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齿轮注塑模具设计说明书.doc

斜齿轮注塑模具设计【三维PROE】【全套CAD图纸和论文】【原创注塑资料】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斜齿轮注塑模具设计【三维UG】【全套CAD图纸和论文】【原创注塑资料】.rar
斜齿轮注塑模具设计
斜齿轮注塑模具设计说明书.doc---(点击预览)
塑料斜齿轮注塑模具设计与分析.pdf---(点击预览)
3D-PROE
导入的零部件
prt0001
____1_____
____2_____
01dongmogudingban.prt.1
03diankuai1.prt.1
03diankuai2.prt.1
04xingqiang.prt.1
05dingmoban.prt.1
06dingmogudingban.prt.1
09dingweiquan.prt.1
10jiaokoutao.prt.1
11daozhutao.prt.1
12daozhu.prt.1
23dangban.prt.1
6012.prt.1
gaizi.prt.1
gearpair2.asm.4
gearpair2.asm.5
prt0001.prt.1
zhuangpei.asm.1
zhuangpei.asm.2
zhuangpei.asm.3
zhuangpei.asm.4
zhuangpei.asm.5
zhuangpei.asm.6
zhuangpei.asm.7
____1_____.prt.1
____2_____.prt.2
全套CAD图纸汇总.dwg
塑件图.dwg
斜齿轮.jpg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29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1944373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1.65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7-10-20 上传人:好资料QQ****51605 IP属地:江苏
150
积分
关 键 词:
齿轮 注塑 模具设计 三维 ug 全套 cad 图纸 以及 论文 原创 资料
资源描述:

摘  要

本论文根据工程实际的斜齿轮的注射模具设计。在设计中采用PA6塑料注射而成型,成型方式为一模两腔,该论文具体分析了产品的工艺性,确定了所采用塑料的工艺参数和所采用的成型设备,确定了模具制作的总体方案,分析并解决了模具的总体结构和各工作部分的具体结构,并对零件尺寸进行了计算和一些必要的强度校核。该论文还对分型面、浇注系统和脱模机构进行了分析设计,完成了模具工程图设计。


关键词  注射模  成型  工艺性  设计






















Abstract

In this paper,  based on actual engineering needs of Helical gear  of injection mold design. The present paper completes the injection molding design of the dressing case top according to the need of the project. To take shape, we need to use the polyethylene plastic injection, for forming a two-cavity mold. And this paper has concretely analyzed product's technology capability and determined to use the plastic technological parameter and the formation equipment. This paper also has determined the overall plan of the mold manufactures, analyzed and solved the gross structure of the mold and the concrete structure of each effective part, and has carried on some essential size calculation and the intensity examination. This paper also has carried on the analysis design of surface, gating system and the release and completed the mold engineering design, and finally carried out the design of the main parts processing technology.

 

Keywords:  Injects the mold  Formation  Technology capability  Design















目  录

摘  要 II

Abstract III

目  录 IV

1 前言 6

1.1  本研究领域的现状和国内外的发展趋势 6

1.1.1 概述 6

1.1.2  国内外的发展情况 7

1.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要求、目的及意义 7

1.2.1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7

1.2.2 本课题的研究要求 8

1.2.3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 8

1.2.4 研究意义 8

2 设计部分 9

2.1 塑件分析 9

2.2  绘制模具装配草图 9

2.3 塑料材料的成型特性 10

2.4 设备的选择 11

2.4.1 塑件的体积 11

2.4.2 锁模力的校核 13

2.4.3 开模行程的校核 13

2.5 浇注系统的设计 14

2.5.1 主流道的设计 14

2.5.2 分流道的设计 14

2.5.3 冷料穴的设计 15

2.5.4 设计所用的浇口形式 16

2.5.5分型面的设计 16

2.5.6 排气槽的设计 17

2.6 成型零部件的设计和计算 17

2.6.1 成型零部件的设计 17

2.6.2 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计算 17

2.6.3 型腔壁厚计算 19

2.7合模导向机构的设计 20

2.7.1 成型零件的导向及定位 20

2.8 温度调节系统的设计和计算 21

2.8.1冷却系统的设计 21

2.9.2 模具冷却时间的计算 22

2.9.3 冷却参数的计算 23

总 结 26

致  谢 27

参 考 文 献 28


1 前言

1.1  本研究领域的现状和国内外的发展趋势

1.1.1 概述

模具因其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材料消耗低、生产成本低而获得广泛应用,与其它加工制造业所无法比拟的[1]。现代模具制造行业基本特征是日趋标准化、高度集成化、智能化、精密化、柔性化和网络化。高质量、低成本、短周期是市场对模具生产的要求。最大限度地提高模具制造业的应变能力,满足用户需求[2]。

随着发达国家将制造业纷纷转移到我国,大批境外企业涌入,使我国模具工业的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在技术方面,我国模具的精密度、复杂程度和寿命都有很大提高。如塑料模热流道技术日渐成熟,气体辅助注射技术开始采用。高速加工、复合加工等先进的加工技术也得到进一步推广;快速原型制造进展很快;模具的标准化程度也有一定提高[3]。

模具产品的品种很多,主要以冲压模具、塑料模具和压铸模具为主。塑料注射模具是现在所有塑料模具中使用最广的模具,能够成型复杂的高精度的塑料制品。设计塑料注射模具首先要对塑料有一定的了解,塑料的主要成分是聚合物。如我们常说的ABS 塑料便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种单体采用乳液、本体或悬浮聚合法生产,使其具有三种单体的优越性能和可模塑性,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注射到模具型腔,产生流动变形,获得型腔形状,保压冷却后顶出成塑料产品[4]。

现代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涉及机械工程、信息与电子工程、冶金与材料工程、工程管理等学科专业范围。优化模具系统结构设计和型件的CAD/CAE/CAM,并使之趋于智能化,提高型件成形加工工艺和模具标准化水平,提高模具制造精度与质量,降低型件表面研磨、抛光作业量和制造周期;研究、应用针对各种类模具型件所采用的高性能、易切削的专用材料,以提高模具使用性能;为适应市场多样化和新产品试制,应用快速原型制造技术和快速制模技术,以快速制造成型冲模、塑料注射模或压铸模等,应当是未来5~20年的模具生产技术的发展趋势。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这一课题是具有现实意义的[5]。

1.1.2  国内外的发展情况

目前,CAD/CAM/CAE 技术应用于模具的设计及制造,已成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在现代化设计与生产的条件下,模具行业将面临一次新的技术革命[6]。

国外先进工业国家由于起步早和对模具 CAD/CAM 的重视,先后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从而使模具 CAD/CAM 技术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在冲模、锻模、挤压模、注射模和压铸模等方面都开发出了较成功的商品化软件。如法国达索(Dassault)公司开发的 CATIA,美国国家航空及宇航局(NASA)开发的 I-DEAS,美国麦道(MD)公司开发的 UG,以及美国参数技术公司开发的 Pro/ENGINEER(简称 Pro/E)等[7]。

我国 CAD/CAM 技术的开发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先后开发了精冲模、普通冲裁模、锻模和注射模等系统,但多数处于试用阶段。模具加工设备中,数控机床比例还很小,模具制造精度低、制造周期长[8]。目前国内模具行业的基本情况是,随着轻工业及汽车制造业的迅速发展,模具设计制造日渐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已形成一个行业。但是我国模具行业缺乏技术人员,存在品种少.精度低.制造周期长.寿命短.供不应求的状况。一些大型.精密.复杂的模具还不能自行制造,需要每年花几百万、上千万美元从国外进口,制约了工业的发展,所以在我国大力发展模具行业势在必行[9]。

为了提高模具企业的设计水平和加工能力。中国模具协会向全国模具行业推荐适合于模具企业用的CAD/CAM系统。但国内优秀的CAD/CAM系统很少,只有少数适合模具行业应用。而国外购买的虽有强大的三维曲面造型能力.强大的结构有限元分所能力.强大的计算机辅助制造能力.产品数据管理能力等,但价格昂贵,一般企业难以支持[10]。


内容简介:
m772010:tfN#K K K 6K BSY 4%y_Wpm/49!Op/6!)Tvn/328*Nbz!3121vX ,=0b , 110045- 10045, 5 : 6(raC9:tjMDr A6 as of ! : 6h dJ 1005 2010 05 =g Z=5 QTw1 z F 6=X=g0=.gWt w HM&Z 9 AkWZ t 5 U$F )k$r wm W5#Ft2U_DL=X/C /N2 Y UWMsr q /2 8P/rbTwN2 Ma NR / m b/ _wW=XW O _,z FZ8xW B:C1 6 U 1 1 1 1G* = w TO W 300F IX_t _B .3jB dW BA0 _D Ai rB* *4kow oIC _o4A?Da UIJS2U jG | mrw B _4e N zOIr Zw r$BZ $f C 6090F2q&r j DrS 2q 1$QINmDrS Irrm e Zw dr$8t US CSW 300F 6mw_gI1bUC-r 1-r /-r$ OW-r : AkA : | ! 9 s JOEE|!9sJOEE 78:t2 t:t:t5_r 0Q)wZ & _:U2:IU k #e xU U$0 z Jo 52t$JH5IFTUSVDUVSFBOETJUVBUJPOPGQBSUJOHTVSGBDFn 1t$Vjn t#WWimt5Z jP4oI:_O t ZWe|WQI :|Mr zO_C26 t wt WM&69 9Z H M$:IWU MU#e r)CQ9YCu imk(:C9 Un 2V9UJH5IFBSSBOHFNFOUPGDBWJUZUZQ:_(:&rIBWC 6%_r9 tI r2B9 CN _ 1 J _:_ C_r 9 7C_9 (:59 rn 3VJH5IFTUSVDUVSFPGHFBSSPUBUJOHEFNPVMEtv8I rU0 m QrC Irm 08_r8W 9Ct tQ9Cu Q9 9cC(p M98 rW9I WxrWmx CW3N2 1 ffC _N#TK4Q rh5 r5ht tt5 n 4VhFtJH5IFTJNVMBUJPOPGHBUJOHQPTJUJPOb242 r#ea2(:#erZWhC Ir2#t #eat6a2n 5Va2JH5IFBVUPEFNPVMEJOHNFDIBOJTNPGGSFFJOHNBUFSJBI t6v8 rW#e I#ea Wh+ tt8 AaWh+ I#ea tv8cX #23 U/-r / /|$1 D=X6 C_:5C(ra C9:t jMDrEF4%bww.PMEGMPX4%kax7b T1 4% 46 b4%y_7&W4%y_7& 46b34%E:bN#4%-67b=TrstN2 2010NTrqW 260 t=_Wt#. sTF:io 8%10% 100130 10%Q,N Lwe N z:8P#T57 r=:z# 2010NTC: m 1 500:Trs t7 #= r0:52q-r:=X | ! 9 s JOEE|!9sJOEE 塑料斜齿轮注塑模具设计与分析作者: 赵世友,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辽宁,沈阳,110045刊名: 塑料科技英文刊名: (期): 2010,38(5)被引用次数: 0次参考文献(6条)料成型加工与模具 oI 具制造技术 国模具设计大典 具材料 具工程技术基础 2008本文链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授权号:2010年12月15日 毕 业 设 计(论 文) 设计(论文)题目: 斜齿轮注塑模具设计 学 院 名 称: 专 业: 班 级 : 姓 名: 学 号 指 导 教 师: 职 称 定稿日期: 年 月 日 摘 要 本 论文根据工程实际的 斜齿轮 的注射模具设计。在设计中采用 型方式为一模两腔,该论文具体分析了产品的工 艺性,确定了所采用塑料的工艺参数和所采用的成型设备,确定了模具制作的总体方案,分析并解决了模具的总体结构和各工作部分的具体结构,并对零件尺寸进行了计算和一些必要的强度校核。该论文还对分型面、浇注系统和脱模机构进行了分析设计,完成了模具工程图设计。 关键词 注射模 成型 工艺性 设计 n on of of to of To we to a s to of of of on on of of 目 录 摘 要 . . 录 . 前言 . 6 本研究领域的现状和国内外的发展趋势 . 6 述 . 6 国内外的发展情况 . 7 课题的研究内容、要求、目的及意义 . 7 课题的研究内容 . 7 课题的研究要求 . 8 课题的研究目的 . 8 究意义 . 8 2 设计部分 . 9 件分析 . 9 绘制模具装配草图 . 9 料材料的成型特性 . 10 备的选择 . 11 件的体积 . 11 模力的校核 . 13 模行程的校核 . 13 注系统的设计 . 14 流道的设计 . 14 流道的设计 . 14 料穴的设计 . 15 计所用的浇口形式 . 16 型面的设计 . 16 气槽的设计 . 17 型零部件的设计和计算 . 17 型零部件的设计 . 17 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计算 . 17 腔壁厚计算 . 19 模导向机构的设计 . 20 型零件的导向及定位 . 20 度调节系统的设计和计算 . 21 却系统的设计 . 21 具冷却时间的计算 . 22 却参数的计算 . 23 总 结 . 26 致 谢 . 27 参 考 文 献 . 28 1 前言 本研究领域的现状和国内外的发展趋势 述 模具因其生产效率高、 产品质量好、材料消耗低、生产成本低而获得广泛应用,与其它加工制造业所无法比拟的 1。现代模具制造行业基本特征是日趋标准化、高度集成化、智能化、精密化、柔性化和网络化。 高质量、低成本、短周期是市场对模具生产的要求。 最大限度地提高模具制造业的应变能力,满足用户需求 2。 随着发达国家将制造业纷纷转移到我国,大批境外企业涌入,使我国模具工业的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在技术方面,我国模具的精密度、复杂程度和寿命都有很大提高。如塑料模热流道技术日渐成熟,气体辅助注射技术开始采用。高速加工、复合加工等先进的加工技术也得 到进一步推广;快速原型制造进展很快;模具的标准化程度也有一定提高 3。 模具产品的品种很多,主要以冲压模具、塑料模具和压铸模具为主。 塑料注射模具是现在所有塑料模具中使用最广的模具,能够成型复杂的高精度的塑料制品。设计塑料注射模具首先要对塑料有一定的了解,塑料的主要成分是聚合物。如我们常说的 料便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种单体采用乳液、本体或悬浮聚合法生产,使其具有三种单体的优越性能和可模塑性,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注射到模具型腔,产生流动变形,获得型腔形状,保压冷却后顶出成塑料产品 4。 现代模 具设计与制造技术,涉及机械工程、信息与电子工程、冶金与材料工程、工程管理等学科专业范围。优化模具系统结构设计和型件的 使之趋于智能化,提高型件成形加工工艺和模具标准化水平,提高模具制造精度与质量,降低型件表面研磨、抛光作业量和制造周期;研究、应用针对各种类模具型件所采用的高性能、易切削的专用材料,以提高模具使用性能;为适应市场多样化和新产品试制,应用快速原型制造技术和快速制模技术,以快速制造成型冲模、塑料注射模或压铸模等,应当是未来 5 20年的模具生产技术的发展趋势。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 ,研究这一课题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5。 国内外的发展情况 目前, 术应用于模具的设计及制造,已成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在现代化设计与生产的条件下,模具行业将面临一次新的技术革命 6。 国外先进工业国家由于起步早和对模具 重视,先后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从而使模具 术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在冲模、锻模、挤压模、注射模和压铸模等方面都开发出了较成功的商品化软件。如法国达索(司开发的 国国家航 空及宇航局 (发的 国麦道 (司开发的 及美国参数技术公司开发的 称 )等7。 我国 术的开发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先后开发了精冲模、普通冲裁模、锻模和注射模等系统,但多数处于试用阶段。 模具加工设备中,数控机床比例还很小,模具制造精度低、制造周期长 8。目前国内模具行业的基本情况是,随着轻工业及汽车制造业的迅速发展,模具设计制造日渐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已形成一个行业。但是我国模具行业缺乏技术人员,存在品种少 制造周期长 供不应求的状况。一些大型 复杂的模具还不能自行制造,需要每年花几百万、上千万美元从国外进口,制约了工业的发展,所以在我国大力发展模具行业势在必行 9。 为了提高模具企业的设计水平和加工能力。中国模具协会向全国模具行业推荐适合于模具企业用的 统。但国内优秀的 有少数适合模具行业应用。而国外购买的虽有强大的三维曲面造型能力 强大的计算机辅助制造能力 价格昂贵,一般企业难以支持 10。 课题的研究内容、要求、目的及意义 课题的研究内容 塑料件在各行各业及日常生活中使用越来越多,塑料模具的设计制造的社会需求日益增长,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社会对具有三维 计能力的人才需求也日益增长。 斜齿轮形状不太复杂 ,通过此注射模设计,对学生进行模具设计、工艺设计的基本技能训练与培养,使学生基本掌握利用三维 件进行工程设计的方法,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工程设计的能力,适应社会需求。 课题的研究要求 ( 1) 根据 塑件图纸。,合理确定零件精度,利用三维 件进行 实体造型,生成工程图纸; ( 2)完成塑件注射模方案设计和设计计算 ; ( 3) 全部模具零件图、装配图纸设计。要求所有成型零件完成三维实体造型后生成工程图; ( 4) 模具制造工艺设计。要求完成各类零件工艺设计。 课题的研究目的 ( 1) 检验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将理论与实践结合。 ( 2) 步掌握进行模具设计的方法 将来走向工作岗位进行科技开发工作和撰写科研论文打下基础。 ( 3) 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 计算机运用能力。 究意义 ( 1) 对于模具的设计可以从选材到设计到成型有一个完整的了 解和初步的掌握。以进一步的熟练掌握 ( 2) 锻炼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为更好更快的适应工作作准备。 2 设计部分 件分析 下图是 斜齿轮 ,从该塑件的外观可以看出,此塑件的外轮廓具有止转作用,可以利用齿轮传动型芯的结构达到自动脱模。 图 2塑件图 绘制模具装配草图 模具装配图的设计从绘制装配图入手,根据塑件的具体情况,经过认真考虑、比较、初步确定出各部分的结构情况,最大限度地满足塑件的技术要求和模具的合理工艺性。初步决定选用 250 315 模架 表 250 315 模架的基本数据 模具总厚度 /50+A+B+C 模板 A/40 模板 B/35 模板 C/95 料材料的成型特性 熔 点: 210 - 220 C 分解温度: 300 C 闪 点: 400 C 自燃温度: 450 C 物 态: 固体颗粒 臭 味: 无 毒 性: 无 循环利用: 可以 最终处理: 土壤 (无害工业废品 ) 灭火剂: 可用各种灭火剂 (水,泡沫,粉剂, ) 运 输: 非危险品,适用各种运输工具 欧共体标准:非危险品 熔 点: 250 分解温度: 350 C 闪 点: 400 C 自燃温度: 450 C 物 态: 固体颗粒 臭 味: 无 毒 性: 无 循环利用: 可以 最终处理: 土壤 (无害工业废品 ) 灭 火剂 : 可用各种灭火剂 (水,泡沫,粉剂, ) 运 输: 非危险品,适用各种运输工具 欧共体标准: 非危险品 聚酰胺玻纤增强材料可根据产品的特性要求添加玻纤含量在 5范围,这类材料具有很好的强度、耐热性能、优良的抗冲击性能、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及低翘曲性等。为了满足在工业品方面的使用要求,增强聚酰胺材料应具备以下要求: 1 1) 良的刚性和耐热性的结合 2) 美的表面外观,能够适用于复杂的结构成型,并帮助设计开发者开发新造型产品 3). 良好的加工性,优异的流动性及热稳定性使材料加工条件更为宽松,使注塑件微型化 4). 极高的热稳定性,能在高达 270度的波峰焊锡中不挂锡; 备的选择 件的体积 根据 3D 软件测量得单个塑件的体积为 假设采用的是 50卧式注塑机,理论注射量为 40 3锁模力为 250 ( a) 根据锁模力确定型腔的数目 : 11 其中 : 锁模力为 F(N );型腔压力为 p(;每个塑件的投影面积为 )( 21 浇注系统的投影面积为 )( 22 已知锁模力为 250型腔压力为 25 或 30 通过计算得 : 2221 8263014.3 假设浇注系统的投影面积和塑件投影面积相等即 : 21 则 : 2 8 2 62 8 2 625102 5 0 3 n =2 (b)根据最大注射量确定型腔数目 : 128.0 其中 : 最大注射量为 )( 3单个塑件的 体积 为 )( 31 浇注系统的 体积 为 )( 32 已知最大注射量为 40 3假设浇注系统体积 为塑件 的 单个塑件 体积 为: 31 则 : n =以, 现决定采用一模两腔。 采用 50 卧式注塑机 11。 表 250 卧式注塑机参数 理论注射量 3/40 螺杆(柱塞)直径 30 注射压力 200 注射速率 )/( 50 塑化能力 )/( 20 螺杆转速 (r 0 200 锁模力 250 拉杆内间距 250 250 模板行程 230 最大模具厚度 220 最小模具厚度 130 定位孔直径 55 喷嘴球半径 10 模力的校核 锁模力为注射机锁模装置用于夹紧模具的力。所选注射机的锁模力必须大于由于高压熔体注入模腔而产生的胀模力,此胀模力等于塑件和流道系统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与型腔压力的乘积。 即: 1000式中 : F 锁模力, p 型腔压力, A 塑件及流道系统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 2 已知型腔压力为 25或 30浇注系统的投影面积为 1倍的塑件投影面积;塑件及流道系统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为 : 2 式中 : S 流道系统在分型 面上的投影面积, 2n 模腔数 则 : A 2 (60/2)+4 30=5772 2即 : p A/1000 30 5772/1000 =250所以锁模力符合要求 模行程的校核 开模取出塑件所需的开模距离必须小于注塑机的最大开模行程。对于液压 最大开模行程由注塑机曲肘机构的最大行程决定,与模具厚度无关12。 单分型面注射模,其开模行程按下式校核 : 21 5 10) 式中 : S 注塑机的最大开模行程 (移动模板台面行程 ), 塑件脱出距离, 包括流道凝料在内的塑件高度, 已知 : 0 5所以 2+(5 10)=10+65+(5 10) 85又由于 50 卧式注塑机的模板行程为 23085230所以开模行程也符合要求 。 注系统的设计 流道的设计 ( 1)形状:圆锥形; ( 2)锥角: ( 3)内壁的粗糙度为 ( 4)主流道大端呈圆角, r=1 ( 5)喷嘴球的半径 r=10则凹坑的球面半径 R=12 ( 6)凹坑深度: 3喷嘴孔径 d=小端直径 D=4大端直径为 8 ( 7)主流道长度取 65 设计见图: 图 2浇 口套 流道的设计 采用半圆形截面流道。因为塑料熔体在流道中流动时,表面冷凝冻结,起绝热的作用,熔体仅在流道中心流动,因此分流道的理想状态应是其中心线与浇口的中心线位于 同一直线上,而半圆形截面可以满足 13。 分流道的长度取决于模具型腔的总体布置方案和浇口的 位置,从输送熔体时的减少压力损失和热量损失及减少浇道凝料的要求出发,应力求缩短。 对于壁厚小于 3质量在 200g 以下的塑件可用公式 : 式中: W 流经分流道的塑料量, g L 分流道长度, D 分流道直径, 为 4其中 : n 为型腔数目 m 为塑件质量, g 得出 : L= D= 取分流道的长度为 30分流道的布置取决于型腔的布局,两者相互影响。分流道的布置形式有平衡式和非平衡式两种。此设计中我采 用的是平衡式布置。平衡式布置可以使各型腔同时均衡的进料,从而保证了各型腔成型出来的塑件在强度 重量上的一致性。 料穴的设计 本设计中对于冷料穴的选择是按照设计的目的来选择的。由于此设计的目的是要实现自动脱模。所以选择如下图的冷料穴,当主流道凝料被脱出时,塑件和流道凝料 可以自动脱出,易实现自动化操。 图 2冷料穴 计所用的浇口形式 浇口是连接分流道和型腔的一段细短的通道,是浇注系统的关键部分。浇口的主要作用有两个:一是塑料熔体流经的通道;二是浇口的适 时凝固可控制保压时间 14。 见下图: 图 2矩形浇口 型面的设计 打开模具取出塑件或浇注系统凝料的面叫做分型面。分型面一般设在塑件断面尺寸最大处,在此次设计中采用的是单个分型面,并且是微阶梯式的。把型芯和型腔设在动模一边,开模后塑件留在动模,有利于塑件的脱模。 具体的形式见 下图: 图 2分型面 气槽的设计 由于此次设计的模具属小型模具,可以用分型面来排气。 型零部件的设计和计算 型零部件的设计 构成模具型腔的零件统称为成型零件,主要包括凹模 、 凸模 、 型芯 、 镶块 、 各种成型杆和成型环。 型腔是直接和高温高压的塑件相接触,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制件质 量,要求它有足够的强度 、 刚度 、 硬度 、 耐磨性,以承受塑件的挤压力和料流的摩擦力,有足够的精度和适当的表面粗糙度(一般 下),保证塑件制品表面的光洁美观和容易脱模 15。 凹模采用整体式,将型腔做在动模板中。 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计算 ( 1)平均收缩率计算型腔尺寸 聚丙烯的收缩率一般为 1% 3%,从而得出聚丙烯的平均收缩率为 2%。 ( a) 径向尺寸 聚丙烯的一般精度等级为 6级。同时得出塑料制件的尺寸公差。 又由于塑件的外径 D=所以查表得 =照平均收缩率计算凹模径向尺寸公式 : 431 式中 : 凹模的径向尺寸, 塑料的平均收缩率, % 塑件径向公称尺寸, 塑件公差值, z 凹模制造公差, 已知 : =所以 z= /3= (1+3/4 ( b) 深度尺寸 聚丙烯的一般精度等级为 6级。同时得出塑料制件的尺寸公差。 又由于塑件的深度尺寸 所以查表得 =按照平均收缩率计算凹模深度尺寸公式 : 321 式中 : 凹模的深度尺寸, 塑料的平均收缩率, % 塑件高度公称尺寸, 塑件公差值, z 凹模深度制造公差, 已知 : =所以 z= /3=(1+ ( 2)按平均收缩率 计算组合型芯尺寸 (a)径向尺寸 聚丙烯的一般精度等级为 6级。同时得出塑料制件的尺寸公差。又由于塑件的内径尺寸 d=所以查表得 =照平均收缩率计算型芯径向尺寸公式 431 式中 : 组合型芯的径向尺寸, 塑料的平均收缩率, % 塑件径向公称尺寸, 塑件公差值, z 组合型芯制造公差, 已知 : = 所以 z= /3= (b)高度尺寸 聚丙烯的一般精度等级为 6级。同时得出塑料制件的尺寸公差。 又由于塑件的深度尺寸 所以查表得 =按照平均收缩率计算组合型芯高度尺寸公式 : 0321式中 : 组合型芯高度尺寸, 塑料的平均收缩率, % 塑件孔深度公称尺寸, 塑件公差值, z 组合型芯高度制造公差, 已知 : =所以 z= /3= 腔壁厚计算 模具的型腔将受到高压的作用,因此模具型腔应该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强度不足将导致塑性变形,甚至开裂。刚度不足将导致弹性变形,导致型腔向外膨胀,产生溢料 间隙。 在本次设计中采用整体式型腔,壁厚显然达到要求 ( a) 按刚度校核侧壁的厚度 式中 : E 模具材料的弹性模量, 刚为 105p 型腔压力, 前面所知为 25或 30 刚度条件,即允许变形量, 聚丙烯的 值允许范围为 h 型腔深度尺寸, 所以 : ( b) 按强度校核侧壁的厚度 12 式中 r 型腔径向半径, p 型腔压力, 前面所知为 25或 30 模具材料的许用应力, 知为 160 所以 : 而型腔壁厚最薄为 15可见达到要求。 模导向机构的设计 型零件的导向及定位 模具在进行装配和调模试机时,保证动 向零件要承受一定的侧向力,起导向和定向的作用。当模具牢靠装在注射机上后,模具在注射成型过程中,如果模具上无精定位装置,动 果模具有精确定位装置,动 因为此次设计的模具是小型模具,所以用四个直径相同且对称分布的导柱,导柱设在动模。各导柱 则将影响合模的准确性,甚至损坏导向零件。在合模时要使导向零件先接触,避免凸模先进入型腔,导致成型零件损坏。所以导柱长度必须比凸模断面高出 6 8导柱固定部分按 H7/渡配合。导柱滑动部分按 H6/柱工作部分的表面粗糙度为 下图为导柱 图 2导柱 图 2导套 度调节系统的设计和计算 却系统的设计 模具的温度直接影响到塑件的成型质量和生产效率。所以模具上需要添加温度调节系统以达到理想的温度要求。热塑性塑料在注射成型后,必须对模具进行有效的冷却,使熔融的塑料的热量尽快传给模具,以便使塑件可靠冷却定型并可迅速脱模。提高塑件定型质量和生产效率。 因为水的热容量大,传热系数大,成本低,且低于室温的水容易取得,所以冷却水普遍使用。用水冷却即在模具型腔周围或型腔内开设冷却水通道,利用循环水将热量带走。 冷却装置的设计要考虑以下几点: ( 1) 保证塑件收缩均匀,维持模具热平衡。 ( 2) 冷却水孔的数量越多,孔径越大,对塑件冷却也就越均匀。 ( 3) 水孔与型腔表面各处最好有相同的距离,即水孔的排列与型腔形状尽量吻合。 ( 4) 浇口出要加强冷却。一般熔融塑料填充型腔时,浇口附近温度最高,距浇口越远温度越低。因此浇口附近应加强冷却,通冷却水,而在温度较低的外側只需通过经热交换后的温水即可。 ( 5) 降低入水与出水的温度。可通过改变冷却孔道排列的形式。 ( 6) 要结合塑料的特性和塑件的结构,合理考虑冷却水通道的排列形式。如塑件的收缩率,壁厚等。 ( 7) 冷却水通道要避免接近塑件的熔接痕部位,冷却通道的密封性要好,冷却通道的进口与出口接头尽量不要高出模具外表面。 在本次设计中我采用的是简单流道式,即通过在模具上直接打孔,并通以冷却水而进行冷却,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我采用的是通过软管在模外连接冷却水路。见下图: 图 2冷却水通道 具冷却时间的计算 塑件在模内的冷却时间通常是指塑料熔体从充满型腔时起到开模取出塑件时为止。 聚丙烯塑料制件的最大壁厚中心层达到凝固点时所需的冷却时间的经验公式: 34 9 式中 : 塑料的初始成型温度, 模具温度, R 塑件的半径, 聚丙烯的塑料温度 160,模具温度 40。 却参数的计算 每秒钟注射次数为 : N=1/t 秒钟注入塑料量 : M=N m=56=(g 单位时间内注入模具的塑料熔体的质量 : G=3600 10( 塑料成型时在模具内释放的热 含 量 : i= 又因为 冷却水的比热容为 1932 ;密度为 =10 )/( 3 所以模具冷却时所需冷却水的体积流量为 : m i 取冷却水体积流量为 : m (5 m 得 D=8冷却水最低流速为 ( 冷却水孔总传热面积为 : 冷却水孔长 =14200/(8)= 2 模具装配图与三维图 总 结 通过本次毕业设计,对我在大学阶段所学习的模具设计方面的知识做了一个很好的总结和巩固,也对平时所学习的比较零散的知识做到了系统化的运用。也发现了自己在学科内的某些方面知识的欠缺,做到了很好的复习和理解通过本次设计,对模具的设计和加工有了一个比较系统 时也遇到了很多问题。 设计中用到了大量专业知识,例如机械设计 聚合物材料 塑料成型模具 公差与配合等学科。通过在设计中查阅和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斜齿轮注塑模具设计【三维PROE】【全套CAD图纸和论文】【原创注塑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1944373.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