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九世界地理概况.docx_第1页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九世界地理概况.docx_第2页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九世界地理概况.docx_第3页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九世界地理概况.docx_第4页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九世界地理概况.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九) 世界地理概况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8北京西城区模拟)读图,回答13题。1图示两个大陆()A处于同一板块B相距将会越来越远 C边缘有深海沟D均有山脉贯通南北2卫星监测到撒哈拉沙漠沙尘不断向亚马孙平原输送,原因是()A赤道盛行上升气流B东北信风定向吹拂C副热带高压带控制D洋流自东向西流动3盛行风给加勒比海沿岸地区带来的影响是()A夏季的高温B冬季的寒潮C频发的沙尘D丰沛的水汽解析:1.B2.B3.D第1题,图中两个大陆主要为非洲、南美洲,对应的板块是非洲板块、美洲板块;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的边界为生长边界,向相反方向运动,两个大陆将会越来越远;非洲边缘无深海沟;非洲没有贯通南北的山脉。第2题,赤道盛行上升气流,副热带高压带盛行下沉气流,均为垂直方向的气流,与沙尘输送无关;东北信风从撒哈拉沙漠吹向亚马孙平原,定向吹拂使撒哈拉沙漠的沙尘输送至亚马孙平原;沙尘输送与洋流无关。第3题,读图可知,加勒比海常年受东北信风的影响,而东北信风从大西洋吹向加勒比海沿岸,会从大西洋带来丰沛的水汽。(2018武汉调研)2013年8月,中远集团“永盛”号货轮试水北极东北航道,这是中国商船首次尝试经由北极东北航道到达欧洲。此次试航迈出了中国商船取道北极东北航道的第一步,为未来中国商船大规模通行北极奠定了基础。如图为“永盛”号货轮航行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46题。4此次航行过程中()A甲乙段一直顺水B乙丙段常遇大雾C丙丁段可见极光D丁戊段布满浮冰5北极航道通航环境受到诸多自然因素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A洋流B潮汐C海雾D海冰6北极东北航道若能开通,对下列海上要道航运影响最大的是()A马六甲海峡B巴拿马运河C苏伊士运河D霍尔木兹海峡解析:4.B5.D6.C第4题,甲乙段要逆行于千岛寒流;丙丁段位于高纬度,但此时为极昼时期,不易看到极光;丁戊段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水温较高,且为夏季,浮冰很少见;夏季气温较高,太阳照射在北冰洋水面上,水汽容易蒸发而出现大雾,则乙丙段易出现大雾。第5题,北冰洋有常年不化的冰盖,其周围海面上分布有漂流的冰山和浮冰,对海运船只影响最大。第6题,依题意,北极东北航道开通,可大大缩短亚洲东部到欧洲西部的海运距离,则必然影响亚欧海上通道苏伊士运河。(2018山东日照二模)如图为北半球某大陆西岸某山地西坡各月降水量(单位:mm)随海拔分布图。据此完成78题。7该地降水量时空分布的特点是()A冬季多于夏季B随海拔升高降水量递减C夏季多于冬季D随海拔升高降水量递增8该地15月同一海拔上降水量变化的原因是()A西风带逐渐北移,影响增强B赤道低气压带逐渐南移,影响减弱C信风带逐渐南移,影响减弱D副热带高气压带逐渐北移,影响增强解析:7.A8.D第7题,判读本图时,在图中沿纵坐标某高度画水平线,沿横坐标中某月份画垂线,两条线的交点数值表示该海拔、该月份的降水量。由图可知,该地10月次年5月降水明显多于69月,又在北半球,故冬季多于夏季。第8题,该地位于北半球大陆西岸,图示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多,说明是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高控制而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影响而温和多雨。图示同一海拔上降水量15月份逐渐减少,结合地中海气候成因,可判断是由于副高北移,影响逐渐增强所致,故D正确。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地区,面积较大的人类密集区被称为人类大陆。世界上共有四个人类大陆。读世界人口分布的人类大陆图,回答911题。9图中未出现的人类大陆名称是()A欧洲B南亚C东亚和东南亚D北美东部10D处只形成了一个孤岛而没有形成人类大陆的原因是()D处深居内陆,环境承载力小,难以形成大面积人口稠密区D处地处沿海,寒流强大,高温干燥,人烟稀少D处利用高山冰川融水发展绿洲农业,形成人口稠密区D处高温多雨,环境承载力强,形成人口稠密的孤岛ABCD11有关图中A处人类大陆西部大洲人口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人口密度居各大洲之首老龄化问题严重城市化水平高,农村劳动力过剩死亡率较高城市化速度减缓,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传统型ABCD解析:9.D10.B11.C第9题,结合世界人口的分布状况及图示可以分别判断出,A西部大洲为欧洲,B为南亚,C为东亚和东南亚,D为亚欧大陆内部。故本图没有出现北美东部地区。第10题,据图可知,D处地处亚欧大陆内部,降水较少,不适宜人类居住,环境承载力小;但在有高山冰雪融水补给的绿洲地区,水源条件较好,适宜人类居住,故在图中只形成了一个孤岛。第11题,据图可知,A处人类大陆西部大洲为欧洲,其老年人口所占比重比其他大洲要高,死亡率较高;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青壮年所占比重较低,劳动力不足,人口再生产类型为现代型。二、综合题(共56分)12(2018四川成都一模)古代阿拉伯人把今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所在地区统称为马格里布地区。甲图为马格里布地区示意图,乙图为该地区瓦德市的气候资料统计图,下表为甲图中两城市各月平均日照时数表(单位:小时)。据此完成下列问题。(30分)月份1234567891011125.86.57.58.59.49.610.29.98.77.66.35.88.18.79.610.510.711.210.29.58.98.88.18.0(1)简述图中海峡的地理意义。(6分)(2)简述甲图中断层南、北两侧的主要地形类型,并分析该断层的成因。(8分)(3)比较甲图中两城市冬季日照时数的差异,并分析原因。(10分)(4)瓦德地区种植了大量的椰枣树,请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分析椰枣树的生长习性。(6分)解析:第(1)题,图示海峡为直布罗陀海峡,为欧洲和非洲分界线,大西洋进入地中海的门户。第(2)题,南侧等高线分布较稀疏且数值相对小(海拔大于500 m的为高原、200500 m为丘陵),北侧等高线分布较密集且数值相对大。断层的成因结合板块运动(该地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附近)。第(3)题,分析日照条件主要从纬度、天气状况、昼长、海拔等因素分析。注意只分析冬季。第(4)题,注意结合图示相应信息:气温高、降水少(多沙漠)、盐碱,分析可推断出作物耐热、耐旱、耐盐碱。答案:(1)欧洲和非洲分界线;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2)断层南侧以高原、丘陵为主,北侧以山地为主。位于板块交界处,岩层多挤压、断裂,并产生位移。(3)冬季地比地日照时数少。原因:地较地更靠近沿海,且处于迎风坡;冬季受西风影响更强,阴雨天气更多;地比地纬度高,冬季昼长更短;地比地海拔低,日出较晚。(4)当地总体年均温较高,说明其耐炎热;当地年降水量少(周边多沙漠分布),说明其耐干旱;当地有大量盐沼分布,说明其耐盐碱。13(2018西安模拟)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6分)材料一埃博拉病毒以首次爆发的非洲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埃博拉河(刚果河支流)命名,刚果仍是最近四次爆发源地。材料二2014年埃博拉病毒流行区及其附近地区略图。(1)描述图示区域城市分布特点,并说明其形成原因。(8分)(2)A、B两城市夏季降水较少的是_,并分析其降水较少的原因。(8分)(3)写出图中 K 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理由。(6分)(4)根据材料推测埃博拉病毒易爆发和流行地区的气候环境特点。(4分)解析:第(1)题,从图中信息看,图示区域为刚果河流域,属于热带地区,热带森林植被茂密,人口分布较少,城市多分布于沿海平原和沿河平原。第(2)题,图中A、B两城市相比,B城市沿岸受离岸寒流影响且夏季为西南风,几乎与海岸线平行,受地形影响小,因此降水较少。第(3)题,K区域为刚果盆地,可由图中的向心状水系特征判断。第(4)题,分析埃博拉病毒流行地区的气候特征应主要抓住热带这一关键信息。答案:(1)城市主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