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生物复习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第5课生态工程高效演练创新预测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2019届高考生物复习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第5课生态工程高效演练创新预测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2019届高考生物复习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第5课生态工程高效演练创新预测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课 生态工程高效演练创新预测预测点1.生态工程的原理1.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更要注重生态文明的建设,下图是利用人工湿地形成藻菌共生的污水净化系统净化生活污水的原理简图。请据图回答:(1)人工湿地中的芦苇属于挺水植物,绿藻属于浮游植物,黑藻属于沉水植物,这一现象体现了群落具有_结构。该人工湿地的建立主要体现的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有_和_。(2)该人工湿地中的芦苇、藻类等植物生长迅速,其主要原因是_。(3)输入人工湿地的能量为_。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_作用是净化污水的重要途径,为了提高其效率,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_。(4)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实地调查了该人工湿地后,在大力赞赏利用湿地对生活污水进行净化处理的同时,还向相关部门提出了应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的控制这一合理的建议,其依据的生态学理由是_。【解析】(1)不同的生物生活在不同的水层,这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人工湿地的建立需要考虑引进合适的生物类群,以促进污水的处理,体现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2)人工湿地中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大量的氮、磷和CO2,被人工湿地中的芦苇、藻类等植物吸收,使其迅速生长。(3)输入人工湿地的能量有各种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和生活污水中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湿地中的细菌、真菌多数为需氧型微生物,为提高其分解效率,可向水体中通入一定量的空气。(4)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实地调查了该人工湿地后,在大力赞赏利用湿地对生活污水进行净化处理的同时,还向相关部门提出了应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的控制这一合理的建议,其依据的生态学理由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答案:(1)垂直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2)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氮、磷等矿质养料和光合作用所需的CO2(3)各种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和生活污水中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分解向水体中适当通入空气(4)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预测点2.生态系统原理的应用2.如图是某农村综合发展生态工程建立生态农业的案例,据图回答:(1)生态农业是指_。该生态农业建立所依据的生态学基本理论是_ _。该图中蘑菇和蚯蚓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填写组成成分)。(2)该生态农业建设中既要考虑当地的生产生活特点,还要提高当地的经济收入,因此其依据的主要生态工程基本原理有_、_和_。(3)该生态农业的优越性表现在_。(4)在“农作物猪农户”这条食物链中,若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产出50摩尔葡萄糖,农户从猪中获取的能量最多相当于_摩尔的葡萄糖。【解析】(1)生态农业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来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农业体系。生态系统中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是生态学的基本理论。(2)该生态农业建设中既要考虑当地的生产生活特点,还要提高当地的经济收入,因此其依据的主要生态工程基本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整体性原理和协调与平衡原理。(3)该生态农业中各种农产品的生产互相协调,互惠互利,实现了能量和物质的多级利用。(4)能量和物质在食物链中传递按10%20%的效率逐级递减,农户从猪中获取的能量最多相当于5020%20%=2摩尔的葡萄糖。答案:(1)运用生态学原理,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来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农业体系生态系统中能量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