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歧三联活菌辅助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oc_第1页
双歧三联活菌辅助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oc_第2页
双歧三联活菌辅助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oc_第3页
双歧三联活菌辅助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oc_第4页
双歧三联活菌辅助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双歧三联活菌辅助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 目的观察双歧三联活菌辅助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即单用柳氮磺胺吡啶(SASP)和治疗组双歧三联活菌联合SASP,各30例,疗程均为4周。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Sutherland疾病活动指数、肠镜分级、病理组织学分级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前后2组临床症状、Sutherland疾病活动指数、肠镜分级、病理组织学分级变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SASP加用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SASP,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结肠炎;溃疡性;柳氮磺胺吡啶;双歧三联活菌溃疡性结肠炎(UC)是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性反应性疾病,近年来的研究一致认为肠道菌群在UC发病中至关重要,感染性肠病可能改变了腔内菌群,从而导致UC的发病1。应用益生菌可有效改善症状,减轻肠黏膜的病理损害。本文旨在观察微生态制剂(双歧三联活菌)联合柳氮磺胺吡啶(SASP)治疗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1.1.1 入选标准 选择石嘴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住院的UC病人60例,均为活动期轻、中度病例,其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1572岁,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内镜及组织学检查确诊。UC诊断标准符合2007年济南第七次全国消化疾病学术会议“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2,临床严重程度评估参照Truelove和Witts UC分度,病情分期参照Sutherland疾病活动指数2。1.1.2 排除标准 对SASP过敏者;感染性肠炎患者;不能遵医嘱配合治疗者。1.2 治疗方法及疗程将确诊入选的病例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单用SASP(每次1g,每日4次口服);治疗组30例,双歧三联活菌联合SASP,口服双歧三联活菌(0.5g片-1,内蒙古双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S19980004。每次4片,每日2次)和SASP(每次1g,每日4次)。疗程4周,治疗过程中不使用抗生素。1.3 疗效观察指标及判断标准1.3.1 症状改善程度 用药期间记录症状变化,以治疗前及治疗4周末患者的腹痛、腹胀、黏液血便次数、血常规、大便常规为参数进行评估。疗效标准3:显效 临床症状消失,大便次数12次d-1,大便常规无红、白细胞;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大便次数24次d-1,粪便常规红细胞和白细胞少许;无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无改善。1.3.2 UC的Sutherland疾病活动指数2变化 疾病活动指数总分为各项分数之和,总分之和<2分为症状缓解;35分为轻度活动;610分为中度活动;1112分为重度活动。1.3.3 肠镜评价 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末进行肠镜检查并做活检及组织学检查。内镜下结肠病变的描述根据改进的Baron内镜下UC活动度分级标准来记录积分4:0分:0级为黏膜正常,1分:I级为黏膜充血,血管模糊,2分:II级为黏膜有接触性出血,3分:III级为黏膜有自发性出血,4分:级为黏膜可见大小不等的溃疡。治疗后比治疗前下降3个等级为完全缓解,下降2个等级为部分缓解,下降1个等级为无变化。1.3.4 病理组织学评价4 分为04级。0级:黏膜固有层无中性粒细胞浸润。I级:固有层有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II级:固有层有多量中性粒细胞浸润,累及50%以上隐窝。III级: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伴隐窝脓肿。级:固有层明显急性炎症伴溃疡形成。治疗后病理分级比治疗前下降,治疗后病理分级为0I级为完全缓解,治疗后病理分级比治疗前下降,治疗后病理分级为>1级为部分缓解,治疗前后无变化为无变化。1.4 药物不良反应评价记录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的任何不良反应及肝肾功能、血液系统损害等不良反应。1.5 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治疗4周末评价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 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肠镜复查结果比较 见表1。表1 治疗4周末两组肠镜复查结果比较(n,%)2.3 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组织学复查结果比较 见表2。表2 治疗4周末两组组织学复查结果比较(n,%)2.4 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Sutherland指数变化治疗4周末,对照组完全缓解14例(46.7%),部分缓解10例(30%),无变化6例(20%);治疗组完全缓解22例(73.3%),部分缓解8例(26.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 不良反应 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和并发症。3 讨论溃疡性结肠炎的传统治疗着眼于控制活动性炎症和调节免疫紊乱,常用的3种药物(水杨酸类、类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缓解率为80%左右。随着UC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微生态制剂在UC治疗中的作用得到肯定,微生态制剂双歧三联活菌是由长型双歧杆菌、保加利亚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组成,为健康人肠道正常菌群,可直接补充人体正常的生理菌群,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抑制并清除肠道中对人体具有潜在危害的菌群5。阻止致病菌定植和入侵6。本试验中双歧三联活菌联合SASP治疗轻、中度活动期UC患者,结果显示,联合应用在临床症状改善程度上优于单用SASP。说明微生态制剂具有修复受损肠黏膜,建立生物屏障,防止肠道疾病复发,维持肠道内菌群平衡,从而有恢复正常胃肠运动及减轻胃肠症状的作用7。在治疗前后Sutherland指数变化、肠镜分级及组织学分级评价方面,治疗组好于对照组,说明双歧三联活菌联合SASP治疗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SASP。证明双歧三联活菌对溃疡性结肠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是:1)双歧杆菌作为肠道内原籍菌,通过营养竞争、生物夺氧、产酸抑制和占位效应,拮抗致病菌的生长。2)口服双歧杆菌可提高IgA分泌,增加外周血细胞非特异性吞噬功能,增加肠道局部免疫力,降低内毒素血症8。本实验证实双歧三联活菌可有效缓解UC症状,改善和修复受损的肠黏膜,且有较好的安全性,可作为UC常规治疗的辅助治疗。【参考文献】 1 中国溃疡性结肠炎协作组. 溃疡性结肠炎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 中华消化杂志,2008,28:108-110.2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J. 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J. 中华消化杂志,2007,27:545-550.3 韩英,韩者艺,郭学刚,等. 奥沙拉嗪与SASP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对比观察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6,15:152-154.4 谭琰,邹开芳,杨天,等. 微生态制剂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观察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8,25:77-81.5 欧阳钦. 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与治疗研究的最新进展J. 中华消化杂志,2003,23:453-454.6 吴蓉,王侃,陈淑洁,等. 腹泻型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