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松滋刘家场地区 综合地质实习报告的编写方法,内容提要,二、封面、前言,一、注意事项,三、报告提纲,注 意 事 项,地形图手图(野外用的图):各班单独统一上交(回校前交)。 档案袋要求:民族一栏改为:班级(班级之后序号) 档案袋目录:要求认真填写:(图叠成A4大小放进档案袋中) 1.附图1-XXX沉积相柱状图(1:500), 1份 2.附图2-XXX实测剖面图(1:500?),1份 3.附图3-XXX信手剖面图(1:500?),1份 4.附图4-刘家场地区地形地质图(1:25000)(就是清图),1份 5.附图5-刘家场地区地质图(1:25000),1份 6.附图6-刘家场背斜构造A-B、C-D剖面图(1:25000),1份 7.刘家场综合地质实习野外记录本,2(3)本 8.刘家场地区综合地质实习报告(XX页),3本,注 意 事 项,报告完成后:收齐后与地层老师联系,草稿本也要交,班长注意检查班级序号,捆好上交,李艺斌、何幼斌,罗顺社,王方平,彭德堂,李世雄,实习报告写作的重要性,写报告是将来工作的重要部分 实习报告是对实习中所见到的各种地质现象加以综合、分析和概括,用逻辑化的书面语言表达出实习主要成果认识的报告。 编写报告是综合地质思维训练的重要环节。 报告要求以野外收集的地质素材为依据,有鲜明的主题,充分的依据、严谨的逻辑性,要求简明扼要,图文并茂。 对于野外依据不是很充分的内容,可以适当参考前人已经发表的论文等成果,但要标注参考文献于文中。,二、封面、前言,一、注意事项,三、报告提纲,封 面,题目:湖北松滋刘家场地区综合地质实习报告 空 两 行 姓名: 班级: 序号: 指导教师:至少2名 日期:推后一周日期,目 录,目录要求:编到“节”,要页码! 报告中的层次要求:一、(一)、1、(1)、 插图编号格式,例如:图2-3,表格:表3-5 报告篇幅:3本信纸,包括图文字 书写方式:钢笔、水性笔,插图用铅笔,前 言 p138,内容:实习地区的交通位置、行政区划和自然地理状况,区域地质概况,实习的主要任务,人员的组成及实习安排、时间等。 附图:实习区交通位置图。,二、封面、前言,一、注意事项,三、报告提纲,第一章 地 层,引言:重要性 第一节 寒武系 一、中寒武统,(一)覃家庙组 第二节 奥陶系 一、下奥陶统 (一)南津关组: : 第XX节 白垩系(二叠系、三叠系) 要 求:地层的划分,主要岩性和所含主要化石,各地层的厚度和上下接触关系等。附图:各时代地层信手剖面图、地层接触关系素描图。,第一节 岩石类型 一、碎屑岩类 (一)砾岩: (二)砂岩: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岩屑砂岩等 (三)粉砂岩 二、粘土岩类 (一)泥岩(二)页岩,第二章 沉 积 相,岩石描述格式:1.分布层位;2.特征(综合特征):颜色、成分、结构、构造、颗粒的大小分选磨圆情况;3.可能代表的环境。,三、碳酸盐岩类 (一)晶粒碳酸盐岩 1.泥晶-微晶碳酸盐岩:灰岩、白云岩 2.粉晶-粗晶碳酸盐岩:灰岩、白云岩 (二)颗粒碳酸盐岩 1.生屑碳酸盐岩;2.内碎屑碳酸盐岩;3.鲕粒碳酸盐岩;4.藻粒碳酸盐岩(主要为藻灰结核或核形石) (三)礁碳酸盐岩 1.礁白云岩:叠层石礁 2.礁灰岩:红花园组,第二章 沉 积 相,第二节 相标志 一、岩性标志 亮晶颗粒灰岩;礁碳酸盐岩;石英砂岩 二、沉积构造标志(沉积构造插图放在此内容中) (一)层面构造 (二)层理构造 (三)化学成因沉积构造,第二章 沉 积 相,沉积构造描述格式:1.分布层位;2.特征:层系、规模、形态等特征;3.可能代表的环境。,第二节 相标志 三、化石生态标志 实习区生物化石主要种类有:三叶虫、笔石、头足类、腕足类、海百合类、瓶筐石、古钵海绵、蓝绿藻、珊瑚、蜓类,双壳类等。 (一)底栖型:固着(含造礁)、游移 (二)游泳型:头足类(体管大小、气室大小与游泳能力) (三)漂游型:正笔石类,第二章 沉 积 相,第三节 沉积相分析 一、实习区沉积相类型,第二章 沉 积 相,二、重点层段沉积相分析 (一) 寒武系 (二)奥陶系 (三)志留系 写作思路与格式: 以组(段)为单位,以三种相标志为依据,进行沉积相分析,在野外记录本基础上进行完善,可以借助参考文献写作,但要把参考文献标注清楚! 一定要注意统一格式,不要盲目抄书。,第二章 沉 积 相,第一节 褶皱 一、主褶皱 核部位置,核部和翼部地层,两翼产状特点,轴向和枢扭起伏状况 ,插图(路线填图信手剖面图) 二、次级褶皱(适当参考实习指导书),第三章 地质构造,第二节 断裂 一、节理(适当参考实习指导书) 羽状张节理 二、断层 正断层、平移断层、逆断层(特征、判断依据、派生构造,插图),第三章 地质构造,第三节 构造形成机制分析(参考文献!) 一、褶皱的形成 形成机制及时间等分析 二、断层的形成 形成机制及时间等分析,第三章 地质构造,第一节 构造层的划分 以不整合作为划分依据 一、寒武纪()志留纪(S) 构造层 主要岩性组合特征总结 二、泥盆纪(D)-石炭纪(C)构造层 主要岩性组合特征总结 三、二叠纪(P)-三叠纪(T)构造层 主要岩性组合特征总结,第四章 地质发展史,第二节 地质发展简史(参考文献!) 一、寒武纪()志留纪(S) 发展史 二、泥盆纪(D)-石炭纪(C)发展史 三、二叠纪(P)-三叠纪(T)发展史 写作思路:地层单位总结各地层单位的主要岩性各组代表的环境环境变化(纵向上的)环境变化旋回(浅深浅)海平面变化旋回(上升下降)区域构造演化(升降旋回)。,第四章 地质发展史,第五章 第四纪地质与地貌,第一节 现代河流地质作用特征 一、河流类型; 二、边滩及河漫滩形成; 三、河流阶地形成及意义 第二节 地下水地质作用特征 一、溶洞形成机理;二、溶洞沉积物类型及形成机理;三、古神洞、新神洞的形成机理及意义,第六章 含油(矿)性分析,第一节 生油层分析 第二节 储集层分析 第三节 盖层分析 第四节 生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本科定向协议书
- 2025年四级试题真题及答案版
- 2025年广西高职单招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销售人员试题答案及解析
- 村街绿化协议书
- 杭州离婚协议书
- 果树转卖协议书
- 柜子维修协议书
- 2025年打字员中级工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重庆汽车专业应试题库及答案
- 金属非金属矿山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尾矿库
- 《胸部查体》课件
- 新能源发电与控制技术(第4版)课件:电力变换与控制技术基础知识
- 扬尘治理培训课件
- 社会救助政策培训
- 热电厂SCR脱硝精准喷氨技术的优化策略与实践研究
-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
- 2024年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招聘工作人员考试真题
- 《公司法》知识学习考试题库(共150题含答案)
- 铁路专用线框架涵工程施工方案
- 二零二五年度畜牧饲养产业政策支持合作协议4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