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层住宅核心筒的设计及探讨,2010.09,研究对象,板式中高层,高层住宅 (7-11F) 板式高层住宅 (12-18F) 18层以上塔式住宅,开敞楼梯间(一部) 封闭楼梯间(一部) 防烟楼梯间(两部),一部电梯 至少两部电梯(其中一部为消防电梯),层数:,(7-9层中高层住宅,10层及以上高层住宅),研究对象,为方便研究,使不同形态的交通空间具有可比性,楼梯,电梯井, 层高统一取低限值加一比较。 楼梯尺寸:开间2600mm,进深5100mm (开敞楼梯间一部) 层高:2800mm (共16步) 电梯井轴线尺寸:2100(宽)X2200(深),以日立电梯,载重800kg,速度 为1.5m/s,井道尺寸1850(宽)X2000(深)为例 (乘客电梯一部),比较研究,对面式,左右式,错位式,(7-11F),上下式,垂直式,比较研究,对面式,面积,交通空间面积2022平方米,采光和通风性,楼梯,电梯均能直接采光, 比较明亮 通风性较好,入户门位置,入户门相对固定,只能开在 纵墙上 入户后可利用套型的交通走 道形成空间过渡 入户门易出现正对套型卫生 间门的情况,应注意避让,管井位置,靠两侧纵墙设置,检修空间和楼梯有一定冲 突,检修时较不方便 突出的管井对户型布局有一定影响 美观性较差,比较研究,对面式,实例,空间形态分析,楼梯休息平台、电梯等候和管井检修共 用一个空间,交通空间集中,争取了进深, 节约了面宽 公共空间集中,面积小,易造成使用干 扰 电梯噪音对相邻南侧房间有一定的干扰 对户型北侧明餐明卫的设置有利,综合评价,适用于经济型住宅,最为常用的布局形式 公用面积,面宽小 功能布局紧凑,对行为有一定的干扰 采光通风好,比较研究,左右式,面积,交通空间面积2628平方米,采光和通风性,楼梯间直接采光,比较明亮 候梯空间间接采光,效果相对 较差,入户门位置,入户门设置灵活,在纵横墙均 可设置,与管井位置互换 入户门向南开启时易形成玄 关空间,较纵墙开门减少了两 厅中部空间,缩短进深,管井位置,管井位置布置比较灵活, 在纵横墙上均可布置 检修空间较大,比较研究,左右式,实例,空间形态分析,楼梯、电梯有各自的等候空间,功能分区 较为清晰 入户门远离电梯和楼梯间,干扰少 入户门向南侧开启时更有利于套型布置 适用于南侧大面宽或三开间以上的舒适 型套型,综合评价,适用于舒适型住宅 公用面积,面宽大 功能清晰,干扰少 采光通风较好,比较研究,错位式,面积,交通空间面积2022平方米,采光和通风性,楼梯,电梯,入户空间均能直 接采光,比较明亮 平均采光,通风性较好,入户门位置,入户门位置相对固定 入户后易形成玄关空间 户门过近,容易产生干扰,管井位置,管井靠一侧设计 检修空间大小合理,比较研究,错位式,空间形态分析,楼梯,电梯间,入户空间及检修空间合 为一体 电梯间设于中部,节约了北部的面宽 电梯噪音对电梯所在一侧的户型影响较 大 公共空间集中,面积小,容易造成使用 干扰,综合评价,适用于经济型住宅 公用面积,面宽小 功能使用有一定交叉,易形成干扰 采光通风较好,实例,比较研究,上下式,面积,交通空间面积2932平方米,采光和通风性,楼梯间直接采光 侯梯空间虽为间接采光,但采 光效果尚可 入户门处较暗 通风性较好,入户门位置,入户门设置灵活,位置较多 改变入户门的位置,便于设计 多样套型,管井位置,管井设置灵活,可在楼梯 平台,候梯空间对面设置 也可利用入户空间的一 面墙设置 检修空间较大,比较研究,上下式,空间形态分析,楼梯,电梯间,入户空间相对独立,功能 分区明确,使用互不干扰 对于一梯三户的套型平面也适用,综合评价,适用于舒适型住宅 公用面积,面宽大 功能布局清晰,公共空间互不干扰 采光通风较好,实例,比较研究,垂直式,面积,交通空间面积3638平方米,采光和通风性,楼梯,电梯空间均能直接采光 靠电梯一侧入户门处较暗 通风性较好,入户门位置,入户门设置有一定的灵活,可 与管井互换位置 靠电梯侧入户门过深,管井位置,管井设置灵活,可利用楼 梯平台,候梯空间对面位 置,也可利用入户空间处 的一面墙设置 检修空间较大,比较研究,垂直式,空间形态分析,楼梯,电梯间,入户空间相对独立,功能 分区明确,使用互不干扰 楼梯间可关闭,对消防相对有利 楼,电梯的上下布置充分利用进深,节约了 面宽 候梯厅直接采光,虽然增加了一定面宽,但提高了居住的舒适性,实例,综合评价,适用于高档住宅 公用面积大,面宽较节约 功能布局清晰,公共空间互不干扰 采光通风较好,舒适度较高,研究对象,设计中多以一梯三户和一梯四户为主.设置一梯两户时,可以保证舒 适性,但由于分摊的公共面积较大,经济性较差(适合高档住宅) 楼梯尺寸:开间2600mm,进深4800mm (封闭楼梯间一部) 层高:2800mm (共16步) 电梯井轴线尺寸:2100(宽)X2200(深),以日立电梯,载重800kg,速度 为1.5m/s,井道尺寸1850(宽)X2000(深)为例 (两部电梯其中一部消防梯),比较研究,左右式,对面式,错位式,交通空间面积37平方米 公共空间相对独立,干扰性小 入户空间有独立候梯空间 管井检修区域较大 调整管井位置,对于一梯三户 户型也适用,交通空间面积36.5平方米 公共空间集中,易造成干扰 入户门位置相对固定 管井检修口长度大,交通空间面积35平方米 公共空间集中,易造成干扰 入户门位置固定且易形成 干扰 管井检修面小,检修空间小,比较研究,左右式,对面式,错位式,比较研究,面积,交通空间面积39平方米,实例,比较研究,面积,交通空间面积42平方米,实例,比较研究,面积,交通空间面积45平方米,实例,比较研究,错位式,面积,交通空间面积38平方米,实例,比较研究,平行式,面积,交通空间面积44平方米,实例,比较研究,左右式,面积,交通空间面积40.8平方米,实例,研究对象,设计中多以两梯四户和两梯六户为主. 楼梯尺寸:开间2700mm/3300mm,进深7800mm /6800mm(防烟楼梯间两部) 层高:2900mm (共17步) 电梯井轴线尺寸:2300(宽)X2400(深),以日立电梯,载重1000kg,速度为1.5m/s,井道尺寸2100(宽)X2200(深)为例 (至少两部电梯其中一部消防梯),研究对象,(A类),(B类),(C类),楼梯.电梯的三种基本组合,垂直交通,水平交通,比较研究,A类竖向,A类横向,交通核建筑面积62.5平方米,候梯厅通过北侧走道可获得间接采光通风,为满足消防规范,南面两套户型入户前加 设防火门,导致入户空间稍显局促。,交通核建筑面积59.8平方米,候梯厅北侧被楼梯间阻挡,采光通风稍弱,套型入户前加设防火门,入户空间稍显局促,比较研究,B类竖向,B类横向,交通核建筑面积64.5平方米 北侧靠外窗,候梯厅自然采光和通 风良好,可设置一部景观电梯。 候梯厅独立设置,公共走道稍显瘦长。 交通核占面宽较窄。,交通核建筑面积62.0平方米 候梯厅采光通风较弱。 侧进套型户门直接开向前室,须做成乙级防火门。 两部电梯面对设置,又邻近北进套型户门, 候梯空间相对拥挤。,比较研究,交通核建筑面积67.6平方米 “U“形公共走道面积较为浪费。 候梯厅采光通风较弱。 入户位置选择较为自由,侧进套型户门 直接开向前室,须做成乙级防火门。,比较研究,交通核建筑面积63.5平方米 两个前室分开设置,满足全国防火规范 候梯厅采光通风好, 候梯厅独立设置,公共走道显瘦长,实例,比较研究,交通核建筑面积62.1平方米 两个前室分开设置,满足全国防火规范 候梯厅无采光通风 候梯厅独立设置,公共走道显瘦长 所占面宽大、进深窄,实例,比较研究,交通核建筑面积80.7平方米 北侧为疏散楼梯,候梯厅自 然采光通风较弱。,交通核建筑面积79.8平方米 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温差电器件制造工岗位操作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缩放排工异常处理考核试卷及答案
- 建筑方案设计平面布局图
- 游艇制作厂家施工方案
- 市政承台降水施工方案
- 校园防性侵安全教育方案
- 装修微信营销策划方案
- 罗平新年装修活动方案策划
- 建筑方案设计任务和内容
- 移动人工智能营销方案
- 第二章 临床康复工程学基础
- 《水生生物学桡足类》课件
- 《预算员培训二》课件
- 八年级劳动课下册教案
- 人工动静脉瘘狭窄查房
- 加药装置技术规范书2014.1.16
- 水利工程中挡土墙的选型与稳定性验算
- 四年级语文下册看拼音写词语-田字格
- 重庆出版社综合实践四年级上全册教案
- 《先进制造技术》课件(全套)
- 花瓣凸台四方型腔铣削加工-数控机床毕业论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