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健脾益肝汤治疗小儿厌食86例【摘要】 目的 观察健脾益肝汤加减治疗小儿厌食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6年8月至2008年8月收治的厌食患儿86例,以健脾益肝汤为基础方辨证加减,10 d后统计疗效。结果 显效83例(占96.5 %),有效2例(占2.3 %),无效1例(占1.2 %),总有效率为98.8 %。结论 应用健脾益肝汤治疗小儿厌食疗效显著。 【关键词】 小儿厌食;健脾益肝汤;临床观察小儿厌食症是以小儿长期食欲不振,甚则拒食为其主症的慢性食欲障碍性疾病,是常见的摄食行为异常。临床表现主要以较长时期食欲不振、厌恶进食为主,兼有形体偏瘦、面色少华、大便干稀不调、多食后脘腹作胀,部分患儿有血清锌、胃泌素含量降低等。发病率约为12 %34 %,各个年龄阶段都可发生,以16岁多见。近年来,由于独生子女增多、父母溺爱、多吃零食,此症逐年增多,而且城市儿童明显多于乡村儿童。患儿若长期厌食可导致营养不良、贫血、佝偻病及免疫力低下,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严重影响了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祖国医学对小儿厌食症早有认识,早在内经中就有“不欲食”“恶食”等记载。在病因病机方面,古时有“痰滞”“伤食”“病久胃虚”之说。王文兰主治医师从医30余年,师从已故名老中医梁俊臣先生,广读中医经典,接纳现代医学理论,对小儿厌食颇有见的。她在临床实践中以健脾益胃汤治疗小儿厌食闻名马鞍山市,获得“优秀中医专家”等荣誉。笔者有幸跟随学习,获益匪浅。现将王文兰老师运用健脾益肝汤治疗小儿厌食案例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86例患儿全部为2006年8月至2008年8月我院儿科门诊病例,其中男50例,女36例;年龄最小10月,最大8岁;病程最短月,最长1年。全部病例均以厌食为主诉前来就诊。 1.2 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普通高等院校中医类规划教材中医儿科学标准1:(1)长期食欲不振而无其他疾病者;(2)面色少华、形体消瘦,但精神尚可,活动如常;(3)有喂养不当史,如进食无定时定量、过食生冷甘甜之物、吃零食、偏食等。 2 治疗方法 健脾益肝汤方药组成:夏枯草6 g、菊花6 g、焦白术12 g、甘草5 g、焦山栀4 g、北沙参11 g、茯苓12 g、白芍6 g、石斛12 g、天花粉12 g、焦三仙各12 g、鸡内金10 g、山药10 g。阴虚内热者加青蒿6 g;胃脾气虚者加党参12 g。水煎2次混匀,约40 mL,分早晚2次服用,连服10剂。治疗10 d后统计疗效。 3 治疗效果 3.1 疗效标准(自拟) 显效:食欲明显增强,大便性质完全正常,舌红、苔薄白。有效:食欲有所恢复,大便正常。无效:仍有食欲不振,大便溏薄。 3.2 治疗效果 显效83例,占96.5 %;有效2例,占2.3 %;无效1例,占1.2 %。总有效率为98.8 %。 4 典型病例 案例1 汪某,女,3岁4月,2007年8月5日以“厌食1月余”就诊。患儿自入夏来食欲明显下降,食量明显减少。既往嗜食巧克力、炸鸡腿等食物。至当地医院进行西医治疗,服用多酶片及补锌制剂(剂量不详),效果不显,遂来我院就诊。刻下症见:纳食不思,饮食稍不慎则见大便溏泄,平时大便时有偏干,但每日均可解,面色少华,形体消瘦,精神尚可,舌质红、苔腻,脉细数。诊断:厌食症。此乃肝阴不足、脾胃失和所致。治以健脾益肝汤加减。方药:青蒿6 g、夏枯草6 g、菊花6 g、焦白术12 g、天花粉12 g、焦三仙各12 g、茯苓12 g、石斛12 g、山药10 g、甘草5 g。药进5剂后,患儿诸症大减,食欲增加。8剂后,纳食香甜,大便正常。10剂后诸症消失。 案例2许某, 男,7岁,2007年11月14日初诊。厌食2月余,不思饭食,强迫进食则恶心呕吐,面黄少华,形体日渐消瘦,性躁不悦,夜梦哭醒,舌红、苔薄黄,脉沉细小弦。诊断:厌食症。其原因为患儿入学后环境陌生,学习压力大,思虑伤脾,食欲减退。家长不谙病因,横加训斥,强迫进食,导致肝气郁结,木横侮土,胃失和降而拒食。故此病病机为肝失条达,肝胃不和。治拟疏肝解郁、理气养胃。处方:柴胡、赤芍、白芍、枳壳各6 g,白术、山药、茯苓各9 g,焦三仙各12 g,鸡内金6 g。同时嘱家长对待患儿宜和颜悦色,不强迫患儿进食,并以患儿平素喜爱食物诱导开胃。7剂后情绪好转,就餐时已能自动进食;12剂后痊愈。 5 讨论 王老师认为,小儿厌食症的发生与脾胃、胎禀、肝木有密切的联系。首先,营养过度,过食肥甘,滥用滋补,超过了患儿正常需求及承受能力,致使运化呆钝。其次,由于小儿平素禀赋不足,五脏皆虚,加之小儿喜食冷饮,损伤脾阳,导致纳运功能低下。再者,现今独生子女居多,平素多娇养,任性骄横,稍拂其意则嗔怒哭闹,怒躁久郁必克伐中土,也使受纳运化壅滞而致厌食。正如小儿卫生总微方论所言:“脾胃既已虚冷,饮食先已不化,辅食再稍失宜,即便乃成伤也。”因此,小儿厌食症虽与心、肝、脾胃、肺、肾等脏腑有关,但以脾胃为主。灵枢脉度篇云:“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不思纳谷,食而无味,其病在脾胃当属无疑。”幼幼新书谓:“脾者,脏也;胃者,腑也。脾胃二气合为表里,胃受谷而脾磨之,二气平调,则谷化而能食。”故厌食症的主要病机为脾胃失和。小儿因素体肝旺、娇养任性、环境改变、强迫进食、学习压力过大等因素,令肝气郁结,横逆犯胃克脾,气机逆乱则恶心烦躁易怒,纳运失常,影响正常饮食。因此治疗上需在调理脾胃的同时顾护肝阴,条达肝气。故王老师用健脾益肝汤调运脾胃、滋补肝阴、舒畅肝气。方中重用白术、山药补气健脾,本草汇言载:“白术乃扶植脾胃,散湿除痹,消食除痞之要药。脾虚不健,术能补之,胃虚不纳,术能助之。”现代药理研究认为,山药因其含有薯皂甙、甘露聚糖等,具有滋补助消化等作用,二药合用增加健脾作用;茯苓利水渗湿健脾;焦三仙助消化收敛;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涂料调配工综合考核试卷及答案
- 电机定子防氧化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森林树种改良与土壤改良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租赁业务员基础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育才三中七年级(下)开学英语试卷
- 新医科视域下口腔医学继续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现实困境与路径策略
- 药物制剂技术期末试题及答案
- 特种设备安全法及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使用规定知识试卷
- 绿化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 机械专业钳工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全国企业员工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90题)
- 2025年度融资租赁居间服务合同
- 《隐私保护技术》课件
- 花坛景观设计59课件讲解
- 大一开学新生的安全教育
- 2024天津市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书(官方范本)范文
- 浙江财经大学《统计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3年度新增学位授权审核分析报告
- 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安全防护预案
- 汽车维修质量管理及质量保证期制度
- 广州数控GSK 980TDc车床CNC使用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