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中师大一附中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中检测高二年级化学试题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Li-6.9 B-10.8 C-12 N-14 O-16 S-32 Cl-35.5 I-127第卷(54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8小题,每题3分,共54分)1下列关于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古文说“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等量的水和冰相比,冰的能量更高 B化学反应在物质变化的同时,伴随着能量变化,其表现形式只有吸热和放热两种 C已知C(石墨,s)= C(金刚石,s) 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D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的同时,也遵循能量守恒2一定条件下,下列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合成氨时将氨液化分离,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BH2、I2、HI 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变深 C实验室常用排饱和NaCl溶液的方法收集Cl2 D新制氯水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溶液颜色变浅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说法有几个 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不一定能发生化学反应 普通分子间的碰撞有时也能发生化学反应 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催化剂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A1个B2个C3个D4个4常温下 0.1 molL 醋酸溶液的pHa,下列能使溶液pH(a1)的措施是 A将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 B加入适量的醋酸钠固体 C加入等体积 0.2 molL的盐酸 D提高溶液的温度5对于反应COCl2(g)CO(g)Cl2(g)。改变下列条件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 升温恒容下通入惰性气体增加CO浓度 减压加催化剂恒压下通入惰性气体 A B C D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已知冰的熔化热为6.0 kJ mol,冰中氢键键能为20 kJ mol,假设1 mol 冰中有2 mol 氢键,且熔化热完全用于破坏冰的氢键,则最多只能破坏冰中15 %的氢键 B已知一定温度下,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电离度为,电离常数。 若加水稀释,则CH3COOHCH3COO-+H+向右移动,增大, Ka不变 C甲烷的标准燃烧热为890.3 kJ 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H4(g)+2O2(g)CO2(g)+2H2O(l) H=-890.3 kJ mol-1 D500、30 MPa下,将0.5 mol N2和1.5 mol 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 放热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 H= -38.6kJ/mol7在恒温恒容的密闭体系中,可逆反应:A(s)2B(g)2C(g)H0,不能作为该反应达到 化学平衡的标志的是 v正(B)v逆(C) n(B)n(C)11 容器内压强不再改变 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A B C D全部8下图是通过热化学循环在较低温度下由水或硫化氢分解制备氢气的反应系统原理,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是 A反应为反应提供了原料 B反应也是SO2资源利用的方法之一 C制得等量H2所需能量较少的是系统(I) D系统(I)制氢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O(l)H2(g) +O2(g) H = +286 kJ/mol9利用平衡移动原理能证明Na2SO3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SOH2OHSOOH事实的是 A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H2SO4溶液后红色褪去 B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氯水后红色褪去 C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NaOH溶液后红色加深 D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BaCl2溶液后产生沉淀且红色褪去10在不同浓度(c)、不同温度(T)下,某物质发生分解的瞬时反应速率如下表所示:c/molL1 v/molL1s1T/K1.000.080.060.04273.153.002.401.801.20298.156.005.004.003.00T35.405.044.684.32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T3273.15B同时改变起始浓度和温度,瞬时速率可能相等C该物质最适宜的分解条件是,温度为298.15 K,起始浓度为 1.0 molL1D该分解反应一定是熵增、焓增反应11已知:C(s)H2O(g)=CO(g)H2(g) H=akJmol12C(s)O2(g)=2CO(g) H=220kJmol1 HH、O=O和OH键的键能分别为436kJmol1、496kJmol1和462kJmol1,则a为A+130B118C+350D33212已知N2O4(g)2NO2(g)H57.20 kJ/mol,t时,将一定量的NO2、N2O4充入一个 容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下表所示:时间/min051015202530c(X)/(mol/L)0.2c0.60.61.0c1c1c(Y)/(mol/L)0.6c0.40.40.4c2c2 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Ac(X)代表NO2的浓度B20min时改变的条件是向容器中加入0.8molNO2C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0.9D25min后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64.4gmol-113已知常温下,几种物质的电离平衡常数,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合理的是弱酸甲酸(HCOOH)H2SO3H2CO3HClOK25K=1.7710-4K1=1.5410-2K2=1.0210-7K1=4.310-7K2=5.610-11K=2.9810-8A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 C1O-+H2O+CO2=HClO+HCO3-B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2ClO-+SO2+H2O=SO32-+2HClOC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SO2:SO2+H2O+CO32- =2HSO3- + CO2D纯碱溶液中滴加少量甲酸:2HCOOH+CO32-=2HCOO-+H2O+CO214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A装置用于测定生成氢气的速率B装置依据单位时间内颜色变化来比较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装置进行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D装置依据出现浑浊的快慢比较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15在盛有足量A的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B,发生反应:A(s)2B(g)4C(g)D(g) H0。在一定温度、压强下达到平衡。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的B的物质的量的变化 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温度升高后,则图中45 B若再加入B,再次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 C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50% D若再加入B,则平衡后反应体系气体密度减小16将一定量的NO2充入注射器中后封口,下图是在拉伸或压缩注射器的过程中气体透光率随 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