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学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doc_第1页
药用植物学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doc_第2页
药用植物学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doc_第3页
药用植物学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doc_第4页
药用植物学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药用植物学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刘毅 杨兰 王允 万德光 李标【摘要】 药用植物学是中药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药用植物学的课程建设通过实验与实习环节的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条件的完善、教学质量的提高,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关键词】 药用植物学 课程建设 教学质量 教学改革Abstract:Pharmaceutical Botany is one of the required and main courses in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peciality. Course construction of Pharmaceutical Botany has achieved noteworthy results in improving practice and experiment conditions, teaching staff cultivation, textbook editing,adoption of modern teaching facilities; thus improving teaching quality and resultsKey words: Pharmaceutical Botany; Course construction; Teaching quality; Educational reform 药用植物学是中药学各专业的主干课程,涉及植物的形态学、分类学、解剖学、植物化学成分及其与植物亲缘关系的相关性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也是学习中药资源学、中药栽培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等后续课程的基础1。在重庆邮电大学,该课程还涉及生物技术、生物信息、生物医学工程、制药工程等专业的广大学生,由于该课程的受益面广,其课程建设直接影响生物信息学院各个专业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从2002年开始,我们进行了药用植物学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课程组成员在实验室建设、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质量提高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1 实验与实习环节的建设 药用植物学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验与实习环节的建设是课程建设的基础,需要花大量投入和大量精力才能完成。为此,学校给予该课程大力的支持。1.1 建立了野外实习教学基地药用植物学野外教学实习环节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2。我院药用植物野外教学实习基地选择药用植物非常丰富的金佛山,交通、生活均十分方便。我们与重庆(南川)药用植物栽培研究所合作,从学生的住、食、学习环境到野外实习路线均进行了细致而周密的改进,建立了固定的适合教学的住宿地点,安排了压制标本的场所,开辟了十多条药用植物丰富、交通方便、游客稀少的野外教学路线。编写了实习教材,探出适合教学的十余条野外实习路线,整理出金佛山药用植物名录。在野外实习教学中,老师与学生同住、同食、同工作,把教书和育人融为一体,培养了实践能力很强的学生。1.2 初步建立了药用植物园由于重庆邮电大学没有药用植物园,严重地影响了药用植物学实践教学环节。2003年开始,我们利用学校的资助,在学校建起一座很小的药用植物园,目前已采集并成功栽培了200多种药用植物,为药用植物实践教学创造了条件。1.3 建立了药用植物实验室2003年以来,我们利用学校的资助,建立了药用植物实验室,在原有的中药学实验设备的基础上,经过充实、扩建,购置了切片机、光照培养箱、显微镜等实验仪器、建成了药用植物实验室。药用植物实验室的建成为该课程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场地。1.4 加强合作,资源共享重庆市中药研究院拥有全国最大的药用植物标本馆和众多的药材标本。我们聘请了多名重庆市中药研究院的中药专家讲学,并与其标本馆、药用植物园建立了密切的关系,使学生能免费参观其标本馆和药用植物园,弥补了我院药用植物标本的不足。2 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的建设课程建设的关键。为了建好该课程,我们从师资的结构、配置、人员的组成和师资队伍的培养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有较高教学水平和一定科研能力、年富力强的师资队伍。担任药用植物学理论和实验教学的教师7人,实验技术人员2人,教授2 人,副教授2 人,讲师3 人,高级职称占57 %,年龄分别为2844 岁。队伍中有博士1 人,在读博士3 人,硕士5人,其中获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1 人,学科负责人1人、责任教师2人。2.1 师资配置我院每年招收中药专业本科生60 人,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60 人,制药工程60 人,生物信息专业本科生60 人。中药学与生物技术专业均开设有药用植物学植物学课程。现有教师7 人,实验人员2 人,教师与学生比为127,实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142,师资配置达到国家要求。2.2 提高教师素质在课程建设中,学校派送了1名教师到美国康奈尔大学做访问学者,派送了3 名教师攻读博士;与此同时,还制定了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采取以老带新模式培养青年教师;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比赛、举办多种教学讲座等。通过以上举措,教师的业务水平得到了整体提高。3 教材建设3.1 选用合理教材根据专业特点,2001 年以来重庆邮电大学药用植物学课程一直使用姚振生主编的药用植物学(第5版)教材。该教材是国家“十五”规划教材,适应教学大纲并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并将植物科学的前沿成果写进了教材。所用教材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3.2 积极编写新教材鼓励教师参加教材和自编教材,以提高使用教材的质量。200610,刘毅参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特色校教材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纲要;200209,刘毅自编药用植物学实验;闫光凡、江怀仲等参加了中药资源学的编写工作。积极编写教学参考书 198802,刘毅参编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药材学,还参与编写了重庆市药用植物名录重庆中药志的编写工作;2002年,闫光凡参编了金盾出版社出版的实用中药材种植技术金佛山药用植物名录等教学参考书的编写,教学参考书的编写,提高了本课程的教学水平。4 加大教学科研投入,完善教学条件4.1 更新学生实验设备从2003 年来,新增实验仪器达44.5 万元,其中万元以上的仪器11 件。增加了学生用显微镜40台,增加了倒置显微镜、光照培养箱、冰冻切片机、自动包埋机等设备,新增的设备大大提高学生的实验效果。4.2 建成药用植物研究所 2003年,我们建成了药用植物研究所,实验仪器达200万元,包括高效液相色谱仪,蛋白分离纯化系统、PCL扩增仪等精密仪器,研究所的建立,提高了教师的研究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水平。2003年以来,本课程教师获得国家自然基金1项,省部级基金3项,获得校级项目多项。4.3 争取国家支持2006 年获得中央与地方共建中药实验室项目,为药用植物实验室的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支撑。5 多种措施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是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也是药用植物学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为此,我们做了多方面的努力,达到了很好的效果。5.1 制订计划、有的放矢我们制定了药用植物学教学大纲、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大纲、课程简介、授课计划等;担任本科生教学的每位教师均有教案,教案按照计划要求,目的明确,结构合理,条理清楚。5.2 更新教学内容,突出重点难点2002 年以来,我们根据国家规划教材的要求,结合西南地区药用植物的分布特点,在教学内容上不断更新,突出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补充重庆地区的常见药用植物和特有的珍稀植物,不断积累完善常见植物的数码形态图片,突出了课程的地区特色3。5.3 多种教学方法并用课堂教学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植物解剖图片、植物实物形态解剖照片增强了植物学教学的直观感。对不同的章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植物形态教学与实物标本相结合,植物解剖与显微实验相结合,植物分类与药用植物腊叶标本相结合4。5.4 作业与课外辅导任课教师认真批改作业和实验报告,学生全部独立完成实验报告。在课堂和实验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能按时辅导答疑。我们还积极开辟第2课堂,组织学生为校园植物挂牌,建立药用植物数据库等,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5.5 课堂与实习考试理论考试,根据学校教务处考试安排,集中印刷试卷,要求考生填写交卷张数并签写姓名,两名监考教师最后签写姓名和时间。考试前清理考场,宣布考场纪律。考试后,针对每套考题进行考试成绩分析和试题分析,并形成考试结果评价报告和试题评价说明。针对野外实习,我们安排了植物标本制作、药用植物认知,实习报告3部分考试,综合评定成绩。5.6 课堂教学督导教学质量由学校教学督导小组成员随堂听课、学生评教和生物信息学院督导小组成员随堂听课等3种方式综合督导、评价、管理。在来自20032006 年生物信息的有关药用植物植物学9 名教师的学生评教调查中,学生评价平均分分别为92.58 分,91.59 分,93.64 分(满分100 分),在明确进行满意、较满意、不满意综合评价的调查表中,满意率为100 %。6 教学改革与研究成果从20022006 年,通过近4 年的课程建设,药用植物学获得重庆邮电大学重点课程立项,发表科研论文34 篇,发表教研论文6篇,参编出版教材1 部,该课程主讲教师2006 年获得重庆邮电大学生物信息学院教学比赛第1名。主持国家基金1 项,主持省部级基金3 项,主持中央地方共建项目1 项,主持校级教学科研项目5 项。该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简介、授课计划、教案、多媒体课件等均上了学校网站。通过对药用植物学的课程建设,巩固了专业基础知识、促进了素质教育的提高、强化了创新型药学人才的培养、更加适应高等中医药教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