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子宫肌瘤62例临床分析.doc_第1页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62例临床分析.doc_第2页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62例临床分析.doc_第3页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62例临床分析.doc_第4页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62例临床分析.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62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对妊娠、分娩、产后的影响及恰当的临床处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05年12月2009年12月共收治的62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2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中,胎位异常发生率达28.12%,早产发生率达10.42%,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者;分娩时宫缩乏力发病率增加达29.13%,剖宫产率达63.54%,并使产后恶露时间延长。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剥除术并不增加手术失血量,利于术后子宫缩复。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明显增加胎位异常、早产、宫缩乏力发病率,影响产后子宫恢复,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剥除术是安全可行和必要的。 【关键词】妊娠;子宫肌瘤 治疗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是较为常见的妊娠合并症,是产科常见的高危妊娠,其发生率约占妊娠的0.3%0.5%,占子宫肌瘤的0.5%1%1。由于肌瘤生长的大小、部位不同,可对妊娠、分娩及产褥期造成不同的影响,故处理是否合适直接关系到母婴健康。 本文收集了我院2005年12月2009年12月间住院分娩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病例6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分析剖宫产手术同时行肌瘤剥除术的可行性及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5年12月2009年12月我院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有62例,其发病率在就诊患者中为3.3%,与文献报道2的0.3%7.2%相符合,年龄在2345岁,初产妇47例,经产妇15例。 1.2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发现时间孕前发现9例,孕早期发现27/例,孕中晚期发现18例,术中发现8例。 1.3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类型及生长部位浆膜下肌瘤有12例,占19.35%;壁间肌瘤26例,占41.94%;粘膜下肌瘤6例,占9.68%;多发性肌瘤18例,占29.03%。其中子宫体部肌瘤36例,子宫下段肌瘤18例,宫颈肌瘤8例。 1.4分娩情况对在我院的62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正常阴道分娩者有36例,臀位牵引2例。剖宫产26例,手术指征中主要为胎位异常,前置胎盘等。总剖宫产率达41.94%。在26例剖宫产患者中,剖宫产手术同时行肌瘤剔除术者12例。手术平均出血量280mL,出血量400mL者5例,最多出血量达600mL,术中出血量较多者为宫角部肌瘤及直径>7cm的肌壁间肌瘤。 1.5手术时间与治疗方法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处理可根据肌瘤的大小、部位、患者的情况及有无并发症来决定分娩方式及手术时间。本组资料中有11例患者因腹痛就诊,临床诊断肌瘤红色样变,经保守治疗至孕足月后剖宫产。孕期行肌瘤手术3例,2例为肌瘤扭转,开腹行肌瘤摘除,1例为早期妊娠合并黏膜下肌瘤,经阴道行肌瘤蒂部套扎摘除均经术后安胎治疗至足月。 2结果 我院就诊的62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中,其中有12例患者在进行剖宫产手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术中选择合适的子宫切口,娩出胎儿后先行子宫缝合手术,再行肌瘤剥除术,过程均顺利,术中术后出血均不多,随诊在产后3个月行B超检查子宫创面愈合均良好。36例阴道分娩的患者中,产后出血者1例,原因为多发肌瘤影响子宫有效宫缩致使胎盘剥离面血窦不能及时关闭导致产后出血多,经对症治疗后好转。 3讨论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对妊娠及分娩、产后的影响: 3.1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诊断妊娠合并子宫肌瘤通常没有明显临床症状,超声诊断较准确,并可动态观察妊娠过程中子宫肌瘤的变化,是诊断子宫肌瘤的有效手段4。 3.2子宫肌瘤与妊娠及分娩的相互影响子宫肌瘤会使蜕膜部分发育不良,引起孕卵着床障碍,成为出血、流产、胎盘位置异常的原因;肌瘤过大,使胎儿活动受限可引起胎位异常及产道梗阻;另外肌瘤还可影响子宫收缩,产程延长,产后子宫出血等。在分娩时,子宫肌瘤使宫缩乏力发生率明显增加。我组资料的剖宫产率为41.94%,明显高于同期的19.61%的剖宫产率。妊娠对子宫肌瘤的影响随着妊娠子宫的增大,肌瘤位置亦发生相应的变化,激素的变化,引起子宫肌瘤组织水肿,平滑肌纤维肥大充血,淋巴管扩张,并可引起肌瘤红色样变等。 剖宫产手术同时是否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目前存在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不主张在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因为妊娠期子宫壁血供丰富,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后会增加产后出血或感染机会,产后肌瘤可缩小,降低手术风险和难度,故不主张在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5。 另一种观点认为:妊娠时,子宫肌瘤界限较清晰易分离,主张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剥除术,若不予核出子宫肌瘤,会影响子宫缩复,增加盆腔感染的机会6。 我院采取先剖宫产后剥除肌瘤的方法,剥除肌瘤前在其四周及基底部肌注缩宫素,选择合适的子宫切口,做纵行、弧形或梭形切口,深切入,钝剥离,逐个肌瘤剔除,尽可能1个切口切除多个子宫肌瘤,剥除肌瘤后为了关闭瘤腔可适当将切口两侧的子宫壁加以修剪,既可减少瘤腔的体积,又可防止缝合后子宫过度变形。但这种修剪必须适度,不能过多,以防缝合困难,或张力过大造成组织坏死,缝合及关闭死腔时,要顾及子宫的形体。一般用肠线或DEXON线,兜底、间断缝合,根据腔的深浅,分两层或三层,有的区域可增加几针,以消灭死腔,彻底止血。缝合至浆膜面,有时每个针眼都在出血,可用热盐水纱垫压迫,也可以用小针细线浅浅地8字缝合以止血。剖宫产术中发现很小的肌瘤且接近粘膜层可不予处理,术后随诊观察,有症状再对症处置。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时应由有经验的医师参加,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合理应用抗生素,减少产褥病率的发生。 此外,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妊娠率可达60%以上,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总的复发率只有30%。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剥除术避免了分娩后子宫肌瘤影响子宫复旧,减少了产后出血,降低了产褥病率的发生,减少二次手术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98. 2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第1版.北京: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