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讲 宗法制及相关制度,(一)宗法制与分封制,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会后期的父系家长制发展演变而来的。 初期的作用是为了规范氏族或宗族内部的权益分配关系。 后来发展演变成以区分嫡庶之间权位分配为核心的宗统关系,形成宗法制度。,在阶级社会中,国家形成,君权产生,宗法理论成为指导政治的思想原则,形成了以宗统为模式和灵魂的宗统与君统相结合的政治制度,这就是封建制度,今天学术界称之为分封制度。,宗法制的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度; 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 (同时大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结合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 左传桓公二年,西周宗法制度示意表,分封制,“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周王直接统治的中央特别行政区,称为王畿。 1、同姓封国。 2、异姓封国。一是分封少数有功之臣,如姜子牙封于齐;二是分封一些既不能征服又防止作乱的部落,“友邦”与“古帝王之后”。,周王朝分封诸侯国之后,上古长期存在的部落自此逐渐消失,为封国所代替。,世官世禄制度,封诸侯必班爵禄。 爵为五等:公、侯、伯、子、男。 禄为三级:方百里、七十里、五十里。,宗法制度的破坏,宗法制的破坏是从嫡长屡遭黜废、嫡庶互相攻伐开始的。,“并后、匹嫡、两政、耦国,乱之本也。” 左传桓公十八年 并后,妾如后;匹嫡,庶如嫡;两政,臣擅命;耦国,都如国。,春秋一书所记,二百数十年间,“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察其所以,皆失其本也。” 司马迁,(二)商周礼制,周礼仪礼礼记,周礼主要讲官制和政治制度。,仪礼讲朝聘、婚丧、祭祀、乡射和燕飨等多种礼制,其中反映当时的内政外交、亲族关系、宗教观念以及宫室、车马、服饰、饮食等制度和贵族的社会生活情形等。,礼记主要是孔门弟子讨论礼的理论和行为准则的文献,也有解释仪礼的篇章。,五 礼,吉礼:祭祀之礼。 凶礼:丧葬及对天灾人祸的哀悼。 军礼:主要指战事。 宾礼:指诸侯对王朝的朝见、各诸侯之间的聘问和会盟等。 嘉礼:内容比较复杂,有婚礼、冠礼、燕飨、立储等。,由五礼可知,所谓礼,不仅是社会生活中的规定和仪式,还包括国家的政治制度在内。,“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 左传隐公十一年 孔子曰:“为国以礼”。,商周礼制在考古学中反映最突出的是祭祀之礼,这主要表现在对祖先的庙祭以及对天地诸神的社祭上。 丧葬之礼也有突出表现。,礼 器,礼器是中国古代贵族在举行祭祀、宴飨、征伐及丧葬等礼仪活动中使用的器物。用来表明使用者的身份、等级与权力。,礼器在原始社会晚期随着氏族贵族的出现而产生。进入商周奴隶制社会后,礼器有了很大的发展,成为“礼治”的象征,用以调节统治阶级内部的秩序,从而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这时的礼器包括玉器、青铜器及服饰。商周青铜礼器又泛称彝器。,(三)丧葬制度,“惟送死可以当大事。” 孟子离娄下,春秋战国时丧礼繁琐而严格,主要程序仍属西周之遗制。 其步骤是:先沐浴死者,以珠玉贝米填死者口中,称为“饭含”,天子和贵族则口含玉器、珠宝等,以示尊贵。此后小殓,为死者备衣物,陈尸于堂前,待亲友来吊唁,再大殓入棺、椁。凡此过程都有哭踊和献祭食物之举。,西周缀玉覆面 河南三门峡虢国墓出土,西周缀玉覆面 山西曲沃晋侯墓地出土,汉代玉蝉,玉猪 : 唐 规格: 长5厘米 广东省韶关罗源洞张九龄墓出土。,丧礼过后,死者亲属必须身着丧服为其守丧。 据仪礼丧服载,丧服有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种,俗称“五服”。以与死者血缘关系亲疏为基准,越亲服制越重,依次为三年至三个月。血亲关系以五代为限,逾此则无服,俗称“出五服”。服制中具有突出君父及男尊女卑思想。,葬礼,即埋葬的礼仪。古人视土地为生命之本,讲求入土为安,故标准葬式为土葬。一般有墓有坟,通称“墓”;君主之墓通称“陵”。 西周盛行宗族的公共墓地制,墓地有“公墓”和“邦墓”之分,前者为王侯墓地,后者是各个家族墓群,埋葬同一家族不同身份的人。,土葬盛殓尸体之具称为棺,套层为椁。依据尊卑贫富差异,棺椁的厚薄、用料、彩绘、层数也各有不同。 此外,当时盛行厚葬之风,既有殉物,也有殉人,均随墓主尊卑富贫而变异不等。,曾侯乙墓外棺、内棺,土葬盛殓尸体之具称为棺,套层为椁。依据尊卑富贫差异,棺椁的厚薄、用料、彩绘、层数也各有不同。,商代木椁板虎、夔纹遗痕,殷墟武官村大墓模型,包山楚墓,荆州天星观二号楚墓,江陵望山沙冢楚墓,(四)婚 姻,一夫一妻制: 是周代居于主导地位的婚姻形式,但贵族及富有者多媵妾成群,故有多种婚姻形式存在,形成事实上的多妻制。 补充形式:陪媵制和烝(音拯)报制,陪媵制: 一女出嫁,其娣侄随嫁。西周已有,春秋盛行。,“凡诸侯嫁女,同姓媵之,异姓则否。” 左传成公八年 “媵者何?诸侯娶一国,则二国往媵之,以侄娣从。诸侯一娶九女。诸侯不再娶。” 公羊传庄公十九年,烝报制: 流行于西周春秋时代和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中。 父亲死后,儿子可以娶庶母,称作烝; 叔、伯死后,侄儿可以娶伯、婶母,称作报; 兄或弟死后,弟或兄可以娶兄嫂或弟媳,称为转房婚。,同姓不婚: “男女同姓,其生不蕃。”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非媒不得: “男女无媒不交,无币不相见。” 礼记坊记 “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 娶妻如之何?匪媒不得。” 诗经齐风南山,(五)称谓,姓:起源于母系社会,最初作用是代表氏族并区别婚姻。 氏:从大姓中分出若干家庭,赐以支姓,即“氏”。用来代表家族和分辨贵贱。 先秦时期,一般说来,天子有姓而无氏,诸侯、卿大夫有姓有氏,平民、奴隶无姓无氏只有名。汉以后,姓氏逐渐合一,平民开始有姓。,名字:古人生三月而命名,男子年二十行冠礼而后取字,女子年十五行笄礼而后取字。 号:又称别号,表示自己的志趣爱好等。,代称: 籍贯或任职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培训沟通能力课程
- 危险的工地课件
- 科学技术试题库及答案
- 交通银行2025白山市秋招笔试价值观测评题专练及答案
- 农业银行2025海南藏族自治州秋招无领导小组面试案例题库
- 2025年3D打印技术的个性化医疗器械
- 农业银行2025九江市秋招半结构化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邮储银行2025长沙市笔试英文行测高频题含答案
- 邮储银行2025达州市秋招无领导小组面试案例题库
- 2025行业未来十年发展趋势预测
- DDI:制造业人才发展成功实践手册
- 电力施工安全管理办法
- 危险化学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一)(危险化学品无机产品部分)
- 德瑞斯D600变频器说明书
- 2025年抗菌药物授权培训
- 风力发电征地协调方案(3篇)
- 2025-2030年中国锂电池回收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汽车制动器行业市场分析研究及发展战略研判报告
- 黑龙江:装配式混凝土矩形渠道应用技术规范(DB23-T 2334-2019)
- 数字化教育资源在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 JG/T 127-2017建筑门窗五金件滑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