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八周半月考试题(惟义班).docx_第1页
江西省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八周半月考试题(惟义班).docx_第2页
江西省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八周半月考试题(惟义班).docx_第3页
江西省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八周半月考试题(惟义班).docx_第4页
江西省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八周半月考试题(惟义班).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八周半月考试题(惟义班)一选择题1某同学用形态和生理状况相似的某植物叶片下表皮细胞为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过程中相关细胞都保持生理活性,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实验组别abcdef蔗糖溶液浓度(g/mL)0.250.300.350.400.450.50实验前细胞长度/实验后细胞长度0.700.800.901.061.101.15A. 6组实验中,表皮细胞都能发生渗透作用,出现吸水或失水现象B. 随着蔗糖溶液浓度的提高,表皮细胞长度先增长再保持不变最后变短C. 实验后,c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大于b组D. 细胞在实验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0.350.40g/ml之间2下列关于膜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A. 膜蛋白在免疫过程中可起细胞标志物的作用B. 膜蛋白在膜中的分布与其有水溶性和脂溶性部分有关C. 线粒体外膜上的膜蛋白在转运葡萄糖时形状发生改变D. 有些光面内质网的膜蛋白可催化磷脂合成或酒精氧化3下列有关物质进出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 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说明了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B. 神经递质从突出前膜释放既不需要载体也不消耗能量C. 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从环境中摄取碘的过程消耗能量D. 细胞在失水与吸水过程中,水分子是双向运输的4神经元细胞中K+浓度高于细胞外,而Na+浓度低于细胞外。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K+运出神经元和Na+运出神经元均为需要载体蛋白协助的主动运输B. 温度和蛋白质抑制剂均影响神经元吸收K+的速率C. 用呼吸抑制剂处理神经元不影响Na+进出神经元的速率D. 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为需要载体蛋白协助的胞吐过程5如图曲线表示完全相同的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置在A、B溶液中,细胞失水量的变化情况。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细胞可以是根尖成熟区的细胞B. 若B溶液的浓度稍减小,则曲线中b点左移C. 用一定浓度的KN03溶液代替B溶液,可得到类似的结果D. ab段曲线表明细胞液浓度在逐渐增大6溶酶体内的pH般稳定在4.6左右。当pH升高时,溶酶体膜上与H+和Na+转运有关的蛋白V-ATPase和TPC等将发生相应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其最适pH均接近4.6B. pH为4.6时,TPC的活性受mTORCl蛋白的抑制C. TPC通道打开时,Na+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溶胶D. pH升高时,更多的H+以易化扩散方式进入溶酶体7仙人掌生长在高温、干旱的环境中,形成了一定的适应性特征。下图表示仙人掌在24小时内,光合作用和气孔导度(气孔导度表示气孔张开程度)的变化。据图分析,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夜间进行呼吸作用B. 白天蒸腾作用强,散失的水分多于夜间C. 白天可以进行光反应,但不能从外界吸收CO2D. 夜间同化二氧化碳,所以暗反应只在夜间进行8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能产生ATP和H。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ATP中的腺苷含有N元素和2个高能磷酸键B. ATP可以作为复制DNA分子的原料C. ATP和H都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终产物D. H是还原型辅酶和还原型辅酶的简化表示方式9下图表示环境因素对玉米光合速率的影响情况。据此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图中M点前限制玉米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B. 与b点相比,a点时细胞中的C3含量较多C. 与M点相比,b点时,细胞中的C5含量较低D. 图中信息显示,合理密植有利于提高玉米的光合速率10图为同学们用不同光照对菠菜处理一段时间后,进行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高B. 色素呈橙黄色,主要吸收蓝紫光C. 可看出色素的合成受外界因素的影响D. 胡萝卜素含量增加是植物适应环境的表现之一11将某水生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其有机物积累量的影响,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温度()10152025光照下CO2吸收量(mg/h)2.503.253.754.25黑暗中CO2释放量(mg/h)1.001.502.253.00根据该表数据分析,如果每天交替进行12 h光照、12 h黑暗,那么在哪种恒温条件下,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A. 10 B. 20 C. 15 D. 25 12对1980年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的实验及其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A. 实验中的水绵和细菌之间为寄生关系 B. 实验中两种生物共有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C. 该实验可证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D. 实验中的水绵和细菌都可进行有氧呼吸13如图表示光照下叶肉细胞中甲、乙两种细胞器间的气体交换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在黑暗环境中甲结构将停止其生理活动B. 甲、乙结构均能产生ATP,并都能用于各项生命活动C. 植物正常生长时,乙结构产生的O2全部被甲结构吸收D. 通过增施农家肥可以增加温室中的CO2浓度,促进乙的生理活动14下列关于硝化细菌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其细胞内没有叶绿素 B. 细胞内有线粒体C. 自身能合成有机物 D. 属自养型生物15下列各种反应分别在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基质、线粒体基质中完成的是A. 葡萄糖的分解、CO2的产生、C3的还原 B. 丙酮酸的分解、水的生成、氧的利用C. 蛋白酶的合成、C3的还原、CO2的固定 D. 葡萄糖的分解、CO2的固定、CO2的产生16植物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是通过测量光合作用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应(如O2的释放)来绘制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B. 类胡萝卜素在红光区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反应中ATP的合成C. 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CO2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D. 叶片在640-66nm波长光下释放O2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17下图是某植物在晴天和阴天两种自然条件下,相对光合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在ab对应时段,植物只进行细胞呼吸,呼吸速率逐渐增强B. 在hi对应时段,植物体内有机物含量迅速减少C. 在ij时段的变化可能与植物体内脱落酸的含量减少有关D. 植物长期处于jk时段的条件下,可以正常存活18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B. 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等育种方法不能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C. 水绵没有叶绿体,但也可以进行光合作用D. 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受光反应的制约,但光反应不受暗反应的制约19以测定的C0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结果如图甲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光照相同时间,在20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B. 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30相等C. 如果该植物原重X kg,置于暗处4h后重(X -l) kg,然后光照4h后重(X+2)kg,则总光合速率为3/4kgh-1D. 若将乙装置中NaHCO3溶液换成蒸馏水,则在黑暗条件下可测得B曲线20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 和30,该植物在30 、CO2浓度一定时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与B点相比较,C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降低B. 若将CO2浓度降低,则叶绿体中H合成速率将会变小,C点向左下方移动C. 当光照强度为X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D.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5 ,图中A点将向上移动,B点将向右移动21下图表示某豆科植物叶肉细胞中三磷酸甘油酸的相对含量在夏季某天24h内(有一段时间乌云遮蔽)的变化趋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区间是BG段所对应的时间B. 与F点相比,G点叶绿体中RuBP的含量较低C. 乌云消失的时间可能是曲线上D点对应的时刻D. 该植物在24小时内有机物含量一定增加22将a组小麦培养于含18O的CO2的空气中,将b组小麦培养于含18O的O2的空气中,正常生长一段时间,a、b两组最先出现放射性氧的化合物依次是A. 葡萄糖和二氧化碳 B. 三碳化合物和水C. 五碳化合物和水 D. 三碳化合物和丙酮酸23下列各项实验中所用的试剂,作用相同的是A. “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和“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实验中,蒸馏水的作用B.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实验中,酒精的作用C.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观察根尖有丝分裂”实验中,酒精的作用D.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盐酸的作用24下图所示为光合作用过程中叶绿体内C3、C5化合物的含量变化曲线图。那么晴朗白天突然转阴时C3和C5含量的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ab段(Y)表示此时C3含量的变化B. cd段(X)表示此时C3含量的变化C. de段(Y)表示此时C5含量的变化D. de段(X)表示此时C5含量的变化25如果将1株绿色植物栽培在含H218O的完全培养液中,给予充足的光照,经过一段时间后,下列物质中可能含18O的是 ( )周围空气中的氧气 周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周围空气中的水分子 光合作用生成的葡萄糖A. 只有 B. 只有 C. 除之外都含有 D. 26科学家研究C02浓度、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同一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得到实验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光照强度为a时,造成曲线和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CO2浓度不同B. 光照强度为b时,造成曲线和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温度不同C. 光照强度为ab,曲线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D. 光照强度为bc,曲线、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27植物气孔由两个保卫细胞组成,图为植物气孔开张度的一种调节机制,以下判断错误的是A. CO2进出保卫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B. 当SO2浓度过高时,植物体内C3的含量上升C. ABA在一定程度上可帮助植物免受SO2的破坏D. 当CO2浓度过高时,可能会抑制光合作用题目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题目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答案28(1)研究发现,植物的Rubisco酶具有“两面性”,CO2浓度较高时,该酶催化C5与CO2反应,完成光合作用;O2浓度较高时,该酶催化C5与O2反应,产物经一系列变化后到线粒体中会产生CO2,这种植物在光下吸收O2产生CO2的现象称为光呼吸。请回答下列问题:在较高CO2浓度环境中,Rubisco酶所催化反应的产物是_,该产物被还原生成糖类的过程还需要_(物质)。Rubisco酶的“两面性”与酶的_(特性)相矛盾。(2)与光呼吸相区别,研究人员常把有氧呼吸称为“暗呼吸”。从反应条件上看,光呼吸需要光,暗呼吸_;从反应场所上看,光呼吸发生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暗呼吸发生在_中。(3)夏季中午,部分植物会出现“光合午休”现象,此时光合作用速率明显减弱,而CO2产生速率明显增强,其中CO2产生速率明显增强原因是_。29选取某植物绿色叶片进行如图所示实验,研究光照强度、CO2浓度和适宜恒定温度等环境因素对光合速率的影响(不考虑O2浓度变化对呼吸速率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的因变量是_。由图可知,t1时台灯与叶室内的距离逐渐_。t2时叶肉细胞产生氢的载体的场所有_。t3时叶片光合作用固定CO2的速率为_。(2)若图中t4后光照适宜,短时间内叶绿体中RuBP的合成速率会_,补充CO2后发现显著提高了该叶片的_点,原因是_。30图甲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测得的该植物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图乙表示某绿色植物的细胞代谢情况;图丙是某兴趣小组将植物栽培在密闭玻璃温室中,用红外线测量仪测得的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与时间关系的曲线。请分析回答:(1)图甲中的a点表示_,c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_。在d点时,叶绿体中ADP的运输方向 _ 。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时,若突然停止CO2供应,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5和ATP含量的变化分别为_、_。(2)图乙所示的该植物细胞代谢情况可用图甲中ad四点中的_表示,也可用图丙ej六个点中的_表示。(3)在光照强度大于_klx时,植物才会表现出生长现象。大田种植时,“正其行,通其风”的主要目的是通过_提高光合作用强度以增加产量。(4)若图甲曲线表示该植物在25时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并且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那么在原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提高到30,理论上分析c点将_(填“左移”“右移”或“不变”)。(5)由图丙可推知,密闭玻璃温室中氧气浓度最大的是_点。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BCBBD6-10:DCDCB11-15:CADBD16-20:BCABD21-25:CBDCD26:27:DB二、非选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