经济现象的基础。因此,物质资料生产成为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出发点。 “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导论,13,(一)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 研究的出发点,2、物质资料生产过程的三要素 劳动 人的要素 劳动资料 物的因素 劳动对象,政治经济学导论,14,(一)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 研究的出发点,3、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产力 人与人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经济 基础) 人与人的非经济关系上层建筑,政治经济学导论,15,生产力: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以适应自身需要的能力,它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产力构成要素:劳动者 生产资料 科学技术与管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邓小平),政治经济学导论,16,奇瑞公司第二发动机厂机器人在安装发动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有人曾经风趣地说,中国农民吃饭靠“两平”,一是靠邓小平的责任制,二是靠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今天中国水稻种植面积中,约有一半是采用袁隆平培育的杂交产品,每年生产的稻谷可以多养活6000多万人。2004年,袁隆平领导的超级杂交稻项目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在育种方面提前一年实现了大面积亩产超过800公斤的目标,这意味着每年又可以多养活7500万人。袁隆平的理想:让世界远离饥饿!,政治经济学导论,17,科学技术与管理和其他生产要素的关系,生产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科学技术(或管理),政治经济学导论,18,生产力发展与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历史上,人类生产活动的生产率达到一定高度后,所生产的产品就不仅能够供应当前生活的需要,而且还出现了剩余产品。于是,人们的生产劳动就有了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之分。必要劳动是社会存在的基础,而剩余劳动则是人类发展的物质条件。不同社会制度的划分不在于有没有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而在于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如何确定,如何分配。,政治经济学导论,19,生产关系: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的经济关系。比如是平等关系,还是剥削关系等。生产关系的总和又称为“经济基础”。,政治经济学导论,20,上层建筑 由经济基础决定并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政治、法律制度以及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构成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也就是说,上层建筑是由生产关系决定的。上层建筑对生产关系有反作用。,政治经济学导论,21,(二)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 社会生产关系,1、生产关系含义 狭义生产关系: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广义生产关系:人们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同时生产关系还包括两个层面: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经济运行),政治经济学导论,22,(二)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 社会生产关系,2、生产关系中四个环节之间的关系 (狭义)生产环节是基础,它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所以,它决定着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 分配环节是生产关系的体现,由生产关系决定,同时对生产关系有反作用。,政治经济学导论,23,(二)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 社会生产关系,交换环节:它在生产、分配和消费之间起媒介作用,是中间环节。生产的性质和形式决定交换的性质和形式。 消费环节: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生产消费属于生产过程;生活消费属于最终消费。消费既是生产的终点,又是生产的起点。,政治经济学导论,24,(二)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 社会生产关系,3、生产关系的两个层面: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经济制度:体现生产关系性质层面的内容称之为经济制度。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和与之相适应的分配制度决定。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经济体制: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或资源配置方式,是经济管理和经济运行机制的总称。如经济体制主要有市场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等。 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关系:一般说来,经济制度性质决定经济体制的性质,但经济体制作为一种制度实现形式,有其独立性。不同经济制度可以采用相同的经济体制。,政治经济学导论,25,(二)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 社会生产关系,小结: 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包括四个环节和两个层面。 政治经济学在研究生产关系的同时要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政治经济学不是工艺学。”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导论,26,(二)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 社会生产关系,“经济学所研究的不是物,而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归根到底是阶级和阶级之间的关系;可是这些关系总是同物结合着,并且作为物出现的;马克思第一次揭示出它对于整个经济学的意义,从而使最难的问题变得如此简单明了,。” 恩格斯,政治经济学导论,27,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目的,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目的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目的在于揭示人类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 2、经济规律 经济过程中内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 经济规律是客观的,人们不能改变规律本身,只能改变规律起作用的条件。 “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导论,28,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目的,3. 经济规律的特点(与自然规律比较) 第一,自然规律是完全离开人的活动而独立存在和发挥作用;而经济规律则是由于人们的经济活动而形成的规律,所以离不开人的活动。第二,自然规律大多长久不变;而经济规律指在一定历史阶段发挥作用。第三,在阶级社会里,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有阶级背景。,政治经济学导论,29,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目的,4.经济规律的类型: 在整个人类社会都起作用的规律,如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只在几个社会起作用的规律,如价值规律。 只在某一个社会起作用的规律,如剩余价值规律、按劳分配规律。,政治经济学导论,30,四、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唯物主义方法。把物质资料生产作为研究的出发点 2、历史的方法。不是从假设出发,而是从历史事实出发研究经济规律。 3、辩证的方法。“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马克思 4.科学抽象的方法。“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导论,31,五、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学习政治经济学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工具:即是一种经济世界观,解剖社会经济机体内部结构、分析重大经济现象、认识经济规律的理论工具。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基石:即是学习和研究其它经济理论方面起着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